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异柠檬酸裂解酶——新型抗结核药物靶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患者数居世界第2位。结核分枝杆菌的持续感染,不断出现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菌株,缺乏普遍有效的疫苗以及艾滋病的流行使结核病的控制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结核患者多,结核感染者多。预防性治疗是控制结核感染者不转变为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本文分析了预防性治疗在我国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局限性。我国目前开展的针对结核病感染高危人群的小范围预防性治疗,降低了高危人群结核病的发病率,有助于疫情控制。结合我国疫情特点,开展大规模和长时间的预防性治疗干预项目,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预防性治疗方案和评估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全球有约三分之一(20亿)人口受感染,每年新发结核患者达900多万,死亡人数约300万。中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患者数仅次于印度位居世界第二。为加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联合国制定了千年防治目标,要求全球结核病控制至2015年结核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降低50%,但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仍是难点和重点。目前结核病的诊断仍然依赖于临床资料、痰涂片  相似文献   

4.
正肺结核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也是WHO认定的27个耐多药及广泛耐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当今,我国的肺结核病主要表现在结核感染率高、患病率居高不下、病死率高、耐药率高、结核分枝杆菌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等[1]。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是安徽省的西南  相似文献   

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几乎所有人体组织、器官均可发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约有1/10的人在一生中有发生结核病的危险。根据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要求,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的有关专家制定了《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我国结核的防治起到了指导作用。现结合临床工作实践谈谈对结核病及《指南》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冯爽  张立  张丽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206-3207,3210
结核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是当前的热点,蛋白质组学用来反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瞬时状态,并已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成及其抗原、血清蛋白质指纹谱、耐药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本文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结核病的诊断进展做一综述,对结核病发病机制的阐明、疫苗的设计、新药的制备以及疾病的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耐药结核病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清  娄培安 《中国校医》2005,19(5):554-556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已有20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由于移民、吸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结核杆菌耐多药性等因素,每1 s就有1个新感染者出现,每年新发结核病人达800万~1000万,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死亡率最高的感染性疾病,结核病已成为21世纪严重危及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20亿感染者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M TB耐药菌株,其中有2/3的结核病人有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危险.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8.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年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我国结核病疫情比较严峻。为使人们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以便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点、菌株耐药性、传播途径和引起的主要临床疾病进行了概述;探讨了结核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和免疫预防接种,并对结核疫苗的保护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也是单一致病菌感染引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2010年我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结核病年发病患者数约为130万。正因为我国结核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如何快速检验结核病对于我国控制及治疗结核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医学检验工作者要充分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优势互补,予找准确度高、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简便快捷、经济的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新方法。本文从细菌学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面,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对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巍 《保健医苑》2007,(3):11-13
<正>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全球性重大传染病,我国是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目前结核病疫情下降缓慢,感染人口多,易感人数多,耐药患者多,高危发病人群多,其死亡人数是全部传染病死亡人数的2倍。结核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三个南亚国家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为中国与部分沿线国家结核病防治和开展结核病领域国际卫生合作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指标描述结核病疾病负担,同时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与南亚三个国家结核病的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SIR)、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SMR)和标化DALY率(age-standardized DALY rate, ASDR)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42.85%~90.23%,AAPC在-7.77%~-1.90%且其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19年四国中巴基斯坦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最高。