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史,潜伏期长短不等。一般发病较快,皮损呈特殊形状,患部剧烈搔痒,伴灼热感;皮疹广泛者可有低热及轻微全身不适;反复接触致敏物可导致慢性发作。 发病部位与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部位一致,以暴露部多见;皮疹为片状红斑,水肿,上有密集丘疹、水疱或大疱,继而发生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边界清楚;如有强烈刺激物致病尚可导致皮肤坏死、溃疡,经治疗后可转变为亚急性而渐痊愈。 防治方法:尽快除去诱因,避免再接触致敏物或刺激物;内服抗组胺类药及维生素C;必要时静脉注射钙剂;病情重者可服强的松30毫克/日或用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2.
隔离或避免变应原是预防各年龄组病人患变应性疾病的基本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用于已发生了变应性疾病的和怀疑有潜在性变应性的病人.隔离或避免变应原是通过消除或至少减少病人同变应原(食物,吸入因子或接触物)接触而实现的.多样致敏效应是可以积蓄的,(即可以增强过敏反应)最好是,不仅应防止初次的致敏,并应通过隔离或避免以防止新的和其他的致敏.婴幼期,试图控制饮食和环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多见于工业化国家,常与职业性接触有关。引起ACD的致敏原多是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物质,通常为半抗原。目前已发现多达3000种以上的化学致敏原,如镍、二硝基氯苯(DNCB),二硝基氟苯(DNFB);还有芳香料如丁子香酚、肉桂醛(CIN)、肉桂醇和羟基香茅醛等。ACD是由T细胞介导的抗原特异性皮肤过敏反应,以抗原刺激后局部皮肤出现一系列的皮肤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介质释放为特征。不少文献肯定了Ⅰ型T淋巴细胞(包括CD4 Th1细胞和CD8 Tc1细胞)因子在ACD病变过程中的作…  相似文献   

4.
不少的工人刚进广时,皮肤很健康,但在工作中受到某些物理、化学或生物等职业性因素的作用,而发生的皮肤病称为职业性皮肤病。有的人直接接触原发性刺激物,即在接触部位发生皮炎,而有些人接触致敏物在第一次接触时并不引起皮肤反应,当连续接触或间隔一段时间再接触时,可引起皮肤的强烈反应。此病常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工人穿农少暴露面积大,接触刺激物的机会多,另外夏季汗腺  相似文献   

5.
郎格罕氏细胞是一种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上方的树枝状细胞,1868年郎格罕氏(Langerhans)用重金属染色法发现,并认为它是感觉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成份,接受外界环境对皮肤的刺激作用。100多年来,人们对它的功能作了种种推测:有人认为它可以调节其它表皮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多数人认为郎格罕氏细胞具有免疫功能,可以吞噬、处理和提呈由皮肤进入体内的化学致敏物质形成的抗原,因而在皮肤接触过敏的产生中有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郎格罕氏细胞的研究状况及其与化学物接触致敏产生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一、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历史,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发病较快,皮损呈特殊形状,患部剧烈瘙瘁,伴灼热感;皮疹广泛者可有低热及轻微全身不适;反复接触致敏物可导致慢性发作。发病部位与接触刺激物或致敏物的部位一致,以暴露部多见,皮疹为片状红斑,常有水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或水泡,继而发生糜烂、渗出、结痂等;损害边缘清楚;如果强烈刺激物致病时尚可导致皮肤坏死、渍  相似文献   

7.
食物过敏反应可见于婴儿,并常伴随其它特应性表现,这种反应需有一定比例的食物抗原与IgE抗体相接触后才能发生;若发生在与有关食品接触前,有人认为系产前致敏或产后疏忽进食或皮肤试验所致敏。近年虽有报道婴儿初次进食牛乳或蛋类而发生直接过敏反应者,然尚乏满意解释。故作者报道8例研究及随访结果,并对有关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接触性皮炎(contact dermatitis,CD)是指接触外源化合物而导致的皮肤炎性疾患,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通常将其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ICD)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ICD是一种不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皮肤炎症,而ACD属于T细胞介导的Ⅳ型超敏反应,需要预先致敏才能发生。另外,ICD形态变化广泛,在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水肿、脱屑和角质形成细胞囊泡化样变,在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裂隙、苔藓化和角化过度。由于这些变化都是非特异性表现,使得ICD通常很难与ACD以及内源性皮炎相区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基于人源THP - 1细胞系的皮肤致敏性体外替代测试方法(h - CLAT),探讨其应用于化妆品体外皮肤致敏性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参考OECD 442E测试指南,通过对10种标准化学品的致敏性预测建立h - CLAT试验方法,验证其准确性及灵敏度,再对10种特殊类化妆品产品进行皮肤致敏性评价,并与体内皮肤变态反应判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h - CLAT方法准确判定了10种标准化学品的皮肤致敏性,10种化妆品产品中,9种产品的预测结果与体内皮肤变态反应的判定结果具有一致性,均为无致敏性,1种产品被判定为具有潜在致敏性,与动物试验结果不一致。结论 基于有害结局路径(AOP)AOP理论,体外人源细胞系活化试验可作为化妆品皮肤致敏性评价的一种筛查方法,但针对体外替代试验的局限性,仍需整合其他测试方法进行皮肤致敏性预测。  相似文献   

