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后窝重建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ChiariⅠ型 )外科手术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枕后正中直切口 ,颅后窝小骨窗 (3cm× 4cm)开颅并咬开枕骨大孔 ,视病情轻重咬除C1~C3 后弓及椎板 ,“Y”形切开硬脑膜 ,软脑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并缝合软脑膜切口 ,分离小脑扁桃体与延髓的粘连 ,建立脑脊液循环通路 ,取枕筋膜或人工硬脑膜行硬脑膜扩大修补 ,部分患者行枕骨钛板修补。 结果 :16例患者中 ,10例症状明显改善 ,6例病情稳定。 14例伴有脊髓空洞症的患者术后空洞明显缩小。 结论 :颅后窝小骨窗开颅合并硬脑膜扩大修补术手术创伤小 ,临床效果稳定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 ,5 7岁 ,因双下肢乏力 3月收入我科 ,查体 :T6~ 10痛温觉减退 ,双下肢肌力Ⅳ级 ,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双侧踝阵挛阳性 ,其余无异常发现。头颅MRI提示 :空蝶鞍。颈椎及胸椎MRI提示 :小脑扁桃体小缘下疝至C2 上缘 ,枕大池消失 ,T4~ 8脊髓中央管扩大。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脊髓空洞症合并空蝶鞍。在全麻下行后颅凹减压及枕大池扩大成形术。术后半年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复查头颅MRI提示 :空蝶鞍无明显变化。颈胸椎MRI提示 :小脑扁桃体下缘回升至枕大孔上缘 ,枕大池形成 ,T4~ 8脊髓空洞消失。讨论…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3岁。因行走不稳20余年,间断头晕头痛3年,右侧肢体麻木、行走困难1个月。于2000年6月2日入院。入院前曾在外院诊断“脑梗死、遗传性共济失调”,治疗3周无效。查体:神清,扶入病房,BP150/90mmHg,构音欠清,双眼水平眼震,右偏身痛觉减退,四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略高,双膝反射活跃,Romberg征( )。头MRI示:小脑扁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患儿,男,11岁,头痛8年余,加重4d入院。8年前,患儿无诱因出现剧烈头痛,位于枕部,呈阵发性刺痛,持续数十秒钟后自然缓解,多发生在安静时,有时伴有呕吐,非喷射状,呕吐为胃内容物。头颅CT检查,颅内未见异常发现。先后在多  相似文献   

5.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Arnold-Chiari畸形,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合并脑积水并不常见[1-2].2000年3月至2005年6月,作者共收治此类患者15例,约占同期住院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的7%,根据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霞  王春艳  刘阁丹 《吉林医学》2010,31(29):5193-5193
<正>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也叫Arnold-Chrari畸形,是1891年由Chrari提出的,它基于尸体解剖研究,显示部分小脑、第四脑室及脑干向下移位,经枕大孔疝入椎管的一组先天性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畸形)及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探讨并分析疗效。方法 通过MRI矢状位TI加权影像表现对37例Chiari畸形病例进行明确临床诊断,根据畸形及合并脊髓空洞的情况分为3组,选择后颅窝减压术和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手术。结果 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手术使延颈髓充分减压,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梁永胜 《基层医学论坛》2012,(35):4680-4681
目的探讨小骨窗颅后凹减压手术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7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行小骨窗颅后凹减压及人工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复查MRI,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13例疗效较好,评分为好(76.5%);3例疗效较差,评分为差(17.6%);1例死亡(5.9%)。存活患者随访1年~3年,采用Tator标准评价: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5例患者症状部分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明显变化,有效率为87.5%。安全性评价: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脑脊液漏、脑膨出、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小骨窗颅后凹减压手术可有效降低颅后凹压力,重建完整硬脑膜,保持脑脊液畅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营养障碍的情况。方法选取经头颈部 MRI 确诊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伴或不伴脊髓空洞症状且排除颅底凹陷症的患者93例(观察组),其中伴发脊髓空洞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62例(伴脊髓空洞组),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31例(单纯组);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00例(对照组),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上臂围、腰围、臀围、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再将两组按照性别分组后分别比较营养状况差异。最后将伴脊髓空洞组和单纯组进行营养状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质指数(BMI)、上臂围、腰围、臀围、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纯组与伴脊髓空洞组的 BMI、上臂围、腰围、臀围、血红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中 BMI、上臂围、腰围、臀围均小于同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男、女性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各种指标均小于相同性别、年龄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存在明显营养障碍,并且营养障碍在不同性别和是否伴有脊髓空洞上有差异。改善患者营养障碍有可能促进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发病机制及应用后颅窝减压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我科1995~2004年治疗的31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病例,对于应用后颅窝减压手术方法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随访3~48个月,25例患者经单纯后颅窝减压方法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应用后颅窝减压法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疗效明显,是治疗本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误诊原因。方法 对 5例患者进行临床病例观察及MRI检查。结果  5例均有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 ,延髓及上颈髓合并空洞症 ,患者行MRI检查是确诊的确凿证据 ,误诊多为未考虑本病。结论 凡诊断为延髓及颈胸段脊髓空洞者或原因不明确的脑室扩大及颅颈区畸形患者均应考虑到本病 ,进一步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 男,23岁,末婚。因后颈、肩部酸胀、麻木渐加重2年,伴四肢麻木、饮水呛咳、乏力1年,在当地医院经头颈部MRI检查诊断:“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996-09-12日在当地医院行枕下及C_(1-2)椎板减压术(未切开硬膜),术后半月伤愈出院。一月后上述症状日趋加重,伴四肢发硬,不能行走,继而四肢不全瘫痪,呼吸、吞咽困难。1996-11-20日转入我院。体检:神志清,呼吸浅快(28次/min),消瘦明显,  相似文献   

