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药疮交互是中药外用作用于疮疡后,药物与疮疡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近年来研究学者发现,除偎脓长肉是药疮交互作用的典型体现外,在疮疡初起期、成脓期和溃后期的护场、给邪出路、去腐生肌、化腐再生、肌平皮长等理论指导下,不同外治方法和外用药物与创面均存在着药疮交互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外治理论指导下的药疮交互作用及可能的基础研究方向,以期为新药研发、老品种药物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药及其制剂是我国传统的治疗药物 ,近几年来 ,其药学动学研究 ,尤其在方法学方面有明显的进展。一方面是用血 (尿 )药浓度法测定中药及其制剂中单体有效成分的药动学 ,另一方面是根据中药及其制剂组配伍的整体性 ,探索用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药效学数据法研究制剂整体的体内变化规律。这是近几年来中药及其制剂药动学研究的新特点 ,现介绍如下。1 药代动力学方法血 (尿 )药浓度测定法 :多数药物的血 (尿 )药浓度与其药理效应呈平行关系 ,所以 ,测定给药后体内的血 (尿 )药浓度 ,了解其体内的变化规律 ,建立药代动力学模型 ,计算药代动力学参…  相似文献   

3.
唐斌  王磊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2):1380-1382
近20年来,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引进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形成了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用药物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在动物或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过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中药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相似文献   

4.
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进展与现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缓释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中药缓释制剂研究的现状,并对目前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的原因作了初步总结,针对中药的特殊性对制剂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药缓释制剂研究过程中有关物质基础的研究、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骨碎补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骨碎补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以及中药现代化开发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血清胆固醇的升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心血管事件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最为重要。所以早期预防、控制危险因素成为降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键,降血脂治疗即能预防又能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他汀类降血脂药是目前的主流,本研究的目的旨在评价一种副作用更小、费用更低的降血脂中药一脂必妥,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成方体内代谢方法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方法对中药复方药动学从传统研究方法到最新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同时认为新方法、新技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的研究是未来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向。结论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的共同联合应用,将明显加快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研究和寻找有效的抗应激、抗疲劳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越来越多的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抗应激反应、降低疲劳指数等研究。中药具有活性成分多、毒性反应小等特点,作为抗应激反应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广阔前景。现对近年来具有抗应激、抗疲劳作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药因为毒副作用小,价格较低,成效显著,成为近年来治疗肝病的主要药物,但随着治疗的深入,中药的不良反应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重点介绍中药在肝病中的应用及其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中药配伍是中医治病组方的基础,给药后药味中化学成分在体内吸收代谢会因配伍药味或配伍比例的不同而发生改变。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药组方配伍对单体成分、药材提取物以及复方给药后主要成分体内代谢过程变化的研究,从体内药代动力学方面揭示中药配伍规律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得益于分析技术的进步以及研究思路的开拓,中药药代动力学发展迅猛.由于中药特别是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生物样品内源性物质和共存组分干扰严重,要求高效简便的样品预处理和具有高灵敏度、快速、高专属的分析方法.而传统的单一组分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不能体现中药整体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因此多组分的协同研究对其开发和临床应用具有更...  相似文献   

12.
罗汉果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中国特有药食同源植物罗汉果化学成分及其体内转化过程,以及罗汉果提取物多种药理作用和毒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应用罗汉果及其功能性罗汉果昔类成分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说,中药,特别是汤剂,口感大多都是比较苦的。有的人受不了这种"苦",不加糖,就喝不下去。尤其是在孩子哭闹拒绝服用中药时,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喝下药去,往往在中药里加些糖(白糖、冰糖或红糖),以此来减轻药的苦味,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喝汤药时最好不要加糖。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对近年来有关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国内外献进行了总结、分析。综述了以有效成分为指标和以药效为指标两种研究中药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方法,并列举了实例;介绍了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中采用的三维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色谱—质谱联用和色谱—核磁共振联用等新技术;讨论了中药胃肠动力学、证治药动学和中药血清药理学等新概念;展望了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袋泡剂是近年来开发研究的一种中药新剂型,具有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节省药材,节约能源及调配方便等优点,故有人认为可代替一部分煎剂.[1]袋泡剂分为全生药型和半生药型两种类型.周荣耀等[2]将麻黄汤、桂枝汤、四逆散、香薷散四种传统处方制成半生药型袋泡剂,进行实验研究,其各项指标均优于或相当于煎剂.邓文龙等[3]就银翘散制成全生药型袋泡剂,与其片剂,煎剂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是一种能体现原方特色、服用方便、疗效显著的新剂型.在国外也有不少研究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袋泡剂与煎剂相比还有很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对细胞色素P450诱导或抑制作用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草药对CYP450影响的文献,并加以归纳、总结,综述了能够影响中药对CYP450诱导或抑制作用的各种药物因素和其他因素,从而指导和促进中草药对CYP450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消除运动性疲劳中药评价方法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随着竞技体育竞争日趋激烈,使用国际奥委会非禁用的强力营养素或运动员特殊营养保健品作为强力手段促进体力恢复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而我国运动员使用不含违禁物质的中药用以消除运动性疲劳似更为常见。在过去的20年中,关于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改善运动能力的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运动医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对这类中药的作用特点及其功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1用于消除运动性疲劳中药的主要种类及特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中药从组成上分类大致有复方中药、单味中药与中药单体三种形式,药物的制剂主要为口服…  相似文献   

18.
将我国20世纪中医药的发展历史划为前后两个50年,并分别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分析对比了两个时期我国在中医药研究领域的学术指导思想,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和所取得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展望了21世纪中医药学的发展前景,指出了在中医药研究中走中西医结合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在现代中药研究中药化学与药理学,中药方剂药化学与单味药化学,中药临床药理与基础药理学,中药研究与开发4个方面密切结合的学术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是以系统科学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而形成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不同领域之间的一般规律开辟了崭新的途径。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系统论的指导下,笔者构建了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研究平台,在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研究中,考虑到中药方剂的多成分、  相似文献   

20.
中药直肠给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药灌肠剂应用研究情况的综述,以期对该中药剂型的临床应用及开发借鉴。方法:在复习有关中药灌肠剂的临床应用、生产及新型型微型灌肠剂在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献的基础上,中中药灌肠剂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概括。结果:中药直脾性给药可作为中药常用的用药途径,不仅适于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治疗策略,且可用于急慢性疾病的局部及全身用药,是中医治疗急症的有效途径。结论:固体形态的灌肠剂及微型灌肠剂是灌肠剂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