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院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行食管、贲门癌手术37例,术后在近期内死亡6例,死亡率高达16.8%。大多文献报告食管贲门癌术后近期死亡率为2.5~3.7%,现对其临床资料分析,探讨术后近期死亡原因及围术期处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7例中,男32例,女5例,年龄36岁~78例,平均60.1岁,食管癌24例(上段3例、中段17例、下段4例),贲门癌13例(其中有1例双原发癌)。 1.2 手术方式:37例中,颈部吻合7例,弓上吻合10例,弓下吻合20例。死亡6例中,颈部吻合4例,弓上…  相似文献   

2.
心脏术后低心排征的治疗监护体会陈甬安低心排征是心脏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心脏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监护病房自1993年10月~1995年4月共遇到10例,占同期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6%。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4例,女6例...  相似文献   

3.
卫功铨  邵令方 《河南医学研究》1995,4(2):107-108,123
本文报告了自1983年5月~1993年5月应用食管扩张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658例临床研究结果,共行扩张3240次,有效率达96.5%。扩张5次以下明显好转占61.6%,10次以下明显好转占84.5%。术后发生并发症27例,占4.1%。食管穿孔8例(1.2%),吻合口出血4例(0.6%),纵隔炎1例(0.2%),局部损伤14例(2.1%)。作者对食管扩张术的适应证,操作中注意事项及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食管、贲门癌725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食管、贲门癌手术725例外科治疗分析,本组手术切除609例(84.0%),切除组手术死亡16例(2.6%),发生吻合口瘘21例(3.4%).切缘癌残留45例(7.4%).术后5年生存率为27.0%(103/382).其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6.1%(29/180)和36.6%(74/202).未能切除的116例均在13月内死亡。并就食管、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切除范围、吻合瘘预防、切缘癌残留及综合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报告1986年1月-1997年10月食管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43例,发生率2.6%,均进行了机械通气治疗,治愈31例,死亡12例(27.9%)。呼吸道感染、5手术创伤、麻醉插管处理不当、切口疼痛刺激、高龄与术前心肺功能异常等是其主要原因,慢早作出诊断并行机械通气是抢救成功的最有效手段,加强围手术期呼吸管理、避免发生手术并发症是预防要后呼吸衰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背景 肺部并发症是贲门癌或食管癌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理论上同期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和大的肺部手术风险很高,但目前临床上很少对此方面经验很少。该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同期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和大的肺部手术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方法 自2003年8月至2011年1月,14名患者在我院行接受同期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和大的肺部手术,其中包括8例食管癌侵犯肺组织,和6例贲门癌或食管癌合并同期肺肿瘤患者。对所有贲门癌和食管癌患者均进行了系统淋巴结清扫。为防止术后并发症,贲门癌及食管癌的手术入路和切除方式均按照相应的肺切除手术和肺肿瘤侵犯的范围进行调整。所有贲门癌和食管癌手术切口均与肺切除术同侧。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6例同期肿瘤患者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并发症,8例食管癌侵犯肺组织患者中,1例术后11天死于呼吸衰竭,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但均保守治疗后痊愈。9例患者至今存活。结论 同期行贲门癌或食管癌根治术和大的肺部手术对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并非手术禁忌症。慎重选择患者,适当调整贲门癌和食管癌手术方式,尽量减少相应肺切除术的影响,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长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术前、术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3月2003年5月收治的30例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手术前准备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 全组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26.7%,死亡1例,死亡率3.3%。结论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多合并其他脏器疾病,术前针对性的处理,术中、术后密切监护、及时治疗,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为一创伤较大的手术,仍面临一些严重并发症问题,更未杜绝死亡。该文回顾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356例,男性308例,女性48例,年龄31~82岁。临床病理分期:0期6例,Ⅰ期32例,Ⅱ期148例,Ⅲ期170例。病变位于上段8例,中段210例,下段138例,所有病例均取胃行食管重建术。其中行颈部吻合29例,主动脉弓上吻合257例,弓下吻合68例。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35例,占统计病例的9.3%。其中呼吸衰竭11例,吻合口瘘13例,颈部3例,胸内10例,乳糜胸5例,心脏并发症4例,胃穿孔2例。死亡10例,占统计病例2.8%。分析统计资料可见:60岁以上年龄组呼吸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59岁以下年龄组。呼吸衰竭、吻合瘘大都发生在Ⅱ~Ⅲ期病例,且Ⅲ期高于Ⅱ期,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该组资料还提示,吻合口瘘、心脏并发症、乳糜胸、胃穿孔并发症与病变部位关系密切、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作者认为,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常危及生命,需要采取积极有效抢救措施。该文还对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及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高龄食管贲门癌手术1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手术治疗70岁以上食管癌、贲门癌182例,合并心、肺等脏器疾病72例,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0例。手术切除食管癌90例,贲门癌76例。