13.
脊髓空洞症—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外科治疗附院神经外科(046000)武金有任新亮肖剑王向阳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经常并发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由于MRI的应用,临床上SM-CM的...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8年至2006年共收治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ACM)合并脑积水28例,根据其病变的因果关系,进行相应的外科处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5岁(16岁~64岁),病程5个月至18年,平均9·6年。1·2临床表现头痛27例(以头痛为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例经磁共振扫描证实的小脑扁桃体延髓下疝畸形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延髓高颈髓、小脑、尾组脑神经和上位颈神经综合征,其中以延髓高颈髓症状阳性率最高。症状的轻重与小脑扁桃体延髓下疝的程度不成正此。磁共振扫描在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傅玉红 《河北医学》2009,15(5):629-630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咳嗽,喘憋,水肿,乏力、头晕,行走不稳5月余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咳嗽咳痰史,否认外伤史。这已经是第三次入院。病人今年2月因胸闷、乏力、气短在我院门诊行心电、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4月因症状加重伴双下肢肿入住市医院呼吸科,期间曾因呼吸浅慢、昏迷而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诊断AECOPD,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衰。经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出院20d症状又加重而住我科,入院查体,营养良好,  相似文献   

17.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又称Chiafi畸形(Arnold-Chifianmaly),是因后颅凹中线结构在胚胎期中的发育异常,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或和延髓下部甚至第四脑室,经枕骨大孔突如入颈椎椎管内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1].在脑发育过程中,后颅窝容积小,脑组织发育过度,以至部分脑组织疝出枕骨大孔.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同时延髓也有不同程度的下移,严重者延髓可完全移到枕骨大孔外[4].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分析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的手术治疗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接待的24例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采用后颅窝减压术,将患者的部分小脑扁桃体切除,并采用人工补片的方式扩大修补硬膜。结果:24例患者皆顺利完成了手术,在术后1个月进行了复查,并采用GO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其中效果评分为好有19例患者,百分比为79.17%,评分为差的患者有5例,百分比为20.83%。所有患者进行了4个月~1年的随访,对患者症状改善采用Tator标准进行评价,显示症状明显改善16例,症状部分改善6例,症状无明显改善2例,总有效率91.67%(22/24);此外,在随访的时候,并未发现患者出现脑膨出、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而言,采用合理的后颅窝减压术治疗,同时给予人工补片扩大修补硬膜,那么除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之外,对于并发症的预防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