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内经>针刺补泻相关内容从文献学角度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表明呼吸补泻、徐疾补泻和开阖补泻法是<内经>中主要的针刺补泻方法,并且这三种补泻方法常结合运用,<内经>中的迎随是所有补泻手法必须遵守的原则.掌握<内经>针刺补泻方法,有助于我们提高针刺疗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内经>的针刺补泻手法进行探析,主要论述了以下五种补泻手法①徐疾补泻②深浅补泻③开阖补泻④呼吸补泻⑤方员补泻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内经>阴阳补泻针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总结出五种阴阳补泻针法:阴阳深浅补泻针法、阴阳互引补泻针法、阴阳互治补泻针法、阴阳左右补泻针法、阴阳荥合补泻针法.对五种阴阳补泻针法的技术操作、要领以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此种<内经>阴阳补泻方法,后世医家又加以润色、发挥,形成了多种补泻方法.该补泻方法是其他复式补泻手法的重要基础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疾补泻是非常重要的针刺补泻方法,然而在学习中我发现,针灸专业的《刺法灸法学》和中医专业的《针灸学》两本教材对这一补泻方法的描述不一致。为了求本朔源,笔者试图结合古代文献的学习,对这一操作方法的内涵进行挖掘,现报告如下。1问题的提出——不同教材的不同操作描述《刺法灸法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教材中将其操作术式表述为"补法具体操作为,  相似文献   

5.
补泻是针刺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历来为临床医家所重视,也是针灸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在对某些针刺补泻方法的概念及操作描述上,不同版本的教材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徐疾补泻"便是其中一例。本文将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考辨。对于徐疾补泻的出处,诸家均认为此法源于《灵枢.九针十二原》"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徐疾补泻是《内经》重要针刺补泻方法,通过进、出针快慢不同实现补泻效果,进出针时机的判断是决定其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笔者对《内经》两种候气方法——"候呼吸之气"和"候针下气至"进行了探源性研究,同时阐述了其应用演变和临床意义。其中"候针下气至"多用于决定出针时机,与补泻疗效密切相关且后世应用发展丰富。《难经》演变为强调左手催气后进针,针下得气后再行提插操作,对后世补泻手法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灵枢》针刺补泻进行初步探讨.《灵枢》针刺补泻首先是针对虚实而言,《灵枢》制定针刺补泻原则,归纳有迎随、徐疾、捻转、提插、开合等几种针刺补泻手法,这些针刺补泻原则和补泻手法为后世针灸学家所遵循.认为《灵柩》针刺补泻理论对当代针灸教学、临床、科研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针灸,应了解和掌握《灵柩》针刺补泻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针灸推拿的补泻手法是根据<内经>中"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理论确立的两种治疗方法.<千金方>云:"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然而,对补泻方法的认识和论述,古今不尽一致.本文试图运用<周易>河图、洛书的理论,对旋转补泻和生成数补泻做粗浅阐述. 古今对旋转补泻的论述 明代陈会的<神应经>中提出了捻转补泻具体的方法.在其"泻诀直说"中曰:"如针左边,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针头轻提往左转……如针右边,以左手大指、食指持针,以大指向前,食指向后,以前法连搓三下,轻提针头向右转,是针右边泻法."由以上论述看出,同样泻法,身体左边与右边捻转针柄方向正好相反.<针灸大成>作者杨继洲没有提左与右,直接说"补针左转,大指努出;泻针右转,大指收入."王雅儒追忆古人推拿补泻时,在<脏腑图点穴法>中说:"左转行泻右转补,补泻莫妄施,补泻不明,气血错乱." 目前全国高校使用的<针法灸法学>在谈及捻转补泻法时说:"左捻针,即拇指向前,次指向后为补;右捻针,即拇指向后,次指向前为泻."而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专业的试用教材<推拿手法学>中说:"凡用力轻浅,操作柔和……在腹部则为逆时针方向施术,并持续时间较长的刺激手法为补法;反之,用力深重……在腹部则为顺时针方向施术,并持续时间稍短的刺激手法为泻法."总之,古今历代医家对针刺捻转补泻及推拿旋转补泻的认识和手法各有见地.  相似文献   

9.
<内经>理论体系式教材应能客观准确的体现<内经>理论体系的原貌,采用现代语言叙述,通俗易懂,反映对<内经>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贯穿理论体系的核心.呼吁应尽快编写出体现<内经>理论体系,反映<内经>研究成果,用现代语言撰写的体系式教材.  相似文献   

