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直肠三大结构功能重建时排便自控能力的意义。方法 6例低位直肠癌经Miles术后,立即行原位肛门重建,以股薄肌重建肛门外括约肌,结肠游离段下拉缝于原肛门缘,并重建直肠骶曲,直肠瓣、直肠角。结果 6例术后排便自控能力都较满意,但对稀便控制能力有2例较差。结论 在原位肛门重建术中,直肠三大功能的重建必须同时建立,才能达到自控排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如何切除保留肛门,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为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了肿瘤脱出直肠外切除术吻合术. 结果 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出现吻合口瘘,经盆腔引流10~20天后痊愈.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术后2~5月肛门排便基本自控. 结论 采用脱出肛门外肿瘤切除吻合术,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肛门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自体肌肉移植重建人工肛门括约肌能够改善肛门失禁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现已广泛用于肛门失禁的治疗。股薄肌已逐渐代替臀大肌成为移植重建肛门中应用最广的肌肉。股薄肌用于肛门再造共有四种术式,其中股薄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肛门控便能力;带电刺激的股薄肌移植括约肌成形术可加强新肛门括约肌收缩强度,改善患者的大便失禁;阴部神经吻合术和股薄肌包裹胃窦幽门瓣肛门成形术能够进一步模拟肛门的生理功能,增加患者排便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如何切除保留肛门,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08年I2月共为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了肿瘤脱出直肠外切除术吻合术。结果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例出现吻合口痿,经盆腔引流10~20天后痊愈。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术后2~5月肛门排便基本自控。结论采用脱出肛门外肿瘤切除吻合术,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肛门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肛门成形术患儿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婴先天性无肛舟状窝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畸形。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23例患儿,均采用瘘管原位游离后移肛门重建治疗无肛舟状窝瘘的手术方法。此术式维持和修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与排便功能相关的肌肉和神经,患儿可获得满意的控制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6.
低位直肠癌一般都采用Miles手术,但患者在精神上、生活上遭受着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或因此而拒绝手术,延误治疗。鉴于此,我科于1984年12月到1986年6月,对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保留肛门外括约肌、倒置结肠性直肠肛管吻合术(以下简称保留外括约肌术),或施行Miles术后同时利用臀大肌转移原位肛门重建术(以下简称肛门重建术)治疗,经近期观察,排便功能较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6例、女9例,年龄24~77岁,平均45岁,其中保留外括约肌术12例(2例系结肠远段套叠,未作倒置),肛门重建术3例。肿瘤下缘距肛门缘:前者4.5cm1例,5cm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腓肠神经移植桥接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7例患者,选择截瘫平面以上最近位2条正常的肋间神经,完整游离后移位到腰后,显露骶2、3神经根起始部,选择性切断每条神经根的大部分神经束;取同侧等长度的带血管腓肠神经;行2股电缆式移植桥接吻合移位的肋间神经近端与骶2、3神经根远端,每股缝合2~3针,吻合肋间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腓肠神经血管与臀下动脉。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50~550ml,平均400ml;住院时间10~14天,平均12天;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术后12个月有排尿、排便反射及主动排尿功能的恢复,但仍存在轻度的尿失禁,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右提睾反射恢复,2例术后10个月有排尿便意改善,1例术后9个月出现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1例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重建的排尿功能最接近生理性,可能是目前重建弛缓性膀胱功能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韩永利  高亚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0):1205-1206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20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式Welch法超低位切除术,即肿瘤切除后使直肠远端外翻,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于肛门外行结肠直肠一期吻合,待吻合确实后还纳入肛门内。结果:肿瘤局部复发2例(10%)均为DukesC期。术后1年排便次数、控便机能正常及良好者17例(85%),较差者3例(15%)。5年生存率70%(14/20)。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拖出式吻合术可满足根治性肿瘤切除,提高保肛率,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毕红革 《河北医学》2015,(4):584-588
目的:分析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在胃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优势及缺点。方法:将本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例,三组患者均接受近端胃切除术,A组患者接受食管空肠端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B组患者接受残胃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C组患者接受空肠-空肠侧侧吻合式胃肠重建术,三组患者均接受1年以上的随访时间,评估三组患者食管反流情况、肝肾功能、生活质量的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随访期内没有发现吻合口瘘、梗阻或狭窄等严重并发症。随访结束后发现三组肝肾功能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内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组、残胃空肠侧侧吻合组和空肠-空肠侧侧吻合组分别出现1例、7例和4例患者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χ2=5.65,P=0.023)。根据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结果,三组分别有1例、5例和9例患者发现钡剂反流入食管(χ2=6.46,P=0.034)。三组患者在术后生活质量评分表EORTCQLD-C30各项目得分较术前显著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胃肠重建术作用更为明显,临床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同时行Ⅰ期原位肛门重建术的效果,探讨原位肛门器官重建的功能及结构的关系。方法对90例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出院3个月起进行随访,半年至1年随访1次。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为单纯肛门外括约肌重建的原位肛门重建;第2个阶段为4项结构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第3个阶段为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结果3个阶段患者术后随访18个月~10年,平均5.5年。结果只有改进组对干稀便在短期内皆能自控,大便无失禁。结论改进的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效果良好,为原位肛门直肠人造器官控便功能的重建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 8例直肠癌患者经腹行直肠癌前切除术 ,7例在盆腔内采用低位人工端端吻合术 ,3 1例采用双吻合器直肠癌前切除术。均保留了肛门。结果 :肿瘤距肛门 6~ 8cm ,手术顺利 ,术后恢复良好。除 1例排便功能差 ,余均维持良好的排便功能。术后肛门指检 ,吻合口距肛缘 4cm左右。 3例术前放疗 ,1例术后放疗 ;另 1例术前插管化疗 ;2 5例在术中做门静脉插管化疗 ;经 1~ 4年随访 3 0例未复发。结论 :直肠癌保肛手术 ,避免了永久性人工肛门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方法:运用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治疗低位直肠癌20例患者,随访0.5年~5年,观察其疗效.结果:20例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平均排便1次/d~3次/d,大便成形,恢复排便感觉时间6d~70d,排便功能基本与正常人相同者占40%;能完全控制干便但不能很好控制稀便者占55%;不能很好控制干稀便,便次每日多于6次者占5%.术后随访0.5年~5年,排便总控制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该术式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理想术式,临床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建民 《当代医学》2012,(26):102-103
