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萧  陈镜合 《新中医》1999,31(8):54-55
十枣汤出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由甘遂、大戟、芫花、大枣组成。本文就十枣汤的用法、用量及其临床应用作一探讨,以供研究。1十枣汤的用量及用法在近代的临床观察中,十枣汤大戟、芫花、甘遂3药的用量从05g~3g不等,最大量可用至各7g,以大枣10枚煎汤...  相似文献   

2.
十枣汤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枣汤为《伤寒论》、《金匾要略》方。《伤寒论》云:"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场主之"。《金匾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病是饮者,十枣汤主之。"后世医家继承和阐发仲景该方之意,运用于临床,颇有效验,十枣汤由大朝、甘遂、完花、大枣四味组成。大朝苦寒有毒,能泻三焦脏腑之水;甘遂性味苦寒,能逐经隧之水;芜花辛温有毒,善攻胸胁之癌饮,三药合用,其荡涤水饮之力更峻,故配伍大枣十枚,一则保其脾精,预培脾土之虚,二则缓其峻毒,且制水势之横,使十枣…  相似文献   

3.
作者采用十枣汤治疗胃酸过多病十四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复发(其中我的父亲治愈十一例,本人治愈三例)。处方及服法:大戟、芫花、甘遂各一分五厘(均研为末),大枣十枚。先将大枣煎汤二碗,早晨空腹时服一碗,俟一小时后,再将上列药末投入另一碗的枣汤内服下。在未泻前先感到胸中呕恶,腹内嘈杂,将近二小时许即开始下泻,约二三次自止,泻止后自觉疲倦,再用大枣煮粥食之。一面用下方:党参、白术、茯苓各三钱,桔红一钱五分,半夏二钱,大枣十  相似文献   

4.
方名释义     
<正> 十枣汤(《伤寒论》) 本方由芫花、甘遂、大戟三药为末,用大枣煎汤冲服。用于悬饮,胁下有水气,以致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也常用于水肿腹胀之实证。有攻逐水饮之功。本方中用三味主药分别具有逐水饮、除积聚、消肿满等作用,其性皆猛峻,故用大枣十枚以益气护胃、缓和峻药之毒,防止或减轻药后反应,达到寓攻于补、下不伤正之目的。方名十枣者,一是说明方中用大枣十枚;二是强调大枣在该方中顾护胃气的特殊作用。二至丸(《证治准绳》) 本方由旱莲草、女贞子两味药物组成。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之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吐  相似文献   

5.
笔者将古方“十枣汤”剂型,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补充,选择最佳剂型,制成加味十枣丸剂。显效快,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处方芫花6g、大戟6g、甘遂3g、肥大枣10枚、金银花9g、连翘9g。二、制法1.首先将大枣去核和其它五味药一起  相似文献   

6.
十枣汤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十枣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名方。《伤寒论》云:“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电,十枣汤主之”。《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吐引痛,谓之悬饮,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后世医家继承和阐发仲景该方之意,运用于临床,颇有效验。十枣汤由大戟、甘遂、芫花、大枣四味组成。大戟苦寒有毒,能泻三焦脏腑之水;甘遂性味苦寒,能逐经隧之水;芫花辛温有毒,善攻胸胁之癖饮,三药合用,其荡涤水饮之力更峻,故配伍大枣十枚,一则保其脾精,预培脾  相似文献   

7.
十枣汤理法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枣汤主治太阳中风,有形之水客居胸胁之悬饮证。由甘遂、大戟、芫花、大枣四味组成,乃张仲景治水常用方剂,《伤寒论》、《金匮要略》均有论述。《外台秘要》引深之朱雀汤,即本方。现代药理作用已有报告。用药时间《伤寒论》指明在六经病"欲解时","平旦服";热则行、凉则滞,欲期冀其药扬辛开之性,又不失苦降之能故当温服。用法有枣汤送服、先服枣汤、枣肉为丸、体外贴敷、枣汤煎服、枣肉夹粉等。十枣汤实为峻下逐水之剂,具猛、毒之性,运用应遵循"衰其大半而止"原则。现代医家扩大治疗各种水饮停聚胸腹属邪实之证,以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病应用最为广泛。在妇科、骨科创伤并发症、眼科、心包积液应用,也取得一定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根据《东医寿世保元》对韩国朝鲜末期医家李济马临床方药用量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李济马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的新定方剂处方,统计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及四象体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各类方中药物频次、方剂组成药味数、每服剂量及药物用量。结果共计60首新定方的100味药物纳入分析。出现频次前5位药物依次为大枣、炙甘草、白芍、陈皮、生姜,每味药平均用量分别为2枚、1钱、1.53钱、1钱、3片;少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大枣、炙甘草、白芍,少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防风、荆芥、泽泻,太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桔梗、黄芩、麦冬,太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芦根、木瓜、葡萄根。60首方剂药味组成以6~10味最多共43首,占71.67%;每服剂量6~20钱,平均为12.22钱,以10~15钱最多共34首,占56.67%。结论李济马临床组方用药特点为药味少、用量小、毎服剂量小,其组方用药至今仍为韩国医家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9.
十枣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历来对十枣汤的君药争论不休。根据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定义的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通过分析十枣汤发现其中最不可缺少的药是大枣。故,十枣汤中大枣为君。通过考证古代及当代学者对君臣佐使的认识,认为应将君药定义为:君药首先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在方中不可或缺;其次,君药在方中的药味较少,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的用量比其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这样对解释十枣汤中何者为君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正> 十枣汤出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由芫花、甘遂、大戟、大枣四味药组成。适用悬饮、水肿、腹胀等水饮实证。实为药精力宏的逐水方剂,本文就十枣汤的用法,药理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主少阳病和解,半表半里,为中医临床常用方药。我们对它进行了微核试验,以检测其有无致突变作用。 1.药物:小柴胡汤由柴胡三钱、半夏三钱、人参一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黄芩三钱、大枣三枚组成。将上述药物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浸10min,煮  相似文献   

