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PM2.5)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2家公立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逐日门诊量资料,深圳市龙岗区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及逐日气象资料分别来自深圳市环境监测站及气象局,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广义相加模型对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2013-2015年SO2 、NO2 、PM10 与PM2.5浓度中位数分别为8.08、38.08、46.05 μg/m3及31.04 μg/m3。2家医院三年呼吸系统门诊总量为549 169人次,日门诊量中位数为499人次/d。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除NO2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三种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均存在滞后效应,污染物每升高10 μg/m3,滞后2 d时SO2对门诊量影响最强(相对危险度RR为1.030 7,95%CI:1.015 7~1.045 9),滞后3 d时PM10与PM2.5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最强(PM10:RR=1.005 4,95%CI:1.002 8~1.008 0,PM2.5:RR=1.006 0, 95%CI:1.002 7~1.009 4)。 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大气SO2、PM10与PM2.5浓度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急性暴露与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3-2015年成都市大气PM2.5、PM10、SO2和NO2的日平均浓度、气象因素(包括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及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GAM)建立单污染物、多污染物模型,分析大气PM2.5、PM10浓度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的影响。结果 大气污染物PM2.5、PM10浓度分别为75.9、119.7μg/m3,PM2.5高于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单污染物模型中,大气PM2.5(lag1)和PM10(lag01)浓度每增加10μg/m3,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分别增加0.29%(95%CI:0.01%~0.56%)和0.27%(95%CI:0.09%~0.45%)。PM2.5和PM10浓度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基本呈线性。多污染物模型中,PM2.5和PM10单独或同时引入SO2、NO2时,对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的影响消失(P>0.05)。结论 成都市大气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方法

收集2014—2019年武汉市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环保资料和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资料,进行统计描述,并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利用非参数平滑函数控制长期趋势、气象等混杂因素,定量评估大气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效应,并以超额危险度(ER)表示效应值的大小。

结果

大气污染物对人群每日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明显影响,在最强效应期,PM2.5(lag07)、PM10(lag03)、SO2(lag03)、NO2(lag03)每升高10 μg·m-3,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ER分别为2.803%(95%CI:2.151%~3.460%)、1.878%(95%CI:1.477%~2.281%)、10.210%(95%CI:7.922%~12.549%)、4.564%(95%CI:3.530%~5.608%)。女性对PM2.5、SO2、NO2更敏感,男性则对PM10更敏感,且不同性别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人群对PM2.5、NO2更敏感,≥65岁人群对PM10、SO2更敏感且不同年龄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武汉市大气污染物(PM2.5、PM10、SO2、NO2)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存在关联,在制定当地政策时,需考虑相关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北京市延庆区大气污染对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量影响。  方法  收集2014-2017年北京市延庆区二级医疗机构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门急诊量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资料以及大气污染数据资料,运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门急诊量的关系以及滞后效应。  结果  研究表明,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当量直径≤ 2.5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PM2.5)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1%(RR=0.11,95%CI:0.09~0.14,P=0.001);大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10,PM10)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7%(RR=0.17,95%CI:0.15~0.19,P=0.001;二氧化氮(nitrogen dioxide,NO2)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44%(RR=0.44,95%CI:0.37~0.50,P=0.001);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3.34%(RR=3.34,95%CI:1.57~5.15,P=0.001),且最强效应期均在第0 d。二氧化硫(sulfur ioxide,SO2)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1.69%(RR=-1.69,95%CI:-1.80~-1.57,P=0.001),且在第1 d达到最强效应值。臭氧(ozone,O3)每增加10 μg/m3呼吸系统门急诊量增加-0.12%(RR=0.12,95%CI:-0.15~-0.10,P=0.001),且在第5 d达到最强效应值。双污染物模型分析中,CO在SO2的影响下,对呼吸系统疾病门急诊人数影响尤为明显。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延庆区PM2.5、PM10、NO2、CO浓度的增加均会导致呼吸系统门急诊量的增加,且不同污染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PM25与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数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2017-01-01/2018-12-01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脑血管事件急诊病例,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和脑血管疾病,收集相同时间段重庆市空气污染数据,包括大气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人颗粒物(PM2.5)...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上海市闵行区猩红热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为建立预防控制猩红热疫情的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猩红热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气象数据来自上海市闵行区气象局。利用R3.6.1软件,采用广义可加模型研究猩红热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结果

闵行区2009—2020年间,猩红热的发病人数在2011年有个快速上升的过程。猩红热的发病数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风速越大,猩红热发病越少;与气温和气压呈非线性的关系,月平均气温<17 ℃时,猩红热的发病数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增加,气温>17 ℃时,猩红热的发病数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减少;气压<1 017 MPa时,猩红热的发病数随着气压的上升而减少,气压>1 017 MPa时,猩红热的发病数随着气压的上升而增加。

