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大麻素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烟碱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初级感觉神经元上探讨大麻素对神经元烟碱受体(nAChR)的影响.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培养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上观察人工合成大麻素(WIN55,212-2)对烟碱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结果大部分受检细胞(82.5%,85/103)对外加烟碱(10~1 000 μmol/L)敏感,产生一浓度依赖性内向电流;与烟碱单独作用相比,同时给予WIN55,212-2(0.03~30μmol/L)和烟碱能明显抑制烟碱激活电流峰值;且此快速抑制作用呈可逆性、浓度依赖性和非电压依赖性;WIN55,212-2使烟碱激活电流量效曲线明显下移,但EC50值无明显改变.结论WIN55,212-2可直接作用于nAChR,且以非竞争性方式抑制烟碱电流发挥外周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化学刺激硬脑膜传入神经末梢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的高电压激活钙电流(HVA-ICa)的调控效应. 方法 雄性SD大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致炎剂(IS)+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组(n=8),大鼠上矢状窦处脑膜给药造模1h后急性分离大鼠三叉神经节中小神经元,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VGCC)电流. 结果 与NS组钙电流峰电流[(-49.5±5.18)pA/pF]比较,IS+CGRP组[(-80.48±4.43) pA/pF]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CGRP组神经元钙电流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Val/2为(-20.9±0.4)mV,较NS组[(-16.2±0.5)mV]向超级化方向移动了4.7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S+CGRP组神经元钙电流的半数失活电压V1/2为(-12.4±0.2) mV,较NS组[(-22.5±0.3)mY]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了10.1 m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激活硬脑膜传入神经末梢诱导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外周敏化过程,突出表现为钙电流的增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炎性介质(IM)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发偏头痛反复发作,运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方法观察大鼠三叉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电压门控性钾电流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15只,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生理盐水组和IM+CGRP组(大鼠硬脑膜上埋置PE-10管,连续7 d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和IM+CGRP)。用Von Frey毛测定大鼠眶周皮肤机械痛阈。在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小直径神经元上,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延迟外向钾电流(IK)和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变化。结果给药7 d后,IM+CGRP组大鼠的眶周机械痛阈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组眶周机械痛阈无明显改变。生理盐水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上总钾电流、IK、IA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M+CGRP组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上总钾电流、IK、IA与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明显减小。结论 IM和CGRP诱发偏头痛反复发作模型大鼠的三叉神经节中急性分离神经元的IK和IA明显降低,提示电压门控性钾通道可能参与了外周机械痛阈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乙醇对颈上神经节神经元Ca2+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醇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神经元(SCGs)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DCC)的作用.