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狗在受到2Gy 裂变中子照射时,用含硼橡胶屏蔽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减轻其辐射损伤。屏蔽狗的头颈部,可减轻由于中子对口腔粘膜直接损伤作用而产生的大片溃疡。屏蔽腹部可使早期胃肠反应症状消失、早期白细胞水平升高。屏蔽骨盆部或下腹+骨盆部,使受照射动物多数临床症状和外周血像改善,病情减轻最明显,活存率最高。屏蔽腹部、骨盆部及下腹+骨盆部,可使无屏蔽时的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减轻为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  相似文献   

2.
小鼠经不同比例中子-γ射线混合照射后致死效应和辐射敏感组织损伤程度都与混合照射时中子所占比例密切相关,中子比例越高损伤效应越重。WR-2721的辐射防护效果也和中子比例呈直线负相关。那么,对辐射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措施,对混合照射小鼠的效价是否也呈现上述相似的规律性?研究这些问题对混合照射所致急性放射病的治疗将是有益的。骨髓移植对极重度造血型和轻度肠型急性放射病有一定疗效。中子照射小鼠输注或屏蔽骨髓也有一定保护效果。反应堆临  相似文献   

3.
一例中度急性放射病伴局部严重放射损伤病人的护理王维平程京凤臧淑伟薛凤珠刘凤莲宁雅君张石作者单位:100039北京北太平路医院洁净病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ARS)是由辐射引起的以骨髓造血功能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感染出血是ARS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临...  相似文献   

4.
狗受到3Gy 裂变中子全身照射,用5cm 含硼橡胶屏蔽下腹+骨盆部,可使轻度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减轻为重度骨髓型放射病。屏蔽材料的厚度增加一倍,可使某些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在屏蔽基础上的综合治疗,可挽救大部分动物免于死亡,同时还可大大简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例全身多部位严重放射损伤伴急性骨髓型中度放射病外科随访孙向黎杨志祥杨文峰1996年1月7日,我院治疗了1例全身多部位严重放射损伤伴急性骨髓型中度放射病的病人,现将一年后的外科临床观察随访情况介绍如下。1一般临床情况:一般状态良好,因双下肢截肢靠坐轮...  相似文献   

6.
在使狗产生轻度肠型(3Gy 照射)、极重度骨髓型(3和2.65Gy 照射)和重度骨髓型(2Gy 照射)中子急性放射病的全身照射剂量条件下,使用含硼橡胶屏蔽狗的下腹+骨盆部,均可使病情减轻。3Gy 和2.65Gy 时减轻为重度骨髓型放射病,2Gy 时减轻为中度骨髓型放射病。从屏蔽狗的活存率、临床症状及外周血白细胞数看,剂量低时比剂量高时的屏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1例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合并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的诊治经过.方法 2004年10月24日山东济宁发生1例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病人,照后3天经造血干细胞移植获造血重建,但造血恢复后发生严重的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菌感染.结果 该患者采用超强的联合抗真菌治疗及对症支持,静脉累积用两性霉素B 2 965mg、伊曲康唑静脉4 000mg、科赛斯3 020mg,感染暂时控制,但最终死于急性放射病及感染所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此三联抗真菌治疗播散性阿萨丝孢酵母感染,治疗有效,未见明显毒性增加.该病人的救治过程提示对极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解决了造血问题之后,促进免疫重建及组织损伤修复,控制全身的放射损伤及感染是争取病人长期存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60)Coγ线1.5~12.0Gy照射后30天内小鼠胃排空的动态变化过程.小鼠经1.5及3.0Gy照射,即轻度骨髓型放射病时,胃排空基本无改变或改变较轻微.6.0Gy照射,即中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明显抑制,一周左右出现短暂加速,然后恢复正常.9.0Gy照射,即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时,早期胃排空抑制更为严重,7~9天虽有加速,但动物死前(13天)胃排空再度抑制.12.0Gy照射,即极重度骨髓型或轻度肠型放射病时,自照后1h始,至动物死亡止,胃排空始终处于高度抑制状态.未见到任何恢复趋势.照射剂量和胃排空损伤程度间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小肠是辐射敏感器官,照射后小肠粘膜迅速发生破坏。关于脑型、肠型、骨髓型放射病时小肠粘膜的病变规律,迄今缺少系统的资料。本文从病理方面比较了三种类型放射病时小肠粘膜损伤和修复的基本过程,着重探讨肠型放射病小肠的病变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例事故性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动态观察刘秀珍罗庆良夏贞彪韩颖刘明东马恩普毛秉智众所周知,造血组织是对电离辐射最敏感的组织之一,而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造血组织的损伤,骨髓造血干细胞数量改变反映了辐射损伤后机体造血功能状态[1...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血细脆计数时间动态曲线的定量分析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加以实现.由此可获得十几项分析参数,可从不同的角度定量地了解不同处理组的损伤特点,用以判断防治病例的疗效.