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目的:了解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小时、7天、21天处死动物。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G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阳性反应物在正常及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NGF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24小时至21天,背角中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升高(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背角NG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进行性增加,提示NGF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方法: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分别于术后24h,7h,2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术后24h,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7h(P<0.05),术后2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24h者水平(P<0.01).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24h至21h进行性增加(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后早期,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NT-4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T13-L1)脊髓挤压伤模型,分别于术后24h,7h,2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T-4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T-4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L3)背角的表达,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结果:NT-4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24h,背角NT-4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反应强度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从术后第7h至术后第21h则逐渐增加且高过正常者水平(P<0.01).结论:脊髓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NT-4的表达从术后第7h开始明显增加,术后第21h时又进一步增多.提示NT-4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NT - 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3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3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其反应强度均较正常者明显降低 (P <0 0 5 ) ,术后 7h者又较术后 2 4h者明显降低 (P <0 0 1) ,而术后 2 1h时又显著升高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NT - 3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从术后 2 4h至术后 7h进行性减少 ,而术后 2 1h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 .提示NT - 3可能与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有关并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BDNF在挤压伤脊髓背角的表达变化 .方法 :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BDNF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BDNF免疫反应物的分布 ,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BDNF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正常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术后 2 4h ,BDNF的免疫反应强度较正常者明显增强并维持至 7h (P <0 0 5 ) ,术后 2 1h又进一步增强并高过术后 2 4h者水平 (P<0 0 1) .BDNF的免疫阳性细胞数则从术后 2 4h至 2 1h进行性增加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后早期 ,BDNF在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表达明显增加 ,提示BDNF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反应中可能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NT-3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方法:制作成年SD大鼠T13-L1节段脊髓挤压伤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h,7d,21d处死动物。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胛厚冰冻连续切片,用抗NT-3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NT-3在背角的表达,记录其免疫反应强度,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数和胶质细胞数。结果:NT-3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挤压伤后NT-3的表达从术后24h至术后7d进行性减少,而术后21d时则增加并高过正常者水平。结论:NT-3不仅参与脊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且可能与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有关并具有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了解NT - 4在挤压伤脊髓背角表达的变化 .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成年SD大鼠 (T13 -L1)脊髓挤压伤模型 ,分别于术后 2 4h ,7h ,2 1h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 ,取L3 节段脊髓制作 2 0 μm厚冰冻连续切片 ,用抗NT - 4抗体按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观察NT - 4在挤压伤位点尾侧端 (L3 )背角的表达 ,计数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 .结果 :NT - 4的阳性反应物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 .挤压伤后 2 4h ,背角NT - 4的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及反应强度与正常者比较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但从术后第 7h至术后第 2 1h则逐渐增加且高过正常者水平 (P <0 0 1) .结论 :脊髓挤压伤位点尾侧端背角NT - 4的表达从术后第 7h开始明显增加 ,术后第 2 1h时又进一步增多 .提示NT - 4可能在脊髓挤压伤的早期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挤压伤后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NGF,BDNF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脊髓挤压伤后早期不同时间腹角运动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变化,建立脊髓挤压伤模型,取挤压伤位点尾侧段T13节段脊髓制作冰冻切片,运用NGF,BDNF兔抗血清以免疫组化ABC法染片,观察并计数腹角NGF和BNDF的阳性神经元数。结果:NGF主要分布于正常大鼠脊髓腹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及胞浆,损伤后21d,NGF的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损伤1d及7d组均明显增多(P<0.01),与NGF比较,对照组脊髓腹角亦见BDNF免疫阳性神经元,胞浆染色、胞核不着色,损伤后24h,BDNF阳性神经元数已较正常者有显著增加(P<0.05),此后维持该水平至21d,结论:脊髓挤压伤后腹角神经元NGF和BDNF的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GF和BDNF可能在脊髓损伤修复的早期反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类型损伤对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影响,采用本室建立的SD成年大鼠脊髓挤压伤、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模型,分别于术后第24h,7d,21d处死动物并设正常对照组,取L3节段脊髓制作20μm厚连续冰冻切片,间隔取片行苏木精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位点尾侧端背角的形态改变,计数背角神经元数,结果:组间比较,挤压伤者较正常者神经元明显萎缩,胞体周围有空隙,神经元数无明显减少(P>0.05),半横断伤和全横断伤者均出现大量空泡,未见丰满而轮廓清楚的神经元,残存的少数神经元明显萎缩,术后神经元数明显减少且以全横断伤者为甚(P<0.01),组内比较,3种损伤术后各时相神经元数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损伤时对背角神经元存活的影响不同,全横断伤者最重,半横断伤者次之,挤压伤者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Caveolin-1蛋白在神经痛大鼠中不同作用时间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变化。方法 实验动物分组和动物模型制作:对照组28只,神经痛模型组(L5脊神经结扎)28只,按处理时间不同又各分为1、3、5、7、10、14、21天共7组,每组各4只,制备动物模型。痛行为学检测:术后1、3、5、7、10、14、21天,测定各组机械撤足阈值和热撤足潜伏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对比,确定疼痛模型制作成功。神经痛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均在第22天处死,按同侧和对侧分别提取L5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组织总蛋白,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Caveolin-1在各实验分组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同侧和对侧的表达量。结果 同侧背根神经节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比较,分别升高了40.4%±3.67%、126.9%±5.46%、159.7%±4.89%、119.1%±5.77%和91.4%±5.31%,其中术后第1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侧脊髓背角Caveolin-1的表达量在L5脊神经结扎后的第5、7、10、14、21天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升高了33.3%±4.89%、152.8%±3.56%、142.1%±5.43%、103.2%±6.21%、175.6%±4.81%,其中第10、14、2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之间Caveolin-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慢性神经痛可诱导Caveolin-1在同侧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表达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后(spinal cord injury, SCI) 突触分化诱导基因产物(synaps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gene 1,SynDIG1)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脊髓损伤组(n=75),切断大鼠脊髓一半作为实验模型,只咬除椎板而不损伤大鼠脊髓作为对照模型.在手术后7、14、21、28、35天采集损伤区域的脊髓组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各时间点SynDIG1的蛋白表达,并且与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神经生长蛋白43(GAP-43)等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做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结果 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就发现神经元有SynDIG1表达,在第28天达到高峰,随后维持在较高水平.通过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发现脊髓损伤后SynDIG1与GAP-43存在共表达.结论 脊髓损伤后中期神经元大量表达SynDIG1,激活了神经生长因子,促进神经元再生,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预处理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早期的细胞凋亡来保护脊髓后角神经元。方法 随机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与高压氧预处理组。高压氧预处理组在给予高压氧5 d后与对照组同时制作脊髓(T8~T10)全横断模型。术后8 h、1 d和3 d取脊髓做冠状冰冻切片,行Nissl及TUNEL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Nissl染色显示,术后8 h及1 d时脊髓后角内浓染的细胞多见,高压氧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浓染的细胞较少,3 d后两组无明显差异;TUNEL染色显示,术后8 h及1 d时阳性细胞多见, 8 h时两组差异明显(P<0.05),1 d时差异最显著(P<0.01)。结论 高压氧预处理对脊髓损伤术后后角神经元起保护作用,术后1 d内保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c-fos基因的影响。Wistar大鼠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NGF组;用AllenWD法以10g×2.5致伤力损伤T8脊髓。NGF组经蛛网膜下腔导管分别于术后即刻、10、30分、1、2、3、4小时注入NGF溶液20μl,生理盐水组经导管于同时间内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fos蛋白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示生理盐水组在术后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