12.
常用补血药膳猪蹄止血汤原料:猪蹄1对,茜草30g,大枣10枚。制作:猪蹄去毛洗净;茜草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三味下锅同煮,熟后去药袋服。  相似文献   

13.
1温胆汤的来源、组成及作用 温胆汤见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由《备急千金要方》中温胆汤衍化而来,较之多茯苓、大枣,而减生姜的量,组成为:半夏6g,枳实6g,竹茹6g,陈皮9g,茯苓5g,甘草3g,姜5片,大枣1枚。其后医家从温胆汤加减得诸多化裁方,如黄连温胆汤、十味温胆汤等。  相似文献   

14.
靳三元 《中医研究》2003,16(5):14-15
《伤寒论》十枣汤 ,素有峻剂之称。用之得当 ,其效立见 ,若孟浪误用 ,祸不旋踵。近习五版教材《伤寒论讲义》(后简称讲义 )谓十枣汤散剂用量为 :“强人服一钱匕 ,羸人服半钱。”[1] 此或有误 ,一为剂量与体质关系不相符 ,一为计量单位不一致。谨质疑如是。1 从体质与剂是关系分析“能毒者以药 ,不胜毒者以薄药”《素问》之谓明示了服药剂量与体质的关系。强壮之人耐受药物的能力强 ,服药剂量偏大 ;羸弱之人耐受药物的能力差 ,而服药剂量稍小。十枣汤既为峻剂 ,即属大毒无疑。于使用剂量尤当精求。仲景制方谆谆告戒用心良苦。若《讲义》所谓…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中大枣用量规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枣首载于《诗经》,曰“枣”。《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枣为上品,有“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之功。仲景十分重视大枣的作用,也善用大枣,《伤寒论》共载方112首,应用大枣者40首,其中三十枚1方,二十五枚1方,十五枚1方,十二枚28方,十枚2方,六枚2方,五枚1方,四枚4方,占总数的35.8%,仅在桂枝、生姜之后,可见仲景用枣配方范围广泛,且数量应用严格。  相似文献   

16.
大枣为鼠李科落石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树Ziziphus jujuba Mill.的成熟果实。虽主产于阿北、河南、山东、陕西,但安徽的皖南,尤其宣城地区产量也不少,以大枣加糖制成的水东密枣,享誉海内外。 大枣性味甘平,归脾、胃经,功效为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缓和诸药。如《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伤寒论》十枣汤等皆为著名方剂。 皖南人爱食大枣,常以大枣作为礼品馈赠亲友及病人。民间用大枣配伍他药治疗多种疾病。中医药人员在临床上也吸收一些疗效甚佳的民间疗法,现简介如下: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枣12枚,  相似文献   

17.
十枣汤始载于《伤寒杂病论》,由芫花(熬),甘遂,大戟和大枣(擘)4味药材组成,是名医张仲景治疗水结悬饮证的经典方剂。十枣汤虽然在泻水逐饮方面效果显著,但组方中有毒药味的毒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医者多谨慎使用或不用。本文通过查阅近3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名医方论、用法用量、化学成分、药理毒理、临床应用等方面对十枣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为有效开发利用十枣汤这一经典方剂,应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研究手段对十枣汤毒效物质基础、量-时-毒-效关系、安全用药范围等进行研究,探讨炮制对其药理毒理作用的影响,揭示其临床应用"有故无殒"的科学内涵,以期为十枣汤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8.
治疗对象是临床症状、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证实有胸水的住院病人。所用十枣汤是分别将大戟、芫花、甘遂研末(以粉剂为最佳)备服,另以大枣10—15个破后煎汁200毫升。服法为上午10时空腹先服枣汤一半,5分钟后再将药末(三药以各三分较合适)伴枣汤送下,隔日一次,一般以4~6剂为度。治疗结  相似文献   

19.
汉代张仲景在治疗脾胃病所运用的方剂中,除三承气汤治阳明胃实,理中汤治太阴脾虚外,其他无不刻顾护脾胃。如桂枝汤,小建中汤之姜枣与饴糖,十枣汤之大枣,服桂枝汤后啜热粥等等[1]。后业宗此,代有发展,至金元而更盛。[2]张元素不用古方自成一家,以养胃气、调气机升降为主。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妇人脏躁,喜悲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穴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笔者曾用本方加味治疗精神分裂证,男女更年期精神病证,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李某,男,62岁。诊治日期1683年3月。病人平素性格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