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徐志杰  汪洋  钱熠 《中国全科医学》2024,(22):2797-2806
深度访谈是通过与被调查者深入交谈以了解某一社会群体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探讨特定现象的形成过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深度访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全科医学研究,了解其基本理念和掌握设计与应用过程是掌握该方法的关键。本文按照实施深度访谈研究的前、中、后3个阶段全面阐述其研究过程。在正式开展深度访谈研究前,研究者需要了解深度访谈有关研究目的和过程的基本理念、特点和局限性,并且明确该方法适用于哪些研究。在深度访谈研究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重点从访谈对象的招募、访谈提纲的设计和完善、访谈资料的收集、访谈资料的分析4个阶段掌握研究的主要步骤。在完成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后,研究者需要参照定性研究常用的报告规范撰写研究论文,增加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研究过程的透明性。此外,本文推荐了5个在全科医学研究中适用于深度访谈的方向,并介绍了可供研究者掌握深度访谈方法的学习资源。通过对深度访谈研究方法的介绍,旨在帮助全科医学和基本保健领域的研究者掌握一种适合研究科学问题的方法,为提升我国该领域定性研究的质量提供方法学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6位专家进行预备访谈、10位专家进行正式访谈,并把相关录音整理成访谈稿;运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并对个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形成个案资料总结稿的方法,分析研究了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应用的内涵和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对人文关怀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的应用、意义及局限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学研究领域里定性访谈法的质量控制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规范化使用定性研究,目前国际上尚无定论,定性研究者各持己见。现今所见定性研究形式多样,缘于定性研究本质特点之一的“灵活性”。不同于定量研究易于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质量控制和制定出系列评价标准,定性研究在这些方面有待完善。目前定性研究的应用多以定性访谈法为主,国内外医学研究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日趋兴盛。如何对定性访谈进行规范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是目前应用时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应用定性研究法的必要性。方法:从三方面对中医临床研究引入定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述和分析:①定性研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②中医临床研究中引入定性研究方法的必要性;③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应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切入点。结果和结论:引入定性研究法,为解决中医临床研究中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访谈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询问访谈对象,并与其交谈以获得资料的方法。访谈法需要经历准备、实施、整理分析及撰写报告4个阶段的研究过程。访谈资料的分析过程最具特点,最常用的方法是扎根理论,即一种基于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编码和撰写备忘录是扎根理论分析访谈资料的关键环节。访谈法符合全科科研的特点,但目前全科医生对研究方法论的掌握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性研究方法在控烟需求评估中的应用。方法联合应用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对医院的控烟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访谈法分为访谈前准备阶段、正式访谈阶段和资料分析阶段。在资料分析阶段,结合调查资料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标准的资料分析模式。结论在控烟需求评估中联合应用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可以获得更真实全面的信息,与定量调查相辅相成。对访谈资料建立标准的分析模式可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定性访谈法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定性访谈法既可独立收集资料,又可和定量研究方法结合,起到补充和解释的作用。本文从定性访谈法的来源和定义、类别、基本规范、抽样、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质量评价以及在中医临床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在全科医学领域应用定性研究,可以更好地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目前国外在全科医学领域应用定性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而国内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因此,在开展定性研究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实际的操作问题,其中一个常见问题就是样本量的问题。但是,对于定性研究的样本量,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总体来说,一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相互制约的。由于定性研究注重对研究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理解,通常认为定性研究中资料的丰富程度远比样本的数量重要,但是在撰写定性研究计划时,样本量仍然需要提前考虑。定性研究的样本量需要考量研究所涉及的与样本量有关的维度。本文介绍基于信息效能模型考虑定性访谈的样本量,为定性研究者初步拟定访谈对象的数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科研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者各有所长。在临床研究领域中有关人的感受、态度、信念、动机、行为等主观问题,定性研究比定量研究更能发挥所长。定性研究能够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模式的研究提供有利的证据。对国内外定性研究现状和定性研究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实践应用进行论述,并着重阐述定性研究在中医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因其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分歧,在中医诊疗研究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对垒。定性研究者的经验积累来源于探究循环过程的正负反馈,定量研究者期望对“经验”进行反复验证,形成客观化“经验”以用于临床。以瘀热病机为切入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的逻辑过程并进行对比,以期揭示并反思中医诊疗研究的分析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1.
