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0年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重庆市永川区尘肺病数据资料,分析新发尘肺病病种分布、行业分布、发病年龄与接尘工龄分布、期别分布等情况,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新发尘肺病共报告483例,男性479例,女性4例;以煤工尘肺为主,主要集中于采矿业,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6.16±9.50)岁,接尘工龄M(P25~P75)为15.00(5.00~24.00)年;尘肺发病以I期为主(390例,80.75%)。不同种类尘肺病和不同工龄阶段的尘肺病期别构成存在差异(χ2=29.192、28.665,P均<0.05)。结论 重庆市永川区尘肺病以煤工尘肺为主,主要集中在采矿业,患者接尘工龄集中在10~20年,应加强采矿业用人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还应重点关注关闭煤矿工人的尘肺病随访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重庆市新发尘肺病病例资料。结果显示,2016—2020年新发尘肺病12 563例,其中壹期8 108例(64.54%)、贰期2 737例(21.79%)、叁期1 718例(13.68%);煤工尘肺占比逐年减少,矽肺占比逐年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发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52.60±8.83)岁,平均发病工龄(16.45±8.16)年,主要集中在采矿业(74.39%)。提示今后仍需在矿山、冶金、建材等尘肺病高发行业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行动。  相似文献   

3.
张海永 《职业与健康》2022,(22):3129-3132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乌海市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20年“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乌海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20年乌海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大类4种505例,其中尘肺病502例(99.40%),职业性皮肤病3例(0.60%)。尘肺病以煤工尘肺为主480例(95.62%),矽肺22例(4.38%);新发职业病以男性为主499例(98.81%);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49.69±7.8)岁,平均接尘工龄(20.08±9.0)年。乌海市3个辖区均有职业病报告,由高到低依次为乌达区304例(60.20%)、海南区103例(20.40%)和海勃湾区98例(19.40%)。新发病例分布在5个行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病例数位居前2位,分别为476例(94.26%)和23例(4.55%);新发病例主要分布于国有企业451例(89.90%),其次是私有企业49例(9.70%);企业规模以中型企业为主,344例(68.52%),其次是大型企业134例(26.63%)。结论 2006—2020年乌海市新发职业病以煤工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2011—2020年云南省的职业病新发病例,统计分析病例的病种、地区、行业分布等情况。结果 2011—2020年云南省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3 89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报告新发病例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92.42%、5.83%和0.51%;男性病例所占比例(98.97%)远高于女性(1.03%);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6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7.42年;报告的职业病新发病例从2011年起逐年增高,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病例地区分布前3位分别为楚雄州、昆明市、昭通市,行业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以小型企业和私有经济为主。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是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的主要病种,职业病呈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聚集性分布,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是职业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发病特征及趋势,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21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6类18种314例,男性296例,占94.27%,女性18例,占5.73%。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1±9.10)岁,接害工龄中位数为8年;新发职业病以职业性尘肺、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占92.36%;职业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小微私营的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结论 宝鸡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对小微型企业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传染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的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赵杰  李晓然  郭昕薇 《职业与健康》2024,(7):893-896+902
目的 了解辽宁省累计报告的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趋势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探索辽宁省职业病防控的关键点。方法 对2006—2022年辽宁省报告的职业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6—2022年,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16 294例,自2007年起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病例数最多,为3 073例,2015年出现回落。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占总病例数的95.1%,分别为14 707例(90.3%)和785例(4.8%)。葫芦岛市、沈阳市和朝阳市累计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数分列前3位,分别为11 404例(70.0%)、806例(4.9%)和690例(4.2%),采矿业累计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数14 108例,占86.6%,位列第1。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平均发病工龄为15.6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1.6岁。结论 辽宁省职业病发病在病种、地区、行业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应根据职业病的发病特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济源市尘肺发病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尘肺病防治规划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6-2020年济源市尘肺病例尘肺病种类、尘肺病分期、接尘工龄、发病年龄、尘肺病发病单位规模及行业,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006-2020年济源市共诊断职业病34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338例(98.83%),其他职业病4例(1.17%)。在尘肺病例中,新发尘肺313例(92.60%),晋级尘肺25例(7.40%);尘肺病种类以矽肺、煤工尘肺为主,共337例(99.70%),铸工尘肺1例。