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骨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隐性缺勤与心理资本的现状,评估三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12月选取梧州市5所综合医院骨科36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及中文版量斯坦福隐性缺勤量表,以线上答题形式开展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心理资本、职业倦怠与隐性缺勤三者关系,采用AMOS 25.0验证心理资本在职业倦怠和隐性缺勤间的中介作用并建立路径关系模型。结果 骨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总得分为(73.15±13.21)分、职业倦怠总得分为(78.91±23.17)分、隐性缺勤总得分(18.06±5.68)分。骨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643,P<0.05),与隐性缺勤呈正相关(r=0.584,P<0.05);心理资本与隐性缺勤呈负相关(r=-0.602,P<0.05)。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对心理资本、隐性缺勤的直接作用值分别为-0.220和0.030;心理资本对隐性缺勤的直接作用值为-0.190,职业倦怠通过心理资本对隐性缺勤的间接作用值为0.042,总的作用值为0.072,占总...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诸暨市外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与职业倦怠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诸暨市4家医院外科护士26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心理资本问卷(PCQ-24)、组织承诺量表(OCS)及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I-GS)进行调查评估。结果有效调查样本247名,其PCQ-24、OCS、MBI-GS均分依次为(3.58±0.42)、(3.35±0.61)、(2.15±0.41)分;PCQ-24、OCS评分与MBI-G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582、-0.491,P0.05),而PCQ-24与OCS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74,P0.05);组织承诺对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有部分中介作用(β=-0.337,P0.05)。结论心理资本及组织承诺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且组织承诺在其中有部分中介效应,提高护士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水平有利于降低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三甲医院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重庆市三甲医院192名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心理资本调查问卷、职业倦怠量表和离职意愿调查问卷,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的肿瘤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得分分别为4.62±0.66、12.23±8.62和2.6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理资本各维度由高到低得分依次是自我效能维度、希望维度、乐观维度和韧性维度。心理资本各维度得分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0.05)。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心理资本的培养,关注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有效预防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的产生,减少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四川省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水平,了解艾滋病临床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四川省艾滋病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1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偏相关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心理一致感总分(58.72±9.75分),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即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得分(28.63±7.74分)、(11.35±3.83分)和(34.79±6.50分);偏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的心理一致感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严重,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护士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的人员心理一致感,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5.
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精神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情绪直接影响着精神病人的康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精神科护理人员承受着较重的心理压力,为了她们自身健康和病人的康复,注重自我心理调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阳市248名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弹性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结果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总分(59.64±15.27),不同年龄、学历、工龄、职称、值班方式等职业特征在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弹性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坚韧维度、自强维度、乐观维度)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呈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可预测职业倦怠程度(P0.01)。结论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是减少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心内科护士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2022年11—12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西安市4家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187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自我能力否定倾向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心内科护士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得分为(36.86±8.72)分,心理资本得分为(82.35±12.61)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2.16±11.28)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和月收入的心内科护士自我能力否定倾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和月收入的心内科护士心理资本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月收入和值夜班情况的心内科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内科护士自我能力否定倾向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593,P<0.01),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602,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538,P<0.01)。心理资本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对护理人员自我效能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40名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态、职业倦怠及自我效能感、离职意愿。结果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各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降低,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升高,观察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干预后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离职意愿量表(TIQ)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干预后TI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有效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提高了自我效能感,降低了职业倦怠感和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ICU病区2020年1月—2021年1月的10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评估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护理人员的负性情绪,并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调查护理人员的睡眠质量,对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总分为(66.85±16.46)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情感衰竭(24.24±5.57)分,个人成就感(34.24±6.87)分,去人格化(8.15±4.33)分,抑郁评分为(34.17±4.13)分,焦虑评分为(36.55±4.27)分,睡眠质量评分为(4.23±0.56)分,相关性研究表明,职业怠倦与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呈正相关,与睡眠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护理人员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ICU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越强,其负性情绪也就越重、睡眠质量越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甘肃省兰州市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体抽样方法,应用一般情况问卷及职业倦怠问卷,对甘肃省2所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和1所综合医院的407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不同医院类型、年龄、工龄、学历、职称、聘用制形式等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有影响且在职业倦怠得分方面有差异.