3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42.5%;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31.6%,高龄患者只要肿瘤无远处转移,在改善机体状况,纠正并发症,选择恰当的术式,应积极争取手术,以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意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方法对89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并发症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意外并症分别为:胸主动脉出血2例(占0.22%)经修补缝合止血;奇静脉出血4例(占0.45%),显露静脉后结扎裂口远近端止血;支气管损伤5例(占0.56%),均予及时修补,3例行术后气管切开,1例术后死于ARDS,4例愈合良好;胸导管损伤12例(占1.35%),缝扎胸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心外科术后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7年成立FMEA团队,选取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某院行心外科手术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共200例)和观察组(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共220例)。对照组按照FMEA模式分析心外科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计算高风险指数(RPN)。观察组根据对照组RPN得分制定实施改进方案,比较2组感染率和RPN得分。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抑酸药物应用、手术时间、ICU停留时间、体外循环及慢性心功能不全是对照组心外科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7个重要风险因子。对照组RPN总分为1074分,观察组RPN总分为140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RPN总分下降比率为86.96%,改进成效显著。对照组呼吸道感染率为16%(32/200),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为5%(11/2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率降低。结论FMEA模式能够通过对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呼吸道发生风险进行有效量化,医护工作者通过对量化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后改进相关医疗措施,显著降低了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ARF)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 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2月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肺切除术患者,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和无呼吸衰竭组。收集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心血管病史)、术前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手术方式(部分肺切除、全肺切除)、补液量(术中补液量、术后当天补液量),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患者肺切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发生率为31.8%。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吸烟指数、心血管病史、FVC<1.8 L、FEV1<1.5 L、FEV1/FVC<70%、手术方式、术中补液量、术后当天补液量是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 结论 肺切除患者术后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年龄、吸烟指数、心血管病史、FVC<1.8 L、FEV1<1.5 L、FEV1/FVC<70%、手术方式、术中补液量、术后当天补液量是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要重视发生ARF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 17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 172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01例,女471例,平均年龄(12.8±9.5)个月。按手术年代时间段和年龄及病种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 172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46例,病死率3.92%;其中急诊手术56例,死亡7例,病死率12.5%;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878例患儿中死亡20例,病死率2.28%。婴幼儿的病死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小于1岁的患儿较高。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8例、呼吸衰竭14例、肾功能衰竭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比例较高;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体外循环管理的改进,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 3 7例食管癌术后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7年间 3 7例食管癌术后ARDS临床特点 ,评价其治疗效果 ,探讨ARDS治疗的新途径。结果 :全组死亡率为 2 9.7% ,早期治疗成功率为 61% ,近期成功率可达 79%。结论 :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 ,严格的术前评价有助于降低ARDS发生率 ,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是ARDS治疗成功的关键 ,除去除病因和维持重要脏器功能外 ,以控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为主线 ,积极干预 ,可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晚期食管贲门癌包括伴有锁骨上淋巴结已有转移的病人,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行综合性治疗。每例病人用卡铂200mg+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每月1次×3疗程。有癌残留或附近脏器有癌受侵润,切除不彻底者给予常规放疗,放疗剂量为40~70Gy。手术并发症7例:胸内吻合口瘘1例,颈部吻合口小瘘1例,呼吸衰竭2例,死亡率为4%,原因:1例为吻合口瘘感染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另1例呼吸衰竭死亡。近期随访结果:本组48例,死亡18例,死亡原因绝大多数是远处转移或复发。术后半年内死亡4例,1年内死亡7例,2年内死亡7例,总死亡率40%,2年内近期存活率63.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肺功能与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937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前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比较各项指标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并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比较。