结论

猩红热发病与风速呈负相关,建议采取开窗通风换气等措施减少猩红热疾病的发生。猩红热的发病与气温和气压存在非线性关系。为更好地了解闵行区猩红热的流行趋势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信息,有助于建立疾病预警系统,加强对疾病危险因素的积极预防和干预,减轻因疫情为社会带来的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研究哈尔滨市日均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哈尔滨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研究哈尔滨市四季日均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关系,同时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物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2013—2014年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为4.77℃,日均心脑血管死亡人数为97例。31岁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易受气温影响,女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高于男性。全年平均气温滞后1、5 d时,气温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上升0.14%和0.18%;春季平均气温滞后3~6 d时,每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0.21%~0.26%;夏、秋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C时,当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1.22%和0.27%,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有关,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建立适合该市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气象预警模型,提高高危人群在春夏季的疾病防控意识,降低由气温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8.
方法

收集2015—2017年上海市某郊区综合医院呼吸系统门诊资料和同期大气、气象资料,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大气污染物O3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日门诊量的关系。

结果

呼吸系统日均门诊量为831人次。O3最大8 h平均值为101.04 μg·m-3。O3在lag3的滞后效应最大,超额危险度为0.461%(95%CI:0.240%~0.682%)。分层分析结果显示,O3对女性、儿童、老年人呼吸系统影响风险更高。引入PM2.5、PM10到双污染物模型中表现为健康效应增强,引入一氧化碳表现为健康效应减弱。

