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婴儿24 h连续性十二指肠胆汁监测的置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更适用于婴儿24 h十二指肠胆汁监测的置管方法.方法将2002年6月-2005年9月行24 h十二指肠胆汁监测的94例婴儿分为传统组44例和新方法组5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置管方法,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和插管的长度.结果新方法组无论在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次数,还是在并发症发生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组.结论新方法更适宜对婴儿行24 h十二指肠胆汁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适用于小儿24h食道pH及压力同步动态监测的置管方法。方法根据患儿或家长选择置管方法分为两组,19例采用传统方法为常规组,39例采用患儿坐在家长前,身体紧贴家长,用0.5%麻黄素涂于鼻腔黏膜,再用2%盐酸利多卡因喷入鼻腔局部的方法为新方法组。重点分析的指标有插管次数、操作时间和插管引起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新方法组在插管次数、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等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操作前在鼻腔局部使用麻黄素和利多卡因及采用坐位是较适合小儿的插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种穿刺方法对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插管前评估血管条件差的患者观察传统穿刺法与改良穿刺法行PICC置管的差别。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观察两组穿刺置管首次成功率及24h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穿刺置管首次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4h穿刺点出血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穿刺法置管首次成功率及24h穿刺点出血情况均显著优于传统穿刺法置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病情均需进行气管插管,且均存在气管插管困难(喉镜显露困难,经口插管失败等),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经鼻气管插管,观察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技术辅助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24h内死亡率。结果两组总的插管成功率及插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置管24h内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急诊困难气管插管中应用效果显著,第1次插管成功率高、减少了反复插管的损伤,安全性和准确性高,插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孙杉杉  余琪  沈蕾  陈友玲  赵洁  童瑾  冯丽娟 《全科护理》2021,19(24):3383-338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婴儿下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1岁以内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取上肢和下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24 h内穿刺点出血发生率,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置管时间.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置管一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置管2周内静脉炎发生率和置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危重婴儿下肢PICC置管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负压抽吸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负压抽吸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9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34例采用传统方法于每日换引流瓶时在引流瓶排气管处行负压抽吸一次;改进组35例采用改进方法于术后3 d在引流瓶排气管处行q4h每次持续约1 min的负压抽吸。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少于传统组。结论:乳腺癌术后3 d行了q4 h负压抽吸的患者能明显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创面愈合,为患者的综合治疗和功能锻炼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插管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方法,将39例重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插管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18例和B组21例,分别给予经内镜十二指肠营养置管和普通胃管,观察比较两置管成功率、并发症情况、带管时间及堵管、脱管情况.结果A组置管成功率高于B组(P<0.01).认为对于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插管的患者,经内镜十二指肠营养管置放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胃肠营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应用经鼻、经口留置胃管的优缺点。方法将84例患者插胃管时间分成两组,经口留置胃管为观察组(42例),经鼻留置胃管为对照组(42例),观察两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及优点.方法:将200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记录总成功率、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上腔静脉到位率、操作时间、留置时间.结果:A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具有操作简便,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完成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相比,是一种安全实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2种置入胃管方法的效果。方法10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及实验组,各50例,传统组按传统留置胃管法操作,实验组采用含服温水吞咽插胃管法,比较2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痛苦程度和操作时间。结果传统组一次插管成功39例(78%),实验组一次插管成功49例(98%),实验组痛苦程度低于传统组,操作时间短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服温水吞咽插胃管法可提高置管一次成功率,并降低病人痛苦,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状况、压力源以及通常采用的缓解方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包括护士的工作疲溃感调查量表、压力症状自评调查量表、压力源情况调查量表和压力应对措施调查量表等,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疲溃感以情绪疲溃感为主,其次表现为工作无成就感。工作环境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量及时间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是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主要压力源;被动应对在压力方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程度高,工作环境及社会的认可度是主要的压力源,而目前的压力应对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并探讨应对策略以缓解其压力,提高手术室的护理水平。方法:选择济南市三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1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10名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总分为(93.67±18.75)分,属于中度压力水平,排在前5位的压力源是工作量大、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晋升机会少、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仅有半数人能以成熟的方式应对压力。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大,其自身与护理管理者都应当给予重视,减轻其压力,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二级甲等医院护士抑郁状况,分析引起护士抑郁的原因,寻求缓解护士压力的途径。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某二级甲等医院的30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2.55%,急诊科与外科、手术室、门诊护士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抑郁症状发生率略高于一般人群,该类医院护士尤其是急诊科护士的抑郁状况应该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患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工作一般压力调查问卷和突发性耳聋相关原因调查问卷,了解7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及患病因素。结果本组7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总得分21.486分,其中紧张的工作及检查考核、担心差错和事故、针刺伤等职业危害成为得分最高的3项。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及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结论对患突发性耳聋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改善工作环境,可减轻焦虑情绪,对疾病的痊愈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心理状况和压力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状况和压力。方法 采用以中国成人常模作比较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2所三级医院和3所二级医院的手术室护士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结果 手术室护士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健康成人(p〈0.05)。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状况显示,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在工作量及时间方面(p〈0.01)和压力总分(p〈0.05)有显著性差异。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相关性不大;在工作量、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及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在工作压力的一些方面存在问题,对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患突发性耳聋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手术室工作一般压力调查问卷和突发性耳聋相关原因调查问卷,了解7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及患病因素.结果 本组7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压力总得分21.486分,其中紧张的工作及检查考核、担心差错和事故、针刺伤等职业危害成为得分最高的3项.手术室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生活压力及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是导致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患突发性耳聋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改善工作环境,可减轻焦虑情绪,对疾病的痊愈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与工作家庭冲突状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工作环境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2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士工作环境量表总均分为(3.05±0.46)分,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15±0.48)分;手术室护士感知的护理工作环境与工作家庭冲突呈负相关(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良好护理工作环境的创造,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工作环境的认可度,从而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护士压力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笔者报道手术室护士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其原因有:工作环境、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危害、媒体不恰当宣传、学习及职称评定等因素。采取相应对策:认识自身价值、处理好各种关系、加强自身防护及普法教育,从而使手术室护士从容面对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张嘉阳  刘宇 《护理研究》2005,19(5):399-402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 ,并明确工作压力与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10 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 [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倾向为中度耗竭 ,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呈显著性相关。 [结论 ]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 ,工作疲溃感较严重 ,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 ,减轻工作疲溃感 ,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广州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408名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61.49±3.70)分,各条目平均得分为(2.78±0.44)分。其中,法律/伦理实践维度得分最高,评判性思维与科研维度得分最低;职称和手术室工作年限是手术室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广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上水平,但仍须提高;核心能力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