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鼓槌石斛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建立鼓槌石斛快速繁殖体系。方法 :组织培养 ,虫荧光素 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及苯酚 硫酸法。结果 :胚在光照及黑暗条件下均可以萌发 ,但苗的生长需要光照条件 ,MS,1/2MS ,B5,N6培养基对苗的生长均比较适宜 ,0.5mg·L-1NAA与 1mg·L-16-BA利于鼓槌石斛组培幼苗的生长与分化。三磷酸腺苷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在鼓槌石斛培养时发生节律性变化。组培苗多糖含量 7.254% ,原植物为 2.833%。结论 :光照对胚的萌发没有影响 ,分化出幼苗后 ,培养基中的激素、氮源及有机元素对苗的生长及分化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要及时将苗转移到附加NAA与 6-BA的MS ,1/2MS ,B5,N6培养基中。ATP可作为鼓槌石斛培养时的动态指标 ,反应其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和能量的需求。组培苗的多糖高于原植物。  相似文献   

2.
喇叭唇石斛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筛选喇叭唇石斛快速繁殖体系的适宜培养基及培养条件。方法 :对基本培养基、光照条件、激素、天然提取物浓度等进行比较研究。进行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N6培养基是种胚萌发成苗适宜培养基 ,而 1/2 MS +NAA 0.5mg·L-1易于原球茎膨大增殖。先暗培养 20d再光照培养有利于胚的萌发及苗的生长。 1/ 2MS +NAA 0~ 0 .5mg·L-1有利于原球茎大量增殖 ,N6+6 BA 2 .0mg·L-1+NAA 0 .5mg·L-1+10 %马铃薯汁是原球茎分化的适宜培养基 ,添加激素和马铃薯汁促进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N6+NAA 0 .5mg·L-1+10 %香蕉汁生根壮苗最适宜。结论 :无机盐浓度、氮源形态、光照条件对胚萌发生长影响较大 ;氮源形态对原球茎增殖有影响 ;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能反映组培苗的生长状态 ,可作为筛选培养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的优良内生真菌。方法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将金线莲试管苗与4株分离自兰科植物的内生真菌在5种供试培养基上共培养,根据菌苗共生特点筛选适宜的双重培养基。在此基础上,将17株分离自兰科植物的真菌与金线莲苗共生培养,以鲜重和增高为指标,筛选可促进金线莲生长发育的内生真菌。结果17株真菌中有1株显著促进金线莲苗增高(P<0.05),3株极显著促进金线莲苗增高(P<0.01),最高促增高可达对照的2.04倍,其中2株为金线莲有益真菌。结论双重培养基和金线莲有益真菌的筛选为研究内生真菌和金线莲的共生机制及人工栽培金线莲新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培养基成分对怀牛膝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及牛膝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怀牛膝无菌苗的叶片、茎段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研究基本培养基,碳源,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基腺嘌呤(6-BA)、N-苯基-N′-噻二唑-5-脲(TDZ)、水解酪蛋白(CH)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诱导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B5+2mg·L-12,4-D+0.5mg·L-16-BA+30g·L-1葡萄糖+1g·L-1CH,诱导茎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适宜培养基为B5+2mg·L-12,4-D+1mg·L-16-BA+30g·L-1葡萄糖+0.5g·L-1CH;有利于叶片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提高的培养基是LS+1mg·L-16-BA+1mg·L-1TDZ+30g·L-1蔗糖,有利于茎段愈伤组织中多糖含量提高的培养基是LS+1mg.L-12,4-D+0.5mg·L-16-BA+1mg·L-1TDZ+30g·L-1葡萄糖。结论:初步建立了怀牛膝叶片、茎段诱导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通过植物组织细胞培养途径生产牛膝多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连素单用及与谷维素伍用在家兔和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用3P87程序软件处理数据,用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在此色谱条件下,黄连素在20~640μg·L-1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最低检测极限为20μg·L-1,平均回收率为(99.85士3.20)%。黄连素单用制剂组,在家兔体内:其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92.7μg·L-1,tpeak为0.63 h,AUCo-为491.7μg·L-1·h-1在人体内:其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394.7μg·L-1,tpeak为2.37h,AUCo-为3028.3μg·L-1·h-1,黄连素与谷维素合用制剂组,在家兔体内:其最高血药浓度cpeak为210.8μg·L-1,tpeak为0.65 h,AUCo-为1105.4g·L-1·h-1在人体内:其最高血药浓度。cmax为534.2μg·L-1,tpeak为2.45 h,AUCo-为4136.9g·L-1·h。两组体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无论在家兔及人体均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结论:无论在家兔及人体,黄连素与谷维素合用比黄连素单用吸收好,说明谷维素可促进黄连素吸收,两组之间的AUCo-值具有显著差别(P<0.05),而其它的体内动力学行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试管地黄诱导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研究小植株离体条件下试管地黄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 :选用地黄“855”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植物激素、蔗糖浓度、活性炭和日照时间等对地黄试管苗不定根的形成及膨大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将试管苗先在 1/2MS +IBA 1mg·L-1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后 ,转入诱导培养基中 ,根可膨大形成试管地黄 ,其最适诱导培养基为MS+6BA2mg·L-1+NAA 0.1mg·L-1+蔗糖 5% ,最适培养条件为 25℃、光照 2000~3000lx ,12h·d-1,培养基中不宜添加活性炭和GA3 。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的分析方法,并研究这4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测定4种人参皂苷的血药浓度,用DAS2.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质谱采用MRM方式进行检测,人参皂苷Rg1和Rb1的线性范围为2~1000μg·L-1,相关系数为0.997和0.998,人参皂苷Re的线性范围为1~1000μg·L-1,相关系数为0.998,人参皂苷Rd的线性范围为1.6~1000μg·L-1,相关系数为0.9940。这4种成分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1,2和1.6μg·L-1,提取回收率为75.69%到98.79%,方法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人参皂苷类成分的体内测定。  相似文献   

