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儿童尸体肱骨下端骺软骨内血供透明标本与32例损伤后肱骨下端骺软骨进行对照观察.发现:(1)滑车骺软骨血供最差,易产生畸形愈合.(2)肱骨下端全骺分离致肘内翻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为滑车骺软骨血供受损.(3)肱骨下端畸形愈合与骺软骨骨折线伤及的部位和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骨折线位于滑车则发生滑车骺变小畸形的机会多.可引起肘内翻畸形;骨折线位于肱骨小头与滑车骺软骨交界处,可引起肱骨下端“鱼尾状”畸形.  相似文献   

2.
骺板软骨是儿童骨骼生长的主要部位,骺板软骨骨折是儿童期常见的骨骼创伤.由于骨骺及骺板软骨在X线片上不显影,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早期诊断儿童骨骺及骺板软骨损伤是影像学的主要任务,从而根据影像学检查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肱骨下端全骺分离是儿童肘外伤中的一种特殊类型,随机抽查阅X线片200份,本组误诊9例(4.5%)。其中误诊为肘关节脱位5例,肱骨小头骺分离3例,肱骨髁上骨折1例,分析认为,熟悉正常的肱-桡关系、骨骺的出现时间及正常变异、加强放射质量管理,误诊可望得以纠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骺板软骨移植修复骺板损伤。 方法:切除家兔左侧胫骨上端骺板软骨约1/3~1/2,制备人工骺板软骨构件移植入该骺板损伤处;右侧胫骨近端骺板损伤后不进行移植作为对照。连续观察家兔双下肢外观及运动状态,摄双侧下肢X线片,测量胫骨角进行比较。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免疫组化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移植8周时双下肢胫骨角,对照组为(38.80±13.50)°,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为(9.01±4.2)°;移植24周时对照组为(54.25±18.33)°,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为 (11.27±5.1)°,对照组与人工骺板软骨移植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术后2周,对照组胫骨近端骺板内侧缺损处有骨桥形成,无软骨修复组织;而实验组移植后2周时,骺板缺损区已由软骨修复充填,移植的骺板软骨细胞排列未见层次及柱状排列状态,与正常骺板软骨相邻处分界明显;移植4周以后的骺板软骨细胞开始出现柱状排列状态,层次较明显。移植的骺板软骨Ⅱ型胶原染色阳性。结论:人工骺板软骨应能够修复骺板软骨损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损伤机制及X线片表现、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2例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者的肘关节X线正侧位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X线片特点如下:(1)肘关节正位及侧位片均显示桡骨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2)肱骨内外髁只是与肱骨干骺端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与尺骨鹰嘴间关系并无变化;(3)尺桡骨带肱骨干骺端骨折片或肱骨外髁移向内侧;(4)上尺桡关系不变。结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极易误诊为肘关节脱位、肱骨外髁骨折、内髁骨折,掌握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发育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儿童肘关节损伤规律,重视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表现仍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经离心管培养骺软骨异体修复兔骺板部分损伤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初步观察经离心管培养生成的骺软骨异体修复兔胫骨骺板部分损伤。方法 酶消化法分离骺板软骨细胞,以90万细胞离心沉降于15ml塑料离心管底,培养生成骺软骨组织,大体、倒置显微镜,组织学观察。民划体移植修复兔胫骨内侧骺板部分损伤模型。X线摄片,组织学大体和光镜观察。结果 (1)离心管内生成的骺软骨外周组织结构类似于骺软骨的生发层,由多层细胞构成,培养3周时有6-8层细胞,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中心部位为肥大的细胞,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2)X线片示实验组胫骨内翻和短缩畸形轻微,而对照组畸形严重。实验组2周骺板缺损充填区形成比骺板宽的新软骨组织,近骨端侧及中心部结构较紊乱,远骨端侧的组织结构与骺板相同。4周时已改建成了良好的骺板结构,生发层比正常骺板宽,与未损伤区分界清楚,为薄层软骨膜样组织相隔,对照组骺板缺损区有广泛的骨桥形成,4周时骨端变形严重。结论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从组织结构和功能上修复骺板损伤是可行的,离心管内骺软骨培养3周是植入体内的较佳时机。体外培养生成的骺软骨组织在骺板缺损区的生理环境,作用下可以改建为具有良好定向生长功能的骺板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的MRI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证实的外伤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15例,总结其MRI特点并与关节镜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5例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患者共有19处软骨骨折,6处位于股骨滑车,5处位于股骨外髁,3处位于股骨内髁,3处位于髌骨,2处位于胫骨平台;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16处损伤软骨下骨髓见小片状水肿;19处软骨骨折处周围间隙内均见关节积液。结论单纯性膝关节软骨骨折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好发部位为股骨滑车,MRI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软骨变薄,信号不均,软骨下低信号线连续及损伤软骨下骨髓水肿;无明确韧带及半月板损伤的关节少量积液常提示软骨骨折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肱骨远侧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和预后评价。材料与方法:整理216例14岁以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按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肱骨内髁骨折及远端全骨骺分离分组,对各组的骨折机制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远端全骺分离25例,占11.6%。肱骨小头骨骺分离134例,占62%,其中96例,愈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肱骨内上髁骨折57例,占26.4%。结论:骨骺损伤导致血供障碍是造成畸形愈合的主要原因,准确的X线诊断,满意的复位,及时合理的治疗,对防止严重畸形的发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转化生长因子—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和PC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天鸡胚股骨无血清培养、5-溴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标记和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免疫染色方法,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骺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显示:BrdU阳性软骨细胞数目与分布都位于TGF-β作用剂量和时间密切相关,TGF-β可以促进骺板成熟区和肥大区软骨细胞增殖,与BrdU标记相比,PCNA阳性细胞分布区域和数目远多于前者,根据染色情况可以将PCNA阳性细胞分为S期和S期细胞两种。结论:TGF-β参与和调节骺软骨各部位软骨细胞增殖活动,并能诱导非增殖软骨细胞表达PCNA,用PCNA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具有良好可塑性和生物特性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 方法 制备胎牛骺软骨细胞外基质(cattlearticular cartilage extracellular matrix,CACECM),复合藻酸钙( 加10% 葡萄糖酸钙) 制备成可注射性水凝胶材料,行DNA 及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 定量检测。再与体外扩增的2 周龄新西兰白兔第二代骺软骨细胞复合培养,并植于实验兔背部脊柱两旁皮下,8 周后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及组织学检测。 结果 制备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有较好的生物性能,培养出的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组织细胞生长良好,具有分泌软骨基质功能。 结论 将异体脱细胞骺软骨细胞外基质与藻酸钙及葡萄糖酸钙结合,可以作为良好的可注射型水凝胶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化骺软骨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良性软骨母细胞瘤少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它常侵及长骨骨骺,并可延伸至干骺端附近,干骺线闭合后位于干骺端。好发于肱骨上端,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约占70%;有二次骨化中心的盆骨,肩胛骨、距骨及跟骨也偶  相似文献   

