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土地戈登菌(Gordonia terrae)是一种需氧、无动力、生长缓慢的革兰阳性杆菌,弱抗酸染色阳性,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医院环境中[1]。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国内外有关土地戈登菌引起人类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可引起脓肿、腹膜炎、血流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疾病[2]。本文报道1例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热的患者,其血培养中分离出土地戈登菌。  相似文献   

2.
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是腹膜透析患者主要并发症,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是常见的致病菌。鼻腔金葡菌携带在该细菌的内源性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总结金葡菌鼻腔携带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并分析去金葡菌鼻腔携带在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单个腹膜透析中心长期随访腹膜透析(PD)患者的数据库,分析和推断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9年间在单个腹膜透析中心进行连续不卧床PD治疗的367例患者,描述PD患者致腹膜炎的相关病原菌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单中心腹膜透析患者致腹膜炎的影响因素。结果:本中心腹膜炎发病率为1∶45~1∶92个患者月,有161例次查出腹膜炎相关病原菌,主要是G+菌96株(47.1%),G-菌62株(30.4%),真菌3例(1.5%)。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是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单个腹膜透析中心PD患者致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大、透析龄长、白蛋白低、贫血和肠道功能紊乱;因为有专职医生和护士门诊,实施滚动式健康教育等措施后,该中心的腹膜炎指标控制不错。但人力资源配备的不足存在很多隐患,建议PD护士专职化、专科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与变化对疾病监测的意义。方法选择本中心收治的50例腹膜透析引出液细菌培养阳性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所选病例经头孢唑林1.0 g与头孢他啶1.0 g治疗2周后均痊愈。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和腹膜透析引出液标本,检测第1、3、7、14、21天外周血与腹膜透析引出液标本中WBC、NEU%、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IL-1β、TNF-α、NGAL的浓度。结果患者外周血NGAL水平在第1天为(1 725.6±341.2)ng/ml,而3 d后则迅速降至(1 130.4±234.6)pg/ml(P<0.05),2周后回落至(490.3±149.1)pg/ml(P<0.05),与3周后的NGAL水平[(452.7±137.2)pg/m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NGAL比其他指标的变化更为灵敏。结论根据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血清NGAL水平可以较快速准确地评估腹膜炎的病情,可作为疗效监测的一个良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临床特征, 探讨防治对策. 方法 分析本院腹膜透析中心 2007年 1月—2014年5月诊治的27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发病年龄、性别、透析时间、发病季节、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细菌种类及预后情况等.结果 27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60岁以上者占52.7%;透析由患者本人操作者占47.6%;透析 2年内者占59.0%;共有203例次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74.3%,G+菌占60.1%,G-菌占34.5%,真菌占2.9%,结核菌占1.0%,混合感染占1.5%;发生感染时处于贫血状态者占82.8%, 血清白蛋白在35 g/L以下者占92.7%;G+组与培养阴性组的各项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组与培养阴性组的治愈率和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组的治愈率比培养阴性组低,退出率比培养阴性组高. 老年人、透析2年内及低白蛋白血症、贫血、本人操作腹膜透析者是本中心腹膜炎发生率较高的影响因素,因此,要重视G-菌腹膜炎的防治,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初始腹膜透析操作的培训和定期再评估、培训以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院内腹腔感染患者菌群分布、药敏结果及危险因素,并且制订相应的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3例腹膜透析院内腹腔感染患者为腹腔感染组,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腹膜透析未发生腹腔感染患者67例为对照组,检测腹腔感染组患者菌群分布及药敏结果,对腹腔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例腹腔感染组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7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53.95%),革兰阳性菌32株(42.11%),真菌3株(3.95%);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15.79%)、肺炎克雷伯菌(13.16%)、屎肠球菌(13.16%)、粪肠球菌(11.84%)、金黄色葡萄球菌(25.8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较为敏感,耐药率≤20%;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较为敏感,耐药率≤20%;腹膜透析院内感染患者年龄、透析时长、原发病与发生腹腔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造成腹膜透析院内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上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患者年龄、透析时长、原发病与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腔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致病菌菌谱及其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22例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致病菌培养阳性17例(77.3%),其中,G+菌感染6例(27.3%),真菌5例(22.7%),G-菌4例(18.2%),多重感染2例(9.1%);阴性5例(22.7%)。G+菌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11例治愈,5例死亡,6例改血液透析。多重感染及真菌感染合计7例,其中6例死亡或退出腹膜透析治疗,显示其难治程度更高。