除巴基斯坦外均是男性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高于女性。四国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  结论  1990―2019年四国结核病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较高,距WHO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差距仍较大;印度等南亚三国结核病的ASIR总体高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将结核病防治作为国际卫生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利用时空分布模型和集成嵌套拉普拉斯近似算法研究上海市肺结核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化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下载的2013-2020年上海市户籍肺结核病例,采用层次贝叶斯模型对肺结核病例数据进行拟合,识别肺结核的时空变化特征,从时空角度,评估肺结核发病风险与人口、经济、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2013-2020年,上海市共报告肺结核病例29 2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5.224/10万。2013-2020年的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4年的报告发病率最高(27.991/10万)。上海市肺结核的发生具有空间聚集性,通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热点分析和风险分析发现,上海市肺结核的高风险区域为郊区,低风险区域为中心城区。肺结核的发病风险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R=0.48)、每万人医疗机构床位数(RR=0.56)、归一化植被指数(RR=0.50)、夜间灯光指数(RR=0.80)有关。结论 在上海市中心城区肺结核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下,需要格外关注郊区的防控。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肺结核发病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夜间灯光指数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中国1990-2019年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的疾病负担情况,并预测2020-2030年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2019全球疾病负担(GBD2019)数据,选择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伤残损失寿命年等指标描述1990-2019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疾病负担情况,利用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描述疾病负担的时间趋势变化。采用R软件构建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2020-2030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年龄标化发病率(ASIR)和年龄标化死亡率(ASMR)。结果 1990-2019年,中国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呈上升趋势,其EAPC为0.31%(95%CI:0.10%~0.52%);DALY呈现下降趋势,EAPC为-2.81%(95%CI:-2.92%~-2.70%);ASMR呈下降趋势,EAPC为-2.55%(95%CI:-2.66%~-2.45%)。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在35~49岁年龄段中达到最高,而ASMR随着年龄升高逐渐增加,年龄30~岁开始显著升高;年龄标化DALY率在55~64岁之间达到高峰。男性居民的疾病负担指标均高于同时期的女性居民。根据BAPC模型预测结果,2020-2030年中国全人群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ASIR从2020年的3.45/10万上升至2030年的3.78/10万,增长9.57%,ASMR从2020年的1.45/10万下降至2030年的1.24/10万,降低14.48%。结论 我国因酒精导致的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尤其是在男性和中老年人群中,需要更加重视对这些人群的关注。2020-2030年预测结果显示ASMR呈下降趋势,ASIR仍在上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与结核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方法  在中国东部地区对40 311名研究对象开展队列研究,通过10年的随访,探讨结核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排除了基线调查时发现的结核病患者,通过与南京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匹配发现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匹配身份证号码、姓名、年龄、出生日期和地址。并建立了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了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等因素。  结果  经过10年(中位随访时间为8.4年)的随访,共发现204名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发病密度为59.0/10万人年(95% CI:51.3~67.5)。其中,糖尿病患者有25人,占12.3%,发病密度为71.3/10万人年(95% CI:47.2~103.8)。共发现7名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发病,发病密度为84.4/10万人年(95% CI:50.8~132.4)。当把人群按照FPG是否≥7.0 mmol/L分组时,研究发现,与FPG < 7.0 mmol/L相比,FPG≥7.0 mmol/L人群发生结核病的风险提高0.89倍[风险比(hazard ratio, HR)=1.89,95% CI: 1.13~3.13,P=0.014]。  结论  此次大规模的人群队列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了其发生结核病的风险。因此,加强对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的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病,有利于降低中国结核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国肝癌疾病负担。方法 基于《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全国三次死因回顾性调查、《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GLOBOCAN、五大洲癌症发病率(CI5)、WHO死亡数据库、全球疾病负担项目(GBD)国内外8个数据源,摘录我国人群肝癌的发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等信息,分析肝癌疾病负担既往、现况及预期。结果 ①既往:CI5 1973-2012年的长期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以上海市为例)男、女性肝癌发病率分别下降41.3%和36.3%,农村(以启东市为例)分别下降了32.3%和12.2%;近10年年报也显示2005-2015年全国发病和死亡率分别下降8.1%和12.8%;基于年鉴数据的Joinpoint分析也提示下降:2002-2017年全国死亡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3.0%(P<0.05)。②现况:GLOBOCAN估计2018年我国肝癌发病率、死亡率和1年患病率分别为18.3/10万、17.1/10万和10.8/10万;最新年报显示,2015年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和死亡率分别为17.6/10万和15.3/10万,且均随年龄上升;监测数据报道2017年全国死亡率与之接近(16.7/10万),男女死亡比为3.1。GBD报道2017年我国肝癌所致DALY达1 115.3万人年,占全球的53.7%,HBV感染始终居归因首位。③预测:GLOBOCAN 2018预测至2040年我国肝癌发病和死亡例数将分别达到59.1万例和57.2万例,分别比2018年增加50.5%和54.9%,>70岁人群增幅明显。④经济负担:相关文献汇总显示,基于个体的研究报道的例均直接医疗费用呈上升趋势。结论 多数据源均显示,我国人群肝癌发病和死亡率在数十年间有所下降,提示人群干预的有效性;但人群负担依然沉重,应继续加强优化一、二级预防为主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6.