目的探讨Parks手术结合结肠成形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10月在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外科行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64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4.7%),吻合口狭窄2例(3.1%),出现局部复发1例(1.6%);术后6个月统计每日排便次数:1~2次/d 48例,占75.0%,3~4次/d 13例,占20.3%,>4次3例,占4.7%;术后12个月统计每日排便次数:1~2次/d 61例,占95.3%,3~4次/d 3例,占4.7%.患者手术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Parks手术)结合结肠成形术能重新建立患者良好贮粪功能,明显改善患者保肛术后的排便功能,较单纯肛管吻合术优越性明显,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中下段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最佳治疗术式。方法对采用经腹经肛门切除中下段直肠癌又经肛门行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36例。癌灶下缘距肛缘6~7cm24例,8~10cm1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术后随访36例6~60个月,平均33个月。于术后19个月局部癌复发2例(5.56%)。本组术后8~12周时排便功能控制良好,为1~3次/d,18周时肛门排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排便次数为1~2次/d。结论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结肠直肠粘膜吻合术可作为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并保留肛门的一种安全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行保肛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例(3.8%)出现吻合口瘘,1例(1.3%)发生切口感染,均给予保守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1.3%)出现肛门狭窄,经肛门指法扩肛口排便通畅,未再次手术。术后随访18~26个月,于术后8~12个月所有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正常,2~3次/d;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5个月和17个月发生吻合口复发,复发率为2.6%。无死亡病例。结论:遵循根治原则和全直肠癌膜切除原则,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肠壶腹重建对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近年来我院收治直肠癌患者明显增多,且有年轻化趋势.其中肿瘤位于距肛缘4-7cm的患者,在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术)后,出现便次增多,排便控制功能较差,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术中因受残留乙状结肠长度影响,制做"J"型结肠贮袋困难.我院采用残留结肠行结肠壶腹重建术,代替直肠壶腹,获得满意效果.方法 选自我院2007年到2010年间46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选其中23例行结肠壶腹重建术,为重建组.另23例患者不行结肠壶腹重建为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踪随访排便效果,评价内容包括人工软便存留时间、液体便存留时间、排便功能、直肠肛管测压,结果 显示重建组人工软便和液体便存留时间优良率分别为92%和84%.而对照组分别为61%和43%.P<0.05,且重建组排便功能、直肠测压均优干对照组,P<0.05.结果 结肠壶腹重建有效提高超低位直肠Ca患者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排便功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丘常华  郑练  陈伦家 《河北医学》2001,7(6):523-524
目的:探讨重建内括约肌在肛门成形术中应用及术后对排便功能影响价值。方法:无肛畸形18例,其中8例高位,中位10例,全部行重建内括约肌的肛门成形术,随访平均3.5年,通过临床评分标准定肛门排便功能。结果:术后肛门功能临床评定优先76.8%,良者16.6%,而术后功能差者5.6%,结论;术中保留及重建内括约肌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排便功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8例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应用腹腔镜和一次性管状吻合器,对18例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结肛吻合,随访2~12月.回顾性分析其术中出血量、切缘癌残留、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病例平均出血86ml,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肿瘤局部无1例复发.结论: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出血少,能保留患者的肛门排便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低位直肠癌行改良Bacon'式结肠拉出切除保肛手术的并发症及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应用改良Bacon'式结肠拉出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17例,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排便次数,便意及排便控制能力。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期死亡,随访6月~5年,无吻合口瘘,术后6月~1年,患者排便次数为每日1~2次或每1~2d1次,易控制,便意感强。结论改良Bacon'式结肠拉出切除为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的一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吻合口漏的危险,手术安全性高且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改良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法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93例行保肛手术的直肠癌患者分成贮袋组和对照组,贮袋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采用改良结肠J型贮袋肛管端侧吻合术。对照组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后,结肠肛管端端吻合。术后1、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排便次数、大便控制能力。结果贮袋组患者肛门感觉良好,能区分排气排便。随访术后1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例,手术6个月后未发现前切除综合征发生,发生贮袋残端瘘1例,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术后1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7例,手术后6个月发生前切除综合征15例,发生吻合口瘘5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改良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法明显改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术后排便功能,有减轻患者直肠癌前切除综合征发生和症状的作用,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