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莲子心具有传统的安神功效,但是其作用机制不明确。该研究以莲子心传统安神功效与镇静催眠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预测莲子心中主要药效成分的镇静催眠药理作用机制,建立其"活性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针对莲子心中主要药效成分——生物碱类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TCMSP以及BATMAN-TCM服务器预测莲子心生物碱成分靶标,并通过Drug Bank,OMIM,TTD等数据库筛选出FDA批准的镇静催眠药物的靶标,筛选出两者的交集基因。通过对交集基因的GO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 7. 1软件构建莲子心"活性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网络分析表明,21个活性成分共涉及44个靶标,28条通路,预测出其中21个成分、35个靶标蛋白和15条通路与镇静催眠相关。莲子心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活性受体配体相互作用(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通路、钙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胆碱能突触(cholinergic synapse)通路等通路相关的靶标起到镇静催眠的功效。该研究初步揭示了莲子心传统安神功效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巴戟天治疗抑郁症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巴戟天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抑郁症的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以STRING数据库对关建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巴戟天中筛选出有效成分20个,得到可作用于抑郁症的靶点22个。GO分析富集得到65个生物学功能,KEGG通路分析富集得到48条信号通路。结论巴戟天通过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突触、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预测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作用机制,建立其"化合物-靶标-通路-疾病"的网络药理研究模式。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针对已报道的四物汤活性成分,采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服务器依据反向药效团匹配方法预测四物汤活性成分靶标,并通过DrugBank,OMIM,TTD等数据库筛选出FDA批准的治疗原发性痛经靶标。通过对靶标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四物汤"成分-靶标-通路-疾病"网络。网络分析表明,20个活性成分共涉及通路114条,预测出16个成分、16个靶标蛋白和24条通路与原发性痛经相关。四物汤可能通过作用于激素调节、中枢镇痛、解痉、炎症及免疫相关的蛋白靶标及通路,起到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该研究初步揭示了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菟丝子治疗骨质疏松症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TCMID、SymMap、BATMAN-TCM、ETCM以及查阅文献获取菟丝子的全部成分,并筛选菟丝子活性成分以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靶标;采用Cytoscape3.6.0构建菟丝子的“活性成分-靶标”网络并结合数据库String和Cytoscape3.6.0绘制所得靶标间相互作用关系;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靶标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结果:检索TCMSP、TCMID、Symmap、BATMAN-TCM、ETCM以及查阅文献获取菟丝子全部成分,进一步筛选出的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活性成分有14个,包括槲皮素、芹菜素,金丝桃苷等;活性成分发挥作用的潜在靶标有83个,主要有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骨分化特异性转录分子2(RUNX2)、雌激素受体α(ESR1)等;KEGG富集分析得到与骨质疏松症紧密相关通路主要有PI3K/Akt、MAPK、TNF信号通路等。结论:中药菟丝子中槲皮素、芹菜素,金丝桃苷等活性成分可能通过PI3K/Akt、MAPK、TNF等信号通路实现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骨碎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采用TCMSP分析平台、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中药活性成分、中药靶标及疾病靶标,将中药靶标与疾病靶标取交集,得到中药-疾病靶标并构建中药-成分-疾病-靶标调控网络。然后通过构建中药-疾病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和条形图,筛选核心靶标。最后将中药-疾病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中药-疾病靶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筛选得到骨碎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14个有效成分和51个中药-疾病靶标,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GO功能主要包括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结合、参与凋亡过程的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RNA聚合酶Ⅱ转录因子结合等。中药-疾病靶标涉及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前列腺癌信号通路、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的AGE-RAGE信号通路、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丙肝信号通路、乙肝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骨碎补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及体外活性实验探究蓍草解毒利湿功效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文献查找蓍草的活性成分,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蓍草的活性成分,通过TCMSP、GeneCards和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等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将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作用靶点的共有靶点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同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最后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功效”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蓍草干预疾病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外实验探究活性成分。结果:蓍草发挥传统功效的活性成分26个和相关靶点247个。网络拓扑分析发现,蓍草主要通过作用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3(CASP3)、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3(MAPK3)等靶点及相关通路发挥功效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PTGS2、TNF、CASP3等核心靶点均能稳定结合。体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均具有良好的抗炎活性。结论:本研究基于蓍草“解毒利湿”的传统功效,针对其治疗扁桃体炎、细菌性痢疾、尿道炎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蓍草可能通过绿原酸、芒柄花素等成分作用多个靶点和通路干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为阐释蓍草发挥功效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霞  曹旺  唐标  邓常清 《中草药》2020,51(15):3987-3995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当归配伍改善血管内膜增生的药效物质和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获取黄芪-当归的有效成分,利用Pharmmaper数据库搜集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标。