定性访谈作为定性研究的重要方法,因其突出的人文倾向适用于回答中医药临床诊疗中不可量化的问题.在中医药干预癌症的研究中,通过与医生、患者和家属分别进行一对一个体深度访谈,定性访谈能够用于探索中医药复杂干预,了解医生、患者和家属主观态度、信念、期望等要素,获得来自个体主观的信息,并从中分析特异性和共性,是一种值得探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9):87-90+94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体验需求。方法选择社区青年脑卒中患者作为访谈对象,共纳入研究的青年脑卒中患者共15例,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面对面、半结构、深入会谈方法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7步分析方法分析,根据内容提炼态度、心理、行为、认知方面的体验。结果行为体验主要有寻求个人独立、寻求自我调整、寻求专业指导;态度体验主要有无奈感、迫切感、孤独感;心理体验主要有挫败感、恐惧感;认知体验主要有:对疾病的认知及对健康的认知存在偏差。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面对脑卒中后康复过程中的态度、心理、行为、认知方面存在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独特的体验制定身心康复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从宏观上为患者提供群体化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硕士研究生学历护士(以下简称研究生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需要,为职业发展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9名研究生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出主题。[结果]职业体验为研究生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感到价值感缺失,时间感紧迫,临床实践无优势;职业需要体现在职业发展需要和职业管理需要两个方面。[结论]研究生护士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护理管理者应为其职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实现高层次护理人才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冻结肩的中医临床研究中存在报告指标、测量工具、疗效判定标准不一致等诸多问题,造成研究结果不能被系统评价纳入或进行Meta分析,无法提供高级别的证据.而国外建立的冻结肩核心结局指标集不能反映中医临床研究特点,且我国目前也尚未构建适合中医临床研究的冻结肩核心指标集.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期中医药核心结局指标集构建方法与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中医药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医教学、科研和临床,3者均离不开文献研究。既往中医教学的内容来源于文献,今后中医教育改革必须依靠文献研究;中医药科研应以中医药文献研究为基础,研究思路不能偏离中医药本体理论,从文献中可以挖掘更多的研究目标;文献研究对于发扬中医治病优势,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中医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是有别于现代医学的医学科学,研究中医药必须针对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特点而确定研究方向。中医药理论是中医药的根本,要高度重视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临床研究是中医药研究的基础,源于临床的研究容易创新,更有研究意义和价值。中医需要实验研究,但脱离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实验研究对中医药创新发展并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 H  Liu JP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28-943
目的:探索并建立中医复杂干预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方法:采用社会学定性研究的方法,开展41次参与性观察和7例个体深入访谈以收集资料;使用扎根理论方法设计和分析数据。结果: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包括处方药物、医嘱、心理干预、医患关系和患者依从性,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可以产生或提高疗效。中医诊断过程和治疗过程存在交叉,体现动态特征。诊断过程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中医药物干预作为主要干预发挥治疗作用。中医复杂干预措施的组成要素包含在整个中医干预过程中,可以上升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宏观与微观的途径产生作用,体现整体观指导下的高度个体化辨证论治的原则。结论:中医临床实践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性干预,中医疗效的体现是中医诊疗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定性研究以增加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模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和探索本扎根理论所获得的各要素与总体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人体系统"的系统特性、系统环境以及疾病产生和治疗的一般模式。认为要对"人体系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要划分出合理的有利于科学研究的"子系统",并对子系统作了尝试性的划分。认为《伤寒论》是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进而调整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因此以《伤寒论》作为系统论研究中医的切入点甚为恰当。从《伤寒论》入手,逐次深入,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功能到结构、从定性到定量、从模糊到精确,使中医理论更为完善,为中医药的临床和科研提供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