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手术体位对患者术中生理心理影响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对4种最常见的手术体位观察,总结手术体位护理的体会。方法 通过对4种手术位过程中患心率、呼吸、血压变化及不适焦虑评分APAIS的变化,分析4种体位对患术中生理、心理的影响。结果 4种手术体位中侧卧位和俯卧位时的患的心率、呼吸、血压变化等程度最大,APAIS不适焦虑评分变化差亦最大。结论 侧卧位和俯卧位是手术病人较难接受的体位,要求手术护士加强手术过程中体位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俯卧位脊柱手术对下肢外周静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了解俯卧位脊柱手术对下肢外周静脉压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下肢外周静脉测压装置手工测量,分别于术前、俯卧位后及手术过程中测量患下肢外周静脉压力,观察其变化。结果在将手术患摆放为俯卧位后,发生下肢外周静脉压升高的患占92%.其中需要重新调整摆放体位的患占20%。结论采用下肢外周静脉压监测,随时观察俯卧位手术患的静脉压变化情况,较为客观、精确地提供监测指标,协助手术医生正确摆放患的手术体位,及时提醒医生调整体位架的支点,防止因体位改变而压迫患腹部大血管,影响手术的进行及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患共同完成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9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手术顺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研究组,每组各48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手术体位摆放由医生和护士一起完成,研究组采用医护患共同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前后血压、心率和与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体位摆放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的组内比较,研究组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情况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较对照组平稳。研究组发生上肢和下肢疼痛、麻木等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摆放采用医护患共同完成,不仅保证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的平稳,而且降低了手术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小豆骨致腓总神经卡压症患者手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显美 《护理与康复》2007,6(7):467-468
总结11例小豆骨致腓总神经卡压症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认为术后重视心理护理、体位护理、患肢护理,严密观察患肢运动和感觉功能,指导患肢早期功能锻炼,辅以理疗、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是手术成功保证.11例患肢运动和感觉功能在术后1~5 月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刘娇  覃丽 《全科护理》2009,7(36):3349-3349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重建手术中最有效的手术.把已经损害的髋部的致痛部分用设计好的人工关节组件所取代就称为髋关节置换[1].笔者查阅相关文献报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主要是采取患肢行皮肤牵引、穿丁字鞋、两腿之间置软枕、忌取健侧卧位,以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防止患肢外旋、内收、内旋以达到预防人工关节脱位的目的.对于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保持这样的体位,在进行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方面增加了护理难度.而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位护理鲜有报道.现将我科2006年1月-2008年10月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体位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手术体位是手术时为适应手术需要而安置的被动体位,正确的手术体位是暴露手术视野、顺利完成手术的前提、是病人安全的重要保证。不当的手术体位导致神经损伤~[1],其中手臂安置不合理导致臂丛神经损伤~[2]。但部分病人因上肢骨折或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特殊疾病,导致手臂不能平放甚至呈半屈曲状,从而达不到手术体位摆放标准。为此,根据临床操作经验,并反复实践,设计该款万向手术搁手架,临床使用效果满  相似文献   

7.
比较两种手术体位在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截石位和折刀位在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PPH手术体位摆放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09年12月在本科室行PPH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实验组手术过程摆放折刀位,对照组手术过程摆放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臂丛神经损伤、皮肤压红、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及医护患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体位性低血压及皮肤压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医护患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臂丛神经损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折刀位是一种适合PPH手术的体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在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行腭裂手术的0~3岁患儿100例作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5月行腭裂手术的0~3岁患儿10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使用新型婴幼儿腭裂体位垫。对照组使用背垫、颈垫、头垫加中单与布球。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野暴露程度和体位牢固情况。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术野暴露程度、体位固定牢固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型婴幼儿腭裂手术体位垫在手术体位摆放过程中使用简单方便,节约摆放体位时间,体位固定牢固且术野暴露充分,方便术者操作,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运动医学的发展,肩关节手术正逐渐由开放手术转向关节镜下微创手术.在肩关节镜手术中手术体位非常重要,国内外医生在肩峰成形,肩袖修补时大多采用沙滩椅位[1-4].沙滩椅体位使患侧肩关节暴露充分,有利于暴露出肩胛内缘、肩胛下缘,标记肩峰、肩锁关节、锁骨等骨性标志,便于手术医生再次确定手术入路并彻底消毒手术野.该体位将患者肩关节处于解剖的水平位,与肉眼平视的解剖结构完全一致,更有利于术者手术,术中改为开放手术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0.
