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已经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共识。本文观察15 8例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atrensivegadtrepthy ,PHG )患者的内镜形态 ,并进行病理学检果和H .Pylori检测 ,以探讨PHG和H .Pylori两者的关系。1 临床资料1997~ 2 0 0 1年门、急诊和住院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15 8例 ,全部经临床证实 ,少数患者行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男 132例 ,女 2 6例 ,年龄 2 1~ 6 7岁 ,平均 49.3岁。随机取同期经临床和胃镜检查诊… 相似文献
2.
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 Hp)在门脉高压性胃病 ( PHG)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Hp检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 ( rapid urease test,RUT)和 Hp- PCR检测法。结果 :肝硬化门脉高压组 Hp阳性率显著低于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 ( P<0 .0 1 ) ;Hp感染和肝功能分级无显著相关性 ;PHG慢性活动性胃炎 H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 ( P<0 .0 1 )。结论 :Hp感染不是PHG的主要致病因素 ,但 Hp感染和 PHG胃粘膜的慢性活动性胃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道感染率最高的细菌,大量研究证明Hp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因子.肝硬化患者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发生率高,其发病机制异于一般人群的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笔者通过PHG患者Hp感染率分析以了解其Hp感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5.
6.
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与胃癌的发生也关系密切.本文分析了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住院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Hp感染的情况,探讨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关系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和门脉高压 (PH)时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及其Child′s分级与Hp感染的关系 ;方法 :应用1 4 C呼吸试验和尿素酶试验对 3 0例PHG和 3 0例PH病人胃粘膜Hp感染情况检测并与非肝硬化病人进行比较 ;结果 :PHG、PH和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46.67%、50 %和 73 .3 3 % ,经统计学处理对照组明显高于PHG和PH组 (P <0 .0 5) ,Child′sA、B和C级Hp感染率分别为 1 0 / 2 8( 3 5.71 % )、1 1 / 1 9( 57.89% )和 8/ 1 3 ( 61 .54% ) ,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 ;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与Hp感染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门脉高压所致的胃粘膜病变,在内镜下有其独特的病变特征。其表现为樱桃红斑,花斑样病变,以及食管胃静脉曲张,经62例慢笥肝炎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病人行常规胃镜下幽门螺旋菌检测,其检测率为72.4%。幽门螺旋菌感染(简称HP)与胃炎、溃疡、胃癌密切相关,已被公认。本组62例与HP感染似也有关系。其机理可能为HP感染破坏粘膜屏障加之胃粘膜血液循环障碍,粘膜下存在大量动静脉短路,使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减少、粘膜淤血、波纹状隆起、灶性糜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中HP感染与血氨浓度的关系。方法 :对 6 8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 (其中HP感染阳性 4 3例 ,阴性 2 5例 ) ,确诊次日空腹检查静脉血氨浓度。对 4 3例HP感染阳性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2 2例 ,给予根除HP治疗 ,对照组 2 1例 ,仅给予一般保肝药 ,于根除治疗结束后 1周复查静脉血氨浓度。结果 :HP感染阳性患者血氨浓度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 (P <0 .0 1) ;观察组根除治疗后血氨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 ,差异显著 (P <0 .0 1) ;观察组血氨浓度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门脉高压性胃病中 ,HP感染可能是引起血氨浓度升高原因之一 ,根除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 相似文献
11.
26例门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幽门螺杆菌 (heh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PHG)的发病关系。方法 :选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窦黏膜 2 6例 ,免疫组化SP法 (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酶法 ,Streplavidin Peroxidase ,SP)抗HP抗体染色 ,并以慢性乙型肝炎并胃炎 1 8例及非肝病性胃病 2 1例胃窦黏膜作对照。结果 :2 6例门脉高压性胃病阳性 1 8例 (69.2 % ) ;1 8例慢乙肝组阳性 1 0例 (55 .5 % ) ;2 1例非肝病组阳性 1 1例 (52 .3% )。门脉高压组HP感染阳性率与慢乙肝组、非肝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P感染虽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生原因 ,但在治疗中短期加用杀HP的药物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严莉娟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0,14(1):25-25
本文对12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镜检查资料分析,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为45.3%(58/128),HP感染的阳性率为60.3%(35/58),结果表明PHG的发生率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呈正相关,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肝硬化并发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69例肝硬化患者Hp感染进行检测,并分析Hp感染与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及肝源性溃疡的关系。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CG)接近;Hp感染率在肝硬化有、无PHG及轻、重型PH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伴十二指溃疡(DU)组HP感染率高于不伴溃疡组(P<0.05)而与DU对照组接近(P>0.05);肝硬化伴胃溃疡(GU)组Hp感染率与不伴溃疡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GU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Hp与DU关系密切,而与PHG及GU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的改变 ,我们对 94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 ,对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进行诊断 ,并对照其与静脉曲张和程度、消化道出血的关系 ,以指导临床及时发现门脉高压性胃病及判断肝硬化出血原因 ,采取合理的治疗。1 临床资料 收集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6月临床确诊为肝硬化住院病人共 94例 ,男性 72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17~ 76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6 5例 ,酒精性硬化 14例 ,其他原因的肝硬化 15例 ,全部采用 Olym pus GIF- XQ30纤维胃镜进行常规检查。2 结 果2 .1 94例肝硬化病人中 ,有 PHG者 5 7例 ,无 …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性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早在1900年,Preble指出,“并不是所有肝硬化病人的出血都是由于食管静脉曲张造成的,许多毛细血管同时破裂也会造成类似的出血。”但只是在纤维内窥镜问世以后,门脉高压症胃粘膜出血才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门脉高压性胃病进行了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本文就此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张宇川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4)
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发生率较高。我们对 8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 ,发现符合门脉高压性胃病 (PHG)5 6例。将其与肝功能、食管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B超门脉测定相对照 ,以期指导临床对PHG诊断及判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合理治疗。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87例肝炎后肝硬化均为我院 1994~ 1999年住院患者。均在入院后 1周进行胃镜检查。诊断符合第五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其中男 6 0例、女 2 7例 ,年龄 2 1~75岁 ,平均年龄 (43 .8± 10 .5 )岁 ,有腹水者 5 1例 (5 9.8% ) ,伴上消化道出血者 … 相似文献
20.
门脉高压性胃病 (Portalhypertensivegastropathy ,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的一类独特类型的胃粘膜病变 ,是肝硬化出血的三大原因之一 ,其胃粘膜病变在形态、功能、内外科治疗和预后上均与非门脉高压性胃病不同。随着急诊胃镜的广泛开展 ,对PHG的认识逐步深入。我们先后收治 15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性 13例 ,女性 2例。年龄 30岁~ 7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 12例 ,酒精性肝硬化 3例。病程半年~ 19年。全部病例经B超、内镜检查 ,符合门脉高压诊断标准。1.2 临床表现 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