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无牙颌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及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基托在下颌舌骨嵴区缓冲后适当延长,磨光面成凹面,增加其固位和稳定的方法。方法:对50例无牙颌患者采用传统方法修复,其中10例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在记录上下颌骨位置关系时,水平关系除采用吞咽咬合,张闭口重复,卷舌后舔法时,下前牙蜡堤不要,仅在双侧后牙咬蜡堤,再通过扪诊患者咬合时两侧颞肌嚼肌有明显的收缩并双侧对称和小指置于双侧外耳道触感髁突旋转撞击力量强等来确定水平关系。在上下颌骨位置关系确定后,在上下合托后面的上下模型用蜡加固,避免上合架时关系发生变化。对下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适当降低垂直距离、合平面的位置,后牙雕牙排成,伸展基托等方法进行修复,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0例无牙颌患者,48例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1例放弃戴,1例未复诊。结论:对无牙颌患者采用以上方法,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和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固位的方法。方法选择20032013年我科就诊的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68例,采用二次印模法,制作恒基托确定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排牙方法,改进基托厚度和外形,进行新的全口义齿修复,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 68例患者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咀嚼时基托稳定。结论通过对取印模,确定颌位关系,排牙以及基托制作的改良,可以使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获得理想的固位。  相似文献   

3.
郭玲  何陨  李汪阳  郑立舸 《重庆医学》2014,(26):3487-3489
目的:探讨改良暂基托在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40例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暂基托(观察组)和传统蜡基托(对照组)确定颌位关系,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修复后定期进行随访,评价修复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固位和压痛点等方面满意度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暂基托可以作为低平牙槽嵴无牙颌患者修复的常规暂基托。  相似文献   

4.
乐涛 《当代医学》2012,(29):53-54
目的探讨无牙颌特别是下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效果.方法无牙颌且下牙槽嵴低平患者26例进行精细设计、制作,并测试修复效果.结果下牙槽嵴低平患者经过全口义齿修复21例效果令人满意,其余5例经垫底、重做咀嚼功能也得到改善.结论影响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牙槽嵴是修复基础,但不是决定因素,通过精细设计、精良制作、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修复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5~2010年我科收治无牙颌患者,对其修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于提高下牙槽嵴低平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7年-2011年来我科就诊的牙槽嵴吸收严重的无牙颌患者60例,采用二次印模法,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并选择适当的人工牙排列符合机械力学原则,修整出利于固位的基托形态,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并对患者做长达一年的随访,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都明显增加了义齿的固位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制取印模,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正确的排牙,人工牙及基托的调磨与修整,都可以提高全口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改进修复方法,提高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的固位,改善修复效果.方法:调改咬牙合,处理个别特殊牙,采用二次印模法取模,以及对单颌义齿的排列、边缘封闭及基托磨光面进行处理以改善固位.结果: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明显提高,患者较易适应采用改进方法制作的单颌总义齿.结论:通过口腔准备和采用改进后的修复方法,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全牙列缺失总义齿的修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牙槽嵴低平的情况,而低平牙槽嵴总义齿修复后固位的困难,又常常困扰着修复医师。如何对低平牙槽嵴总义齿取得良好的固位,正是学术界观注的焦点,对50例低平牙槽嵴患进行总义齿修复时,通过利用二次取模、恒基托作he托、扩大息止间隙以及改善排牙方法,充分伸展基托边缘等手段使总义齿的固位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全口无牙颌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上下颌的牙槽嵴过度吸收,腭穹降低平,龈颊沟过浅,抬舌时舌侧粘膜与牙槽嵴几乎平齐,致使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佳。本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一部分患者采用了一种新的全口义齿固位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上:  相似文献   

10.
付秀杰  郭婷婷  刘佳柏 《吉林医学》2012,33(7):1432-1433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牙槽嵴严重吸收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的稳定性。方法:收集2008年~2011年于长春市口腔医院就诊的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患者共48例,应用二次印模法,中性区确定颌位关系及人工牙排列位置,选择牙合干扰最小的牙合型等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访1年,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通过以上方法制作的总义齿都明显增加义齿的固位力,减轻压痛,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准确的印模和颌位关系,人工牙的正确位置,减少牙合干扰的牙合型可以提高总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霍红  社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6):153+155-153,155
目的探讨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特点和效果。方法对48例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通过二次取模,准确地颌位记录,排牙,基托边缘及磨光面做解剖式处理,充分利用唇、颊、舌肌固位,制作全口义齿。结果经过1-5年追踪观察,临床效果良好。一次治疗成功45例(91.7%),重新制作3例(8.3%),其中固位不良2例,局部压痛剧烈1例。结论对牙槽嵴低平的老年患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的闭口主动性印模法制取牙槽嵴低平的全口义齿印模。方法选取48例低平牙槽嵴需做全口义齿修复者,用托牙基底板加自凝牙托粉作颌托基托,用蜡作颌堤,确定好颌位关系后,在牙尖交错位让患者做主动的闭口功能性咀嚼压力印模,获得精确的总义齿终印。结果用闭口式印模制作的总义齿,明显提高了低平牙槽嵴患者全口义齿的固位力,较少发生黏膜压痛。结论闭口式印模简单易学、操作误差小,有助于提高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的固位力,提高咀嚼效能,减少复诊次数。  相似文献   

