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重视与加强分子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分子和(或)细胞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非侵袭性、高分辨率、实时、在体分子和(或)基因显像技术日益凸现其重要性,分子影像学应运而生。广义上,分子影像学是1门活体内在细胞与分子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描述与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测试新的成像工具、试剂、方法,对活体内的重要分子,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产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分子及其传导途径进行成像,以便早期诊断疾病、在体筛选活性药物及直接评价治疗效果。它一改传统影像学基于解剖组织结构改变诊断疾病的模式,直接研究活体内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或分子及其传导途径的成像方法,使影像学超过了原有的解剖和病理学范畴,将影像学诊断引入分子和(或)基因水平。医学影像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分子影像学时代的来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 ,已具有了显微分辨能力 ,并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 ,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学只能显示解剖学和病理学改变的形态显像能力 ,并与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相互融合 ,奠定了分子影像学 (molecularimaging)的物质基础。何谓分子影像学 ?Weissleder于 1999年提出了分子影像学的概念 :活体状态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应用影像学对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近2 0年来 ,在医学影像学飞速发展的同时 ,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 ,但是 ,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之间一直缺乏相互连接的“桥梁” ,而分子影像技术可将两…  相似文献   

3.
分子影像学的概念由Weissleder于2001年首先提出,指的是用影像学的方法在活体的条件下反映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相对于离体检测,其优势在于实时、无创地对同一机体进行纵向动态的观察,获得系统信息。因此,尽管分子影像学起源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影像技术学的结合,但是所涉及的领域已大大超越了这些学科的范畴。相对于传统的影像学,分子影像学偏重于疾病的基因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基因分子改变的最终效应。分于影像学使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成像向微观形态学、生物代谢、基因成像等方面发展迈进了重要的一步,也是分子和基因水平治疗新技术讲入临床所必须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4.
分子特异性探针的构建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研究是一门崭新且具有巨大临床应用前景的课题,是21世纪持续发展新影像学的特征,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确认为是应用非侵袭方法在分子或(和)基因水平定量研究活体内疾病过程的极其重要领域。广义上,分子影像学是一门活体内在细胞或(和)分子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描述与测量的新兴交叉学科。它一改传统影像学基于解剖结构改变诊断疾病的模式,直接研究活体内对疾病的产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或分子及传导途径的成像方法,使影像学超过了原有的解剖和病理学范畴,将影像学诊断引入分子或(和)基因水平。如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能确定肿瘤的亚临床病灶,更能直接显示代谢及分子活动状态,使信息核糖核酸(mRNA)成像,然后绘出蛋白质分布的MR图像。  相似文献   

5.
分子影像学是未来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和主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而21世纪主要的影响因素将是基因组学和生物化学。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以细胞病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医学正逐步向分子医学方向发展。作为分子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子影像学无疑将成为21世纪医学影像学发展的趋势和主导,成为连接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对现代和未来医学模式将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医学影像学与分子影像学的不同点 似往医学影像学(X线、CT、MR、超声、介入等)都是以大体解剖学改变为基础,对病变展开研究。而分子影像学广泛的定义是为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体内生物学过程进行描述和测量。与传统医学影像比较,它显示的是疾病的分子水平的异常,而不是这些分子改变的最终结果的成像。  相似文献   

7.
分子神经影像学及其在脑科学的研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天然  赵春雷 《人民军医》2006,49(3):171-174
随着科技进步和医学影像学的发展,除经典影像学(classical imaging)外,功能影像学(functional imaging)及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在临床医学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已有极大的应用和开发前景。经典影像显示的是分子改变的终效应,而分子影像学可显示疾病过程中的分子异常。分子影像学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结果,目的是进行分子水平或基因水平的诊断,为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神经功能分子显像是人类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脑是最难认识和最为复杂的器官。在人类脑计划中,神经信息学是神经科学家和信息学家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将脑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结果联系起来,建立神经信息学数据库和有关神经系统所有数据系统,对不同层次脑的研究数据进行检索、比较、分析、整合、建模和仿真,绘制出脑功能、结构和神经网络图谱,达到“认识脑、保护脑和创造脑”的目标的科学。  相似文献   

