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氧液治疗开颅术后患者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进行开放式平行对照实验,选择颅脑损伤或脑溢血开颅术后患者30例,接受高氧液治疗(500ml静脉输注,2次/d)全疗程2周。以未使用高氧液治疗及高压氧的同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等生理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高氧液输注后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增高速度及程度低于对照组,2周后GCS昏迷记分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早期使用高氧液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保护神经元,缩短神志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按标准选取重型颅脑损伤病人87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治疗后1周、2周,分别测颅内压(ICP)和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ICP低于对照组,GCS高于对照组,GOS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雄鹰 《中外医疗》2012,31(26):98+100-98,100
目的评价盐酸纳美芬注射(乐萌)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结果观察组心率异常率和呼吸异常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颅内压显著升高率及重度脑水肿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CS和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血清肌酐(Scr)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86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20%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催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因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患者(Glasgow评分4~8分)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降颅内压治疗,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和抗炎及支持治疗等。治疗组(盐酸甲氯芬酯治疗组)10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盐酸甲氯芬酯。然后根据Glasgow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Glasgow昏迷评分(GCS)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甲氯芬酯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催醒治疗有确切的疗效,而且是安全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后液体疗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朝晖  叶湛 《浙江医学》2001,23(6):332-33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液体疗法的应用,方法:将1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限制液体与钠入量,B组根据进出量调整液体入量,应用不同补液方法,同时监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治疗结果分级(GOS)变化,比较肺部感染,低血压发生率及颅内压的变化。结果:B组患者伤后GCS、GOS优于A组(均P<0.05),B组低血压、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两组颅内压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限制液体与钠入量而保持液体进出平衡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74-177
目的 观察实施呼唤式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72 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护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33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呼唤式护理的39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1 周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 stroke scale,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生活质量评分(Barthel 指数)及昏迷转醒情况。结果 治疗1 个月后,研究组的NIHSS 评分为(14.49±1.89)分,对照组的NIHSS 评分为(21.53±1.14)分,研究组的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GCS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5.13%、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64.10%,对照组中GCS 评分≤8 分的人数比例为30.30%、12~15 分的人数比例为39.40%,研究组的GCS 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2.31%,对照组为72.73%,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优良率明显低于对照(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第1 周、第2 周、第3 周和第4 周的昏迷转醒累计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唤式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还能加速患者苏醒的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脑苷肌肽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志 《中国医刊》2006,41(5):40-41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凯洛欣)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12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成脑苷肌肽治疗组(n=63)和对照组(n=58),观察病人颅内压、头颅CT变化、GCS评分变化和远期疗效.结果脑苷肌肽治疗组伤后颅内压显著增高(12.7%)和重度脑水肿者(14.3%)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脑苷肌肽治疗组1周后神志转清率(49.2%)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4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残及死亡率(25.4%)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苷肌肽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升高幅度,缩短昏迷时间,降低致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其机制可能是神经节苷脂参与神经组织分化、再生、修复,降低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官牛黄丸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受伤后入院时间顺序,采用随机奇偶法分组原则,将人选病例6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口服或鼻饲。通过比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病死率等,判断分析安宫牛黄丸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恢复良好、死亡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等残疾、严重残疾、植物状态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能认为两组差异有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GCS评分增高。治疗后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增高。结论:安宫牛黄丸在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有明显的醒神、解痉、脑保护作用,疗效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双侧去骨瓣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颅内压及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预后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GCS评分及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而言,采用双侧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有创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颅内压监测,参考组患者接受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常规术后监护,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治疗前两组患者GCS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给予患者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有助于观察患者术后颅内压变化情况,及早发现病变,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催醒疗效。方法将160例因颅脑损伤所致昏迷的患者(Glasgow评分3~8分)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包括依手术指征清除颅内血肿、去骨瓣减压术、脱水降颅内压治疗、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8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根据Glasgow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Glasgow昏迷评分(GCS)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昏迷的催醒治疗疗效确切,是可靠的一种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呼唤式护理干预方法。于伤后6个月评定两组临床疗效、清醒率及清醒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昏迷转清醒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能加速患者清醒,减少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按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分高压氧组(30例),其余3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HBO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和严重颅脑外伤残疾评定量表(DRS)进行评定,并进行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HBO治疗4周后,高压氧组患者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而DRS评分则有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早期予以HBO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和残疾程度,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28),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生理盐水250 ml/d,静脉输注,连用10天为1个疗程.依据GCS评分、GOS评分及颅内压(ICP),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治疗中、治疗后5天治疗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CP监测显示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及伤后3个月,治疗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37.5%,对照组病死率50.0%,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未见用药造成的毒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降低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的升高幅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伤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辅助西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监测颅内压(ICP)和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IC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辅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能够改善患者意识状态及降低颅内血压,治疗效果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疗效和机制。方法:7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格拉斯格昏迷评分(GCS)、昏迷时间及6个月后格拉斯格预后评分(GOS),评价高压氧治疗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第1周、第2周、第3周及第4周GCS平均值及6个月后GOS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昏迷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昏迷时间及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型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参附注射液静滴。治疗过程中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及应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颅内压。结果治疗组GCS评分在参附注射液治疗5d后不同记录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脑血流动力学Vs、Vm、PI值在治疗3d后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0.01和P〈0.001);治疗组在3d后平均颅内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紊乱,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郭业强 《当代医学》2014,(2):141-142
目的分析纳络酮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4年3月-2012年3月间入住本院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进行治疗,对比脑水肿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清醒率提升,恢复情况较好,且脑水肿消退快,颅内压控制效果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够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缩短昏迷时间,对降低伤残率、致死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颅内压监测对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的作用。方法3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9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2d内均给予降颅内压治疗,其中监测组加用颅内压监测,对比两组患者伤后14d的死亡率。结果监测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监测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OR=0.63,95%可信区间:0.41-0.94,P=0.020)。结论颅内压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颅内情况变化及指导治疗,可能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