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干扰素(IFN)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必要性、疗效及副作用,着重介绍IFN的抗病毒和抗纤维化作用。IFN可稳定或逆转肝硬化的病理进程,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和肝移植后HBV再感染率,提高肝移植后的生存率;但对IFN的副作用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一种治疗病毒性肝炎较为有效的药物,但在治疗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中存在着差异。本文就干扰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现状作一综述,着重对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的干扰素治疗现状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干扰素对1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10例丙型病毒怀肝炎的疗效,重点观察其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对对照组相比疗效较好,乙型肝炎治疗组HBeAg转阴13例,丙型肝炎HCV-RNA转阴8例,说明干扰素治疗病毒性炎确有一定疗效,尤其是对丙型肝炎疗效更好,同时观察,其副作用较轻,且用药1-5次后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5.
IFN作为一组具有多功能免疫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已经成为当今免疫学、肿瘤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此文就IFN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实践证明,它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认为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干扰素抗体的出现及其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抗体与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实践证明,它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有人认为这与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本文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干扰素抗体的出现及其临床意义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IFN作为一组具有多功能免疫活性的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已经成为当今免疫学、肿瘤学、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最为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此文就IFN及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宋辉 《家庭健康》2004,(5):33-33
肝脏被喻为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因为每时每刻肝脏都在各种催化酶下,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试验证明,动物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恰当合理的治疗,存活也不足两天这说明肝脏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脏器,没有了肝脏,人体就处于严重的疾病状态,新陈代谢就会紊乱,所以肝脏具有不可替代和极难模拟的复杂性。然而,在我国,肝病已成为困扰民众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病人谷胱甘肽产生减少。还原型谷胱甘肽 (GLD )作为内源性的氧自由基清除剂 ,可清除自由基 ,使肝细胞免受损害 ,保护肝脏功能。目前治疗肝硬化尚无特殊方法 ,且疗效欠佳。为了进一步评价GLD注射剂对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 ,我们自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对GLD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消化内科肝炎后肝硬化的住院患者 ,其中治疗组 3 2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 ,平均年龄 5 1± 14岁 ,血浆白蛋白 (TP)为 2 1~ 3 5g/L ,符合childB级…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分子机理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干扰素是目前临床的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其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理是:首先与效应细胞膜干扰素受体结合,激活胞浆中的蛋白激酶,使胞浆中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磷酸化,磷酸化的干扰素刺激基因结合因子α亚基与γ亚基进入细胞核内,与效应细胞基因的干扰素刺激反应元件结合并激活文具元件,启动效应细胞大量转录、翻译合成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分子,如2-5AS、起因子蛋白激酶及MZ蛋白等,阻断病毒mRNA转录、阻止  相似文献   

12.
王光华 《健康必读》2008,7(2):91-9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症之一,日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保肝、降酶、增强机体抵抗力为主要治疗措施。自1998年以来,笔者单位传染科选择78例慢性乙肝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干扰素的治疗。78例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后,由于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致使大多数思者用药后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通过加强临床护理,保证了患者在用药期间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五一 《中国卫生产业》2014,(6):126-126,128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850例,回顾分析其肝硬化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乙肝家族史、HBeAg、HBV—DNA、抗HBe、抗-HCV持续阳性、饮酒、低蛋白饮食以及心理因素均是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危险因素。结论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发生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防控相关危险因素,阻断肝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过去曾认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有关。实践证实,丙肝病毒基因型不同,干扰素的疗效无明显差异。故丙肝病人不一定非要检测丙肝病毒基因型。总之,只要选好适应症,应用得当,干扰素仍是目前治疗慢性乙肝、丙肝疗效最好的药物。许多医药卫生报刊在介绍肝炎治疗时,都强调首选干扰素,并说干扰素在所有抗肝炎病毒药物中,疗效最确切。但是,一些慢性乙肝或丙肝病人在应用干扰素治疗后,效果并不理想。他们困惑了,花了许多钱,没收到好的疗效,干扰素究竟对肝炎有无疗效?可以肯定,干扰素的确是到目前为止治疗慢性乙型肝…  相似文献   

15.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慢性肝病、肝硬变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也是成人肝移植的重要指征,在已知的5种肝炎病毒中,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能引起持续感染和慢性肝炎、尽管这3型慢性病毒性为在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改变和组织学特征方面都很相似、而且都能发展成肝硬变,但是这3种病毒有各自的特性,对药物的疗铲也不尽相同,本文总结了慢性病毒肝炎最近治疗进展,重点介绍应用α-干扰素治疗方面的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16.
顾春艳 《工企医刊》2009,22(6):62-62
慢性乙肝是我国的常见传染病.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导致乙肝病情进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的关键,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较为肯定的抗病毒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大。我科近2年来应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共40例,现将其不良反应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原发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情况,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对两种疾病进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1例,通过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比二者超声征象之间区别。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超声诊断时胆管壁增强,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脏缩小及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发生率要低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以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区别,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 0 0~ 2 0 0 3年我院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我院门诊或住院慢性乙肝患者 96例 ,诊断符合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 ,均符合下列条件 :(1)HBeAg和HBVDNA阳性 ,不伴有肝硬化 ,无HAV、HCV、HEV、HIV重叠感染 ;(2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酶 (ALT)升高达正常值 2~ 10倍 ,总胆红素 (TBIL)正常 ;(3)病程相对短 (<10年 ) ;(4 )无伴发病 (心脏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妊娠等 ) ;(5 ) 1年内未用过抗病毒药物和免疫调节药。按 1∶1∶1的比例抽签法随机分成…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抗性和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IFN)对各种病毒性肝炎及相关肝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是长期使用失效及疾病复发成为IFN治疗的重大缺陷。IFN抗性具有多种机制,本文就IFN抗体的产生、Ⅰ型IFN受体表达的下降、病毒蛋白的干扰和前炎性因子的表达显著增高4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2005年6月~2007年10月,我科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均为我科2005年6月~2007年10月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