12.
软骨母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现报道1986年以来我们诊治的3例。 1.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4岁、16岁、24岁。病变分别位于股骨远端、胫骨及肱骨近端骺端。主要症状为局部进行性肿胀、疼痛,病程6~14个月。局部检查均触及肿块,压疼,伸屈活动受限,其他部位无异常。X线  相似文献   

13.
金冬泉 《上海医学》1998,21(9):547-548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小儿罕见的损伤[1,2]。骨折部位于肱骨远端骨骺软骨与干骺端连接处,有的带一侧干骺端的三角形或薄层骨片移向一侧。由于小儿骨骺未骨化,在X线上直接征象少,故易误诊为肘部其他损伤,以致处理不当。为进一步认识此损伤,本文结合作者治疗的21...  相似文献   

14.
对有典型临床和X线表现的24例干骺软骨发育异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24例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2~42岁,平均9.3岁,其中13岁以下者2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和典型的髋内翻畸形。X线征象主要为干骺端增宽、外展、不规则、硬化或呈杯口状凹陷和软骨内骨化障碍。作者对有关本病的分型、典型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全骺分离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 《重庆医学》2008,37(11):1178-1178
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临床上较少见,易与肱骨外髁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及肘关节脱位相混淆,造成误诊,影响治疗[1],甚至发生肘关节严重畸形,而文献资料报道甚少。治疗上复位较易,但难以维持复位,易导致骨折再移位而遗留肘内翻畸形。1998~2007年,作者采用手法复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Schmid型干骺软骨发育异常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例患进行症状、体征及X线分析,并结合献讨论了其病理基础、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主要临床特点为短肢型侏儒、肢体弯曲畸形及摇摆步态,典型X线表现为干骺端不规则、硬化、向外张开,而骨骺相对正常。结论:本病临床研究对进一步探讨病因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肱骨下端扁薄,髁上部位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暴力作用,即可使肪骨髁上部发生骨折,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不同,可将肽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两种,伸肘跌仆,手掌触地则多发伸直型骨折,屈肘跌仆,肘后触地则多发屈曲型骨折,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肘部肿胀、疼痛、肪骨髁上部位压痛、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部的X线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近两年来,我们对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提高了治疗…  相似文献   

18.
骺板损伤出现的骨桥组织常引起患儿的肢体短缩及成角畸形,临床上采用骨桥切除,各种材料填充的方法仅适用于小面积的骺板损伤。近年来,众多组织工程骺板软骨的实验研究致力于促进骺板组织再生及防止骨桥形成,在治疗骺板损伤的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髌股关节软骨损伤是由创伤与非创伤因素引起的髌骨、股骨滑车软骨或骨软骨的不同程度的损害与退变,不同的损伤类型存在各自的临床特点与放射学表现以及炎性指标的异常升高。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后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需根据损伤部位与类型、损伤面积与深度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修复;保守治疗适用于软骨面无明显缺损者,手术治疗用于软骨缺损较大者,直径<2 cm的缺损可采取微骨折术,直径≥2 cm的缺损可选择软骨移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损伤特点及诊断要点,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意义及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法:2004至2012年,收治197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患儿,按Delee分型:A型5例,B型138例,C型54例,伤后24 h内就诊115例,伤后1~7 d就诊69例,超过7 d就诊13例,均采取肘前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24 h拍片复查,4~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97例,随访时间6月~2年,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拔针时间4~6周,平均5周。肘关节功能评价按Flynn等标准进行,优179例,良11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96.4%。肘关节屈伸活动良好,3例出现肘内翻畸形。优良率96.4%。7 d内手术患儿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超过7 d手术的患儿,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具有操作简单,骨折复位容易,可以解剖复位骨折端,尽可能减少肘内外翻畸形的发生,最大程度保留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