通过Genecards、DigSeE和OMIM数据库,收集血管内膜增生相关的靶标,并与药物作用靶标相比较,筛选出共同部分,作为药物成分作用的预测靶标。利用STRING获取预测靶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相互关系大小筛选出核心靶标。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标"网络图、核心靶标相互作用网络图。用R语言进行核心靶标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GO生物过程分析。结果收集到黄芪-当归药对的20个活性成分,共得到193个潜在药物作用靶点、487个潜在疾病靶点,主要作用于EGFR、ESR1、ALB、MAPK8、PGR等多个靶标,涉及PI3K-Akt、MAPK、Ras等多条信号通路以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了黄芪-当归配伍改善血管内膜增生可能的靶标和信号通路,可为黄芪-当归配伍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六味调更汤治疗更年期Ⅱ型糖尿病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六味调更汤的活性成分,搜寻潜在靶点,借助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筛选出关键靶点。用DAVID平台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靶点的KEGG信号通路及相关的疾病富集。利用NCBI平台查找疾病靶标,最后使用Cytoscape 3.6.0软件对成分靶标和疾病靶标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研究得到齐敦果酸、beta-谷甾醇、檞皮素等206个主要活性成分,其中活性成分度值较高的为β-谷甾醇、山奈酚及槲皮素等39个关键靶标,其与733个更年期Ⅱ型糖尿病靶标交集后得23个交集靶标。通过基因功能富集平台DAVID分析信号通路,得到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Estrogen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关键通路。结论六味调更汤中的活性成分主要通过CASP8、ESR1、Akt1等靶标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达到对更年期Ⅱ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理念,探讨“黄芪-当归”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与Pubchem数据库获取黄芪、当归的活性成分及其平面结构图与结构式,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该药对治疗CAA的成分-疾病靶标及其Uniprot ID。根据成分-疾病靶标与活性成分的作用关系,筛选出有效成分,根据成分-疾病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5个核心靶标,并利用systemsDock在线工具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DAVID6.8在线工具进行成分-疾病靶标的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黄芪-当归活性成分共20个,可作用于144个靶标,主要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VEGF信号通路。结论:“黄芪-当归”可能是通过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红细胞生成、增加血管新生等多方面调节造血功能治疗CAA。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挖掘桂枝-柴胡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MDD)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探究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检索桂枝-柴胡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经BAT-MAN-TCM平台对预测靶点予以补充,构建药物靶点库;通过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分别获取CHF与抑郁相关靶标,二者取交集,建立疾病靶标库;利用R语言将药物靶点库与疾病靶标库取交集,构建Venn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及其内在插件构建化合物-靶标网络及PPI核心网络;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网络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筛选出桂枝-柴胡有27个活性成分,288个靶基因;筛选出CHF伴MDD相关靶基因882个,药物与疾病Venn图提取关键靶点83个,PPI核心网络构建筛选出12个关键基因;GO分析(P<0.05且靶点基因富集度>10%)得到19条生物过程,13条细胞组分表达过程,8个分子功能相关过程;KEGG分析(P<0.05)显示72条信号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等.结论:桂枝-柴胡活性成分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CHF伴MD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京  胡楠  李涵  肖蕾  陈韦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3):12-15,后插3-后插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中医血府逐瘀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在线数据库获取血府逐瘀丸活性成分和靶标并经Uniprot在线数据库转换为基因名称,通过GeneCard和OMIM在线数据库收集动脉粥样硬化靶标基因.经Venn工具获取药物-疾病交集基因,后于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究复方菝葜(FFBQ)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国知网、PubChem中收集归纳FFBQ中8味药材的成分、归经及靶标信息;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为条件筛选FFBQ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标;通过OMIM、GeneCards、DisGeNET疾病数据库查询NSCLC相关靶标。利用STRING平台构建成分-疾病靶标的蛋白-蛋白互作网络;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实现归经、药材-活性成分-靶标等多层次复杂网络关系的可视化。对经网络筛选获得的关键靶标,在DAVID平台进行基因本体(GO)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模拟活性成分作用于靶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肺经和肝经为FFBQ治疗NSCLC的主要病位。筛选到FFBQ的99个潜在活性成分,可作用于63个与NSCLC共享的交集靶标,并通过MAPK、PI3K-Akt和JAK-STAT等信号通路参与细胞周期调控、信号转导、细胞增殖调控等,发挥治疗N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附子理中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检索相关文献获得附子理中丸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标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标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 共获得附子理中丸活性化学成分1 17个,药物靶点661个;获得疾病靶点175个;获得核心靶标25个;PPI蛋白作用网络分析,核心蛋白涉及VEGF、EGFR、AKT1、IL-6等;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参与蛋白磷酸酶结合、磷酸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AGE-RACE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富集明显.