8.
新疆雪莲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和黄酮类活性成分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建立新疆雪莲的悬浮培养体系。方法:研究不同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碳源、接种量、植物生长物质含量对雪莲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结果:N6液体培养基在pH5.8、蔗糖含量50g·L-1、接种量60-80g·L-1FW时有利于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附加BA0.2mg·L-1+NAA2mg·L-1有利于黄酮合成,而附加BA0.5mg·L-1+NAA3mg·L-1则对生长有利。结论:培养条件的优化可有效提高雪莲悬浮细胞的生长和总黄酮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茜草愈伤组织诱导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茜草的茎段培养技术 ,为茜草快繁建立最佳培养条件 ;建立诱导茜草愈伤组织的培养方法 ,为茜草所含次生代谢药用成分工业化生产 ,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方法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将茜草茎段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 ,诱导其成为完整植株 ;将茜草的茎、叶、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与结论 :MS +2,4D 2mg·L-1+KT0 .1mg·L-1培养基适于茜草的愈伤诱导 ;MS+6 BA 1.5mg·L-1培养基上茜草茎段能迅速生长成苗 ;MS +2,4D 2mg·L-1+KT0.1mg·L-1培养基与MS +6BA1.5mg·L-1培养基先后使用 ,可使茜草生根。  相似文献   

10.
3种中药体外抗巨细胞病毒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中药金叶败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路边青注射液抗人巨细胞病毒 (HCMVAD16 9)作用的差异。方法 :采用细胞病变 (CPE)抑制法观察这 3种中药对HCMVAD169毒株的抑制作用。使用MTT法检测细胞的损伤程度 ,并利用A值评价 3种中药的抗HCMV的效应。结果 :金叶败毒注射液的半数中毒浓度 (TD50 )为 20g·L-1,半数有效浓度 (IC50 )为 5.65g·L-1,治疗指数 (TI)为 3.54 ;板蓝根注射液的TD50 为 10.23g·L-1,ICsub>50 为 3g·L-1,TI为 3.41;路边青注射液TD50 为 20 .23g·L-1,IC50 为 5 .71g·L-1,TI为 3.54。 3种中药均具有抗HCMV的作用 ,且随药物浓度的增高其作用也增强。但这 3种中药抗HCMV作用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在 1∶2 0 0 ,金叶败毒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路边青注射液均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 ,都是理想的抗HCMV中药。  相似文献   

11.
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研究安徽药菊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建立最佳培养条件。方法 :取药菊的茎尖 0.5mm左右 ,分别在不同的培养基中培养 ,诱导其为完整植株。结果与结论 :以MS+6-BA 2mg·L-1+NAA 0.2mg·L-1为茎尖诱导培养基较好 ,40d后 ,芽诱导率达 80%以上 ;以MS+6BA2mg·L-1+NAA0.5mg·L-1为芽增殖培养基 ,25~30d后 ,芽增殖系数达 4~7倍 ;生根培养基以MS +NAA 0.5mg·L-1为宜 ,生根率 100% ,根系粗壮 ,移栽易于成活。  相似文献   

