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手术中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实用性.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气管内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记录术中两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麻醉药用量、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 常规组T2、T3时点MAP与T0相比P<0.05,BIS组麻醉用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而且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 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起到指导麻醉用药,有助于判断麻醉的深度,减少麻醉药用量,改善麻醉苏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卢增停  王立勋  李瑞钰  马钧阳 《重庆医学》2012,41(27):2878-2880
目的探讨麻醉趋势指数(N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ASAⅠ~Ⅱ级择期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I组、BIS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苏醒时间、术中知晓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I组和BIS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苏醒时间显著缩短,NI组和BIS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患者的麻醉时间、术中知晓率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期间使用NI和BIS监测,有利于减少麻醉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
吴莉  郭春燕  薛明明 《吉林医学》2013,34(2):214-21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CSI)变化监测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各类全身麻醉手术的小儿患者103例。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监测血流动力学、体征等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而观察组则采用在对脑电双频指数与麻醉意识深度指数变化的详细监测及指导下使用麻醉药物进行全身麻醉。详细记录所有两组患儿手术中血压、心率、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并对两组患儿上述数据作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血压、心率、BIS值、CSI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药物用量等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详细监测BIS与CSI变化并在其指导下进行全身麻醉的方法,在小儿全身麻醉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此方法能有效起到稳定患儿血流动力、生命体征及减少术后苏醒时间及麻药用量的作用,故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对麻醉深度调控的意义.方法 择期行LC的患者6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BIS组通过连续监测BIS值及传统的临床监测参数、体征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对照组根据临床监测参数及体征的变化调控麻醉深度.比较2组术中血压、心率、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气管插管时(T1),人工气腹时(T2)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脑电双频指数对提高LC患者的麻醉质量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判断全身麻醉深度时的准确性及反馈调控输注全麻药物的可操作性。方法选择4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反馈组,对照组按常规速度给予麻醉药;反馈组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调节麻醉药物用量,观察麻醉药物用量盼变化及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反馈组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反馈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电双频指数可有效反馈调控输注全麻药物、减少全身麻醉用药,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并分析围术期应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来调整麻醉深度对七氟烷应用总量、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的影响,并与以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调整麻醉深度组做比较.方法 择期七氟烷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的血压来调节呼气末七氟烷浓度(ETsevo),保持血压和心率波动在基础值的±20%;AAI组:保持术中AAI值维持在15~20;BIS组:保持术中BIS值维持在45~55.于麻醉诱导前、气腹即刻、游离胆囊三角、游离胆囊、腹腔冲洗、缝皮和拔管前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AAI、BIS和ETsevo,并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术毕1 h内取3个时点行镇静/清醒(OAA/S)评分.结果 麻醉维持期ETsevo对照组大于AAI组和BIS组(P<0.05);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AAI组与BIS组均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1h内各时点的OAA/S评分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I和BIS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BIS、AAI监测运用于吸入麻醉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手术中吸入麻醉药的呼气末浓度,从而减少麻醉药需要量,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有预见性的使用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用于小儿全麻复合用药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小儿外科泌尿系手术患儿80例,麻醉方式为气管内插管吸入麻醉,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术中均采用BIS监测,观察组40例术中根据预设理想的BIS值调整用药量,对照组麻醉医生不能观察BIS监测结果,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常规监测调节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末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末七氟烷浓度、BIS值和七氟烷用量,并比较两组苏醒、拔管、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平均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术末MAP、术末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HR明显低于对照组,术中、术末呼末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术中、术末BI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七氟烷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苏醒、拔管、出PACU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07,P=0.034)。结论小儿全麻应用BIS监测可使麻醉药物用量更加精确,从而缩短苏醒时间,提高安全性,为小儿外科的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麻醉保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BIS)在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各30例,BIS组连接麻醉深度监护仪在麻醉手术期间通过连续监测BIS、对照组根据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变化调节给药剂量调控麻醉深度.监测指标:两组患者入室、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 min、麻醉期间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毕拔管时间、术后1、2 h麻醉恢复和简易智能评分.结果 麻醉诱导期BIS组丙泊酚用量、血压下降的程度、术中低血压发生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S组术毕拔管时间、麻醉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后1、2 h简易智能状态(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丙泊酚总用量BIS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应用BIS监测麻醉深度调控麻醉用药,可预防麻醉过深.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肌松。A组以BIS值判断麻醉深度并指导用药,使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B组凭借生命体征的变化、瞳孔大小、气道压力等判断麻醉深度,调整麻醉药用量,使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在基础值±20%范围内。常规监测无创血压、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计算用药总量、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发生率。结果:两组血压、心率波动、PET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毕苏醒时间短,用药量少(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发生。结论:BIS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有助于临床判断全身麻醉镇静深度,做到患者个体化用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改善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0.