结论真菌感染及多重感染仍是难治性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退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34例,同时收集同期未发生腹膜炎的患者83例,分析腹膜炎发生的原因、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1)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肠道感染12例(35.29%)和换液操作不规范9例(26.47%)。(2)腹透液培养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20例(58.82%),革兰阴性杆菌13例(38.24%),真菌1例(2.94%)。其中革兰阳性菌以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对头孢唑林敏感性70%;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他啶敏感性为8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3个:透析龄[OR=1.106,95%CI(1.027,1.192),P=0.008]、总蛋白水平[OR=20.720,95%CI(1.954,219.728),P=0.012]和血钙水平[OR=113.847,95%CI(9.012,1438.214),P0.001]。(4)每例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头孢唑林联合头孢他啶治疗,然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总治愈率为91.18%。结论 (1)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腹泻和操作不规范;(2)透析龄长、总蛋白和血钙水平降低是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中心腹膜炎患者多数预后良好,极少数需要拔管才可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及转归预后情况,为腹膜炎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并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腹膜炎的发病原因、致病菌、转归预后情况。结果共收治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患者96例次。腹膜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换液操作不规范35例(36.5%),肠道感染27例(28.1%)。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63例,阳性率65.6%。革兰阳性球菌38例(60.3%),革兰阴性杆菌18例(28.6%),真菌4例(6.3%),混合菌3例(4.8%)。培养阳性者行致病菌耐药分析,革兰阳性球菌中,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主要对红霉素(69.2%)和青霉素(68.4%)耐药率高。头孢西丁(46.7%)和头孢唑啉(45.9%)耐药率也较高。革兰阴性杆菌中,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对头孢唑林(53.8%)和头孢他啶(38.5%)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χ~2=5.661,P=0.017)、真菌(χ~2=26.526,P0.001)、混合菌的腹膜炎(χ~2=11.907,P=0.001);真菌性腹膜炎的退出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4.390,P=0.036)、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11.485,P=0.010);真菌性腹膜炎的死亡率较高,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χ~2=26.526,P0.001)、革兰阴性杆菌(χ~2=6.016,P=0.010)、培养阴性的腹膜炎(χ~2=32.918,P0.001)。结论本中心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为换液操作不规范和肠道感染,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培养阳性的致病菌对国际腹膜透析协会指南推荐的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球菌性腹膜炎治愈率较高,预后好;真菌性腹膜炎退出率及死亡率较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3年来因慢性肾衰竭行腹膜透析的患者100例,其中15例退出腹膜透析,分析导致患者退出的各种原因及其所占比例.共统计100例入选本研究,有15例患者退出腹膜透析,占15%,主要原因为腹膜炎5例,超滤衰竭5例,透析引流不畅1例,经济原因3例,肾移植1例.认为腹膜炎和超滤衰竭是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主要原因,在透析过程中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尽早控制感染,限制水盐摄入,制定个体化透析处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eritoneal dialysis-associated peritonitis,PDAP)的临床特征、细菌谱、耐药率及转归,为多重耐药菌PDAP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2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随访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腹膜透析液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多重耐药菌组和非多重耐药菌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结果。结果 (1)共纳入96例患者,发生123例次PDAP,其中多重耐药菌PDAP为56例次,病原体以革兰氏阳性菌(G+)为主,共49例次(87.5%),最常见菌株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共41例次(83.7%);革兰氏阴性菌(G-)全部为大肠埃希菌。(2)与非多重耐药菌组相比,多重耐药菌组患者平均缓解天数延长(Z=-1.994、-2.341,P=0.046、0.019)。对于G+而言,多重耐药菌组的平均缓解天数比非多重耐药菌组延长2.491天(t=-2.254,P=0.028)。(3)G+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菌谱及其药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资料,总结感染病菌的菌谱和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腹膜透析中心5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共79例次腹膜炎资料,分析菌谱并采用统计软件比较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79例次腹膜炎中,G+菌感染共35例(44.3%),G-菌感染17例(21.5%),真菌及结核菌各1例(各1.3%),总体培养阳性率为68.4%。对于葡萄球菌属,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90%以上,对万古霉素、头孢拉定均敏感。对于链球菌属,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并发现G-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最敏感。结论除经典方案头孢唑林加头孢他定外,头孢拉定联合阿米卡星可以作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网络访视及护理干预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腹膜透析中心建档随访的3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微信群及视频通话等方式对其进行网络访视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采用自行编制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考核表"于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操作进行在线考核评价。