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8例原发性肝癌,26例胃癌,22例肺癌,21例食道癌及50名正常人检测了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铁蛋白(SP)、唾液酸(SA)并进行了对比,发现若以4项标志物中的单项或多项阳性作为阳性,肿瘤的总检出率为86%,与各单项检出率(19.6%~68.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生殖医学相关疾病患者检测不同亚型抗磷脂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医学中心958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抗磷脂抗体(aPLs)阴性者797例(aPLs阴性组),至少1项aPLs阳性(aPLs为中高滴度阳性)者161例(a PLs阳性组),分析aPLs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各亚型抗磷脂抗体水平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水平,分析aPLs水平与APTT及DD的相关性。结果:(1)LA、aCL、aβ2-GPI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8%、7.62%、0.94%,任意2项或3项阳性检出率为15.66%,APLs总阳性检出率1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CL-IgG、aCL-IgM、aβ2-GPI-IgG及aβ2-GPI-IgM总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41%、5.01%、5.01%、0.84%及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LA、aCL-IgG、aCL-IgM、aβ2-GPI-IgG及aβ2-GPI-IgM阳性检出率在各疾病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TSGF、AFP、AFU联合检测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TSGF、AFP、AFU联合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TSGF、AFP、AFU进行测定,并与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组TSGF平均值为(74.0±13.4)U/ml、良性肝病组(60.3±7.7)U/ml、正常对照组(53.0±7.0)U/ml。50例原发性肝癌单项检测TSGF阳性36例,阳性检出率72%,AFP阳性38例(76%),AFU阳性42例(84%);TSGF、AFP两项同时阳性30例,综合阳性率88%,TSGF、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综合阳性率84%,AFP、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综合阳性率88%,TSGF、AFP、AFU三项同时阳性28例,三项综合阳性率92%。结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不仅阳性率高,且可避免单项检测出现的漏检情况,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人群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七项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唐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的乙型肝炎患者758例,对758例血清标本同时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七项测定和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测定(FQ-PC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6例HBVm七项(1,3)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6例,检出率为100%,载量均数为1.63×108拷贝/mL;在162例HBVm七项(1,3,5,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44例,检出率为88.89%,载量均数为3.10×107拷贝/mL;在91例HBVm七项(1,3,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85例,检出率为93.41%,载量均数为7.61×107拷贝/mL;在6例HBVm七项(1,3,7)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7例,检出率为100%,平均载量为7.96×107拷贝/mL;在8例HBVm七项(2,4,5)阳性的标本中,检测出HBV DNA阳性1例,检出率为12.5%;在6例HBVm七项全阴性的标本中,仍有1例HBV DNA阳性;在10例HBVm七项(2)阳性的标本中,还检出了HBV DNA阳性2例。结论在HBV多种血清学标志物类型中,以HBVm七项(1,3)阳性的HBV复制水平最高;在HBVm七项(4,5)和HBVm七项(5)阳性的血清中仍然存在HBV DNA阳性标本,复制水平中等;而HBVm七项全阴性和HBVm七项(2)阳性的血清并不能排除HBV感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肝组织病理学方法对98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 HBV血清学标志与肝组织内 HBAg 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血清中 HBsAg、抗—HBc、HBeAg 和 DNA—P 不论一项阳性或四项均阳性,肝组织内 HBAg 检出率均高。但四项指标均阴性的13例中,肝组织内 HBAg 检出率为59.8%(7/13)。抗—HBe 阳性的9例中肝组织内 HBAg 的检出率为77.85(7/9),抗—HBs 阳性的10例中,检出率为30%(3/10)。表明 HBV 血清标志与肝组织内 HBAg 的出现和消失并不同步。  相似文献   

