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调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28例内膜不典型增生、35例正常内膜组织中PTTG1、bFGF和MMP-2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TTG1、bFGF和MMP-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7%、73.4%、50.8%,与正常内膜组和不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TG1蛋白与手术病理分期显著相关(P<0.01),bFGF表达与肿瘤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MMP-2蛋白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PTTG1和bFGF、MMP-2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262,P=0.003;r=0.360,P<0.001)。结论 PTTG1可能上调bFGF和MMP-2蛋白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9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9(MMP-9)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和预后的关系。方法2005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0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以3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结果MMP-2、MMP-9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表达增加而在早中分泌期几乎无表达(P>0.05)。MMP-2、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为74.0%和78.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0.0%、56.7%)(P<0.05);随着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的提高,MMP-2、MMP-9的表达也随之增强,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两者表达(90.0%、6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8.6%、23.8%)(P<0.05)。子宫内膜组织中MMP-2与MMP-9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5,P<0.001)。MMP-2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MMP-2、MMP-9在子宫内膜腺癌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RECK和MMP-9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6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RECK蛋白及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RECK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χ2=9.307,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χ2=11.438,P<0.05),RECK蛋白与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负相关(P<0.01)。RECK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均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RECK蛋白的表达缺失和MMP-9的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9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992-1997年收治的128例子宫内膜癌、3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30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54,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结论 MMP-9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转移中起促进作用,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100A1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单纯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情况。结果: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高、中分化与低分化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0,P=0.034);行淋巴结清扫的7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淋巴结阴性与淋巴结阳性癌组织中S100A14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44)。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S100A14的表达与正常内膜组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S100A14的表达下调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恶性程度及肿瘤转移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Maspin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探讨Maspin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腺癌、18例不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Masp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ER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Maspin阳性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最高(9/10,90%),高于内膜不典型增生组(10/18,55.6%)和内膜癌组(17/40,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内膜癌中FIGOⅠ期的表达(13/20,65.0%)明显高于Ⅱ~Ⅲ期(4/20,20.0%;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17/34,50.0%)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30),但与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程度无关(P>0.05)。ER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10,100.0%)、(13/18,72.2%)和(20/40,50.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织中FIGOⅠ期的表达(14/20,70.0%)明显高于Ⅱ~Ⅲ期(6/20,30.0%;P<0.05);内膜癌高、中、低分化组中ER表达率分别为(11/15,73.3%)、(8/18,44.4%)、(1/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20/34,58.8%)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0/6;P=0.020),肌层浸润≤1/2者(16/24,66.7%)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者(4/16,25.0%;P<0.05)。子宫内膜癌中,Maspin的表达与ER的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394,P<0.05)。结论:从正常子宫内膜、内膜不典型增生到内膜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且其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ER蛋白表达呈一致性,提示Maspin蛋白的表达可能受雌激素调控,参与了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1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D31在5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对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结果:(1)VEGF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23.8%、31.8%、65.4%;CD3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别为23.6±11.7、31.5±17.7、51.9±21.1。VEGF的阳性表达及CD31-MVD(CD31标记的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2)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31-MVD与肿瘤分期、浸润肌层深度、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VEGF表达与CD31-MVD无明显相关性(r=0.095,P=0.504)。结论:VEGF表达、CD31-MV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浸润。  相似文献   

8.
HIF1α、Glu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F1α、G lut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子宫内膜、17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G lut1的表达。结果:HIF1α、G lut1在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手术病理分期无关(P>0.05),但与肌层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 lut1随病理组织学分级的增加、手术病理分期的进展、肌层浸润深度的加深和淋巴结转移,其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蛋白、G lut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41,P=0.000)。结论:HIF1α、G lut1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Bcl-2、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与临床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7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因单纯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子宫的正常增殖期内膜组织69例,全子宫切除或刮宫的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73例。观察HIF-1α、Bcl-2、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子宫内膜癌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依次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 0.05)。组织病理分级低分化、子宫肌层浸润≥1/2、FIGO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组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均分别高于组织病理分级高分化、子宫肌层浸润1/2、FIGO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5)。HIF-1α、Bcl-2、β-catenin阳性表达率者5年生存例数均分别低于HIF-1α、Bcl-2、β-catenin阴性表达率者(P 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Bcl-2、β-catenin的表达明显上调,能够反映肿瘤的临床生物学行为,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_1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艳宾  薛凤霞  刘增佑  焦书竹 《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6):454-456,460,i0002
目的:探讨DNA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方法:选取1981年1月至2001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手术子宫内膜癌104例和正常子宫内膜35例(其中增生期17例,分泌期18例)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组织中hMLH1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并对hMLH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hMLH1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4.4%、37.5%、11.8%和5.6%。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MLH1的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01);子宫内膜样腺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透明细胞癌和浆液性癌hMLH1表达缺失率分别为68.9%、50%、25%和0,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hMLH1基因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P=0.02,P=0.003)。hMLH1基因表达缺失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12),遗传性子宫内膜癌、非特异肿瘤聚集性子宫内膜癌及散发性子宫内膜癌hMLH1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00%、94.1%及55%,遗传性及非特异肿瘤聚集性子宫内膜癌hMLH1基因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散发性子宫内膜癌(P=0.02,P=0.003)。结论:hMLH1基因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有关。hMLH1基因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中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有关,hMLH1基因表达缺失者预后较好,且在遗传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表达缺失率明显高于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逐渐降低(P<0.05),在不同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中表达为5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80.