结果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对于腹膜透析环境、透析液更换操作、透析导管出口处护理以及药物管理4项考核内容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网络访视及护理干预有助于规范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操作流程,对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总结8例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期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密切监测循环功能,加强液体管理,严格执行自动化腹膜透析的操作规程,预防及处理自动化腹膜透析过程中出现的报警,预防并发症,加强患者心理支持。经自动化腹膜透析治疗后,6例患者在1个月内肾功能逐渐恢复脱离透析,1例在3个月左右肾功能逐渐恢复,1例患者治疗1月余后脱离透析,但3个月后因并发症恢复透析治疗,6个月后患者接受二次肾移植手术,术后恢复顺利脱离透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中文版 Piper 疲乏评估量表对 300 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本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总分为 3 ( 1 , 6 )分,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为 70%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居住状况、年龄、透析年限、周总尿素清除指数和疲乏总分是其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 P<0.05 )。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发生率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多关注独居、高龄、透析年限长的腹膜透析患者,预见性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疲乏程度,可能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社会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在腹膜透析患者行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透析中的应用。方法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腹膜透析中心2006年6月~2013年1月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行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采用APD作为透析方式的患者,观察APD的疗效、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转归情况。结果 2006年6月~2013年1月本中心长期腹膜透析患者511例,因腹壁疝行腹壁疝修补术后采用APD作为过渡期透析方式患者20例,其中腹股沟斜疝15例,脐疝3例,切口疝2例。术后1月内无人出现腹壁疝复发、切口相关并发症、渗漏、腹膜透析导管功能障碍、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并发症。术后6月内仅1例患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术后12月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共4例次,予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无人终止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结论 APD作为腹膜透析患者腹壁疝修补术后过渡期的透析方式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非脱羧勒克菌(L.adecarboxylata)临床分离株较少见,从腹膜透析液中分离到更罕见。我们于2011年5月从一位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透析液中检出1株非脱羧勒克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总结12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并发胸腹漏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随访,对并发胸腹漏患者进行胸腔引流护理、停腹膜透析护理、小剂量腹膜透析护理及心理支持。12例患者中,6例改行血液透析,4例停腹膜透析1月行非平卧位间歇性小剂量腹膜透析,2例直接行非平卧位间歇性小剂量腹膜透析,12例患者均好转,1例已行同种异体肾移植。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期间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分析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瞻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医院接受腹膜透析的10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全部患者腹膜透析期间至少接受3个月随访,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Acceptance Action Questionnaire,AAQ-Ⅱ)和自我管理量表评估患者的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情况,分析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结果 全部10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在随访第3个月时,有10例失访,最终纳入研究90例;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2个月、3个月的AAQ-Ⅱ评分均分别低于腹膜透析1个月,且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3个月的AAQ-Ⅱ评分低于腹膜透析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2个月、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分别高于腹膜透析1个月,且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3个月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高于腹膜透析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及总分之间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腹膜透析期间经验性回避与自我管理行为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腹膜透析导管断裂在临床罕有发生,2012年12月21日我科收治1例腹膜透析导管断裂患者,采用钛接头直接连接腹膜透析导管残端后未发生腹膜炎,住院5d后顺利出院,继续腹膜透析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72岁,因肾功能异常1年余,腹膜透析2个月余,腹膜透析导管断裂1d于2012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居家腹膜透析,每日15%腹膜透析液2000ml,CAPD,3次/d,超滤量在800~1200 ml/d,尿量500ml,透析效果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