方法 分散、培养新生12h内大鼠SCGs,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乙醇对SCGs VDCC的作用.结果 培养SCGs的VDCC类型以N-型为主,约占(73.31±16.31)%(P<0.01,n=7).在钳制电位-70 mV,刺激电压-70~40 mV,波宽100ms的条件下,乙醇可逆性抑制SCGs VDCC,该作用具电压依赖性及浓度依赖性,其IC50为(257.36±20.56)mmol/L.乙醇可使VDCC的失活曲线显著左移,但不改变其激活曲线及电流的衰减.结论 乙醇对SCGs VDCC呈抑制作用,且可改变其通道特性,这可能是乙醇神经毒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膜片钳技术急性分离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许多离子通道研究需要单个分散的神经元。人工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受环境的影响,自身特性改变较大,而急性分离的神经元却能相对保持完好的生理特性。 目的:建立急性分离尾核神经元的方法,用膜片钳技术研究尾核神经元离子通道及其信号转到机制,利于深入了解尾核的功能。 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对象的观察实验,于2008-02/12在三峡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新生7~10 d Wistar乳鼠12只,雌雄不限。 方法:取7~10 d的大鼠,采用酶和机械分离法制备分散的单个尾核神经元,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电压依赖性钙电流。 主要观察指标:用全细胞膜片钳急性分离大鼠尾核神经元的形态学视察和电生理特性。 结果:用链蛋白酶(Protease)消化及机械分离法,急性分离的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表面光洁,胞膜完整,有较长的突起,形态和生理特性良好。利用急性分离的新生大鼠尾核神经元观察L-钙离子通道电流,所记录的电学参数在正常生理范围内,较好地保存电压依赖性钙离子通道活性。 结论:分离出的神经元形态正常,有较长的轴突;保存了主要的离子通道活性,成功建立了一种适用于膜片钳技术的大鼠尾核神经元急性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6.
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胞体膜上观察到P物质(SP)对NMDA和GABA激活电流有调制作用。单独给予SP(10-8~10-6mol/L)可在DRG神经元记录到一幅值较小的,浓度依赖性的无明显去敏感之内向电流。预加SP30s后,其对NMDA和GABA激活电流分别具有明显的增强和抑制作用,而且SP对NMDA和GABA激活电流的增强和抑制作用也是剂量依赖性的。如SP浓度为10-7mol/L时,可使NMDA激活电流较之对照增强46.3±7.2%(x±s,n=8);使GABA激活电流比对照减小38.9±7.8%(x±s,n=6).SP的此种调制作用可以在同一DRG神经元上观察到。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皮质酮 (Corticosterone)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 (DRG神经元 )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快速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 ,结果显示三种浓度的皮质酮 ,10 7mol/L ,10 9mol/L ,10 12 mol/L均可以在 3~ 5s的时间内 ,快速抑制DRG神经元上的电压敏感钙通道电流 ,其平均抑制的程度分别为4 8% ,37%和 2 5 %。且这种快速抑制作用在吹药 15s后可以达到最大 ,停药 2 0s后钙电流基本恢复为原来的大小。在外液中加入 5 0 0nmol/L的PKC抑制剂BIS之后 ,皮质酮的对钙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被阻断 ,提示这一作用可能与PKC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物质(SP)对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的调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急性分离TG神经元,通过排管快速换液装置行胞外给药,电极内灌药行胞内透析后,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神经元膜H+-门控电流.结果 依照我们在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分类的方式,同样可将TG神经元H+-门控电流也分为四型,即T-型、S-型、B-型、O-型;共加SP和H+能浓度依赖性增强S-型H+-门控电流,SP受体拮抗剂GR82334不能阻断此作用;共加SP和H+能增强B-型H+-门控电流,GR82334和胞内透析GDP-β-S能阻断SP对B-型H+-门控电流的这一增强作用,而预加SP则抑制B-型H+-门控电流,并以短暂成分尤为明显,此抑制效应不能被GR82334阻断.