6.
用ELISA对942例病毒性肝炎进行HBV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表明,小儿组单项HBeAg检出率及HBsAg、HBeAg、抗-HBc三项共存阳性的检出率高于两个成人组(P<0.01),各单项阳性的检出率及各阳性模式的检出率在男性组与女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随着HBV标志物检测项目的增加可提高HBV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对7407例HBsAG阳性血清进行了HBV五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抗-HBc检出率最高(89.5%),与其它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BeAg检出率为57.9%,与抗-HBe检出率(23.9%)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抗-HBs检出率最低,为3.46%.HBsAg,HBeAg,抗-HBc三项同时阳性者远多于其它阳性模式.抗-HBc IgM检出率为10%.本文初步探讨了H8sAg阳性血清中HBV抗原抗体系统的分布、民族、性别之间关系,以及HBV各种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暗娼、嫖客人群个体特征与STD感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暗娼、嫖客人群个体特征;结合体检及实验室检测,了解该人群STD感染情况。结果发现,在1997至2000年调查的5696例暗娼、嫖客人员中,STD的检出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不同职业,其阳性检出率不同,原职业中以农民最高,现职业中以发廊、三陪人员为最高;文化程度越低,阳性检出率越高;未婚者STD的检出率最高。提示控制STD的流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提高人口素质和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选用尿蛋白联合尿酶、血磷辅助新的生化定量实验检测方法,用以提高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方法:尿蛋白(uTP)-邻苯三酚终点法为早期肾损伤的初筛标志物;尿酶尤其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NAG酶终点法为。肾小管损伤的标志物;血磷(PHOS)-紫外直接终点法为早期。肾损伤的辅助检测指标。结果:尿蛋白定性及定量阳性组135例,三项联合测定阳性率100%;尿蛋白定性阴性组(均为泌尿系疾病组)51例,三项联合测定其阳性率35.5%;健康查体者59例,三项联合测定未检出阳性患者。上述三组进行对比,尿蛋白阳性组,泌尿系疾病组(阳性检出率35.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P〈0.001。结论:三项生化定量检测指标联合测定,对早期肾损伤的检出率有很大的提高。早期确诊率高,优势强。尤其是对尿蛋白定性为阴性时,应采用定量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早期肾损伤的遗漏。  相似文献   

10.
TSGF、AFP、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5 0例 PHC患者血清中的 AFP、AFU、TSGF进行测定 ,并与 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 3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 ,探讨其对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 TSGF平均值为 74.0± 13.4U/ m l、良性肝病组 6 0 .3± 7.7U / ml、正常对照组 5 3.0± 7.0 U / ml。 5 0例原发性肝癌单项检测 TSGF阳性 36例 ,阳性检出率 72 % ,AFP阳性38例 (76 % ) ,AFU阳性 42例 (84% ) ;TSGF、AFP两项同时阳性 30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 ,综合阳性率 84% ,AFP、AFU两项同时阳性 36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P、AFU三项同时阳性 2 8例 ,三项综合阳性率 92 %。因此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不仅阳性率高 ,且可避免单项检测出现的漏检情况 ,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随机取5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产后2~3d内的初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初乳中HBVDNA。结果:抗原阳性组乙肝病毒(HBVDNA)的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77%。抗原阳性组中,HBsAg,HBeAg及抗HBc3项阳性者和HBsAg,HBeAg2项阳性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为100%,说明该类乳汁具有极强传染性,不宜哺乳。抗体阳性组中单纯抗HBs阳性,母乳HBVDNA检出率为0,说明此种母乳不具传染性,可以哺乳。提示:乳汁中检测出HBVDNA为其具有传染性最可靠的指标,该乳汁不宜哺乳。  相似文献   

12.
甄宇峰  钟凤仪 《广东医学》2003,24(6):606-607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儿对微小病毒B19(PVB19)及巨细胞病毒(CMV)的易感性及在化疗过程中所受影响。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40例ALL患儿骨髓涂片中的PVBl9及CMV—DNA。结果:初诊时PVB19-DNA阳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25%,CMV—DNA阳性17例,阳性检出率为42%;化疗期PVB19-DNA阳性19例,阳性检出率为48%,CMV—DNA阳性26例,阳性检出率为65%。两种病毒感染延长了化疗期外周血常规达到完全缓解(CR)的时间。结论:从上患儿为此两种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加重了骨髓抑制,对尽快达到完全缓解不利。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一项或多项阳性的产妇检测其脐血及乳汁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31名产妇共采集脐血标本20份,乳汁标本31份,有脐血标本者同时有乳汁标本,另11人仅有乳汁标准。检测结果:脐血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40%;乳汁标本中HBV-DNA阳性11例,阳性率35.5%;脐血、乳汁双阳性4例,占20%。其中抗原阳性组检出率脐血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母乳HBV—DNA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机取50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母亲产后2-3d人的初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初乳中HBV-DNA。结果:抗原阳性组乙肝病毒(HBV-DNA)的检出率为50%,抗体阳性组HBV-DNA检出率为7.7%。抗原阳性组中,HBsAg,HBeAg及抗-HBc3项阳性乾和HBsAg,HBeAg2基阳性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为100%,说明该类乳汁具有极强传染性,抗体阳性组中单纯抗-HBs  相似文献   

