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对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75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其中以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救治的92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抢救模式救治的83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0.22%(83/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1%(6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确诊时间[(25.83±6.25) min]、急诊至手术时间[(27.95±5.37) min]、住院时间[(23.72±5.21) d]、致残率(22.8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8.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79±7.42) min、(48.94±7.62) min、(35.89±6.85) d、42.17%、2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抢救小组综合处置模式能够提高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
3.
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对严重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8月~2006年9月未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出诊的139例作为对照组;2006年10月~2009年12月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后出诊完成的146例作为急救组。结果2组患者外伤后得到有效救治的时间有统计学意义(t=2.66,P〈0.01);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为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减少死亡与残疾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收治的570例严重多发伤的临床资料,其中紧急抢救374例,联合手术474例,急诊科一期手术lO例。结果:急诊科现场抢救成功率为80%,手术抢救成功率为72%。结论: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救治原则:应积极处理致命性损伤;联合手术时应合理安排手术顺序;特别危重病人在急诊科应行一期手术。这样能减少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改良创伤评分指导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发伤的救治 ,“应争分夺秒 ,果断决策治疗方案“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目前国外用多种院前评分判断伤情 ,指导抢救已得到公认[1~ 4 ] 。而国内尚无一种规范的量化评价标准。我们将中华创伤学会创伤评分小组推荐的改良创伤评分[1,2 ] (Revisedtraumascore ,RTS)用于判断多发伤伤员的早期伤情 ,指导救治。在回顾性验证的基础上 ,进行了前瞻性研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 1990年 1月~ 1995年 12月收治的符合多发伤标准的伤员 2 10例进行回顾性验证[5] 。其中男 132例 ,女 78例 ;年龄 4~ 76岁 ,平均34.7… 相似文献
6.
7.
初级创伤救治(primary trauma care,PTC)培训是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委员会与我国卫生部委托医院管理研究所合作开办,以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创伤救治手册〉为教材,重点对院前急救、急诊科、麻醉科医师进行的规范化、标准化、实用化培训.培训首先从省级医院开始,再由省级医院培训市级医院、县级医院,最终普及到乡镇医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收集经抢救救治的12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总结救治经验。结果:本组125例中死亡19例,占15.2%,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5例(26.31%),脑疝6例(31.58%),MODF 5例(26.32%),ARDS 3例(15.79%)。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准确判断病情,重视每个环节的救治,可有效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探索基层多发伤的救治措施,提高基层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对我院救治的28例进行回顾总结,根据多发伤分类,2个部位的损伤26例,3个部位的损伤2例。结果:治愈24例(85.71%),死亡4例(14.29%)。死亡原因器官衰竭(MOF)3例和不可逆休克1例。结论:多发伤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复杂性的特点,死亡率较高,现场救护至关重要,诊断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往往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专业化救治是基层医院提高多发伤救治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组织实施经验。方法 对 3年来我院急诊科接诊处理的 6 84例严重多发伤 (ISS评分≥ 16分以上 )患者的年龄构成、致伤原因、急救复苏的相关技术要点、抢救结果作了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了多发伤临床特点以及急救诊治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果 2 0 - 39岁患者占本组严重多发伤的 74 .8%。GCS评分 10 .8± 3.6 ,ISS评分 2 4 .3± 14 .5 ,休克 2 0 5例 ,休克发生率达 2 9.9% ,休克抢救成功率达 86 .4 %。合并急性肺损伤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10 6例 ,占 15 .7%。死亡 78例 ,占严重多发伤的11.4 %。结论 严重多发伤的紧急救命术应有急诊外科或创伤急救中心组织实施 ,这是解决急诊现存运行模式中诸多弊端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严重多发伤的抢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奇效 《引进国外医药技术与设备》1999,5(4):21-23
严重多发伤是同时包括两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的严重损伤。其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休克多、易漏诊、处理难、并发症多且死亡率高。因此要早抢救,边治疗边诊断,或先治疗后诊断。通过“一看”(神志、面色)、“二摸”(脉博、肤温)、“三测”(血压)尽快发现早期休克,大量书画全液抗休克,并采取复苏、止血等急救措施。文中详细介绍了诊断治疗的方法、抢救民分工及抢救的计划,还介绍了紧急手术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王月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4)
严重多发伤病情危重,早期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缩短伤后得到救治的时间,对患者的预后常起关键作用。本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共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170例(排除未接诊或到达现场前死亡者),其中96例经过院前急救入院,74例由家属或他人直接送入医院,2组病例均在伤后6个月得到随访。现将2组伤员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80年至1996年共收治75例严重胸腹多发伤病人,这类病人病情危重,诊治难度大,现将救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54例,女21例,年龄3~80岁,其中18~50岁60例,占80%。致伤原因主要是车祸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的基本处理原则和死因分析。方法:分析48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断经过及病情转归。结果:48例多发伤病人死亡8例,死亡率为16.7%。结论:早期全面准确的诊断,早期综合复苏措施,尤其是早期手术和ICU监护治疗,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抢救分工程序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实施抢救分工程序前处置的多发伤患者46例(对照组)和应用抢救分工程序救治后的54例(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术前准备的平均时间和抢救平均时间比对照组分别缩短了7min和25min(P<0.01),抢救成功率提高了13.3%(P<0.05). 结论 在多发伤患者救治中实施抢救分工程序,可以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发伤复合伤病人的急救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0月5年间我院32例多发伤复合伤病人的救治经过方法及结果。结果:32例中27例满意出院,5例死亡。结论: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急救网络是抢救成功的前提,首诊急救医师对伤者要有一科学判定并集中力量现场抢救致命伤,优先抢救急、危、重伤员,密切观察和有效处理多发伤。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187例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表明,早期及时纠正低血流注和低血氧状态,有效的呼吸支持,充分的血流量灌注、及时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有交地给予器官功能和营养代谢的支持、注意维护各个器官功能,对防治MODS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另对伴有昏迷、下胸部损伤者,应强调注意胸腹部的详细检查和密切观察,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