结论 SP对H+-门控电流的调制依ASIC亚基组成不同,其作用机制有所不同:S-型H+-门控电流的ASIC分子膜外结构上可能存在SP的别构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内源性大麻素预处理对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神经元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2亚基(GluR2)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花生酰基甘油(2-AG)处理组、大麻素1型受体(CB1R)拮抗剂(AM251)+2-AG组和溶剂组。2-AG处理组腹腔注射2-AG 5 mg/kg;AM251+2-AG组腹腔注射AM251 1 mg/kg,30 min后腹腔给予2-AG 5 mg/kg;溶剂组腹腔给予0.1 ml二甲基亚砜(DMSO)。各组小鼠在预处理后30 min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0 min行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 h取材行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GluR2高表达于正常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C57小鼠全脑缺血20 min,再灌后2 h海马组织GluR2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2-AG处理组海马组织GluR2明显增高(P0.05);与2-AG处理组比较,AM251+2-AG组海马组织GluR2明显下降(P0.05)。结论内源性大麻素2-AG作用于神经元CB1R,逆转全脑缺血损伤导致的海马神经元GluR2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为标本,用全细胞膜片钳(whole—cellpatch-clamp)方法记录钙通道电流,观察分析特异性。受体激动剂U50488H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作用,和CCK—8对U50488H作用的影响,及其受体机制、结果表明,U50488可明显抑制钙通道电流,其抑制作用可被。受体桔抗剂Nor—BN1或CCK—8所翻转,而CCK-8的作用又可被CCK—8受体拮抗剂L365,260所对抗。但CCK—8本身对钙通道电流并无增强作用,反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由此得出结论。CCK-8可经CCK—8受体对抗K受体介导的对钙通道电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细胞内记录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 ,在 7~ 16d大鼠带三叉神经残根的 4 0 0 μm厚脑桥切片上进行研究。细胞内电流钳记录显示三叉神经主核灌流甘丙肽引发两种膜电位变化 :54.2 %细胞超极化 (3.2±1.2 )mV ;35.4 %细胞去极化 (2 .9± 1.3)mV ,两者均伴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和膜电阻减小。电压钳实验显示甘丙肽也引致两种膜电流变化 :57.9%细胞出现外向性电流 (11.6± 6 .1)pA ,该电流可被四乙基胺所抑制 ,其反转电位为 (- 77.1± 5.3)mV ;2 7.3%细胞出现内向性电流 (10 .9± 5.9)pA ,该电流可被细胞外低钠所抑制而被细胞外高钾所增强 ,其反转电位为 (- 2 9.2± 4 .3)mV。两电流均可被甘丙肽激动剂M16所模拟 ,为甘丙肽阻断剂M35和M4 0所阻抑。上述结果提示 ,甘丙肽在突触后膜引发两种不同的膜电活动 :钾离子外流引发超极化和外向性电流 ;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引发去极化和内向性电流 ,两种反应均能抑制三叉神经主核神经元的突触传递。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皮质酮(Corticosterone)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DRG神经元)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的快速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结果显示三种浓度的皮质酮,10-7mol/L,10-9mol/L,10-12mol/L均可以在3~5 s的时间内,快速抑制DRG神经元上的电压敏感钙通道电流,其平均抑制的程度分别为48%,37%和25%.且这种快速抑制作用在吹药15 s后可以达到最大,停药20 s后钙电流基本恢复为原来的大小.在外液中加入500 nmol/L的PKC抑制剂BIS之后,皮质酮的对钙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被阻断,提示这一作用可能与PKC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表明,激活素A作为神经细胞生存因子,参与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维持海马神经元的存活。目的:观察激活素A对大脑皮层神经元长期存活及其对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钠电流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及电生理学实验,于2007-2009年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免疫学系完成。材料:孕17天小鼠购于吉林大学动物中心;小鼠源性Neuro-2a 细胞来自美国ATCC;人重组激活素A购于R&D公司。