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松果体对正常及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松果体切除(PX)及腹腔注射外源性褪黑素(MT)的方法,观察松果体对正常及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发现,PX后,ConA及LPS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在正常及AA大鼠明显降低;正常大鼠LPS诱导的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I(IL-1)减少,而AA大鼠的IL-1明显增加。MT(10μg·kg-1)作用则与此相反,并能使PX引起的免疫指标的改变恢复正常。上述结果表明;松果体对免细胞的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是否通过下丘脑影响腹腔巨噬细胞功能。松果体切除术;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测定;正后脑地诺前列酮放射免疫测定;下丘脑注射Mel。松果体切除后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升高,16:00ipMel(10μgkg^-1d^-1×7d)可使其恢复并升高正常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降低其下丘脑前列酮含量。腹腔巨噬细胞化学发光值与下丘脑地诺前列酮含量的变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研究松果体和褪黑激素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地诺前列酮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松果体切除术,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测定及地诺前列放射免疫检定法。结果: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存在昼夜节律。松果体切除后,此昼夜节律消失,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而脾脏地诺前列酮增加,16:00ip褪黑激素(Mel)10μg.kg^-^1.d^-^1连续7d能恢复之,且促进正常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抑制脾地诺前列酮的产生。结论:  相似文献   

4.
人参皂甙Rh_2体外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的分化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外实验证明人参皂甙Rh_2在10μg·ml ̄(-1)的浓度下能明显抑制B_(16)细胞的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其IC_(50)为4.1μg·ml ̄(-1)。Rh_2在10μg·ml ̄(-1)浓度下对B_(16)细胞有较强的分化诱导作用,表现为黑色素生成能力明显增加;形态向上皮样细胞分化;细胞呈网状结构;黑色素颗粒增多,生长变缓慢。细胞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Rh_2可使B_(16)细胞阻断在G_1期。提示Rh_2对B_(16)细胞具有分化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2致心肺不良反应1例龚耀华,黄红兵(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广州510060)本院收治1例淋巴结转移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经用白细胞介素-2(IL-2)后,出现短暂心肺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患者,女,26岁。确诊为左颈淋巴结转移性恶性黑色素...  相似文献   

6.
美速静胶囊的研制及其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美速静胶囊的研制及其含量测定康钦树,钟惠平,王芳(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药局重庆市400037)美速静胶囊是我院新近研制成功的新型保健药品。其主要成分为褪黑素(Melatonin),系人脑松果体腺内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吲哚类物质,化学名为N-乙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 NB-UVB)联合外用他克莫司对白癜风豚鼠模型给药前后组织病理中黑色素数量的变化。方法构建白癜风动物模型,按体重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白斑区,外用凡士林,2次/天,连用2个月)、单用药物组(白斑区,外用0.03%他克莫司,2次/天,连用2个月);单用光照组(白斑区,单用NB-UVB照射,隔日1次,连续2个月);联合组(外用他克莫司联合NB-UVB照射,给药频次、方法及时间同单用药物组及单用光照组)。2个月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比较给药前后豚鼠表皮组织中黑色素数量的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组的表皮中黑色素的表达明显增多( P<0.01)。结论联合应用NB-UVB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松果体褪黑素的神经免疫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松果体褪黑素的神经免疫调节研究进展李俊徐叔云(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中国图书分类号R967;R971早在17世纪,早期的解剖学家就对位于大脑半球下松果体隐窝里的松果体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种种猜测。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Desca...  相似文献   

9.
松果体切除后d14,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现功能活跃状态:核仁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池变宽,囊泡增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出现功能受抑制表现:胞体变小,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减少,并伴有血清皮质酮水平下降。褪黑素(10μg·kg-1·d-1,×7d)对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有刺激作用:胞体变大,线粒体及脂滴增多,滑面内质网更丰富;并且能使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对松果腺切除引起的皮质酮水平下降有拮抗作用。提示松果体对垂体─肾上腺轴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鱿鱼墨黑色素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鱿鱼墨黑色素和黑色素铁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方法采用高速离心法从北太平洋鱿鱼(Ommastrephes bartrami)墨中提取黑色素,并通过黑色素与FeCl3螯合制备了Fe(Ⅲ)含量为5.6%(W/W)的黑色素铁。采用鲁米诺发光系统测定了黑色素和黑色素铁对羟自由基(·OH)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活性。结果鱿鱼墨黑色素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mg·mL^-1和0.015mg·mL^-1,远低于肌肽的0.53mg·mL^-1和0.1mg·mL^-1,而黑色素铁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58mg·mL^-1和0.83mg·mL^-1。结论鱿鱼墨黑色素是一种活性较高的天然自由基清除剂,而黑色素铁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较黑色素低。  相似文献   