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为3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6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4种病理特征均有关(P<0.05)。结论 ER、PR、C-erbB-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Hpa在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子宫内膜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各30例中Hpa的表达。结果 Hpa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殖症及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递增趋势(P0.05),Hp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其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Hpa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性相关,对Hpa的抑制有望作为子宫内膜癌的一个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雌激素硫酸基转移酶(hEST)基因与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关系,为其病因学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方法采用Western-Blot及RT-PCR方法分别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40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hEST蛋白及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hEST蛋白及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增殖期、分泌期和萎缩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1)。hEST蛋白及mRNA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含量逐渐降低,三者比较有差异(P<0.01)。hESTmRNA和蛋白含量与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手术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关(P>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hESTmRNA和蛋白在ER阳性组织中的含量明显高于ER阴性组织,差异显著(P<0.01)。结论 hEST表达降低或缺失可能与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腺癌的早期形成有一定的关系,但hEST不能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病情程度和预后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基质金属蛋白酶19(ADAM19)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0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方法测定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16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以及15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中ADAM1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各种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ADAM19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6.7%、75.0%和64.0%。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ADAM19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M19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患者是否绝经有关(P<0.05),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ADAM19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腺癌,15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ngⅡ及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及AT1R主要定位在细胞浆及胞膜中,大都呈弥漫性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内膜及子宫内膜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20%,47%/33%,86%/72%。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显著高于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AngⅡ及AT1R在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ngⅡ在各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AT1R在Ⅰ、Ⅱ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Ⅲ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P<0.05);AngⅡ及AT1R在子宫内膜腺癌侵及肌层深层组及浅层组,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Ⅱ及AT1R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和发展,选择性拮抗AT1受体可能为子宫内膜腺癌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ⅡlS-1)mRNA、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3例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组)、2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组)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内膜组)患者进入本研究.收集其临床病理资料,酶联免疫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RT-PCR技术和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1RS.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免疫共沉淀法检测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内膜癌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为(3.2±1.1)μg/L,高于正常内膜组[(2.5±0.7)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IRS-l mRNA、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695、0.003,P=0.502、0.997).内膜癌组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2±36)%]高于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内膜组[分别为(53士34)%、(35±33)%],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02);不典型增生组与正常内膜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45).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69±33)%]高于非内膜样癌[(34±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0,P=0.025).高手术病理分期、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者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高(P均<0.05).子宫内膜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与空腹血清C肽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1,P=0.001).结论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IRS-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但存在IRS-1酪氨酸磷酸化程度增加,并与手术病理分期高、细胞分化不良、深肌层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等不良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脂联素受体(AdipoR1、AdipoR2)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方法检测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1月到2016年3月间首次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内膜腺癌、26例不典型增生以及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AdipoR1、AdipoR2、IR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AdipoR2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中AdipoR1、AdipoR2的阳性表达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S-1在3组的阳性表达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ipoR1的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脉管受累有关(P均0.05);而AdipoR2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病理分级有关(P0.05);IRS-1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FIGO分期、病理分级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AdipoR1与IRS-1的表达呈负相关(r=-0.361,P0.05);AdipoR2与IRS-1的表达亦呈负相关(r=-0.368,P0.05)。结论:AdipoR尤其是AdipoR1及IRS-1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子宫内膜癌的内膜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的癌旁组织、21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转移灶、36例正常子宫内膜中Ets-1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分析Ets-1和HIF-1α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ts-1和HIF-1α表达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灶中Ets-1、HIF-1α表达高于其对应的原发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s-1和HIF-1α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显著相关(r=0.673,P0.05)。结论:Ets-1和HIF-1α蛋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MMP-2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和12例增生子宫内膜中MMP-2、PR的表达,以2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结果MMP-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P-2阳性表达率(62.2%)高于对照组(15.6%)(P〈0.05)。MMP-2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2.6%)高于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40.9%)(P〈0.01),有肌层浸润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71.1%)高于无肌层浸润者(14.3%)(P〈0.05);绝经者(65.5%)与未绝经者(56.3%)、手术病理为Ⅰ期者(52.0%)与Ⅱ~Ⅳ者(75.0%)以及有淋巴结转移者(63.6%)与无淋巴结转移者(61.8%)相比,MMP-2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显著性。子宫内膜癌中PR的阳性表达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84.4%)(P〈0.05)。MMP-2与P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48,r=-0.42)。结论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呈高表达,可能在其进展中有重要作用,PR表达降低可能是MMP-2表达升高的原因;检测MMP-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0.
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p2 7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测定 16份正常子宫内膜、18份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 50份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p2 7蛋白表达。结果 :p2 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34%、6 6 .6 7%和 93.75% ,正常子宫内膜及不典型增生组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p2 7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及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P <0 .0 5) ,但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2 7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并可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