结论

O3浓度的升高可引起人群呼吸系统日门诊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广义相加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探讨糖尿病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 2010-2012年在广西5市/县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3 827名被调查者均接受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腰围(WC),检测空腹血糖(FPG)。 结果 糖尿病患病率为9.4%,男性和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0.3%、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29,P=0.105)。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城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饮酒、肥胖类型(OBPH)7个因素与糖尿病有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相对城市有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OR=0.633,95%CI:0.499~0.802,P=0.000);60岁及以上人群与35岁以下人群相比患糖尿病风险高(OR=14.037,95%CI:6.538~30.134,P=0.000);中心型肥胖+超重、中心型肥胖+肥胖分别与正常体重比较,患糖尿病风险高(分别OR=2.259, 95%CI:1.705~2.994, P=0.000;OR=2.068, 95%CI:1.368~3.125, P=0.001)。广义相加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饮酒与糖尿病呈现J型非线性关系(χ2=7.712,P=0.019),饮酒<1次/周和≥6次/周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肥胖类型与糖尿病呈现为平躺∽型曲线关系(χ2=13.547,P=0.008),中心肥胖和低体重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 结论 广义相加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能直观呈现饮酒、肥胖类型与糖尿病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黄春萍  倪宗瓒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9):2585-2587
目的:探讨广义相加模型在妇幼保健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广义相加模型的建模原理对实例进行非参数拟合,并与参数拟合结果比较。结果:产前检查率、产后访视率、四苗接种率、儿童中重度住院人均补偿费用率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数据不满足参数拟合条件时,广义相加模型能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6 - 2018年黔南州脑血管疾病(CVD)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整理黔南州2015 - 2018年所有医疗机构上报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VD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5年黔南州CVD发病率255.20/10万,2016年为271.26/10万,2017年为279.32/10万,2018年为286.42/10万。男性CVD发病率301.45/10万,女性发病率245.67/10万。男女性随年龄增加CVD发病率增高,男性CVD发病率以60~75岁(753.52/10万)最高;女性发病率以≥76岁(739.63/10万)最高。农民CVD发病率最高(986.7/10万)。苗族、水族、布依族发病率居前3位,分别为890.91/10万、680.07/10万和542.23/10万。2015 - 2018年黔南州CVD发病率1~2份最高,发病率分别为39.08/10万和42.93/10万;12月份最低,发病率为9.23/10万。CVD发病前3为是荔波县、罗甸县和惠水县,发病率分别为424.62/10万、360.89/10万、351.49/10万。结论 黔南州CVD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1 - 2月份病例数最多,12月份最低。农民、男性老年人和苗族是CVD高发病人群,应注重对普通群众CVD知识宣传,加强持续CVD病例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京市高温热浪对当地居民每日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方法根据南京地区2004—2010年的居民每日死亡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的Poisson分布,分析了高温热浪与每日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关系。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RR主要受到当天、死亡前2 d的日最高温度的影响,其值分别为1.204(95%CI:1.110~1.306)、1.124(95%CI:1.013~1.247);心脑血管疾病的日死亡人数与高温热浪期间的日最高温度正相关。结论高温热浪对居民心脑血管死亡有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人数随着最高温度的升高及日平均地面气压的降低增加,且最高温度存在滞后效应。广义相加模型预测的心脑血管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较相近,上升与下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进行细菌性痢疾预测预警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上海市2004~2008年逐日细菌性痢疾发病资料和当地气象数据。采用时间序列的广义相加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及星期效应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气温、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与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关系。将广义相加模型得到的预测值的95%范围的上限值作为当前细菌性痢疾发病水平的预警限。结果模型预测的动态趋势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2009年细菌性痢疾日报告病例数大多数都落入了预测值的可信区间范围,未达到预警限,与实际流行情况相符。结论广义相加模型可应用于细菌性痢疾预测预警,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大气颗粒物(PM10、PM2.5)短期暴露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获取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急性效应的暴露-反应关系.方法 通过计算机联机检索及手工检索的方法收集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间公开发表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提取暴露-反应系数,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异质性分析、发表偏倚的检验及校正,利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结果 校正发表偏倚后,大气中PM10每升高10μg/m3,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增加0.29%(95%CI:0.18%~0.49%); PM2.5每升高10 μg/m3,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0.68%(95%CI:0.35%~1.02%),未发现明显的发表偏倚.亚组分析显示,亚洲人群PM10与PM2.5对心脑血管疾病急性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效应估计值低于欧美地区;病例交叉设计得到的暴露-反应关系效应估计值高于时间序列分析.结论 大气中PM10、PM2.5浓度的上升会导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其中PM2.5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中山市黄圃镇2014-2015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及2015年黄圃镇辖区内经黄圃人民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卫生站)等报告《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卡》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进行分析,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计算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标化率等指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病种等的发病情况。结果中山市黄圃镇2014-2015年心脑血管事件总报告675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标化率分别为457.32/10万和321.79/10万,其中脑卒中和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和标化率分别为389.75/10万和62.17/10万。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标化率分别为573.61/10万和327.61/10万,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逐渐上升,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心脑血管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8.3%;未婚人群的心脑血管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4.2%;无业人员人群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33.6%;初中及以下文化程人群心脑血管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58.7%。结论心脑血管事件是威胁中山市黄圃镇居民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疾病,开展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工作对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和干预至关重要,可为之后该地区心脑血管事件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现状,为制定疾病防治措施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数据,计算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早死寿命损失年(YLL)率和伤残寿命损失年(YLD)率,评估居民疾病负担水平。采用SPSS 23.0进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2015—2017年四川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21.26/10万,男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7年四川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DALY率为15.84‰,其中YLL率和YLD率分别为12.28‰和3.56‰。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主要来自于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DALY率占心脑血管疾病总DALY率的86.55%。DALY率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平均100.97%的速度增长,80岁及以上居民的DALY率可达83.43‰。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给四川省居民带来较重的负担,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其中重点可防控疾病包括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湖沼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方法 2012年3-5月,通过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湖北省嘉鱼县等5个县市的钉螺资料。利用3S技术和现场调查获取螺点的环境因子。应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钉螺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复杂非线性关系。结果坡度对钉螺密度有负相影响(P=0.0328),螺点的上一年上水天数、高程、地表温度与钉螺密度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分别为P0.0001,P=0.0418,P=0.0022)。上年上水天数为90d,高程为29 m,地表温度为26℃的螺点钉螺密度最高。结论湖沼型地区钉螺密度与环境因素间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应用广义相加模型能够比较方便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兰州市大气气态污染物NO2和SO2对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的健康效应。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了时间的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气象因子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分析2001-2005年兰州市大气NO2和SO2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大气NO2和SO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污染物模型中,NO2和SO2分别以滞后1天和0天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最强。滞后1天NO2和无滞后SO2浓度增加一个四分位数间距时,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增加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060(95%CI 1.046~1.074)和1.048(95%CI 1.031~1.065);女性和老年人为易感人群;2种污染物在秋冬季的作用比春夏季更明显。结论兰州市大气NO2和SO2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日入院人数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田颖  薄立超 《职业与健康》2015,(4):553-554,558
目的了解天津市西青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3年西青区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人数年统计表。按照WHO心脑血管疾病指南分类标准进行归类和统计。结果 2013年西青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2 850人,发病率为762.88/10万;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为265.80/10万,脑出血发病率为37.74/10万,冠心病猝死发病率为13.38/10万,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为90.42/10万,脑梗死发病率为355.48/10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为11.51/10万。结论西青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水平较高,今后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措施,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把防病的关口前移,加强一级预防保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应成为今后该区卫生宣教和疾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浙江省嘉兴市大气颗粒物(PM)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嘉兴市2019—2021年逐日大气污染物、气象和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节假日效应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分析PM含量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PM2.5、PM10、臭氧(O3)和二氧化氮(NO2)存在日均浓度超标情况,超标天数占比分别为3.4%、1.3%、11.0%和0.8%。PM2.5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总量、成人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效应值均在lag07时达到最大,超额风险ER(95%CI)分别为2.29%(1.35%~3.24%)、2.31%(1.39%~3.23%)和2.65%(1.36%~3.96%);PM10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总量、成人和儿童门诊量效应值分别在lag07、lag06、lag07时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