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高龄(≥75岁)急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拟行ERCP治疗的75岁以上胆囊炎患者。本次急性发作时间为1~5 d,均经影像学(包括腹部超声、CT及磁共振)确诊为急性胆囊炎。所有手术患者均给予留置鼻-胆囊引流(ENGBD),术后观察腹部体征、体温、C反应蛋白(CRP),腹部影像学及记录胆囊引流情况,出院后定期随访。结果共有24名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75~88岁,平均(81.0±3.2)岁接受ERCP检查,其中术前诊断18例为结石性胆囊炎(75.0%),6例为非结石性胆囊炎(25%),13例(54.2%)合并胆总管结石。所有患者均成功留置鼻胆引流管,21例(87.5%)于术后腹痛缓解,体温降至正常,CRP于术后6 d内均降至正常。2例(8.3%)术后出现高淀粉酶,3 d后降至正常。无ERCP相关穿孔、出血、术后胰腺炎、死亡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12个月,23例(95.8%)症状长期缓解,1例因症状反复出现行腹腔镜手术。结论对于无法行急诊手术的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行ERCP留置鼻-胆囊引流管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病因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6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ERCP检查明确病因后,对胆管结石行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后取石;对乳头炎必狭窄行EST或EPBD治疗;对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和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SOD)行EPBD治疗;对乳头肿瘤和肝门胆管癌行内镜胆管金属内支架治疗(EMBE);对化脓性胆管炎,继发性胆总管多发结石、结石难以一次取净及术后胆瘘,胆管中段狭窄行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结果 315例(96.6%)ERCP成功。未发现异常30例。胆管结石191例,186例经1-3次内镜取石后取净。乳头炎性狭窄39例,经EST或EPBD治疗1次成功。乳头旁憩室压迫乳头开口9例,行EPBD治疗1次成功。胆管中段狭窄16例,11例行ENBD成功。乳头肿瘤6例,肝门胆管癌5例,EMBE治疗后黄疸减退。SOD7例,行EPBD治疗成功。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胆囊管结石残留4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瘘2例,行ENBD治疗成功,避免再次外科手术。总的并发症发生率4.8%,其中急性轻型胰腺炎11例,急性胆管炎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 ERCP能及早发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确切病因并给予相应内镜治疗。熟练掌握ERCP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介入治疗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以2002年亚太共识报告中提出的共识意见为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回顾分析1997年1月到2006年8月间经内镜介入治疗的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资料,内镜治疗方法等,并随访其疗效。结果36例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患者,共行ERCP77次,其中1例2次插管失败,1例胰管置入术未成功,2例失访;成功进行内镜介入治疗和随访的32例患者中,内镜治疗后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者共26例(81.2%),4例最终行手术治疗;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7%(20/75),均经短期药物治疗后好转,无出血、穿孔、死亡病例。结论内镜在治疗青少年慢性胰腺炎方面的初步疗效确切,可作为青少年慢性胰腺炎的一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胆道系统及胰腺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手段。缺点为可致胰腺炎、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2005年3~10月,我们共为63例患者行ERCP检查。其中3例术后并发胰腺炎(ERCP术后开始出现的腹痛、恶心、呕吐、腹部压痛等并发症状持续24h,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值3倍以上)。现分析其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最佳治疗方法及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十二指肠镜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针对胆管结石、壶腹括约肌功能障碍、胆管狭窄等综合征,分别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碎石及取石术、胆道探条扩张术及胆管支架置入术。[结果]诊治的96例PCS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中以胆管结石及乳头括约肌功能障碍者最为明显。胆红素1周后均下降40.6%~62.5%,发热患者术后1~3d内恢复正常,无大出血及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例有一过性淀粉酶升高,经用善宁及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均在24~48h恢复正常。[结论]经内镜诊治PCS是一种损伤小、快速有效的微创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管并发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LC术后胆管并发症者行ERCP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处理。结果本组ERCP显示,胆管残余结石70例,45例采用括约肌切开术(EST),25例采用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结石排出67例;胆总管部分狭窄17例,行胆管扩张和内镜逆行胆管内引流术(ERBD),术后随访1a狭窄解除12例;胆总管完全横断5例,2例行ERBD,黄疸减退后均行外科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瘘4例,3例经EST治疗后症状减轻,避免手术,1例症状无改善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对Lc术后胆管并发症者行ERCP,有助于明确病因,并指导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胆囊术后结扎夹移位(post-cholecystectomy clip migration, PCCM)是腹腔镜胆囊术后少见的并发症,可以导致医源性胆总管结石,多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进行处理[1-2]。ERCP术后并发症有胰腺炎、出血、穿孔和胆道感染等,除此外胆道出血和胆管支架移位也是ERCP相关并发症[3]。  相似文献   

8.
