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5月间83例行胰体尾切除术病人的术前基本资料、术中操作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对其中并发胰瘘的19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胰体尾切除术的83例病人中,术后并发胰瘘19例,发生率为22.9%,16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有效率为84.2%,2例病人行放射治疗后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1.2%。单纯缝扎和切割闭合器处理胰腺断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21.6%和23.9%。结论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术中正确处理胰腺断端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胰瘘的治疗在于通畅引流、加强营养支持,并积极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鼻胰管引流治疗术后胰瘘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瘘再次手术危险性大,处理困难。根据胰瘘发病病理生理和解剖特点,作者用内镜鼻胰管(ENPD)负压引流方法,治疗术后胰瘘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4年1月至1998年10月,作者用ENPD治疗手术后胰瘘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0~67岁。病因为胰尾囊肿行脾胰尾联合切除术后胰瘘2例,坏死性胰腺炎行胰床松动减压引流术后3例。术前准备与常规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同。12 方法121 材料 胰瘘引流管为长2m,前端3cm每隔1cm不同侧面加作一侧孔的…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措施,以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106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7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结果术后共出现胰瘘11例(10.4%),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胰腺空肠端侧套入式吻合、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三种吻合方式胰瘘发生率分别为9.6%、12.9%和8.7%。术后平均胰瘘持续时间为(14.7±4.5)d。所有胰瘘患者均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治疗。结论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关键是改善胰肠吻合口的质量和保持引流通畅。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有助于胰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2.7%(19/1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与患者年龄大、高胆红素、胰腺质地软、胰管直径大、手术时间长有关(P0.05),而与性别、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胰管内引流等无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手术时间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与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手术时间密切相关,丰富的外科经验及熟练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胰瘘发生。  相似文献   

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寿才灿,胡立明,赵永明作者自1968~1995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0例,术后无胰瘘发生。1.临床资料:本组男69例,女31例。年龄42岁~72岁,平均56岁。病程10天~30天不等。临床多数(92例)有进行性或波动性...  相似文献   

6.
1987年~1997年我院在钟守先的胰腺空肠吻合法[1]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采取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胰残端套入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3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42~69岁。术后病理诊断:胰头癌4例,壶腹癌16例,壶腹部腺瘤1例,十二指肠癌2例。术中胰管直径小于4mm者3例。本组23例,行胰管内置管肠腔内引流16例,胰液体外引流7例。术后上消化道少量出血1例,腹壁切口感染3例。全组无胰瘘或死亡。术后随访期1~3年。随访12例(占52%,12/23),其…  相似文献   

7.
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胰瘘的若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简称:PDR术)技术的改进,其致死性并发症———胰瘘的并发率明显下降,本文报道作者连续施行该术20例的有关资料,讨论预防胰瘘发生的若干措施。1临床资料1989年6月至1998年5月间共行PDR术20例,其中女13例,男7例,平均...  相似文献   

8.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的预防程云霄吕忠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腺和十二指肠某些疾病的重要术式。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胰瘘。自1994年以来,我们在浙医大附属二院专家指导下,在技术上稍加改良,试行13例术后无胰瘘发生,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  相似文献   