新发尘肺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53.08±8.86)岁,平均接尘工龄(17.83±15.60)年;其中壹期126例(40.26%),贰期56例(17.89%),叁期131例(41.85%)。晋级病例中,壹期晋贰期7例(28.00%),壹期晋叁期5例(20.00%),贰期晋叁期13例(52.00%),平均晋级年限(8.44±10.44)年。平均每年确诊尘肺20.87例,2020年确诊最多(72例),2006年最少(1例),济源市每年新诊断的尘肺病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 济源市职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导出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报告卡,提取病例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和诊断信息等,采用SPSS 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06—2020年重庆市涪陵区共报告新发职业病8类443例,发病例数除2012年出现爆发式增长外(236例,53.27%),其余年份发病较为平稳。男性441例,女性2例,以职业性尘肺病为主(409例,92.33%),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60.55岁,平均接害工龄为2年(2,12),用人单位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业(247例,61.29%)。尘肺病病例以壹期(236例,57.70%)、矽肺病例为主(343例,83.82%)。行业分布前3位分别为建筑业(246例,60.15%)、采矿业(80例,19.56%)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54例,13.20%)。除尘肺病外其他类型职业病以职业性化学性中毒(14例)和职业性耳鼻口腔疾病(13例)居多,其中又以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10/14)及噪声聋(12/13)居多。结论尘肺病仍然是重庆市涪陵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控制增量,保障现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今后尘肺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噪声作业和氟作业危害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绵阳市2007—2015年职业病发病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07—2015年各职业病诊断机构上报的职业病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07—2015年绵阳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172例,涉及5类14种职业病,历年职业病发病数呈波动性变化。职业病类别以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为主,分别占86.63%、6.40%和5.23%。其中居前3位的职业病病种为矽肺、煤工尘肺和噪声聋,占发病总数的88.37%。2发病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6.51%;平均发病年龄(53.02±12.95)岁;平均发病工龄(12.95±10.51)a。3全市10个区县均有职业病报告,其中江油市、安县、涪城区的职业病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3.14%;病例分布在7大行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病例数最多,共占84.30%。职业病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占48.26%;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占49.42%。结论 2007—2015年绵阳市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防治的重点行业是采矿业和制造业。应加大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职业病防控宣传,加强对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患者的发病特征,为提升尘肺病防治工作成效提供依据。方法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子系统导出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个案库,对尘肺病分期、性别、病种、地区分布,接尘工龄和首诊年龄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2 567例,其中尘肺壹期1 728例(67.31%),尘肺贰期548例(21.35%),尘肺叁期291例(11.34%);男性2 556例(99.57%),女性11例(0.43%);以煤工尘肺(1862例)和矽肺(642例)为主,占97.55%;以大田县1 297例(50.53%)、永安市997例(38.84%)分布较多;发病有4个高峰,分别为2010年、2012年、2016年和2019—2020年;尘肺病平均接尘工龄9.50(5.17,18.25)年,平均首诊年龄(49.99±8.05)岁。接尘工龄<5年610例(23.76%),首诊年龄≥60岁267例(10.40%);首诊尘肺贰期和叁期839例(32.68%);尘肺贰期和叁期的接尘工龄均低于尘肺壹期(H=42...  相似文献   

11.
收集2006—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网络直报新发尘肺病例信息并建立数据库,对其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工种、尘肺期别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80例完成随访的新发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66.3±11.3)岁,平均接尘工龄(22.0±9.3)年,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工种以破碎工、电焊工居多,提示应加强对采矿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制定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控制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威海市2003—2021年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病情况,分析尘肺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将2003—2021年威海市职业性尘肺病确诊病例的基本信息、发病年龄、工种、诊断时间、接尘工龄、行业类型等信息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2003—2021年威海市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共452例。其中矽肺220例(48.68%),电焊工尘肺135例(29.87%),铸工尘肺31例(6.86%),炭黑尘肺20例(4.42%),煤工尘肺18例(3.98%),水泥尘肺7例(1.55%),滑石尘肺6例(1.33%),石棉肺4例(0.88%),陶工铝及其他尘肺11例(2.43%);晋期病例41例,其中矽肺36例(87.80%),铸工尘肺3例(7.32%),炭黑尘肺2例(4.88%)。新发尘肺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52.85±3.50)岁,平均接尘工龄(18.32±4.66)岁,开始接害平均年龄(25.78±10.71)岁。新发尘肺病例发病率最高的行业为运输设备制造业(25.4%),其次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9%)。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仍然是威海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分析辽宁省“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职业病发病例数、种类、地区和行业分布等情况。辽宁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新发职业病分别为8 147例、4 813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职业性尘肺病仍是主要发病病种,新发职业病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采矿业、制造业为职业病高发行业,新发职业病例多来自小型和私有企业。辽宁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在加大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力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不断强化对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上海市青浦区职业性尘肺病发病趋势以及粉尘作业人员肺功能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9-2018年青浦区所有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和2018年在岗期间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的粉尘作业人员的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2009-2018年青浦区新发职业性尘肺病52例,其中矽肺21例(占40.38%),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各9例(各占17.31%),铝尘肺4例(占7.69%),煤工尘肺、滑石尘肺各1例(各占1.92%),其他尘肺7例(13.46%)。10年间,矽肺新发病例有增多趋势,而电焊工尘肺呈下降趋势,煤工尘肺已多年未发生新病例。尘肺病病例以壹期尘肺病为主。矽肺患者和电焊工尘肺患者工龄短于铸工尘肺工龄(P < 0.05)。2018年共检查粉尘作业人员1 673人,肺功能异常331例,异常率为19.78%。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长,肺功能异常率有升高趋势(P < 0.05)。
