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诱导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的凋亡作用和凋亡通路分子caspase 3、PARP,凋亡相关蛋白p-AKT、AKT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培养48 h的细胞存活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培养48 h细胞凋亡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 3、PARP和凋亡相关蛋白p-AKT、AKT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示三氧化二砷能明显抑制SKOV3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显示三氧化二砷诱导SKOV3细胞凋亡,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药物能显著下调caspase 3、PARP、p-AKT的表达水平。结论三氧化二砷能显著抑制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激活凋亡通路分子caspase 3、PARP,下调p-AKT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三氧化二砷诱导人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11)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和腹水中培养的树突细胞(DC)在体外激活淋巴细胞产生的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作用,及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分别培养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腹水来源DC,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细胞表面分子表达检测;以卵巢癌冻融抗原致敏DC,检测两种来源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及对IL-2水平的影响;检测抗原负载DC与T细胞诱导CTL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镜下显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腹水来源的DC形态学无明显差异,腹水来源DC成熟时间较外周血来源DC晚,二者表面分子表达的阳性率除CD83外无明显差异;卵巢癌冻融抗原负载DC上调其表面相关分化抗原表达,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卵巢癌冻融抗原负载后的DC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种来源DC间刺激指数无统计学差异;抗原负载DC与无抗原负载DC相比,其上清中IL-12浓度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负载与不负载抗原的DC对卵巢癌细胞杀伤作用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效应细胞数量的增高,杀伤作用增强,加入IL-2增强其杀伤作用,但外周血及腹水来源DC间相应情况下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外周血及腹水来源的DC均具有诱导CTL作用,DC作为载体负载肿瘤抗原后可以激发T淋巴细胞形成CTL,在体外有效的杀伤卵巢癌SKOV3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外源性榄香烯注射液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生物学行为影响。旨在为寻找卵巢癌治疗的特效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对SKOV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对SKOV3细胞增殖周期各时相变化及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SKOV3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榄香烯注射液对SKOV3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相对增多,细胞凋亡率升高。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对SKOV3细胞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药物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榄香烯注射液影响SKOV3细胞周期进程并调节凋亡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茶多酚(TP)、顺铂(DDP)及二者联合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二者联合对SKOV3细胞生长影响的机制。方法人卵巢癌细胞SKOV3经低毒剂量TP、DDP单独或联合作用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DAPI核染色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Akt及p-Akt的表达。结果低毒剂量TP单药组、DDP单药组与联合用药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1.47±2.07)%、(32.26±4.85)%、(52.62±3.23)%,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DDP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荧光显微镜下可见低毒剂量TP单药组的细胞核形态及染色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联合用药组细胞核比DDP单药组着色更重,核浓缩、核碎裂现象更加明显,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征象;低毒剂量的TP对细胞的凋亡无明显影响,联合用药组的凋亡率明显高于DDP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各用药组细胞中总的Akt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Akt蛋白表达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细胞中p-Akt蛋白表达降低最明显,与对照组及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P与DDP联合后可显著增强DDP的抑制细胞增殖、促细胞凋亡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Akt蛋白的磷酸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L-24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pcDNA3.1(-)-IL-24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SKOV3细胞,用RT-PCR检测IL-24 mRNA表达情况,用24孔的膜滤器来测定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同时为了排除IL-24的抑制侵袭和迁移能力是由于其介导凋亡的结果,采用台盼蓝排除法测定细胞成活力.[结果]RT-PCT检测表明,IL-24于mRNA水平在SKOV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IL-24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其抑制作用并不是其介导凋亡的结果.[结论]IL-24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卵巢癌 SKOV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卵巢癌 SKOV3细胞,应用 UA 浓度为5、10、20、40和80μmol/L 分别干预12 h、24 h 和48 h,采用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变化,应用 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P21、CyclinD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0μmol/L UA)比较,40和80μmol/L UA 分别作用 SKOV3细胞12 h、24 h 和48 h 后 OD 值均显著降低(P <0.05);10、20和40μmol/L UA 作用24 h 后 SKOV3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 G0/G1期比率较对照组升高,20和40μmol/L UA 作用24 h 后 SKOV3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明显降低而 P21水平显著升高(P <0.05)。【结论】体外实验中,UA 可抑制人卵巢癌 SKOV3细胞增殖和促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D1表达降低和 P21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
顺铂诱导人卵巢癌SKOV3和SKOV3/DDP细胞内质网应激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顺铂诱导人卵巢癌SKOV3和SKOV3/DDP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差异。方法顺铂分别作用SKOV3组、SKOV3/DDP组细胞0 h、12 h、24 h。MTT检测两种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并比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RT-PCR方法检测顺铂对各时间点细胞的XBP-1表达。结果顺铂诱导两种细胞内质网应激存在显著差异。顺铂引起SKOV3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明显活化;而对SKOV3/DDP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没有明显影响;顺铂诱导SKOV3/DDP中XBP-1明显表达上调。结论顺铂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可能是卵巢癌细胞耐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5)