文中利用狗屏蔽试验白细胞和血小板的计数资料.经本方法分析结果说明,屏蔽骨盆部组效果最好,其次是屏蔽腹部组;屏蔽头颈部组虽然血细胞水平较其它组低,但其恢复速率稳定且最快,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造血因子与急性放射病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近十余年来,应用细胞因子来改善辐射造血损伤获得了良好的疗效,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细胞因子治疗急性辐射损伤的用药对象、剂量、时机及合理的配伍应用等问题尚未解决,疗效并非尽善尽美,短效、无效者绝非罕见,甚至出现滥用现象。本文作者实验治疗研究结果表明,造血因子对急性辐射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宜尽早给药,极期给药的疗效不如早期给药好。使用细胞因子治疗的时间应有一个时限,而不是越长越好。单纯应用rhTPO不能促进粒系造血恢复。单纯应用rhG-CSF不能促进巨核系造血的恢复,未见增加肿瘤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重复给药和二次照射的结果未促进造血干/祖细胞库耗竭。rhGM-CSF促进粒细胞恢复的作用不如rhG-CSF。rhIL-11可促进辐射损伤三系造血的恢复,以巨核系的恢复更为明显。在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的治疗中联合使用造血细胞因子,rhG-CSF rhIL-11不失为较理想的方案,可作为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肠型和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山东"10·21" 60Co 辐射事故中2例病人受到意外照射,病例A受照射剂量20~25Gy,诊断为"肠型放射病",病例B受照射剂量9~15Gy,诊断为"极重度骨髓型放射病".经联合环磷酰胺、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氟达拉滨预处理,2例分别行HLA半相合及全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环孢霉素A和骁悉方案(病例A加用CD25单抗和供者间充质干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2例均移植成功,供体完全存活,移植后9~11天白细胞开始恢复,2周后白细胞恢复正常、骨髓造血重建成功.2例均未发生移植排斥和GVHD.病例A照射后33天死于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例B照射后75天死于心衰为主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HLA相合及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救治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联合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对促进供体稳定植入是必要的,环孢霉素A、骁悉和CD25单抗及供者间充质干细胞对预防GVHD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3例中、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免疫系统的远期效应,总结急性辐射损伤后免疫系统长期的变化特点。 方法 对1999年河南“4.26”60Co辐射事故中2例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天”和“旺”,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7岁和8岁)和1例重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梅”,女性,38岁)进行临床随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外周血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的水平以评估体液免疫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CD3+、CD3+CD4+、CD3+CD8+T细胞的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的比值以评估细胞免疫情况。 结果 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9月4日,共随访11次。体液免疫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梅”在受照后半年和第2年,补体C3水平均下降,第5、11、13、20年,IgG水平均升高;患者“天”在受照后第3年,IgM水平下降,第5年,IgG水平升高;患者“旺”在受照后第1、5年,补体C3水平均升高。Ig的异常频次及延续时间表现为“梅”>“天”=“旺”。细胞免疫评估结果显示,患者“梅”在受照后半年,CD3+、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及CD3+CD4+/CD3+CD8+T细胞的比值均显著下降,第7、11年,CD3+、CD3+CD4+、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第15年,CD3+、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患者“天”在受照后第5、11年,CD3+CD4+ T细胞的百分比均升高,第7年,CD3+、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旺”在受照后第7年,CD3+、CD3+CD4+、CD3+CD8+ T细胞的百分比均下降。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频次及延续时间表现为“梅”>“天”>“旺”。 结论 急性照射对免疫系统的损伤存在长期性、剂量依赖性和可逆性。