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伤寒论》则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体系。作为中医学的两大特点之一的辨证论治是从《伤寒论》开始形成的,具体而言就是从《伤寒论》中的外感疾病的六经辨证拉开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序幕。 《伤寒论》初学者,往往会觉得尽管《伤寒论》言简义赅且能很好地指导实践,但是它却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近现代中医的辨证论治都通过四诊去获得资料,而在《伤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范畴。通过文献整理,从六经辨证立论,结合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梳理总结变应性鼻炎的六经辨证规律,以扩展临床辨证思路。张仲景继承《黄帝内经》理论,著《伤寒论》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变应性鼻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为医学经典巨著,身为中医学子,我们要深入学习《伤寒论》,学会应用并指导临床。其一大成就是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笔者从三阴三阳理论来源、内经中的三阴三阳、《伤寒论》三阴三阳位序关系、六经病各自的表里证来阐述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传变规律、表里关系的认识,懂得六经辨证体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思维。  相似文献   

4.
郁保生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79-1481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众所周知,此书之全名应为《伤寒杂病论》。由于历史的原因,仲景的原作被“一分为二”,初经晋王叔和编次整理,将《伤寒论》部分单独分出来.后来《伤寒论》又经宋代林亿等校订,即从宋代起留传下来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本书,其内容十分丰富和精湛,言简意赅,法简完备。本文仅就《伤寒论》六经理论的临床应用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聂惠民教授经过学识伤寒、讲授伤寒、创研伤寒、诊用伤寒、论写伤寒,而专攻仲景学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她善于运用经方,灵活运用经方,尤其善于运用合方治疗疑难杂病,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如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痰浊内盛、肝阳上亢之眩晕;用小柴胡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肝气郁结、木郁乘土之眩晕;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胆郁滞、心气不足之失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生脉饮加减治疗痰饮内阻、气阴不足之胸痹。  相似文献   

6.
罗俊华  巴元明 《光明中医》2014,(10):2039-2040
探讨了《伤寒论》六经辨证治疗肾性水肿的理法及代表方剂,并结合临床对其主要症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对现在的中医肾脏水肿病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急性胰腺炎是以胰腺局部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的疾病,结合中医辅助治疗可缓解其临床症状。中医认为急性胰腺炎多为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其治疗总纲多以“通”为用。在《伤寒论》中提到“下法”可通泄有形之邪,文章分析《伤寒论》中可用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典下法方剂,认为主要以泻阳明腑实、清肝胆湿热、散水热互结、通调气血瘀滞为治疗原则,中药方剂则主要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陷胸汤、桃核承气汤及相应加减方药为主。以上方药经过实验及临床研究,均对急性胰腺炎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适合临床推广运用。在辨证使用下法的同时,也应注意下法使用的禁忌症。但中医辨证论治,仍不可拘泥于一法,需结合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在现今临床上高度重视慢性疑难病、“未病”的治疗,而对急危重症的治疗提及不多,甚至在急诊、急救领域大有阵地不断萎缩趋势。急危重症是指在临床上具有病情急、病势重、进展快、死亡率高的一类疾病。历代中医名家的成长心路历程,无一不是在处理急危重症的实践经历中磨练砥砺而成。《伤寒论》是一部治疗急危重症的专著,而经方尤为《伤寒论》中治疗急危重症的核心与精华。在临床现状方面,突破现行普遍认为的只有门诊上的慢性疾病、调理类疾病才是中医学的“优势病种”的思维定势,寻找中医在急危重症领域的临床优势切入点,探索《伤寒论》与重症医学的学科交叉,提升经方治疗急危重症能力,建立经方治疗急危重症的学科体系,揭示经方治疗急危重症的临床证据,提升中医学在急危重症领域的贡献度,已成为现今中医临床的强烈呼唤与需求。在关键科学问题方面,经方治疗急危重症的体系涵盖伤寒本质、六经实质、条文内涵与经方剂量等传统核心理论。在未来的学术传承与体系构建上,以临床难题为导向,突破现行传统经典学科体系存在的模式单一,创新能力薄弱,转化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明确急危重症领域的中医优势病种,倡导基于“病机结合病理,药性结合药理”的研究模式,树...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蕴含循证医学观念,表现在对最佳证据提炼、重视评价思想运用、具有荟萃分析的雏形以及证据推荐的分级四个方面。循证医学虽然是现代学科发展交融的产物,但是它"基于问题、遵循证据、关注实践"的观念与《伤寒论》的思想不谋而合。从循证医学进行探讨《伤寒论》,可深刻领悟仲景确立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一、《伤寒论》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答:《伤寒论》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并结合临床经验,探讨了人体感受病邪以后,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和临床证候的特征。它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为纲,密切结合脏腑及病因,阐明了外感病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创造了“六经辨证”的方法,以及治疗原则和方剂的配伍。全书共十卷,  相似文献   