目的探讨micRNA-125b在葛根素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凋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运用qRT-PCR技术检测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 A-125b的改变。运用干涉RNA技术抑制SKOV3细胞中microRNA-125 b表达。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SKOV3细胞microRNA-125b低表达后,葛根素处理组与对照组中凋亡相关蛋白的改变。结果葛根素能够显著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的增殖活力以及促进其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并且初步揭示了葛根素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后能够促进microRNA-125b的表达;抑制卵巢癌细胞SKOV3中microRNA-125b的表达能够降低葛根素对SKOV3细胞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的表达。结论 microRNA-125b参与了葛根素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促凋亡作用,提示microRNA-125b是卵巢癌细胞SKOV3耐药机制中的关键分子。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壳多糖酶3 样蛋白1(chitinase-3-like-protein-1, CHI3L1)在卵巢癌细胞SKOV3 中的表达和对SKOV3 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构建pll3.7-CHI3L1 shRNA 重组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使得卵巢癌细胞中的CHI3L1 基因沉默;pll3.7-CHI3L1 shRNA 重组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同时转染空载质粒作为阴性对照,通过Western Blot 检测SKOV3 细胞中CHI3L1 蛋白表达水平;平板细胞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对卵巢癌细胞SKOV3 增殖的影响;采用Transwell 实验检测卵巢癌细胞SKOV3 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pll3.7-CHI3L1 shRNA 重组质粒,转染卵巢癌细胞SKOV3 后,观察到大量的绿色荧光细胞,且和对照组相比,pll3.7-CHI3L1 shRNA 转染组卵巢癌细胞SKOV3 中CHI3L1 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卵巢癌SKOV3 细胞的克隆数目减少,侵袭能力下降。结论 卵巢癌细胞SKOV3 中CHI3L1 的表达下调,抑制了SKOV3 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抑制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glog(GLI)基因在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表达,探讨GLI1表达抑制对SKOV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并筛选GLI1基因的RNAi表达质粒,转染SKOV3细胞,CCK-8法比较转染前后卵巢癌细胞增殖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紫杉醇诱导转染前后细胞凋亡比例,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SKOV3的细胞周期情况.Westem blot检测cyclinD、Bcl-2及Ca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转染48 h后,在SKOV3细胞中Control组、N-Control组、GLI1 shRNA-1组、GLI1 shRNA-2组、GLI1shRNA-3组、GLI1 shRNA-4组的GLI1 mRNA水平分别为1.00±0.00、1.03 ±0.02、0.73±0.07、0.98 ±0.08、0.53±0.08、0.68±0.04,与Control组相比,GLI1 shRNA-1、GLI1 shRNA-3、GLI1 shRNA-4组GLI1 mRNA表达量均下降(P<0.05),转染GLI1 shRNA-3的SKOV3细胞中GLI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GLI1 shRNA-1、GLI1shRNA-2、GLI1 shRNA-4组(P<0.05),具有显著的干扰效果.转染GLI1 shRNA-3的SKOV3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P<0.05),在紫杉醇的诱导下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周期主要阻滞在G1/S期.Western blot检测发现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5),Ca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 GLI1 shRNh对SKOV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促进细胞凋亡,GLI1信号可通过抑制cyclinD1活化抑制细胞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以顺铂(cDDP)为基础的化疗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对其耐药,5年生存率极低。因此,寻找卵巢癌敏感、与现有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一直是卵巢癌研究的热点。沙利度胺(Thal)作为治疗早孕反应的药物曾引起婴儿肢体畸形,近年来研究发现Thal对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超声破坏载紫杉醇微泡后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将细胞分为5组,即紫杉醇组,紫杉醇联合超声辐照组,载紫杉醇微泡联合超声辐照组,单纯载紫杉醇微泡组及空白对照组。用MTT法观察超声破坏载紫杉醇微泡后在不同时间对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
结果在紫杉醇浓度为1×10^-6mol/L时,载紫杉醇微泡联合超声组的细胞在微泡辐照击破后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并且随培养时间延长,抑制效应越明显,透射电镜观察到载紫杉醇微泡联合超声组的细胞有凋亡小体,比其它各组对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凋亡诱导作用强。
结论载紫杉醇微泡被超声辐照破坏后对卵巢癌细胞株SHKOV3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能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单核细胞THP-1细胞系源性M2型巨噬细胞与卵巢癌SKOV3细胞相互作用后,肿瘤细胞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方法用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HP-1细胞膜表面CD206分子的表达;用Transwell小室建立巨噬细胞与卵巢癌SKOV3细胞体外非接触式共培养模型;相互作用24 h后提取SKOV3细胞总RNA,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LR1~TLR9 m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相对定量法(2-△△Ct)进行分析。结果 PMA诱导后,THP-1细胞巨噬细胞化,CD206分子高表达;卵巢癌细胞经共培养后TLR2、TLR3、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2-△△Ct分别为25.99±1.09、7.11±0.27、16.92±0.11、44.80±0.78。结论卵巢癌SKOV3细胞与M2型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后,肿瘤细胞TLR2~TLR5 mRNA表达显著增加,可能参与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目的探讨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Fe3O4-MNPs)逆转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耐药性的机制。方法将SKOV3/DDP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DDP)组、Fe3O4-MNPs组和DDP+Fe3O4-MNPs组,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和多耐药相关蛋白1(MRP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法测定细胞内铂含量。结果 DDP+Fe3O4-MNPs组P-gp、LRP和MRP1蛋白表达水平较DDP组下降明显(P<0.05)。DDP+Fe3O4-MNPs组细胞内铂含量明显高于DDP组(P<0.05)。结论 Fe3O4-MNPs逆转耐药的作用机制可能与Fe3O4-MNPs促进DDP进入细胞内,下调P-gp、LRP和MRP1蛋白表达,提高细胞内DDP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