结果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在共振频率、呼吸总阻抗、周边气道总阻力上有明显差异(P<0.01),呼吸衰竭组共振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并发症组(P<0.01),脉冲振荡肺功能与常规肺功能各指标间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脉冲振荡肺功能测定有助于预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SAP患者246例。总结SAP并发ARDS患者的发生率、发生时间、临床表现、血气变化、X线胸片以及治疗和预后情况,并将SAP患者分为ARDS组和无ARDS组进行比较。结果:SAP并发ARDS的发生率为27.6 %,73.5%发生于SAP发病3d内或术后3d内;SAP并发ARDS的临床特点是:发生时间早,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36.76±0.92)次/min],部分患者(39.7%)表现为典型的呼吸窘迫;血气分析提示酸碱失衡以呼吸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多见(89.7%)。高三酰甘油血症、高APACHE-Ⅱ评分、腹腔高压征、手术是ARDS的易患因素。积极处理高三酰甘油血症、腹腔高压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合理应用呼吸机可能对SAP并发ARDS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is emerging as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around the world, including the Caribbean. Recent reports from developed countries suggest that 30 to 40% of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have normal systolic function. This percentage may be even higher in non-Caucasian, non-male populations.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M-mode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in a current, consecutive series of Afro-Caribbean patients referred for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There were 165 patients, 51% mal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SD) age of 63 +/- 15 years, referred between May 1998 and June 2000. Echocardiographic findings included left atrial size (LA), left ventricular (LV) end systolic (ESD) and end diastolic dimension (EDD), LV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 (PWT) and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VST). LV ejection fraction (EF) was derived. LA > 4 cm, PWT or VST > 13 mm and LVEF < 50% were considered abnormal. Increased LV wall thickness (LV hypertrophy) only was the most frequent finding, 68/165 (41%), consistent with possible diastolic dysfunction. If a less restrictive definition for abnormal LV wall thickness, 12 mm, is used, this finding increases to 79/165 (48%). Decreased LVEF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was seen in 57/165, (35%) and was seen in significantly more men (42% versus 29%, p < 0.01). Valvular disease was seen in 13/165, 8%. Normal findings on echocardiography were found in 27/165 (16%), more commonly in women (19 versus 8, p < 0.05) and younger patients (54 years versus 65 years, p < 0.05) and in only 10% if 12 mm is used for LV wall limit. LV hypertrophy was seen in 42% of patients (61% if 12 mm is used for LV wall limit) with systolic dysfunction. Thus, congestive cardiac failure with LV hypertrophy is the most frequent finding in this Afro-Caribbean population, with LV systolic dysfunction in only 35% of patients.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possible diastolic LV dysfunction due to hypertension as the primary cause of cardiac failure in th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旨在尽早识别该病,提高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5年8月上海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诊断为AOSD并MAS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3例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4.1±16.9)岁,病程0.4~60个月不等。13例AOSD患者发生MAS时,临床主要特征:高热12例(92%)、铁蛋白增高(>2 000μg/L)12例(92%),发生皮疹11例(85%),肝功能损伤10例(77%),关节疼痛7例(54%),多发淋巴结肿大7例(54%),咽痛6例(46%),肝脾肿大4例(31%),血液系统受累,贫血11例(84%),两系减少8例(62%),呼吸系统以胸腔积液居多(31%)。AOSD并发MAS时,骨髓细胞学明确嗜血现象有4例,治疗上13例患者均加用糖皮质激素,11例加用环孢素A,6例加用丙种球蛋白,8例患者经治疗后缓解出院,5例死亡,死因:肺部混合感染出现急性心肺循环衰竭1例,间质性肺炎伴感染导致呼衰1例,急性肺水肿并心衰、肺部感染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 结论 AOSD出现持续高热、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下降和纤维蛋白原减低可能提示并发MAS,感染可能是AOSD并发MAS的诱因之一,糖皮质激素联合环孢素(CsA)治疗可抢先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丁虹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4):4307-4309
目的:回顾性总结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经验。方法: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病因治疗,并予以气管切开、机械性通气及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加强呼吸道护理及营养支持治疗。结果:经治疗良好14例(43.75%),中残6例(18.75%),重残2例(6.25%),死亡10例(31.25%)。结论:重视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引流管的护理,及时使用机械通气、亚低温疗法,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是该病的护理重点,也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