方法:①取孕17天小鼠胚胎的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原代培养,于加入5ng/ml 激活素A和4ng/ml NGF后的第1、3、5、7和9天进邢盍觳猓虎诩?ng/ml 激活素A对Neuro-2a 细胞Na+电流(INa)的影响;③RT-PCR检测激活素A对Neuro-2a细胞ActRII、VIP及iNOS mRNA表达的影响。主要观察指标:①台酚蓝染色观察活细胞,通过甲苯胺蓝染色尼氏小体计数神经元;②膜片钳实验记录全细胞INa。结果:①对照组存活的神经元呈现时间依赖性减少,在培养第7天,几乎没有存活的神经元,而NGF组和激活素A组在培养第9天仍有部分存活的神经元;②与对照组 INa (0.817±0.21 nA)相比较,激活素A增加Neuro-2a细胞INa (1.044±0.22 nA) (p< 0.05) (n=10);③激活素A诱导Neuro-2a细胞ActRIIA、ActRIIB 和VIP mRNA的表达,降低iNOS mRNA表达。结论:激活素A维持小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长期存活,增加神经元电压依赖性Na+电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所记录的天然H^+-门控离子通道电流特征将其进行分型,并探讨各型天然H^+-门控离子通道与其基因型组成的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s)亚基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急性分离的大鼠DRG神经元H^+-门控离子通道电流,结合单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基因型组成的ASICs亚基。结果依据H^+-门控离子通道电流的激活及失活动力学、电流形状特点、细胞直径大小、pH依赖性等及其它参数可将H^+-门控离子通道电流分为T-型、S.型、B-型和O-型。测定了四种类型H^+-门控离子通道电流的激活(10%-90%21升时间)与细胞直径大小的相关性,其中T-型、B-型和O-型三种类型的激活动力学与细胞直径有关(r=0.69,P〈0.01),而S-型电流与细胞直径无关(r=0.12,P〉0.05)。对S-型电流(pH5.0)的浓度一效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其阈值在pH6.0左右,最大浓度〉2.0;在pH4.5-2.5之间出现-外向电流,浓度-效应曲线呈钟形。提供了Hi门控离子通道电流表型与其基因型的关系:T-型为ASIC1,ASIC2a,ASIC3;S.型为ASIC2a,ASIC4;B-型为ASIC1,ASIC3;O-型为ASIC1.ASIC3和ASIC4。结论大鼠DRG神经元天然H^+-门控离子通道随着其亚基组构的改变.其电流特征也发生改变,推测系通道内向移动离子的选择性发生改变所致:其中T-型、B-型和O-型受体的神经元分布与其胞体直径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缺氧对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采用膜片钳单通道技术研究缺氧条件下对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的作用;方法:取1 ~3天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组织,制成细胞悬液,加入含80 %DMEM(dulbecco' s modified eagle' s medium)、20 %小牛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将培养3 ~5天的形态典型的神经元置于对称性高钾溶液中,用膜钳技术记录单通道电流,其通道电流通过膜片钳放大器(CEZ -2200)放大,滤波(3KHz)后,经A/D、D/A转换器输入计算机,采用pClamp6 .0 .6软件采样分析;结果:在细胞贴附式下,应用氰化钠(20μmol/L)造成细胞急性缺氧,在缺氧早期(5 ~20 min)通道开放概率增加(P<0 .01或P<0 .05 ,n=5) ,而缺氧后期(20 ~30 min) ,通道开放概率明显降低,表明缺氧时间对通道的开放概率有明显影响。结论:缺氧早期神经元钙激活钾通道有自身激活作用,当钙激活钾通道激活时,钾离子外流增加,产生膜的复极化,使去极化不易产生,从而稳定细胞膜及降低细胞的兴奋性,这可能是缺氧早期神经元自身的一种代偿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常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DCCs)电流的电生理和药理学特征,为相关的生理或疾病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酶促消化法急性分离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运用膜片钳电流钳技术研究其静息电位,膜片钳电压钳技术研究其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电流以及二价阳离子载荷离子浓度和Nifedipine对其的影响.结果 静息电位为(50.42±0.26) mV,阶跃电压10 mV和斜坡电压(9.80±0.92) mV时最大VDCCs电流密度分别为(-5.22 ±0.51)pA/pF和(-4.89 ±0.65)pA/pF(10 mmol/L BaCl2).VDCCs峰电流完全由高电压激活(HVA-VDCCs)电流构成(P=0.17),无低电压激活(LVA)-VDCCs电流.VDCCs电流密度与细胞外液Ba2+浓度正相关(P<0.05),Nifedipine对VDCCs电流的最大抑制作用为(86.13±0.76)%,IC50为6.02 nmol/L.结论 本研究证实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VDCCs电流来源于HVA-VDCCs,以及脑动脉平滑肌细胞存在Nifedipine不敏感电流(NICCs),NICCs所依赖的离子通道以及在脑血管张力和脑血流自身调节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电压依赖性K+电流的变化。