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Singh指数分析了63例女性髋部骨折和54例非骨病的女性骨盆正位片,Singh指数可反映骨质疏松程度,妇女随年龄增加,Singh指数降低,尤其在绝经后更为明显,Singh指数Ⅳ度以下时,骨折的危险性增加。Singh指数在骨科的诊疗中有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骨密度测定、Singh指数两种不同检查方法评估骨质疏松程度的相关性,了解不同髋部骨折之间Singh指数的差异性,为基层医院筛查高危人群提供简便廉价的方法.方法 统计因轻微外伤所致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各100例,调取骨盆正位片,并按Singh指数分类法统计股骨近端骨小梁级数,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Singh指数的差异性.结果 股骨颈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为(3.73±1.100),粗隆间骨折患者Singh指数为(3.27±1.286),两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X线片评定股骨近端骨小梁结构变化对于预测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应用Singh指数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ingh指数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俞扬*朱丽华(南京市鼓楼医院骨科,南京210008)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Singh指数测定近年来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研究逐渐被重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大多都有骨质疏松的表现。因此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跟骨定量超声 ( Q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骨科门诊自愿受试者进行 QUS测值及髋关节 X线摄片 ,由同一名放射专家行 Singh指数分级 ,随机取 48例 QUS主要参数及据 X线评估的 Singh指数 ,采用 SPSS软件作统计学处理 ,分析 QUS主要参数与 Singh指数的相关性 ,并建立判别方程 ,由 QUS的主要参数宽带超声衰减 ( BUA)、劲度指数 ( STI)及超声速率 ( SOS)求出 Singh指数。结果 :QUS主要参数中 ,BUA与Singh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 r =0 .85 7,P <0 .0 0 1 ) ,STI与 Singh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 r =0 .80 8,P <0 .0 0 1 ) ,而SOS与 Singh指数无显著相关性 ( r =-0 .2 2 9,P >0 .0 5 )。判别方程为 :F1 ( 1 ) =-2 40 7.3 3 5 +1 0 .999× BUA+3 .0 83× SOS-7.71 5× STI;F2 ( 2 ) =-2 3 99.92 6+1 0 .85 6× BUA+3 .0 78× SOS-7.60 5× STI;F3( 3 ) =-2 3 60 .5 1 2 +1 1 .1 1 7× BUA+3 .0 46× SOS-7.61 8× STI;F4 ( 4 ) =-2 3 3 7.466+1 1 .1 79× BUA+3 .0 2 5× SOS-7.5 1 3× STI;F5( 5 ) =-2 3 1 0 .60 3 +1 1 .2 2 7×BUA+3 .0 0 3× SOS-7.441×STI;F6 ( 6) =-2 3 1 7.5 0 0 +1 1 .2 2 9× BUA+2 .999× SOS-7.3 1 4× STI。结论 :QUS评价骨质量具有量化评估、省时、省钱、无辐射危害等优点 ,  相似文献   

5.
资料与方法符合《中国人骨质疏松建议诊断标准》及《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的绝经后女性髋部粗隆骨折患者60例,伤后到手术时间0~7天,平均3.5天,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49.4±7.3岁,绝经时间8.2±4.3年,按Evans分型,Ⅰ型4例,Ⅱ型6例,Ⅲ型9例,Ⅳ型11例。骨质疏松根据健侧髋部X线片Ward三角区的Singh指数(Ⅵ度分度法)进行分类,Ⅰ~Ⅳ度19例,Ⅴ度7例,Ⅵ度4例。  相似文献   

6.
结合临床生理,对我院1984~1992年398例60岁以上老人髋部股骨颈及精隆间创伤性骨折X线片进行回顾性观察分析.提出老年人髋部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老年女性发病率高于老年男性,左侧骨折率高于右侧的“三高”现象.讨论X线征象,常发部位及分型的特点.肯定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是造成髋部骨折,影响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骨质疏松是严重影响老龄人身体健康的综合征,发病缓慢,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相当一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骨折才被发现,而此时的骨量丢失已达相当程度。其中并发髓部骨折较常见,也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病情最重,治疗最难,愈后最差的。国外流行病学统计表明10~20%髋部骨折患者在骨折后1年死亡。我们自1992~1996年治疗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资料完整的160例,经6个月~3年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0例,男74例,女86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88岁;平均69岁。致伤原因:变换体位或动作过猛30例,平地走或上台阶跌倒96例,被自行车、人等撞倒34例。骨折类型:粗隆区骨折32例,股骨颈骨折128例(Gardem Ⅰ型20例,Ⅱ型68例,Ⅲ型28例,Ⅳ型12例)。并存病:依次为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进行治疗的85例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85例患者没有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其下床时间平均为(38.4±3.6)d,患者髋关节治疗优良率达918%。患者术前Harris评分为(45.8±10.3)分,术后为(91.6±7.4)分,两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治疗中,同时对患者的骨质疏松和骨折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是导致老年人髋部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所导致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是其主要的致残致死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与多个种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高龄老人外伤性髋部骨折陈文昌施能木胡世平张昌茂廖忠关键词髋部骨折,外伤性;骨质疏松,老年人福建省立医院骨科(福州350001)随着人口的高龄化,骨质疏松症和伴随着骨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注目。老年人骨质疏松是老年人普遍的一种疾病,临床上多因轻微外伤而致股...  相似文献   