12.
地黄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地黄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方法。方法 :应用不同品种的茎尖试管苗为材料 ,接种在装有MS +0 .2BA +0 .0 2NAA的试管中 ,同时将同一品种 (85 5 )的茎尖苗接种在不同培养基 (A .蒸馏水 +10 g·L-1琼脂 ;B .1/2MS +5g·L-1琼脂 ;C .MS +10g·L-1琼脂 ;D .1/2MS +0 .5BA +0 .0 2NAA +10g·L-1琼脂 ;E .MS +0 .5BA +0 .0 2NAA +10 g·L-1琼脂 )上 ,4~ 6℃黑暗保存。结果 :保存 4个月后发现 ,相同培养基中不同品种的死亡率不同 ,土城和邢疙瘩较高 (6 0 % ,73 % ) ,北京 1号和 85 5较低 (9% ,33 % )。 10个月后 ,MS +0 .2BA +0 .0 2NAA上不同品种的保存苗多数死亡。 85 5的保存苗在A号培养基上 ,除 1只试管污染外 ,均处于存活状态 ,其他培养基上的保存苗多数基部褐化死亡。结论 :地黄试管苗对低温的耐受力具有品种特异性 ,A号培养基可实现地黄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  相似文献   

13.
三种内生真菌对铁皮石斛、金线莲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高微微  郭顺星 《中草药》2002,33(6):543-545
目的研究开唇兰小菇、石斛小菇、兰小菇等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对兰科濒危药用植物铁皮石斛、金线莲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植物无菌原球茎及试管苗与真菌进行双重培养,观测原球茎增殖及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接种3种内生真菌后,铁皮石斛苗的生长量高于对照3~5倍,石斛小菇、兰小菇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增殖也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接种3种真菌的金线莲苗,侧芽及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3种小菇属内生真菌能够促进铁皮石斛幼苗生长,促进金线莲侧芽及侧根的萌发,对铁皮石斛、金线莲的成功栽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地黄叶片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地黄叶片器官发生的形态建成 ;建立诱导地黄叶片直接再生植株和试管小地黄的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 :从无菌脱毒苗上采取不同位置的叶片 ,接种到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中 ,诱导叶片直接再生植株和试管地黄。结果与结论 :MS +6 BA 2 .0mg·L-1培养基最适合叶片再生植株。MS +6 BA 1.0mg·L-1+NAA 0 .5mg·L-1培养基适合诱导试管地黄。最佳培养条件是光照 12h·d-1,光强 2 0 0 0~ 3 0 0 0lx ,温度 (2 5± 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广西野生金线莲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旨在获得有良好抗菌活性的菌株,以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方法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为实验菌株,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对分离的真菌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 从广西野生金线莲植物中共分离到23株内生真菌,其中有6株真菌对至少1种实验菌株有抗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26.0%。结论 广西野生金线莲内生真菌中存在着丰富的抗菌天然活性物质,这可为寻找新型抗菌物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药用植物麻花秦艽组织培养技术,为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麻花秦艽根、茎育出的无菌苗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实验。结果: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BA 0.5~1.0 mg·L-1+NAA 0.5 mg·L-1,适于丛生芽的诱导与增殖;附加IAA 1.0 mg·L-1+BA 3 mg·L-1,适于愈伤组织的诱导;附加IAA 1.0 mg·L-1+BA 2.0~3.0 mg·L-1适于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附加BA 2.0 mg·L-1+NAA 0.5 mg·L-1适于愈伤组织的分化。结论:通过诱导愈伤组织途径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金线莲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方法以金线莲种子在培养基上萌发获得原球茎、不定芽,通过正交试验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先行筛选,然后根据响应面分析法中心组合试验,以愈伤组织分化率为响应值,对6-BA、NAA、芋泥3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关键因子为外植体类型,不定芽类型最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达到27.64%,筛选出的最优培养基为1/2MS+6-BA3.0mg/L+NAA0.5mg/L+芋泥200g/L,在该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愈伤组织月增殖系数达50倍。利用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0.46mg/L+芋泥200g/L,预测分化率为为83.16%,验证值为81.4%。生根壮苗培养1/2MS+NAA0.5 mg/L+80g/L香蕉+7g/L芋泥。结论因此利用响应面方法可有效优化金线莲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条件,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8.
四种内生真菌对金线莲无菌苗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离体培养时 4种菌根真菌对金线莲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纯培养的菌根真菌分别与金线莲无菌苗共生培养 ,观测对金线莲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 ,接菌根真菌MF1 5菌可使每瓶金线莲干重提高29.3%(P <0.05) ,MF23可使其提高49.5 %(P <0.01);MF18显著增加了金线莲气生根数量达42.9%(P <0.01);4种真菌对金线莲基生根的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MF15,MF18,MF23和MF24种真菌均可提高金线莲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93.5%,100%,89.7%和55.1%。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真菌与金线莲共生培养能促进金线莲的生长 ,提高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