15.
采用^99mTc-ccM4McAb对10例胃癌病人、4例非胃癌病人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观察了血清TAG-72抗原量、抗体注入量对RIS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99mTc-ccM4后,胃癌阳性检出率60%,肝转移阳性检出率50%,全部良性病变显示阴性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溶血病(HDN)的血清学检出率,探讨HDN血清学检测结果与患儿出现HDN症状的时间关系。方法母婴ABO、Rh(D)血型用试管法鉴定;247例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了新生儿浴血现血清学3项试验检测,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和抗体释放试验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分别在出生后0~2d、3~4d、5~7d和8~10d进行检测。结果HDN的检出率为65.6%。其中出生后0~2d组、3~4d组、5~7d组、8~10d组的检出率分别为94.3%、72.4%、54.7%和34.5%;162例ABOHDN患儿的血清学3项试验不同阳性结果分别为:3项试验均阳性38例,占23.5%;游离抗体试验及抗体释放试验2项阳性71例,占43.8%;DAT与抗体释放试验2项阳性8例,占4.9%;DAT与游离抗体试验2项阳性10例,占6.1%;单项抗体释放试验阳性35例,占21.6%。其中DAT试验阳性56例,占34.6%;游离抗体试验阳性119例,占73.5%;抗体释放试验阳性152例,占93.8%。结论ABOHDN患儿越早出现HDN症状,其实验室检出率越高;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清学检测中,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最高,DAT试验阳性率最低,婴以抗体释放试验结果为准,单项DAT或游离抗体试验阳性应结合临床症状予以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采用 ̄(99m)Tc-ccM4McAb对10例胃癌病人、4例非胄癌病人进行放射免疫显像(RIS)研究,观察了血清TAG-72抗原量、抗体注入量对RIS阳性检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入 ̄(99m)Tc-ccM4后,胃癌阳性检出率60%,肝转移阳性检出率50%,全部良性病变显示阴性结果。注入抗体8h后为最佳显像时间,给予一定量抗体后,增加抗体用量并不提高RIS的阳性检出率。血清TAG-72抗原含量与RIS肿瘤阳性检出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10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进行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I)、巨细胞病毒(CMV)及结核杆菌(TB)3项基因检测结果。HSV┐I阳性10例,CMV阳性13例,TB阳性19例,3种病原体总检出率为39.6%(42/106)。该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简便快速等优点,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随机对991例临产妇和999份脐带血进行了血清学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乙直炎表现抗的的检测。发现62例母亲抗HCV-IgG阳性,检出率6.26%,其新生儿脐带血28份抗HCV-IgG阳性,检出率为45.16%;74例母亲HBsAg阳性,检 7.47%,其新生儿31份脐带血HBsAg阳性,检出率41.89%;4例母亲抗HCV-IgG及HBsAg均阳性,检出率为0.40%。上述3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地  相似文献   

20.
我院328例孕妇产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五项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1材料和方法1.1检测对象:本院产科门诊妊娠35~39周进行产前检查的妇女,年龄在23~40岁之间,计328例。1.2检测项目:乙肝五项1.3检测试剂:华美生物工程公司HBV成套试剂。1.4检测方法:ELISA一步法,按试剂说明书规定步骤操作。2结果:见下表接检出模式统计,除顺号1、2两种模式外,HBV检出率为11.9%。3讨论统计结果表明:328例妊娠妇女中,HBSAg阳性检出率为61%,但HBsAg虽是阴性,可HBeAg或抗一HBe、抗一HBc阳性的孕妇也已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