11.
髋部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院1956-1994年收治的667例髋部骨折患者,按年龄组作分类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60岁-80岁年龄组,髋部发病的骨折例娄秋398例,占60%以上。说明髋部骨折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地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201例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性别、年龄等,阐明部分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发病特点,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6月至2008年10月期间本院住院50岁以上的髋部骨折患者201例,按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和总结.结论 50岁以上的女性患者105例,占髋部骨折患者的52%,男性患者96例,占髋部骨折患者的48%,男/女值约1/1,说明男性骨质疏松症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结论部分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在年龄段、骨折部位、性别等方面各有不同,应引起重视,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3.
陈文明 《中外医疗》2014,(32):71-72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髋部的再骨折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4年5月间该院接诊的15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2例出现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128例单侧髋部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内不同骨折类型之间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发生几率;根据研究结果分析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髋部的再骨折的临床特征,并对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分析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转子间骨折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的几率明显高于股骨颈骨折再发对侧髋部骨折,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次骨折后再发对侧骨折的平均时间间隔为2.2年,其中在1年内发生再次骨折的比例较大(45.5%);观察组所有患者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对于患有骨质疏松且属于老年髋部骨折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而言,术后1年内要加强预后以及骨质疏松治疗,手术治疗仍然是老年髋部骨折后对侧髋部的再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体现手术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分析病例的骨质疏松程度、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17~25d,平均20d,并发症少,发生率为10.2%,疗效较好;保守组至少卧床2个月,并发症较多,发生率为25%,疗效稍差;P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质疏松致髋部骨折的治疗应采用手术治疗和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的方法,可减少卧床并发症,提高了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报告62例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正确评估手术耐受性、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指导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确保手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及疗效.方法 自2005年4月~ 2010年3月共治疗70岁以上(70~96岁)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7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其中手术治疗92例,保守治疗8例.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20例,保守治疗8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例;股骨颈骨折7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置换38例.本组患者同时配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本组10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月~28月,平均14.2月.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4例,内固定物松动、滑脱5例、断裂2例,人工股骨头下沉致疼痛5例,脱位2例,精神症状2例.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4±10.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5±7.2)分,术后与术前Harris评分比较t=21.1674,P<0.05.x线片检查示内植物位置良好.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需要积极的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7.
姜洪 《当代医学》2014,(31):22-23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龙口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牵引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31.54±4.9)d少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49.36±5.1)d(P〈0.05);观察组治疗的优良率93.3%优于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73.3%(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0%(P〈0.05)。结论采用联合抗骨质疏松综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股骨颈、粗隆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措施。方法 对11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并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骨折52例,粗隆间骨折60例),进行病因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全部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用鲑降钙素镇痛,用迪巧(维D钙片)、鲑降钙素联合用药长周期治疗,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随访8个月至7年。患者手术后1周骨疼痛缓解,3周后疼痛消失。股骨颈骨折优良率90.4%,粗隆间骨折优良率93.3%,骨密度增高。结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并股骨颈、粗隆间骨折,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措施,鲑降钙素对手术后急性疼痛镇痛效果好,术后联合应用抑制骨吸引和促进骨生长药物长周期治疗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为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5月我院骨科接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50例,将150例骨折侧髋骨定义为骨折组,健侧髋骨定义为非骨折组,并根据年龄分为Ⅰ、Ⅱ、Ⅲ、Ⅳ、Ⅴ、Ⅵ六组,由本院经验丰富的骨科医师采用美国GE-Lunar公司生产的Prodigy型双能骨密度仪,分别对每组患者患侧与健侧骨质进行骨密度测量,对比骨折组与非骨折组骨密度值。结果:非骨折组的骨密度值均较骨折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程度与髋骨骨折发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骨质疏松程度越严重,髋部骨折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1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与探讨高龄髋部骨折发病情况及预防。方法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病例高龄(〉65岁)髋部骨折患者178例,针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8例患者中,无疾病记载41例(23.0%);有疾病记载137例(77.0%),其中心血管疾病75例(42.1%),脑血管疾病64例(36.0%),糖尿病、肾病等35例(19.7%),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11例(6.2%),骨质疏松12例(6.7%)。其中≥3种并存症31例(17.4%),178例多为轻微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75例(42.1%),其中头下型骨折53例(70.7%),颈中型骨折22例(29.3%);粗隆部骨折103例(57.9%),其中稳定骨折8例(7.8%),不稳定骨折95例(92.2%)。结论对于高龄老人,尤其对易发生髋部骨折的高危人群,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的诊断及必要的综合治疗,将有助于预防髋部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