方法:取SD新生乳鼠双侧海马,体外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培养至第9天的部分海马神经元经无镁液处理3h制备癫癎细胞模型,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正常组(未经无镁液处理的海马神经元)和致癎组(经无镁液处理3h后更换为正常维持培养液的海马神经元)海马神经元的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结果:致癎组外向K+电流比正常组增大,峰值电流由(596.62±79.23)pA增至(978.68±53.23)pA,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组相比,致癎组的I-V曲线明显左移,I-V曲线形态无显著改变。结论:Sombati癫癎细胞模型中,电压依赖性外向K+电流显著增加可能是癫癎细胞模型癎性放电后为了保持细胞稳态的代偿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神经母细胞株SH-SY5Y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神经母细胞株 SH-SY5 Y细胞 L型钙通道的影响。方法 在 SH-SY5 Y细胞体外培养的基础上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川芎嗪对 SH-SY5 Y细胞 L型钙电流 (ICa,L)的作用。结果  (1 )川芎嗪能够明显抑制峰值 ICa,L,且该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2 )川芎嗪使 ICa,L的 I-V曲线上移 ,但对其形状无明显影响 ,并且最大激活电位亦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川芎嗪对 SH-SY5 Y细胞 L型钙通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背景:电生理改变是老化心脏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 目的:构建老龄房颤犬模型,观察静脉肌袖细胞动作电位和起搏电流的特征。 设计、时间及地点:分组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3/2007-12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和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完成。 材料:7~9岁健康杂种老龄犬12只,体质量15~20 kg,雌雄兼有。台氏液成分(mmol/L):NaCl 135, KCl 5.4, CaCl2 1.8, MgCl2 1, NaH2PO4 0.33, HEPES 10, 葡萄糖10, pH 用NaOH 调至 7.4。 方法:取老龄犬6只,快速起搏8周制备房颤模型,余6只犬未经快速起搏处理作对照。分离静脉肌袖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在电流钳模式下记录动作电位,在电压钳模式下记录起搏电流。 主要观察指标:老龄犬肺静脉肌袖细胞动作电位的特征、起搏电流、起搏电流的Ⅰ~Ⅴ曲线及起搏电流稳态激活的特征。 结果:约82.6%的老龄犬静脉肌袖细胞记录到自动除极和自发性动作电位,而未经快速起搏处理犬的细胞约有40%记录到工作心肌动作电位特征。在-120 mV时,房颤模型细胞起搏电流的电流密度为(-2.66±0.4) pA/pF,而对照组细胞的电流密度为(-1.24±0.21) pA/pF。从Ⅰ~Ⅴ曲线可见,起搏电流的电流密度具有电压依赖性特征,且病理模型犬的肺静脉肌袖细胞起搏电流电流随超极化电位增加更为明显。在-120 mV时,房颤犬静脉肌袖细胞电流的半激活电压为(-84.3±4.9)mV,激活曲线斜率为(+12.1±2.6) mV,而未处理细胞的半激活电压为(-98.0±7.2) mV,激活曲线斜率为(+9.5±1.8) mV,明显向更正的电位方向移动,提示老龄房颤犬静脉肌袖起搏电流更易激活。 结论:老龄房颤犬静脉肌袖细胞更易出现自动除极电位,起搏电流的密度更高,起搏电流激活也更容易,提示起搏电流可能参与老年房颤异位起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纹状体神经元电生理活动的变化在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2只大鼠共分为3组:对照组(n=10),帕金森病(PD)组(n=12),LID组(n=10)。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PD大鼠模型,左旋多巴腹腔注射治疗4周诱发LID大鼠模型。两组模型分别尾静脉注射多巴胺D1、D2受体激动剂SKF-38393、quinpirole,受体拮抗剂SCH-23390、haloperidol,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技术检测纹状体棘状神经元(SMSNs)电生理活动的变化。结果LID组SMSNs的自发性电活动较对照组及PD组明显增多(P<0.05)。SKF-38393对LID组SMSNs自发性电活动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LID组SMSNs的半抑制浓度(IC50)较PD组明显下降(P<0.05)。Quinpirole对LID组SMSNs的IC50与PD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D大鼠SMSNs的自发性电活动增强,D1受体介导的神经元电活动敏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