莫家玲  覃之人  黄伟波  唐平  肖祥礼 《广西医学》2022,(18):2095-2098+2112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BIS监测下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BIS监测下手动控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BIS值、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患者术中知晓情况、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BIS值、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M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IS值、心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均P<0.05);分组与时间均无交互效应(均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知晓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及术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指令反应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术后语言等级评定量表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靶控吸入地氟烷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脑电双频指数、血压变异性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采用新鲜气体控制地氟烷吸入麻醉的42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将采用靶控吸入地氟烷吸入麻醉的3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对比两组手术期间血压变异性及术后苏醒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5 min、气腹建立后10 min、术毕时BIS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观察组患者插管后5 min、气腹建立10 min、术毕时BIS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手术期间,观察组收缩压(SBP)变异性、舒张压(DBP)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靶控吸入地氟烷麻醉可维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刘济泳 《中外医疗》2013,(12):76-77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监护,观察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患者进行监护。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SDP、SBP、HR比对照组更平稳,效果主要体现在气腹建立5min、15min,术毕3个监测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拔管时间提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脑电双频指数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监护,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保证麻醉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指导临床用药、提高麻醉质量及减少麻醉并发症等方面的意义。方法68例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电双频指数组(BIS组,n=35)和未用脑电双频指数组(对照组,n=3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中(胃肠镜操作开始后5min)和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麻醉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觉,术毕全部患者都顺利唤醒。两组间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O.05),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MAP、HR、R、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BIS组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通过BIS监测麻醉深度下,可避免盲目使用丙泊酚的相对过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07-109
目的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在麻醉深度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7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脑电双频指数(BIS)、常规方法进行麻醉深度检测并指导麻醉管理。结果观察组术中MAP变异指数、HR变异指数、丙泊酚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呼吸循环紊乱、苏醒延迟、手术麻醉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S检测麻醉深度指导麻醉管理,可提高麻醉管理质量,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7,(3):374-376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优势。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BIS监测组(B组)和常规监测组(C组),每组50例。B组术中根据BIS监测结果调整麻醉药物剂量,C组根据麻醉医师临床经验和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调整麻醉药物用量。术中BIS值维持在40~60间,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维持在基础值的±20%。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物用量、拔管时间及麻醉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中皆行喉罩通气。结果:B组丙泊酚用量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罗库溴铵和瑞芬太尼用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中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拔管时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B组拔管后烦躁低于C组;两组术中知晓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相当。结论:BIS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时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用量,降低麻醉并发症,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理想的麻醉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早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该院住院治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维持,且术中保持BIS维持在40~60;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进行单纯的麻醉诱导维持。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丙泊酚总量、BIS监测值、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S监测联合静吸复合麻醉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稳定机体血流动力学,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准确判断全身麻醉深度对维持术中麻醉平稳、指导麻醉合理用药、判断麻醉苏醒具有重要意义。脑电双频指数(BIS)是数量化脑电图(QEEN)中的代表性参数,目前认为是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可靠指标。本研究旨在研究无手术刺激条件下吸入麻醉药N2O和地氟醚对BIS的影响,以评价用BIS监测此两种吸入麻醉药麻醉深度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麻醉趋势指数(NI)与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于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3组,均利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麻醉,其中对照组28例常规操作,NI组与BIS组各30例均根据相应说明书进行操作,对比3组麻醉药物用量及麻醉效果。结果:3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组与BIS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组与BIS组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认知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时,利用NI与BIS进行监测可减少麻醉用药剂量,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脑电双频指数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超 《医学综述》2013,(19):3645-3646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来汉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实施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维持脑电双频指数在40 ~60、对照组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70 ~100 mm Hg实施全身麻醉,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T0、T1、T2、T3、T4、T5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值及麻醉药用量,拔管和苏醒室留观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药用量显著减少,平均动脉压、脑电双频指数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缩短了苏醒室留观和拔管的时间(P<0.05).结论 依据脑电双频指数实施全身麻醉能减少老年患者麻醉药用量,准确评估麻醉深度,加快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麻醉对颅脑外伤手术中血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7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同时分别在手术前(T0)、术中1 h(T1)、术毕时(T2)检测患者血清NSE与TNF-α,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血清NSE与TNF-α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T1与T2时血清NSE与TNF-α水平较T0时明显升高(P<0.05或P<0.01),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颅脑外伤手术采用异丙酚麻醉不但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还能达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