对于个体而言,免疫系统的受损情况与受照剂量呈正相关,年龄和性别是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照射及其相应的一次全身等效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应用红骨髓干细胞法来估算大面积、非均匀条件的照射剂量归一于全身均匀照射剂量,这样就可以利用日常的一些特殊照射来建立不同程度的造血型放射病模型。通过对各种不同的归一等效剂量的方法进行比较,认为干细胞法的估算与临床实际最为符合,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估算等效剂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放射病患者中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病人分别被诊断为极重度急性骨髓性放射病(病例B)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病例A).hs-CRP采用比浊法全自动定量测定.结果 hs-CRP升高贯穿于2例患者疾病的全过程,患者出现严重细菌感染时hs-CRP均快速、大幅度升高升高,但当有效治疗后sCRP会快速下降.病例A共有3个hs-CRP高峰期,其hs-CRP最高升至188.8mg/L.病例B有4个hs-CRP高峰期,hs-CRP最高达377.2mg/L.此外,病人合并脏器功能损伤和严重的皮肤组织损伤时hs-CRP也会轻度升高,但幅度较小较轻.结论 hs-CRP对判断急性放射病患者合并细菌感染及判断其感染轻重和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感染越重sCRP升高越明显,但放射损伤等也会有hs-CRP轻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局部严重放射损伤的感染防治措施及策略。方法 观察1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受照部位感染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况,对症支持治疗,采取病房、物品表面消毒,常规换药及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等手段防治感染,并评价疗效。结果 在病程早期,患者未出现发热,平稳地度过了极期;病程中期,创面持续存在多种细菌感染,清创、肌皮瓣移植过程中始终伴随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的定植感染;经综合治疗控制了感染。结论 急性放射病伴有局部严重放射损伤患者的感染防治要兼顾全身和局部处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990年上海发生的“6.25”^60Co源辐射事故所致的5名骨髓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系统随访观察,探讨电离辐射引起的远后效应及其性质程度和与剂量的关系等。方法 持续6年对患者进行临床表现、造血功能、染色体畸变、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生殖功能及眼晶体等检查和HPRT基因突变及其些癌基因检测。结果 发现患者在上述诸方面仍存在不同程度辐射损伤,部分损伤程度与受照常剂量有关。结论 本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19.
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细菌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细菌感染的防治经验,为今后急性放射病的治疗提供治疗经验.方法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整个病程中均合并不同菌种的感染,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相关的病原体检测而给予不同强度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测评价疗效.结果 2例急性放射病患者在治疗中均出现多次反复的细菌感染,同时伴有持续的真菌感染,经强有力的抗细菌和真菌治疗后细菌感染得到暂时控制,真菌感染始终没有控制.病例A于受照后14天出现急性腹膜炎,照后19天出现肺部感染,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得到控制,于照后33天死于真菌感染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例B于受照后反复出现肺部感染,且于照后55天和照后71天出现G-杆菌败血症,经泰能加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细菌感染均控制,但真菌感染一直存在,于照后75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极重度骨髓型和肠型急性放射病患者的细菌感染呈阶段性.全身性阶段性应用高强抗生素是防治细菌感染的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Anoxia increased the survival of neutron irradiated mice with DMF = 1.66. As to haemopoietic stem cells neutron irradiated in vivo, DMF was 1.8. With X-irradiation DMF was 2.49 and 2.94, respectively. Anoxia decreased the damage of the intestinal mucous membrane after a whole-body neutron irradiation with a dose 3.0 Gy. A protective effect of acute hypoxia was demonstrated on dogs exposed to fast neutrons (4.0 Gy). Breathing of 10% gas hypoxic mixture protect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exposed animals from death and provided the development of a light form of radiation sickness instead of a serious 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