11.
“生物钟”一词常常用来表示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其作用机理还不清楚。本文所说的“生物钟”,是指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规律性调整而言。最近的研究表明:家燕的松果体是一个“生物钟”。松果体细胞不仅具有合成降黑色素的昼夜规律性,并且也是维持动物运动和体温的昼夜规律性所必需的器官。目前认为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与性机能有密切关系。一、机体合成降黑色素的昼夜规律性1963年 Quay 氏将大白鼠放在白天和黑  相似文献   

12.
松果体对小鼠痛觉敏感性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白鼠置于标准光-暗条件中饲养2wk后,采用热板法,在昼夜6个时间点测痛阈值,结果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峰、谷时间在24:00和12:00时分别为(27.8土3.0)s和(19.6土2.8)s.热辐射刺激鼠尾痛阈也存在昼夜节律,峰、谷时间仍在24:00和12:00时,痛阈分别是(18.3±3.0)s和(10.9±0.8)s.扭体实验亦证明有昼夜节律.用切除松果体(Pinealectomy,Px)的小鼠重复上述实验,痛阈值减小,痛觉敏感性增强,而且昼夜节律消失,对动物进行持续光照或黑暗2wk,均明显改变其痛觉敏感性.结果表明:痛觉敏感性有昼夜节律.Px使痛觉昼夜节律消失.说明松果体参予痛觉过程,而且与痛觉昼夜节律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松果体切除及褪黑素对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松果体切除后d14,大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呈现功能活跃状态:核仁明显,粗面内质网扩张,高尔基复合体池变宽,囊泡增大;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出现功能受抑制表现:胞体变小,线粒体及滑面内质网减少,并伴有血清皮质酮水平下降。褪黑素(10μg·kg-1·d-1,×7d)对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有刺激作用:胞体变大,线粒体及脂滴增多,滑面内质网更丰富;并且能使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对松果腺切除引起的皮质酮水平下降有拮抗作用。提示松果体对垂体─肾上腺轴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熊果苷和维生素C钠对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熊果苷和维生素C钠盐(Vc-Na)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黑色素生成的抑制作用,并检测它们对细胞的毒性与增殖的影响,以期为美白剂的使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NaOH氧化法测定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以溴化二苯四偶氮法(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待测物浓度呈厚比,有效量关系,这两种物质均有一定的细胞毒性。结论这两种物质均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存在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澳大利亚皮肤病学公司Epitan已经开始其植入性黑色素产生治疗产品EPT1647(Ⅰ)在墨尔本的Ⅱ期临床研究,用于预防和治疗复发性多型性光疹(PLE)症状。该优黑色素(eumelanin)刺激化合物是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最近完成了欧洲概念验证研究。这项新的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纳入30名志愿者,用时约九个月。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颅内小圆形细胞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对颅内7种小圆形细胞肿瘤(包括少突胶质细胞瘤、恶性淋巴瘤;髓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松果体瘤、胶母细胞瘤和黑色素瘤病)采用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形态学鉴别诊断研究。结果表明,这7种肿增在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两个方面都各具有特征,对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色素生物合成与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溯  丁劲松 《中南药学》2013,11(4):278-282
黑色素(melanin)主要由人体皮肤表皮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产生,它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黑色素的含量及分布决定了皮肤的颜色。然而,黑色素在基底层的异常蓄积会造成色素沉着过度引起黑斑病、雀斑、老年斑等,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1]。随着对黑色素生物合成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松果体部肿瘤17例报告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丁伟勤福建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张鹏飞松果体部肿瘤十分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病理诊断时有欠妥。笔者报道所见17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一、临床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8~45岁(儿童10例),平均17...  相似文献   

19.
sNDA Lilly公司的重组DNA源生长激素[somatropin(rDNA origin)]sNDA获准(SE1*),用于SHOX(含矮短身材同源异型框基因)缺乏(其松果体没有闭合)儿童身材短小或生长不足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戴文森  冯强  卓士超  宋永谦  陈菊荣 《江苏医药》2001,27(3):205-206,F003
目的:探寻皮肤恶性黑素瘤(CMM),变异型CMM和良性色素痣模拟CMM的病理构型特征和鉴别要点。方法:光镜下低倍视野扫视观察病变的大体组织结构,并标记S-100蛋白(S-100)和黑素瘤(HMB-45)抗体。结果:CMM和变异型CMM有七种恶性病理构型可与良性病变鉴别。(1)增生的黑素细胞境界不清;(2)表皮内黑素细胞浸润;(3)表皮基底层大量单个黑素细胞增生;(4)黑素细胞和黑色素含量不对称性分布;(5)黑素细胞不成熟现象;(6)黑素细胞增生伴弹力纤维变性;(7)表皮溃疡。S-100和HMB-45抗体标记良,恶性病变之间无判别,结论:上述七种恶性构型是CMM与良性病变鉴别的要点,标记S-100和HMB-45可协助识别肿瘤的组织起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