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某些心血管疾病时血浆内皮素(E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34例正常人与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高血压病(HT)及21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血浆ET水平的测定。结果:AMI、HT及CHF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UAP组血浆E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MI组及CHF组不同心功能分级及HT组不同分期之间,随病情加重,血浆ET水平有升高的趋势(P<001)。结论:血浆ET浓度与AMI、UAP、HT及CHF的病理生理过程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变化。方法 54例UA患者为实验组,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指示物,血浆内皮素(ET-1)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变化,动态测定患者在入院后48h内的血浆ET-1水平,CEC计数对照组同时测定。结果 实验组血浆ET-1和CEC均在UA早期4h就达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48h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及生 化方法淀测60例肾脏病患者血浆ET和NO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①肾肘病组血奖ET-1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祺氏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高血压组患者血浆ET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③肾机能不全组血浆E稿于肾机能正常组(P〈0.01),血浆NO低于肾机能正常组(P〈0.05)。④ET分别与血压、BUN及Scr呈正相关,NO分别与血压、BUN及S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射免疫及生化方法测定60 例肾脏病患者血浆 E T 和 N O 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示:①肾脏病组血浆 E T1 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1) ;血浆 N O 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 P < 0 .01) 。②高血压组患者血浆 E T 高于非高血压组( P < 0 .01) ,血浆 N O 低于非高血压组( P < 0 .01) 。③肾机能不全组血浆 E T 高于肾机能正常组( P < 0 .01) ,血浆 N O 低于肾机能正常组( P < 0 .05) 。④ E T 分别与血压、 B U N 及 Scr 呈正相关, N O 分别与血压、 B U N 及 Scr 呈负相关。提示血浆 E T 及 N O 可能参与肾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与动态血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2型糠尿病高血压者尿儿茶酚胺(UCA)与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HPLC-ECD测定30例糠尿病高血压者(HDM组)及25例糖尿病血压正常者(NDM组(UCA浓度「c(UCA)」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HDM与NDM2组间以及血压昼夜节律反转(n=10)与非反转者(n=43)间日、夜及24h尿的NE、E水平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36例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血浆内皮素(ET),心房利钠多肽(ANF)、精氨酸加压素(AVP)、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浓度,并与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COPD患者血浆ET、ANF、AVP浓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ET升高与ANF、AVP呈正相关(ANF:r=0.3967P<0.05,AVP:r=0.4149P<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糖尿病肾病各期中的致病使用。方法:应用放射计数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微柱层析法测定6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糖化血红蛋白(GHbA1C)、胰岛素(LNS)、C肽(CP)、空腹血糖(FBG)、24h尿白蛋白(UAER)、α微球蛋白(α1-MG)等指标。糖尿病患者无糖尿病肾病组(DMⅠ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MⅡ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方法:以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模型与烧伤患者早期血清(EBPS)共同孵育1,4,12及24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EBPS对培养EC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表达的影响.以相应浓度的正常人血清和小牛血清作对照.结果:EBPS能迅速上调EC粘附分子ICAM-1,PECAM-1的表达,其表达效应与EBPS浓度及作用时间相关,200mL/LEBPS作用24h,阳性细胞率和阳性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最高.结论:EBPS可促进EC粘附分子的表达.EC粘附分子表达增强,能促进循环WBC与EC粘附,越血管迁移和向组织中浸润,可能是介导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段绍斌  罗季安 《湖南医学》1996,13(4):197-198
前瞻性观察了16例肾功能正常患者造影前、造影后24,48h肾功能动态变化。造影后24h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无显著变化(P〉0.05),尿谷氨酰转肽酶(γ-GT)、N-乙酰基-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乳酸脱氢酶(LDH)较造影前显著增高(P〈0.01)。造影后48hBUN,SCr显著增高(P〈0.01),尿γ-GT,NAG,LDH显著恢复(P〈0.05);但仍明显高于造影前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肽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炜  王永志 《铁道医学》1999,27(4):233-235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肽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同步动态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浆ET(内皮素)、CGR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NPY(神经肽Y)、NT(神经降压素)的浓度。结果 AMI组即刻第1天、第7天和UA组发作期ET、NPY,CGRP均明显高于AMI恢复期、UA缓解期、SA组和正常对照组:NT则一直处于降低  相似文献   