<正>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治疗胰胆管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1],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RCP已成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然而随着ERCP越来越多被应用于临床,新的并发症引起人们关注。目前急性胰腺炎(PEP)、出血、穿孔和胆管炎等为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2]。ERCP并发消化道穿孔以十二指肠穿孔常见,肝脏穿孔为罕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查阅相关文献,目前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报道。现将一例ERCP术并发肝脏穿孔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消化道复杂手术后胰胆系统疾病内镜诊治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4例复杂消化道手术(2例Roux-en-Y术、2例Whipple术)后进行气囊辅助内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1例患者为单纯双气囊小肠镜探查手术后胆肠吻合口,3例为气囊辅助内镜检查结合ERCP技术.结果 1例患者成功实施治疗性ERCP,其余3例患者明确了诊断.4例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出血、穿孔等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 气囊辅助内镜检查法结合ERCP技术是消化道复杂手术后胰胆疾病重要的诊治手段.  相似文献   

10.
邱洪清  何斌 《胰腺病学》2013,(6):403-404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目前肝胆胰疾病诊治最有效的手段,较传统的手术探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但ERCP术后的感染、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等并发症仍然是学者研究的热点.据统计,诊断性ERCP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3%,治疗性ERCP的发生率则高达6.3% ~ 11% [2-3],极大增加了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甚至危及生命[4].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成熟,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鼻胃管引流术对胆胰疾病的辅助治疗及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5],但何者更优国内尚无统一的认识,且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比较两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与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7月~2011年6月间经ERCP与EPBD诊断和治疗的PCS患者57例,分析应用情况.[结果]55例(96.5%)成功实施ERCP,2例末成功者均为壶腹部肿瘤破坏乳头,经取活检明确病因.57例中未明确病因4例(7.2%),胆总管结石24例(42.1%),均经一次内镜取净结石;胆管中段狭窄6例(10.5%)、乳头炎性狭窄6例(10.5%),乳头旁憩室5例(8.8%),均行EPBD治疗成功;胆囊管残留过长及伴有残留结石4例(7.2%),行EPBD后效果不满意转外科手术治疗;壶腹部肿瘤4例(7.2%)转行外科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3例(5.3%),胰腺癌1例(1.8%).ERCP与EPBD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结论]ERCP与EPBD能及时明确PCS的病因,予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诊断、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163例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者行ERCP检查,造影成功159例,150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经内镜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结果胆总管结石ERCP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3%;胆总管结石150例,取石成功141例,成功率94.0%;EST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少到中等量肠道出血3例,高淀粉酶血症5例,无肠穿孔、大出血及死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可提高胆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EST取石是肝外胆管结石治疗的优良方法,对已作胆囊切除后肝外胆管残留或复发结石并应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治儿童及青少年胰腺分裂(PD)伴急性复发性胰腺炎(RAP)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经ERCP明确RAP型症状性PD诊断,并行内镜下副乳头括约肌切开联合副胰管支架置入术(ESCS)及主副乳头双括约肌切开联合副胰管支架置入术(Bi-ESCS)治疗,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9例患儿纳入回顾性分析,汇总诊治完成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9例均为首次确诊,共行18例次治疗性ERCP,副胰管插管成功率为100.0%(18/18)。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18),均较轻微,包括术后轻型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各1例次。随访3~60个月,9例术后腹痛均获得改善(其中7例未再出现腹痛或复发胰腺炎),复查MRCP、CT等均未见胰管扩张,患儿体重增加,身体及智力发育正常。