Problems in tuberculosis control still exist in New York City. They range from an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to the discovery of new cases in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Ninety-three percent (1,395) of the cases reported in 1980 were verified by cultures positive for tuberculosis. The rest of the cases in the 1980 tuberculosis disease count were verified by histology or a physician''s recommendation for treatment with two or more antituberculosis drugs. Of the tuberculosis at extrapulmonary sites, pleural meningeal and miliary tuberculosis, as well as genitourinary tuberculosis, ranked high in incidence in 1980. New tuberculosis cases occurred in all age groups, but the 37 cases in the age group 0-4 years is alarming and indicates a high rate of transmission of tuberculosis from parents to children.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show that in terms of drug continuity, completion of treatment, and bacteriological conversions to negative, a great deal needs to be done in New York City. The tuberculosis mortality rate for the city has been showing a steady decline over the years; it was 1.8 per 100,000 population in 1980.  相似文献   

17.
手足口病(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在≤5岁儿童中广泛传播的传染病。目前我国HFMD的流行形势严峻, 发病率较高并持续上升, 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肠道病毒A71型(EV-A71)是导致HFMD重症和死亡的原因, EV-A71单价疫苗于2016年上市, 尽管多项临床试验已证明EV-A71疫苗在受试对象中的有效性, 但这并不能反映在真实世界中对一般接种人群的影响。本研究进行系统地文献检索, 对评估EV-A71疫苗在真实应用中对HFMD发病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回顾与总结, 梳理EV-A71疫苗对HFMD发病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的相关证据。目前基于真实世界数据评估EV-A71疫苗对HFMD影响的研究较少, 并且尚无研究对影响HFMD发病的除免疫接种外的其他重要因素(如温度、相对湿度、人口年龄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等)进行综合全面考虑。本研究回顾EV-A71疫苗对HFMD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有助于清晰和全面了解研究现状, 为今后评估EV-A71疫苗及其他疫苗的短期效果、长期影响等相关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居民抑郁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为预防和诊治抑郁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选取发病例数、发病率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及DALY率等指标,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发病率和DALY率的AAPC,对抑郁的疾病负担进行描述。结果 1990—2019年中国居民抑郁发病例数从3 130.34万人增长到4 100.53万人,增长率为30.99%,发病率从2 644.58/10万增长到2 882.92/10万,增长率为9.01%。DALY从548.68万人年增长到756.20万人年,增长率为37.82%,DALY率从463.53万人年增长到531.65万人年,增长率为14.70%。1990—2019年抑郁发病率和DALY率各年龄段增速变化基本一致,其中20~24岁是发病率(AAPC = - 2.2%,P<0.05)和DALY率(AAPC = - 1.9%,P<0.05)下降最快的年龄段,60~69岁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最快(AAPC = 0.9%,P<0.05),75~84岁的DALY率上升趋势最快(AAPC = 0.7%,P<0.05)。结论 中国居民抑郁疾病负担不断加重,女性受抑郁的疾病负担更高,老年人的抑郁疾病负担风险状况不容忽视,应加强抑郁相关健康知识宣传,并加强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关注及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仍然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我国已于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外伤后破伤风的疾病负担较重。针对我国外伤后破伤风高发病风险人群做好暴露前主动免疫,对于降低我国外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以及中国发布的破伤风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国内外破伤风暴露前免疫预防策略、我国破伤风发病高风险人群的界定等内容,并对暴露前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形成了推荐意见,供疾病预防控制和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2004-2018年我国麻疹、肺结核、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以及猩红热的流行趋势及特征, 为明确我国呼吸道传染病防控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理归纳2004-2018年我国7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数据, 采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的变化趋势。  结果  我国2004-2018年7种呼吸道传染病总报告23 903 628例, 年均发病率117.96/10万,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和儿童, 高发于春冬季。我国主要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在2004-2016年呈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2.00%, P < 0.001], 但是在2016到2018年又有所回升(APC=15.00%, P=0.30)。肺结核和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流行性感冒、百日咳、猩红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  中国呼吸道传染病自2016年以来发病率有所回升, 如何应对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及新型流感的暴发、肺结核的高疾病负担及百日咳和猩红热的复燃, 是未来我国防控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