11.
《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书中所载方剂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本文根据伤寒六经的生理病理和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总结出颈椎病的六经证候属性及传变规律,并基于方证对应、病机推求、循经辨证等方法论述了经方在颈椎病中的运用,同时简述了《伤寒论》中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法则。  相似文献   

12.
朱曾柏老师,近以所著《论中医内伤热病学》一书相赠。愚认为本书最大优点,是对中医内伤热病学的理论能全面地、细致地进行阐发并附有临床上实际运用的治验。中医论外感热病之书,如《伤寒论》着重于六经辨证,首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并提出“病有发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辨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经典著作。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倡导的辨证论治的原则 ,主要有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脉证合参的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这些辨治原则至今仍指导着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各科的诊疗实践。1 辨六经融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伤寒论》中 ,张仲景首先确立六经之为“病” (提纲证 ) ,然后在六“病”的前提下 ,再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为此 ,有人建议将“六经”改称“六病”。六病皆有自己的因、机、证、治 ,如太阳病 ,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4.
著名经方家胡希恕先生和其弟子首都国医名师冯世纶教授的研究指出:中医有两大理论体系——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理论体系和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体系与脏腑辨证体系。胡老为研究《伤寒论》倾注了毕生心血,他发展经方六经辨证体系理论,有独特见解,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此文依据胡老和冯老的理论体系,浅析《伤寒论》中第96条、第97条、第263条等关于少阳病提纲的条文。由于少阳病临证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根据上述提纲来指导临床判断少阳病、治疗典型和常见的少阳病,将咳嗽、胸闷心悸、慢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梅核气、消化不良、慢性胃痛、慢性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更年期潮热等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眼耳鼻喉五官科以及妇科病症等多系统诸多病症联系起来,并阐述临床应用心得,理论指导临证实践,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付琳  向光维  李小会 《吉林中医药》2020,40(1):48-51,55
肾性水肿临床可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仲景继承《内经》理论,著《伤寒杂病论》并开创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对现代肾性水肿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体系囊括了经络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禀赋等理论基础。根据六经辨证理论体系,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理论为基础,结合各经辨证要点,将《伤寒论》六经辨证引入肾性水肿的临床诊疗。拓展六经辨证理论在肾性水肿临床治疗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陆渊雷先生是海派中医的代表医家之一,在学术上参汇中西医学,提倡"中医科学化",著有《伤寒论今释》和《伤寒论概要》,明确六经的概念和渊源,强调证候群是六经病证的本质,对于张仲景《伤寒论》具有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在临床治疗上,善于运用和化裁经方,辨证论治。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创新精神,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张培丽 《陕西中医》2019,(2):267-269
摘 要 偏头痛作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不可根治、易复发等特点。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医学的进步,偏头痛已成为神经内科就诊的重要疾病之一。但现代医学缺乏对偏头痛有效的治疗措施,中医治疗偏头痛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多为单一复方辨病治疗,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疾病的宗旨。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方法治疗偏头痛,充分发挥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六经所属的不同脏腑、经络病理变化、不同的疾病发展阶段表现不同的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加以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辨证理论。本文从《伤寒论》六经辨证论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角度出发,以《伤寒论》中提及的偏头痛为研究对象,对此加以整理并溯本追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中医经典方剂研究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赛美 《国医论坛》1999,14(5):41-44
“经方”,专指汉方医家张仲景创制的方剂,以其配伍严谨,用药精炼,疗效确切,适应性强而被誉为“医方之祖”。而经典方剂,则因其为中医经典医著《伤寒论》、《金匾要略》、《温病学》所载而获其名。其理法方药一线贯通,或病证结合,或汤方证一体,是《伤寒论》、《金鹰要略》、《温病学》的显著特点,也是三门课程合而为一,成为当今“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重要依据之一。加强经典方剂研究不仅能深入揭示张仲景、吴胡通、叶天土、薛生白等著名医家制方之蕴义,从微观上阐释六经、脏四、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实质,促进学科学术发展,而且…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以张仲景的方剂为代表。聂惠民教授经过学识伤寒、讲授伤寒、创研伤寒、诊用伤寒、论写伤寒,而专攻仲景学术,对《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及其理、法、方、药的运用具有独到见解,临床上她善于运用经方,灵活运用经方,尤其...  相似文献   

20.
鉴于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重要方剂如栀子大黄汤(《金匮》)和茵陈蒿汤(《伤寒论》)均以大黄为其主要成份之一,因而提示大黄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可能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们以乙醇提取大黄,精制,配成注射液(1毫升相当生药0.5克),静脉滴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20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