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梅  王宝军 《黑龙江医药》2010,23(4):625-626
通过对2009年我院发生的2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现象的分析,查找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事件的原因和规律,提出加强医疗用药安全保障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2007年淮南市2 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宏伟  潘菲 《安徽医药》2008,12(9):874-876
为做好ADR报告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本文对淮南市2007年2 106份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我市ADR发生特点及ADR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3.
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敏秀  邓智明 《中国药事》2010,24(2):207-208,F0003
目的探讨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对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7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不同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见。结论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18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提供药品安全性信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上报的ADR报告检索统计,并将检索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84例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10岁以下和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生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见;静脉注射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和听力降低。结论:抗微生物药品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18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184-186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2006年18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以抗感染药最多,其次是中成药、心血管类。ADR病例中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2003-2005年上海市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的ADR及其相关因素,了解该类药物ADR发生的情况,以减少ADR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6月-2005年2月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收到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所致133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涉及药品排前3位的是头孢噻肟、头孢拉定和头孢曲松。ADR累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结论: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索时应关注其ADR,提高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2010年4月~2012年5月所收集病历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86例进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发生ADR的前三位药物依次为抗菌药物、中药制剂、维生素类用药,其中头孢他啶发生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是阿奇霉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为主,且以皮疹、瘙痒、面部潮红多见,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主要是头孢他啶,静脉滴注引发的ADR占90.86%。结论通过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能提高药物治疗作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使用更加安全、经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2年~2014年的所上报的共132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找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所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提高ADR上报质量,促进ADR监测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我院2012年~2014年所上报的132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上报呈现以下特点:1上报数量逐年增加,上报质量提高,新的、严重不良反应上报开始增多;2不良反应的发生存在年龄结构以中老年群体为多发、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占绝对多数、药品种类以抗生素及中药注射剂为居多、ADR发生类型主要以过敏反应和皮疹类型为主。结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整体有所提高,但存在不足,需确实增加严重和新的不良反应的上报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我院2011年2013年的所上报的119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整体质量,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我院2011年2013年的所上报的119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的整体质量,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进一步完善。方法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对我院2011年2013年所上报的119份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1发生的年龄因素主要以老年人多发;2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占多数;3药品种类以中药注射剂为最多;4 ADR发生类型主要以过敏反应和寒战、高热类型为主。结论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还需改进,全院均应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工作,保障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6,(5):1088-1090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l—12月间医院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有效药物ADR报告,对其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一般规律。结果:2015年度上报的ADR报告135份,涉及不良反应的药品52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成药制剂。结论:临床应加强ADR的监测工作,注意安全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1.
153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陆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医院上报的15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ADR的规律及特点。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中药制剂为主;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掌握其ADR的规律及特点,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对患者及医疗部门都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院36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ADR)信息反馈工作,掌握ADR的发生动态,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现对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6月36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6年我院上报的15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以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中药制剂为主;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累及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2006年茂名地区各医疗单位呈报的65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了解茂名地区ADR发生、分布情况.方法 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ADR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及处理结果 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生ADR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静脉注射药物发生的ADR最高,导致死亡的ADR以中药注射剂(静滴)为最多.结论 加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传递,临床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静脉使用,大力宣传科学合理用药知识,为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及发生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商丘市中心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的102例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回顾性分类与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ADR共涉及药品48种,静脉给药途径所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占38.24%;中药制剂占30.40%。结论抗感染药、中药制剂ADR的发生率高。提醒临床应密切关注药品ADR,加强药品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各科室上报的ADR报告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5例ADR主要与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有关,其最常见表现为皮肤损害。结论应关注和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经常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以减少和避免ADR发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7月至2010年10月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DR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用药途径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报告中,中老年人发生率最高,占60%;引起ADR的主要用药途径为静脉给药,占7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症状为全身各部位的皮疹、荨麻疹等。结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药品使用质量和确保人们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孙鑫晔  袁耀辉 《河北医药》2012,34(21):3333-3334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发生除了药品自身原因外,还存在很多其他因素。本文对我院2010年上报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茂名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景辉  杨华 《今日药学》2008,18(1):15-18
目的通过对2006年茂名地区各医疗单位呈报的656例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分析,了解茂名地区ADR发生、分布情况。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ADR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分类、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及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生ADR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静脉注射药物发生的ADR最高,导致死亡的ADR以中药注射剂(静滴)为最多。结论加强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快药品不良反应信息传递,临床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静脉使用,大力宣传科学合理用药知识,为安全用药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148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诱发因素。方法:对本院2004年3月—2005年9月收集到的148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患者ADR比例较大,药物以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居多,其次为中药制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结论: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