10.
营卫补泻刺法源于《内经》,以营卫二气的分布、循行、盛衰立论,经《难经》重点发挥,后世医家不断补充与演绎,内容逐渐发展详实。由于"调和营卫"乃补泻理论的核心机制之一,本研究对有关营卫补泻法的文献进行归纳考析,条列针芒迎随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徐疾补泻、呼吸补泻、平补平泻,以营卫理论进行阐释,以期能够探索传统刺法的文献价值,为现代针灸临床实践提供新的依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11.
《内经》针刺补泻的主要机理是以意行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玉革 《中国针灸》2007,27(3):217-221
以《内经》及大量的临床验证为基础,结合神经、经络电磁场及量子物理学对意识在体外作用的新发现,论证了《内经》针刺补泻的主要动力是医者的以意行气,极少捻转;对许多补泻基本观点做了全新的解释并在临床中得以验证,发现了新的针刺机理,并统一命名为“意气针灸疗法”。该法具有明显的补泻作用并不要求针感,与医者意念的即时善恶直接相关。特别强调了须在充分辨证并严格遵守《内经》禁忌的基础上方可谨慎用之,否则有极严重的危害性。这种把医者心理效应转化为患者生物效用的模式为脑科学及现代针灸研究提出了新问题、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再辨"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明针刺补泻的重要依据之一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之本义。方法:用知识考古学的原理,通过对“徐”“疾”所描述的对象以及该词所出现文章的结构分析,对该句含义进行了再次辨识。结论:“徐疾”在《内经》补泻刺法中所描述对象有三:一为脉象,二为留针时间,三为出针速度。“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中的“徐疾”应为脉象,而非针法,意为脉由徐变疾,标志着经脉由虚转实;脉由疾变徐,则是经脉由实转虚。  相似文献   

13.
从补虚泻实探讨手法实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勇  张翠平  牛志勇 《中国针灸》2003,23(3):155-157
目的:探讨临床施用手法的实质。方法:结合对手法的歧义。阐发《内经》,《难经》针刺补泻手法的奥旨,结论:补虚泻实是手法的实质,迎随是手法的精髓,营卫是补泻的基础。通过探讨复式手法的基础理论,达到灵活临床操作目的;认为平补平泻法亦能调偏,是实现补泻效应的最捷径之法;通过腧穴的特性,配伍体现补泻,是手法的延伸,是补泻手法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中与厥字相关的病名有多种,部分名称所指的疾病与今天中医内科学的厥证相同或相近,而也有多数疾病并不属于今之厥证,这些名称在后世疾病正名过程中不断被定正。文章将对《黄帝内经》中与厥相关的病名进行对比分析,明确厥字在名称中的含义及其所指的具体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内经》、《难经》因时而刺的不同选穴规律,为深入理解和临床广泛应用五输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经》、《难经》篇章中关于五输穴、因时而刺的观点为基础,分析二者的不同选穴规律。结论:《内经》、《难经》都高度强调自然与人体节律在治病中的重要地位,而前者注重疾病变化的不同表现与季节的关系,后者注重五脏与所属季节,以及与相同五行属性的阴经五输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重插轻提及轻插重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永海 《中国针灸》2004,24(5):335-337
目的:解决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在操作上的力学矛盾.方法:从物理的角度及经典文献等诸多方面分析,提出提插补泻的操作精髓是"紧按慢提"及"紧提慢按",并且"紧"应该理解为医者"针下发紧"之意.如果用"重插轻提"或"轻插重提"来解释提插补泻,则"重"与"轻"应理解为"重视"及"看轻";或者医者手感的"沉重""轻滑".结论:轻、重如果是指用力轻重则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的矛盾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迎随是针刺补泻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寿康 《中国针灸》2003,23(12):725-727
以《灵枢·九针十二原》《难经·七十二难》等篇为据 ,说明在《内经》《难经》中 ,迎随不是某一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 ,只是一切针刺补泻法的代称和原则。对于迎随 ,后世大多宗于《难经》 ,发展为深浅迎随、针向迎随、流注盛衰时间迎随、补母泻子迎随等。现代多以针向迎随为补泻 ,但在临床上很少单独用。针向迎随在理论上不符合《灵枢》本义 ,在临床上只能在四肢穴作行气法用 ,没必要作为一种具体的针刺补泻手法存在  相似文献   

18.
《内经》作为中医基础理论形成的奠基之作,在许多篇章中记载并肯定了“盟誓”这种做法。《内经》盟誓传统有秘密医学团体活动的痕迹,这决定了其在医学活动中易于产生恭谨保守的心理,出现较深的门户主奴之见,最终形成过分重视古人而不敢自信,缺乏抗论别择勇气的保守消极倾向。另一个方面,《内经》为了解释人体生命现象,又勇敢地跳 出了狭隘的小团体秘授圈子,摒弃权传己说的作法,对许多内容不尽一致、甚至存在分歧的假说和理论采取了兼收并蓄颇为宽容的态度,这说明《内经》成书时秉承了自由开放精神。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科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昕旭 《河南中医》2009,29(8):735-736
早在《内经》形成之前,我国古代自然哲学已提出了“天人舍一”的认识,直到《内经》形成的时代,这种思想已趋于成熟,并成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天人合一”思想不但体现了完整而超前的系统论,而且体现了现代的控制论。同时,还蕴藏着系统控制论:传递和接收系统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