钟卫英 《护理与康复》2010,9(12):1075-1076
总结角色扮演法在手术体位安置教学中的应用体会。通过教学构思、教学准备,对61位护生在带教手术体位安置时应用角色扮演法,提高了护生手术体位安置技能,培养了护生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了护患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的体位设置、手术配合、人工气腹监测及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方法 对1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配合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122例,手术成功120例。手术时间45~75min,平均56min。皮下气肿16例,膈下感染1例,伤口感染5例,中转手术2例。结论 患体位设置、手术配合、人工气腹监测及调控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重要的护理内容,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提高手术体位枕准备的质量和效率,规范和优化手术体位枕的管理细节.方法 2004年1-3月对100例手术的体位枕准备时间和体位枕的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手术体位枕准备时间较长和体位枕存在丢失和混放等现象,因此,从人、物、环、法4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改革.结果 整改前和整改后在手术体位枕准备的平均时间、手术体位枕丢失,体位枕定位放置情况有显著差异.结论 责任到位,定位放置,编号整理,手术体位枕清单的使用、优化和规范体位枕的管理使用流程等对手术体位枕的管理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颅脑显微手术体位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颅脑显微手术时手术视野小,各组织血管细小,脑功能区及解剖结构复杂,切除肿瘤组织操作难度大(尤其是听神经瘤、小脑肿瘤、鞍区肿瘤等)。根据手术的难易程度不同,手术时间长短不一,有时可达6~10h,术中患体位摆放不适,既影响手术的操作,又会造成肢体压伤给患增加额外的痛苦。我科自2002年12月至2003年8月,对颅脑显微手术体位进行改进,在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一部分,而手术室的安全管理又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手术体位摆放的管理是重要环节.手术病人进行手术时,为使手术部位暴露明显,需要将病人摆置于不同的手术体位.然而,改变体位可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又由于改变体位后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发生改变,一些组织承受压力和拉力的部位及强度亦随之而异,由此可能引起皮肤、神经、血管和肌肉等组织损伤[1,2].为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避免由于体位摆放不当而造成对病人的损害,术前选择摆放合适的体位以及术中体位的保持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安全管理所必需的.因此,我科2007年8月开始对手术体位摆放实施了实时监控管理,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沙滩椅体位"下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的手术护理。[方法]采用"沙滩椅体位"为2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病人进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同时加强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果]20例病人均成功手术。[结论]"沙滩椅体位"可以更好地暴露患肢,利于手术医生的操作以及减少手术时间,加强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体位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乳腺癌根治手术通常采用平卧位,患侧手臂外展。这种体位对术野深部暴露不够充分,且较易引起上肢过度外展,导致臂丛神经损伤。作对32例患采用改进体位进行手术,改进体位系将患侧肩背部垫高,并将手臂绑在头架上,使肘部高于肩部,这样既可使术野暴露更充分,又可避免臂丛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7.
手术体位摆放不当易导致血管、神经损伤等不良并发症。每个手术室护士从入手术室开始,就要反复训练手术体位摆放这一基本的专业技能,以期达到充分暴露术野,便于术操作,方便舒适患,利于术后恢复的目的。但实际操作中很少考虑自身“风险”问题。2002—04我国对医疗纠纷开始实施“举证倒置”制度,这样当患因怀疑其恢复不良是术中体位不当所致而引起医疗纠纷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痔瘘患者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对手术体位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1月痔瘘手术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 摆放侧卧位.试验组采用侧卧手术体位支撑器摆放体位.比较两组体位摆放时间、术野暴露程度和体位固定效果,以及患者舒适度、手术医护人员...  相似文献   

19.
体位护理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手术体位的摆放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求,又不影响病人的生理功能.而小儿的手术体位摆放要求更高,由于小儿合作性差[1],故要求体位固定安全、牢固,防止患儿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10例先天性腭裂患几进行术前心理、饮食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环境及合适的体位安排和病情监测;术后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结果:110例手术患儿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无感染病例发生,生理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落实围手术期各项护理措施、医护紧密配合、严密观察是腭裂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