与国外的Maslach常模比较,本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高于国外常模(P<0.01).结论 甘肃省兰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为60%,相比国外较高,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由于长期压力巨大、工作环境复杂及职责加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逐渐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本研究调查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分析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和高危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18-06北部战区总医院北陵分院工作的60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职业使命感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深圳市6所医院的486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使命感处于中上水平,导向力维度得分偏低;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韧性得分偏低;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低成就感得分偏高。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护士职业使命感对其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P<0.01)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6,P<0.01);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士职业使命感可以对其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信、乐观水平和积极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ABC-X模型视角,分析医养结合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的关联性。方法:2023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黑龙江省3家医院从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的244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总平均分为(25.51±9.19)分,其中151人(61.9%)处于轻度水平;工作投入量表总平均分为(32.46±10.34)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年龄、月收入、培训级别、自评职业前景护理人员职业倦怠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职称、学历、晋升时间、自评工作满意度、自评职业前景护理人员工作投入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可得,去人格化、低成就感及职业倦怠量表总分与工作投入量表总分及其三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称、学历、自评职业前景、去人格化、低成就感与工作投入相关。结论:医养结合护理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现象,大多数人处于轻度水平,职称、学历、自评职业前景、去人格化、低成就感是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与心理灵活性的关系,为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对综合医院1 11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三级医院护士抑郁、焦虑、压力高于二级医院护士;合同制护士焦虑高于在编护士;工作年限11~20年护士焦虑和压力高于工作≤5年和≥31年护士。不同人口学特征护士间的心理灵活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士抑郁、焦虑、压力与心理灵活性呈负相关(P<0.001)。心理灵活性负向预测抑郁、焦虑和压力,医院级别正向预测抑郁、焦虑和压力,受聘方式、工作21~30年正向预测焦虑。结论 护士心理健康与心理灵活性显著相关,心理灵活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和企业员工职业倦怠关系上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问卷对307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结果条理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呈显著负相关,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显示,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缓解完美主义对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结论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感作为人格特质可以预测员工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我同情在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自悯量表、成功老龄化量表,于2022年6—8月抽取承德市4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得分为(47.45±12.08)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情(r=0.626,P<0.001)、尽责性(r=0.331,P<0.001)、开放性(r=0.173,P<0.001)、宜人性(r=0.112,P=0.024)、外倾性(r=0.152,P=0.002)与成功老龄化之间呈正相关,神经质与成功老龄化呈负相关(r=-0.336,P<0.001)。自我同情在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70%。结论 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自我同情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其中,人格特质可通过自我同情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探讨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853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高级职称教师,所教学生为感官障碍学生的教师职业压力低于教发展性障碍学生或两者都教的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分别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女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r =0.565,P<0.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 r =-0.235,P<0.001)、职业倦怠( r =-0.315,P<0.001)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解释率为19.7%。结论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心理资本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瑞  李建民  王宇龙  李红梅  薛承景 《职业与健康》2023,(9):1182-1186+1191
目的 了解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心理弹性在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0年4—7月通过方便抽样法,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心理弹性问卷、心理健康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心理弹性得分为(62.16±15.52)分,心理健康得分为(14.55±3.60)分,职业倦怠总分为(50.32±10.89)分;不同婚育状况、护理执业态度的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学历、对护理工作的态度、月收入的护士心理健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性别、工龄、月收入、职称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心理健康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30,P<0.05);心理弹性总分与职业倦怠总分呈负相关(r=-0.556,P<0.05);心理弹性、心理健康及护士婚姻状况和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可解释职业倦怠变异的45.3%。结论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358名临床护士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士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契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和心理契约量表对浙江省某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普通病房护士作对照。结果:①优质护理组职业倦怠量表中的情绪衰竭(EE)和去个性化(DP)评分以及心理契约量表中的发展机会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组职业倦怠量表中的个人成就感丧失(PA)评分以及心理契约量表中的物质激励、环境支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优质护理组心理契约量表中的物质激励和环境支持与职业倦怠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显著负相关(P〈0.05);对照组中心理契约量表中的物质激励与职业倦怠量表中的各维度得分均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虽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视为发展机会,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然而医院物质激励和环境支持责任履行程度不高,严重影响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温州地区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及与护龄的关系,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对温州地区4所三级综合医院的557名护理人员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结果 557名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总分为(60.73±16.18),其中情感衰竭程度(25.86±7.74)为中度,去人格化倾向(14.57±5.84)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20.30±6.56)为重度;6~10年护龄组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水平最高(P<0.05).结论 温州地区三级综合医院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较高,尤其是6~10年护龄组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水平最高,医院管理者应引起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