13.
徐桂  李玉华 《中外医疗》2011,30(3):51-52
目的 寻求利用口腔现有条件为牙槽嵴过于低平的患者制作全口义齿的方法.方法 利用患者口腔现有条件,通过对义齿制作过程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处理及精神心理指导,由同一名主治医师和同一名技师对25例无牙颌低平牙槽嵴患者制作全口义齿,根据全口义齿修复3个月后,患者对外观、语音、咀嚼能力、固位、舒适性5个方面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覆盖义齿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65)岁患残根残冠患者与无牙颌患者各30例,残根残冠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给予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无牙颌患者给予全口无牙颌义齿修复,比较两种方法 15年后固位、牙槽嵴高度变化。结果全口覆盖义齿15年牙槽嵴的萎缩程度明显轻于全口无牙颌义齿,多数全口覆盖义齿稳固性较好,牙根呈散在均匀分布者效果好,残留牙根多者牙槽嵴萎缩变慢,义齿稳固性好,可以继续使用,全口无牙颌义齿修复后15年内因牙槽嵴萎缩明显,义齿基托组织面最少重衬过两次。有5例下颌义齿已无法使用。结论全口覆盖义齿因为有牙根存在减缓了牙槽嵴的吸收,保证了牙槽嵴的高度及丰满度,增强了义齿的固位,提高了义齿的稳定性,残留牙根多者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赵彦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056-3057
目的 探讨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1月110例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患者,依据三级标准判定标准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静止发音后,达到Ⅰ级标准患者50例,Ⅱ级标准患者54例,Ⅲ级标准者6例。结论 低平牙槽嵴下颌总义齿修复时,自基托密合度到伸展情况,面高度及合理排列,舌正常运动及磨光面等方面均需详细考虑严格把握,由此方可以确保义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固位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线性殆排牙,为低平牙槽嵴的患者制作全品义齿,使义齿固位稳定,咀嚼功能及舒适度达到理想效果。方法利用线性骀排牙对牙槽嵴低平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9例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患者,固位情况良好26例,一般9例,不佳4例;咀嚼功能良好25例,一般10例,不佳4例;舒适度良好28例,一般8例,不佳3例。其中有全口义齿戴用史的24例患者各项指标均为良好;固位效果、咀嚼功能及舒适度不佳者,全部为全口义齿初戴的患者。结论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中使用线性牙厶排牙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时使用平衡观念的应用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低平无牙合牙槽嵴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中,修复效果好的11例,修复效果较好的有17,修复效果一般的有5例,修复效果不佳的2例失败重新制作的1例.结论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中使用平衡观念有助于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柳祝说  匡柏清 《医学新知杂志》2006,16(2):115-115,117
目的探索一种全口义齿修复中对低平牙槽嵴处理方法。方法选取52例低平牙槽嵴需做全口义齿修复者,用三次印模法获取患者口腔模型,将义齿边缘制作成边缘厚2.5mm条索状,观察其封闭和固位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普遍固位力增强。结论三次印模法和条索状边缘对低平牙槽的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固位有助。  相似文献   

19.
<正>全口义齿修复治疗是牙列缺失病人的常规修复方法。但对于牙槽嵴低平的无牙颌病人而言,获得满意的固位和稳定的全口义齿是口腔修复医师尚需解决的临床难题。通过总结在2007~2011年间,来我院就诊的51例牙槽嵴低平的老年病人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经验和体会,在此详细阐述了从取模、颌位关系的转移及校对、人工牙齿的排列、义齿外形的制作等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措施,为临床获得满意的全口义齿修复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无牙颌患者因牙槽骨吸收、牙槽嵴低平,普通全口义齿修复后常常存在义齿松动,固位不良,咬合时黏膜疼痛不适,咀嚼功能低等问题,尤以下颌牙列缺失者明显。下颌种植覆盖义齿,是牙槽嵴严重吸收患者修复的最佳选择方式之一。目前,种植体与义齿常用的固位方式有球帽、杆卡、套筒冠以及磁性附着体,Locator附着体为近年出现的新型固位方式。本研究拟观察Locator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并与球帽附着体进行对照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