9.
胰外瘘手术治疗10例报告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325027)施巨友胰外瘘是腹外伤和胰腺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1987年5月至1996年2月我院外科收治10例,施行匪管空肠吻合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胰外瘘10例,男7例,女3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9年124例胰体尾部切除病例,包括胰腺恶性肿瘤86例,胰腺假性囊肿及良性肿瘤12例,胃肠肿瘤侵犯胰体尾18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体尾囊肿3例,外伤5例.以单纯间断褥式缝合(A组)处理胰腺残端63例;以改良的主胰管缝扎+间断褥式交锁缝合(B组)处理胰腺残端61例.所有患者均放置负压引流,术后均常规应用生长抑素.结果 A组63例中22例术后发生胰瘘,发生率为34.9%,其中高流量胰瘘10例,低流量胰瘘12例;B组61例中9例术后发生胰瘘,发生率为14.7%,无高流量胰瘘.两组胰瘘患者中,A组住院天数明显延长(P<0.01),术后医疗费用明显增加(P<0.01).结论 主胰管缝扎+间断褥式交锁缝合的手术方法可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有助于减少住院天数及术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胰腺中段切除术后胰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S  Shen BY  Deng XX  Peng CH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6):1201-1205
目的 分析胰腺中段切除术对胰瘘发生的影响,并总结胰腺残端处理经验.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09年12月共40例行胰腺中段切除术的胰腺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肿瘤36例(MSP组)、恶性肿瘤4例.并与同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4例(PD组)和行胰颈体尾切除术的26例(EDP组)患者进行疗效及胰瘘对照分析.结果 MSP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22 min,明显短于PD组(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316 ml,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MSP组在术后营养状况、血糖控制方面均占优势(P<0.05).通过术后随访,MSP组患者的内外分泌功能保留更为良好,仅出现新发糖尿病1例,无需要补充胰酶病例,且无肿瘤复发.虽然MSP组胰瘘发生率最高(42%),但与PD组和EDP组相比,患者的总体住院时间并未延长;其胰瘘程度及胰瘘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另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胰腺中段的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胰腺中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虽然双残端引起胰瘘发生率升高,但其显著的临床疗效降低了高胰瘘风险.合理的残端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胆瘘54例体会汕头市中心医院普外科(515031)温思齐吴骏方喜陈进新自1979年9月至1996年3月本科连续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54例,无胰瘘、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4例,男44例,女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2月至2003年12月期间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胰瘘的发生率为11.4%(14/123)。单变量分析结果表明: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术后血红蛋白、胰肠吻合方式及胰管直径为有意义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多变量分析确定了4个独立与胰瘘相关的变量,即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术后血红蛋白及胰肠吻合方式。结论上腹部手术史、胰腺质地软、术后血红蛋白<90g/L及常规套入式胰肠吻合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胃大部切除术并发胰瘘2例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276600)田兆快例1.男,32岁。因溃疡病再穿孔急症手术。术中见十二指肠胃大弯侧穿孔,直径1cm,有4cm×5cm球部瘢痕,后壁穿至胰腺。行胃大部切除B-Ⅱ式胃肠吻合,溃疡瘢痕行锐性分离。因十二指肠残...  相似文献   

15.
1994~ 1998年 ,我们对 12例胰外瘘患者除采用常规治疗外 ,还应用60 Co高能射线辅助治疗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其中男 9例 ,女 3例 ;年龄2 7~ 6 9岁。胰头癌 4例 ,胰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 1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1例 ,坏死性胰腺炎 3例 ,胰腺外伤 3例。2 .手术方法 :本组中采用Wipple法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例 ,胰腺肿瘤摘除术 1例 ,坏死性胰腺炎胰周引流术 3例 ,胰腺修补术 3例。胰瘘出现时间为术后 2~ 7d。瘘口引流量每天 12 0~ 135 0ml,腹腔引流物中胰淀粉酶为 12 0 0~ 6 40 0…  相似文献   

16.
胰腺损伤手术后胰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胰腺损伤术后胰瘘的原因 ,笔者回顾分析 8年余收治的胰腺损伤 2 8例的临床资料 ,2 8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根据伤情决定。术后发生胰瘘 3例 ,发生率为 1 0 .7% ,2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愈 ,1例行二期手术治愈。提示正确的外科手术方式以及通畅引流是减少胰腺损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人工合成抑制肽(商品名Sandostatin)具有与天然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相似的作用,可加速胰外瘘的闭合。本文前瞻性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组5例胰外瘘病人(男4例,女1例,年龄29~61岁)中,高流量瘘2例,低流量瘘3例;1例(低流量)并发于胰腺类癌瘤切除术后,4例系慢性酒精性胰腺炎伴假性囊肿经皮引流后。治疗前,病人每日瘘排出量为30~750ml,  相似文献   

18.
94例胰瘘的病因发病机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949-1993年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了94例胰瘘病人。其中63例是由各种胰腺手术造成的,占73.4%。13例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占13.8%。胰腺创伤后胰瘘3例,占3.2%。非胰腺疾病的手术导致的胰瘘9例,占9.6%。较大胰管的破裂是胰瘘形成的根本原因。胰腺手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和胰腺创伤均可造成较大胰管的破裂,产生胰瘘,另外,手术,创伤和炎症处理不当也可能造成较大胰和发断发破裂,导致胰  相似文献   

19.
早期胰头癌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马学敏,刘世平,张健,林铁男我们自1992年10月~1994年9月间作6例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55岁。6例患者均因黄疸进行性加重入院。病程15天~2个...  相似文献   

20.
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胰瘘发生率较高,主要与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胰腺残端的处理方式等有关。依据胰腺质地及病理检查结果合理选择胰腺残端处理方式是减少胰瘘发生的关键。胰腺肥厚或水肿质脆者胰瘘发生率较高,推荐残端手工缝合;如近端胰管存在梗阻并伴胰管扩张,建议行胰管-空肠吻合;对于胰腺扁平且质地柔软者,推荐使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胰体尾切除术术后胰瘘经非手术治疗多可治愈。通畅引流可有效预防腹腔感染和出血的发生,是促进胰瘘愈合的关键。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胰管支架置入,部分难治性胰瘘病人须行窦道-空肠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