10.
《健康》2000,(9)
有些人使用染发剂染发后会发生眼皮红肿、起泡的现象,这是一种眼睑皮肤对染发剂产生的过敏反应,医学上叫接触性皮炎。引起眼睑皮肤过敏的物质叫致敏原,常见的致敏原很多,除了染发剂外还有眼影粉、清洁剂(肥皂、洗发精、洗面奶等)及某些化装品,还有人甚至对某些药品如阿托品、磺胺类眼药水等也会过敏。眼睑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眼皮红肿、起泡,有时有黄色粘稠液渗出,病人有眼痒及烧灼感。  相似文献   

11.
职业性皮肤病是指从事职业性生产劳动引起的各种皮肤病变 ,其中职业性接触性皮占 90 % ,它包括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前者临床上常表现为灼热感、灼痒感 ,后者以瘙痒为主。治疗此类疾病 ,首先应避免接触刺激性物或致敏原 ,另外需局部或全身外用皮质激素类乳剂和内服抗组胺药物[1] 。但常用的单纯含皮质激素类乳剂 ,不能完全解除灼痒症 ,因此 ,作者在本院自制制剂倍尿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薄荷脑成份 ,制成一种即能解除病因又能止痒的外用乳剂。现介绍如下。1 仪器与试药所用原料为药用规格 ;所用试剂为分析纯 ;AEL— 12 0型…  相似文献   

12.
过敏原又称致敏原或变应原,是指能够使人发生过敏的抗原.过敏原是过敏发生的必要条件.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病人首次接触过敏原可使机体致敏,其致敏期时间可长可短,这段时间内没有临床症状,当再次接触过敏原后即发生过敏反应而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是指在劳动或作业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接触具有刺激和(或)致敏作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皮肤炎症性改变。它是职业性皮肤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引起接触性皮炎的有害因素大多属化学性物质,因此,职业性接触性皮炎在化工行业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防霉剂α-溴代肉桂醛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致敏性。方法 对两个工厂接触α-BCA的108例工人进行了临床检查,并以23例不接触者作对照;以α-BCA对健康成人作为皮肤刺激和致敏试验。结果 108例接触工人中接触性皮炎患病率达42.6%,;1%及0.5%浓度一次闭合敷贴48小时均可致伴有疼痛的大疱。以0.01%浓度诱导、0.004%浓度激发,测得α-BCA对无过敏史的健康成年志愿者的皮肤致敏比例  相似文献   

15.
药物过敏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类,又叫药物变态反应,是指按正常的用法、用量接受治疗药物后,发生的一些药理作用以外的不正常的反应和症状,这种反应不具有普遍性,只发生于少数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它的发生也不取决于药量的大小,有时,一些高度敏感的人,即使应用极少量的药物或轻微的接触,也能引起严重反应。所以药物过敏不是正常药理作用的加重,而是药物作用性质上的反常,是一些特异体质的人对药物“质”的过敏,而不是量的中毒。在本质上,药物过敏是机体对于抗原或致敏原的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即变态反应;它和药物的毒性反应、药物的副作用是有区别的。在药物的过敏反应中约有1/3左右的病例累及皮肤,故有人提出皮肤药物反应或药物性皮炎。  相似文献   

16.
卫生巾属于妇女经期所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按照国家标准,卫生巾可分为普通级和消毒级两种。所谓消毒级产品,就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普通级产品则是未经上述方法消毒的产品。 由于卫生巾使用时直接接触女性的敏感部位,而经期又是女性身体抵抗力较低的时期,稍不注意,极易产生感染或导致妇科疾病。所以,在选购这类产品时,除了考虑功能的全面性外,更应从卫生安全方面考虑。曾有报道,我国南方某厂女工因使用带有致敏物质的卫生巾,导致多位女工阴部瘙痒、疼痛。其中最为严重的一位女工,产生外阴及肛门周围皮肤溃烂(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经过一个多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鞋用胶水对皮肤的致敏情况。对该省境内规模较大的5家制鞋企业的8份鞋用胶水样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其结果表明各样品的皮肤致敏程度为弱致敏或轻致敏,等级为Ⅰ级或Ⅱ级。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受试物5027营养霜在短期内集中推销后出现多例皮肤不良反应(接触性皮炎)《毒理实验结果急性皮肤刺激试验无刺激性(皮肤反应积分家兔0.125,豚鼠0.100),多次皮肤刺激试验无明显刺激性(刺激指数11.6,病理积分3.8);皮肤变态反应训度致敏物(致敏率40%)。实验研究表明不能排除其对人体的致敏作用,提示对新的原料、成分或产品上市前应做好必要的安全性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张宏  王晶  王艳杰 《职业与健康》2001,17(10):139-140
环氧树脂是已被确认的原发性刺激物或致敏物。长期反复接触易造成皮肤损伤,但引起典型的接触性皮炎报道甚少。我院收治7例因使用53925ZG环氧树脂涂涮胶(以下简称环氧树脂胶)致接触性皮炎患者,现报告如下。1 卫生学资料 7例患者入院前在某电机厂同一个车间内,同时使用一种型号的环氧树脂胶在一个大型电机上进行下线作业,最长工作时间为21d,最短7 d。53925ZG环氧树脂胶是由环氧树脂(双酚A—环氧氯丙烷型),活性稀释剂(二缩水甘油醚)和704固化剂  相似文献   

20.
问题解答     
问:何为斑贴试验?如何应用? 答:斑贴试验是皮肤免疫试验的一种,它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可疑致敏物质,在患者皮肤上诱发迟发型变态反应,从而查明致敏原,明确诊断。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