结论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附子理中丸多成分、多靶点调控机体,通过多途径起到治疗AAD的作用,为附子理中丸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苦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SymMap平台获取苦参的化学成分,基于TCMSP平台以OB>30%、DL>0.18为标准筛选候选活性成分,搜索TCMSP活性成分对应的靶标蛋白,通过Uniprot平台检索靶标蛋白对应的基因;通过String及Cytoscape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获得PCOS肾虚血瘀型核心药对当归-菟丝子;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和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PCOS疾病靶点,找到药物和疾病的共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数据库对共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从"当归-菟丝子"药对中筛选得到42个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719个靶点,其中与PCOS重合的22个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雌激素、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PCOS是通过补肾活血化瘀达到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促进微循环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现代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6.
《新中医》2020,(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技术,研究"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等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获得PCOS肾虚血瘀型核心药对当归-菟丝子;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出当归和菟丝子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查询NCBI数据库获得PCOS疾病靶点,找到药物和疾病的共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数据库对共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标-通路网络。结果:从"当归-菟丝子"药对中筛选得到42个候选活性分子,作用于719个靶点,其中与PCOS重合的22个疾病靶点主要涉及炎性反应、细胞因子、雌激素、胰岛素抵抗等生物学过程中的多条信号通路。结论:当归-菟丝子药对治疗PCOS是通过补肾活血化瘀达到抗炎、抗肿瘤、调节血脂、促进微循环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恢复机体的平衡,与现代治疗PCOS的作用机制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借助TCMSP分析平台、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分别筛选中药活性成分、中药靶标、肌少症疾病靶标和骨质疏松症疾病靶标,将肌少症疾病靶标和骨质疏松症疾病靶标取交集,得到肌少-骨质疏松症疾病靶标。将中药靶标与肌少-骨质疏松症疾病靶标取交集,得到中药-疾病靶标并构建中药-疾病-靶标调控网络。然后通过构建中药-疾病共同靶标的蛋白互作网络,筛选核心靶标基因。最后将中药-疾病共同靶标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中药-疾病共同靶标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 筛选得到黄芪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20个活性成分和10个中药-疾病共同靶标,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催乳素信号通路、内分泌失调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乳腺癌信号通路、类风湿性关节炎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有关。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了黄芪治疗肌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靶标及信号通路,为中药单体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细辛-干姜"药对的功效物质基础和配伍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借助TCMSP平台及文献,通过OB,DL筛选与"细辛-干姜"相关的化合物、潜在靶标、疾病、通路。结果符合条件的化合物有15个,靶标有74个,疾病有160种,通路有137条。结论 Cryptopin, sesamin, DBP可能是"细辛-干姜"药对功效机理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 Beta-2 adrenergic receptor, Cell division protein kinase 2, Heat shock protein HSP 90可能是"细辛-干姜"药对活性成分发挥作用的潜在靶点; 160种疾病主要以关节炎、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炎症等为主。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细辛-干姜"药对的基本功效物质基础,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及工具研究甘草-石榴皮复配的潜在协同保护皮肤光损伤作用机制,为中药复方现代化及新药创新发现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结合所查文献,获得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活性成分及所对应的靶标;将所得靶标输入蛋白质数据库(UniProt)中,查询靶标对应的基因名称。通过检索疾病相关网站C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以及OMIM数据库,获取防晒相关靶标;通过在线String数据库分析作用靶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出预测的核心作用靶标。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预测靶标的基因本体(GO)基因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做网络图;利用在线网站Draw Venn Diagram将疾病靶标与药物预测靶标之间的关系用Venn图呈现;利用R Studio软件绘制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图。通过GOLD软件进行活性成分与核心靶标之间的分子对接。结果:收集到甘草-石榴皮复配活性成分16个,包括甘草素、甘草苷、山柰酚、槲皮素等。主要涉及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抑癌基因(TP53)这5个核心靶点,涉及乙型肝炎,癌症信号通路,弓形虫病,美国锥虫病,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通路发挥防晒作用。结论:该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探究了甘草-石榴皮复配后的皮肤光保护作用靶标与通路,进一步印证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点,为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与关键通路,以探究人参“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医药证候关联数据库(SymMa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获取人参所含成分及靶标,结合OMIM、GeneCards疾病数据库分别获取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2种疾病的共同靶标,将二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质靶标并导入STRING平台进行蛋白质交互网络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模块及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功能注释。结果: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共病机制与药物应答、缺氧应答、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血管收缩调节、对尼古丁的反应等生物学功能相关联,主要通过调节cGMP-PKG、核因子κB、HIF-1、TNF等信号通路来实现异病同治的作用。结论:人参治疗糖尿病和勃起功能障碍的共病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参与血管生成、促进增殖细胞的迁移和趋化、降低血管内炎症等多途径综合干预,从而发挥单味中药“异病同治”的药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