11.
依诺沙星对大鼠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国产依诺沙星( E N X)对大鼠血浆茶碱( T P)药动学的影响,给临床合理使用 E N X 提供实验依据。经灌胃给予大鼠单剂量 T P20m g/kg,同时给予 E N X (300m g/kg 及450m g/kg)3次,用 H P L C法测定给 T P后1、2、3、5、7、12、24小时的血浆 T P浓度。结果显示茶碱以一室药动学模型消除, E N X 使 T P浓度明显升高, T1/2 β延长, A U C增大,血浆清除率下降,具有剂量依赖性。由此表明国产 E N X 与 T P有明确的相互作用,合用时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右心漂浮导管检测了20例临床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体动脉和肺动脉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显示:体动脉血浆ET-1水平(57.00±8.89)pg/ml小于肺动脉血浆ET-1水平(75.92±17.36)pg/ml(P<0.001):COPD并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的(83.90±17.12)pg/ml明显高于COPD非PAH组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62.73±4.43)pg/ml(P<0.05);肺动脉混合静脉血浆ET-1水平与肺动脉平均压(PAPm)及肺血管阻力(PVR)呈显著的正相关(r=0.88,P<0.001;r=0.081,P<0.001),与心输出量(CO)、氧饱和度(SAT%)呈显著的负相关(r=-0.47,P<0.05:r=-0.79,P<0.001)。提示ET-1在COPD并PAH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寡腺苷酸合成酶(2-5AS)活性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PEI-CELLULOSE薄板层析法。结果:(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AS基础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2)IFNα治疗结束后HCVRNA持续阳性的病人2-5AS基础水平比HCVRNA转阴的病人要高(P<0.05);(3)IFNα治疗效果较好,HCVRNA转阴的病人2-5AS水平在用药后24h比HCVRNA未转阴的病人上升得更高(P<0.01);(4)用药后1个月2~5AS水平与IFNα治疗效果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2-5AS可以作为评价干扰素治疗效果的1个机体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4.
陈琦  殷志伟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8):870-871,879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及正常人外周新鲜分离的T淋巴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抗体(ANA)的含量。结果显示,SLE患者T细胞C-myc蛋白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且活动期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1),活动期血浆ANA含量明显高于非活动期(P〈0.01),且外周血T细胞C-myc蛋白水平与血浆ANA含量呈正相关(r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所致神经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单纯SAH组和尼莫地平处理组大鼠观察手术前后基底动脉管径,并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CBF)、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脑组织内皮素-1(ET-1)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SAH组大鼠在诱导SAH后rCBF立即降低,并持续24h,同时有基底动脉痉挛;SAH后1h开始至24hSEP潜伏期逐渐延长,脑组织ET-1含量显  相似文献   

16.
NAC对大鼠I/R心肌细胞凋亡及bad、bak、bax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EN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对N-L酰基-L-半胱氨酸(NAC)对大鼠心肌缺血45min再灌注24h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对凋亡促进基因bad、bak和bax蛋白表达的调节进行研究。结果:(1)NAC加IR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肌细胞核占总心肌细胞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组(P〈0.05);(2)NAC加IR组表达bad、  相似文献   

17.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16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S L E) 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新鲜分离的 T 淋巴细胞 C-myc 蛋白的表达;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浆中的抗核抗体( A N A) 的含量。结果显示, S L E 患者 T 细胞 C- myc 蛋白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P< 0 .01) ,且活动期明显高于非活动期( P< 0 .01) ;活动期血浆 A N A 含量明显高于非活动期( P< 0 .01) ,且外周血 T细胞 C—myc 蛋白水平与血浆 A N A 含量呈正相关(r = 0 .7668 , P< 0 .01) 。结果提示,在 S L E 发病过程中存在 C- myc 蛋白的异常表达, C- myc 蛋白在 S L E 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雄翔  陈璧 《医学争鸣》1999,20(5):442-444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机理,方法:以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EC)模型与烧伤患者早期血清(EBPS)共同孵育1,4,12及24h,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EBPS对培养EC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表达的影响。以相应浓度的正常人血清和小牛血清作对照。结果:EBPS能迅速上调EC粘附分子ICAM-1,PECAM-1的表达,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血管痉挛(CVS)及其因性缶害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大鼠SAH模型,以假手术组为对照,检测24h内局部脑血流量,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的动态改变,同时于手术前后测量基底动脉(BA)管径。结果 SA后24内rCBF迅速而持续降低,血浆及脑组织ETI浓度显著增加。SAH后BA明显痉挛。结论 血浆及脑组织ET1增加在SAH后急性CVS及其脑缺  相似文献   

20.
郑守冰  林振中  叶小香 《广东医学》2020,41(16):1706-1709
目的 探讨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 -1(VILIP-1)、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 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进展性卒中(SI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 60例 SI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 选取 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个月按照改良 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2)39例和预后不良组(mRS>2)21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 VILIP-1、UA、 CRP、NSE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VILIP-1、UA、CRP、NSE对 SIP预后的预测价值。结 果 观察组的血清 VILIP-1、UA、CRP、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预后不良组的血清 VILIP-1、 UA、CRP、NS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VILIP-1、 UA、CRP、NSE、联合诊断预测 SIP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94、0947、0.928、0.920、0.996,均具有 诊断性,四项联合预测预后准确性最高。VILIP-1诊断的 AUC明显高于 UA、CRP、NSE诊断(Z=2392、 2.589、2.795,P=0.017、0.010、0.005),联合诊断的 AUC明显高于 UA、CRP、NSE单项诊断(Z=2.494、 2.667、2.870,P=0.013、0.0080、0.004)。在最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VILIP-1为 95.2%、 97.0%;UA为 100.0%、83.8%;CRP为 100.0%、80.8%;NSE为 100.0%,特异度为 74.7%;联合诊断为 95.2%、100.0%。结论 血清 VILIP-1、UA、CRP、NSE在 SIP呈高表达,对其预后均具有诊断价值,四项联合 的诊断准确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