8.
《中华核医学杂志》2012,(1):I0001-I0001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委员会:分子影像学为当今医学影像学发展的方向,其可真正实现无创、动态、定量观测在体细胞及分子水平功能蛋白和功能基因表达及产生作用的实时成像。它可以动态客观地定量描述启动疾病发生的分子作用、促进疾病发展的基因表达、反映疾病预后的蛋白质变化、评估治疗效果的动态反应、设计研发新药的靶点定位及相关生理与病理过程的机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分子影像学迅速发展,为分子生物学、临床靶向治疗学等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活体内监测手段.但目前多种分子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大动物乃至人的研究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使得分子影像学仍处于小动物基础成像或临床前研究阶段.介入分子影像学的出现,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通过优化分子探针导入方式、改良现有分子成像技术装置等,使分子影像学从小动物基础研究发展为大动物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成为可能,并最终成为临床转化的重要桥梁.同时,介入分子影像学融合了分子影像诊断学与临床靶向治疗学,这无疑将成为推动临床靶向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重要力量,对未来临床诊治工作产生又一革命性影响,也是未来介入放射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分子影像学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龙江  祁吉 《放射学实践》2005,20(4):336-341
分子生物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给医学影像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在细胞及分子水平无创地研究活体疾病的分子事件使得影像医学迈进了一片新的研究领域,开辟了影像医学新的学科分支,即分子影像学。随着更多的影像科医生涉足于该领域的研究,影像学在将其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临床实用方面必定起到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与应用这些新的技术,应该对本研究领域内一些基本的概念有所理解,本文结合文献编译了这些基本词汇的释义,希望对理解分子影像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分子影像学是一门交叉融合学科,整合医学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化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多个学科。分子影像学发展极为迅速,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肿瘤分子影像技术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取得了系列进展,特别是肿瘤微环境成像、肿瘤精准诊疗、诊疗一体化等方向,但在分子靶标选择、分子探针研发和临床转化等方向仍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分子水平的影像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对疾病的认识已从细胞和大体组织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更体现了疾病诊治的标志性进展。依托电子学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影像医学与临床诊治已密不可分。因而,将影像医学与基因诊断和治疗相结合,不仅能促进影像医学向分子水平发展;同时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更深入、精确和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The term “Molecular Imaging” has hit the consciousness of radiologists only in the past decade although many of the concepts that molecular imaging encompasses has been practiced in biomedical imaging, especially in nuclear medicine, for many decades. Many new imaging techniques have allowed us to interrogate biologic events at the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 in vivo in four dimensions but the challenge now is to translate these techniques into clinical practice in a way that will enable us to revolutionize healthcare deliver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the term “Systems Diagnostics” and examine how radiologists can become translators of disparate sources of information into medical decisions and therapeutic actions.  相似文献   

14.
小动物PET及PET-CT及其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小动物PET及PET-CT技术特点及在分子影像学中的应用。小动物PET及PET-CT采用多项新技术,分辨率明显提高,结合小动物CT实现了图像融合。小动物PET及PET-CT实现了在活体上非侵入性分子水平显像,是研究分子影像的尖端设备。  相似文献   

15.
Molecular imaging is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areas of medical imag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Nuclear imaging provides biological information at the cellular, subcellular, and molecular level in living subjects with non-invasive procedures. In particular, PET imaging takes advantage of traditional 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 and introduces positron-emitting probes to determine the expression of indicative molecular target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ancer. 18F-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the only FDA approved oncological PET tracer,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 in cancer diagnosis, staging, restaging, and even monitoring response to therapy; however, 18F-FDG is not a tumor-specific PET tracer. Over the last decade, many promising tumor-specific PET tracer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evaluated in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This review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non-18F-FDG PET tracers in oncology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umor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creased metabolism, hyperproliferation, angiogenesis, hypoxia, apoptosis, and tumor-specific antigens and surface receptors.  相似文献   

16.
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成像是新时代的医学成像,它可以无创性监测活体内的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核医学分子显像、磁共振分子成像、超声分子成像、光学分子成像和X射线分子成像等.目前,由于多学科融合的发展,多模式融合成像技术已成功用于临床,如PET-CT和PET-MRI.随着分子探针的发展和多模式融合成像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分子...  相似文献   

17.
分子影像报告基因系统的应用使基因治疗从实验阶段逐渐走向了临床应用,为无创性监测治疗基因的表达及进行定量分析提供了方法学技术.目前研究最多、最成熟的仍是放射性核素报告基因系统,近年来磁共振报告基因系统和光学报告基因系统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分子影像报告基因系统的内容,并且在与应用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基础上,涌现出了很多新型的修饰或改良的报告基因和分子探针.该文主要概述各类报告基因系统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的共同转归,肝纤维化分子成像基于病程中异常表达的靶分子,在真实完整的生理环境中通过图像直接观察细胞和分子通路。通过对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成像,可做到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疗效评估。迄今为止,以活化的星状细胞或细胞外基质某类成分为靶分子的肝纤维化分子成像已取得一定进展。综述基于不同成像靶点的分子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核医学分子显像呈多模式、多示踪剂发展趋势,不同显像模式、不同显像示踪剂带来的多参数信息为临床和实验室的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互补信息.其中,PET-MRI将成为核医学分子显像未来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该文着重探讨了核医学分子显像发展过程中,由单模式到多模式、由单示踪剂到多示踪剂的演变过程,总结多模式、多示踪剂、多参数分子显像的定义、区别、优缺点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分子显像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外泌体是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的重要物质,具有很高的生物学价值,目前已成为研究热点。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的外泌体示踪方法是揭示外泌体生物学功能的关键。外泌体示踪主要依靠分子影像学技术,其优势主要集中在核医学分子显像,其中包括外泌体的核素直接标记法和间接标记法。核医学分子显像可与解剖学成像相结合,定量监测外泌体的分布,还可对外泌体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在外泌体示踪研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将从外泌体的生物学价值、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在外泌体示踪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