结论 ERCP可明确RAP型症状性PD诊断,还可采用ESCS及Bi-ESCS技术对确诊的儿童及青少年患儿进行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基础,尤其在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EST是运用最广泛最成功的内镜下技术.尽管如此,EST仍然有不少短期、长期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胰腺炎及乳头狭窄、胆管炎等[1].1983年,Staritz等[2]介绍了一项可以替代EST的新技术--内镜下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与EST相比,EPBD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熊光苏  吴叔明 《胰腺病学》2004,4(4):249-251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l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开展30年来,由于能在诊断的同时进行一些治疗,是肝胆胰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熟练的内镜医师ERCP成功率可达95%,但ERCP引起的术后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仍可达3%~5%。其主要并发症包括急性胰腺炎、出血和穿孔。尤其是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往往给患者增加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治作用及并发症预防。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ERCP诊治的131例胆总管结石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ERCP术中选择性胆管插管、造影、取石过程以及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情况。结果①ERCP选择性胆管插管成功率为94.6%(124/131),胆总管结石取出成功率是96.8%(120/124);②E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为96.9%(127/131),MRCP诊断胆总管结石准确率为90.1%(118/131):③ERCP总并发症为6.9%(9/131):穿孔1例(0。8%)、出血2例(1.5%)和胰腺炎6例(4.6%)。结论ERCP联合MRCP是诊治胆总管结石首选的诊治方案,提高医生操作水平能减少ERCP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行ERCP的住院患者,将ERCP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在ERCP术前及术中分别将患者和操作相关情况记录在统一的观察表上;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出院;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纳入观察的165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中,25例发生并发症(15.2%),其中急性胰腺炎22例(13.3%,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1例),出血1例(0.6%),急性胆管炎2例(1.2%),无穿孔或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多变量分析提示术后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是:女性(OR=3.8,95%CI1.4~10.8)、复发性胰腺炎(OR=3.1,95%CI1.0-9.9)、副乳头切开术(OR=5.9,95%CI1.2—28.8)。结论与常规ERCP操作比较,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女性、复发性胰腺炎、行副乳头切开术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8.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6):1413-1415
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经成为治疗胆胰系统疾病的一线微创诊疗方法,它也是目前消化内镜技术中难度最大和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相关并发症时有发生。十二指肠穿孔是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穿孔发生率0.08%~0.6%,病死率8%~23%[1],需要迅速作出诊断和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回顾分析西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发生的ERCP相关十二指肠穿孔4例(均为StapferⅠ型),3例经内镜下治疗,1例行外科手术,根据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后的内镜随访周伯南1978年~1989年我们收治消化性溃疡穿孔63例,12例行急症胃部分切除术,51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81.0%)。后者有40例进行随访(随访率78.4%),其中37例作内镜检查,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对37例术后...  相似文献   

2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并发穿孔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尽管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的操作技术日趋成熟,临床开展的数量逐年增加,但ERCP术后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在ERCP术常见并发症中,以穿孔的病情发展最为迅速、复杂,延误诊治常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尽早发现穿孔、正确的评估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关注的问题。ERCP操作可以导致4种类型的穿孔:(1)括约肌切开引起的十二指肠后壁穿孔;(2)导丝或其他附件所致的管道或肿瘤的透壁性穿孔;(3)内镜所致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远离乳头)的穿孔;(4)支架相关的穿孔。临床上根据穿孔类型、胆胰液渗出的严重程度及临床表现不同,采取不同治疗的方法。我们根据最近文献报道并结合自身的诊治体会浅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