结论 近10年青浦区尘肺病发病数量先是逐渐减少,但2016年后尘肺病发病数量有升高趋势。接尘工人肺功能异常率较高。尘肺病防治仍然是青浦区职业病防治的工作重点。应注意年龄大人员的尘肺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海市奉贤区2000—2014年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制定职业性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14年奉贤区新发尘肺病例个案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000—2014年奉贤区职业性尘肺病新发病例4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0.18±10.10)岁,不同尘肺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9,P0.05)。平均接触工龄为(9.80±7.03)a,不同尘肺病接触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1,P0.05)。新发尘肺病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7.73%;电焊尘肺居多,为30例,占68.18%;主要分布于6个行业,以机械行业居首位,共33例;集中于中小企业。结论该区应重点加强对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人和健康监护和作业场所环境监测,要求企业加大对员工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力度,加强作业场所环境的清洁工作,落实岗前、在岗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加强生产工艺改革和通风排毒防护措施、改善作业场所环境,有效控制职业性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淄博市新发职业病现状及发病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1年淄博市网络直报的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按年度、地区、行业、企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等维度对淄博市近11年新发职业病现状与发病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不同类别的职业病例数随时间变化进行拟合。结果 2011—2021年淄博市新发职业病共计2 068例,其中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84.5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8.32%)和职业性化学中毒(4.88%)为主。尘肺病以煤工尘肺和矽肺居多,共占该类别职业病的89.76%。职业病病例数随着时间进展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所有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淄川、博山和张店3个区,共占总病例数的78.38%。发病年龄范围21~87岁,男女比例12∶1;发病行业分布居前3位的是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共占总病例数的87.91%;发病企业经济类型分布以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为主,共占总病例数的97.78%;新发职业病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结论 应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措施加强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河南省职业病发病报告的特征,为制定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导出2011-2020年河南省新诊断并报告的职业病病例,应用SPSS 23.0软件,描述性分析职业病构成、时间分布、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1-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职业病8 003例,前三位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7 491例(93.60%),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74例(3.42%),职业性化学中毒152例(1.90%);各省辖市均有职业病发病报告,前三位分别是郑州市2 484例(31.04%),三门峡市1 965例(24.55%),平顶山市829例(10.36%);行业分布主要为采矿业(83.21%)和制造业(11.58%)。结论 河南省职业病仍然高发,职业性尘肺病仍是最需要关注的职业病,其次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仍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2006—2017年泸州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 245例,以职业性尘肺病为主(2 221例),职业病发病在经历了上升期、平稳期后波动下降;病例主要分布在泸县、古蔺县、叙永县;主要来自采矿业、私有经济、小型企业;主要为男性;接尘工龄<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提示泸州市新发职业病具有地域特色,且职业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近11年阳江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阳江市职业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7年阳江市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报告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7年11年间阳江市共确诊22例职业病病例,均为新发病例,其中21例为职业性尘肺病(占96.36%),1例为职业性噪声聋(占13.64%)。尘肺病主要分布在雕塑工艺品制造业、采矿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且多为私有小企业,发病工人以男性为主。尘肺病发病病种以其他尘肺和矽肺为主。尘肺病期别以贰期多见。2007—2014年无疑似职业病报告,2015年开始检出疑似职业病,2015—2017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 < 0.01)。疑似职业病以疑似噪声聋为主(53例,占85.48%)。
结论 阳江市目前职业病防治重点为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有机溶剂苯中毒也不容忽视。应加大力度监管雕塑工业品业、采矿业和金属制品业等私有小企业,严防群体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职业病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职业病网络报告系统对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职业病报告卡进行梳理,对其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21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403例,报告种类主要是职业性尘肺病(257例,占63.77%),职业性传染病(布鲁菌病,114例,28.29%);男性为主,占88.09%,年龄主要是≥30岁,占92.80%,发病工龄主要是<15年,占56.08%;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资、大型、制造业、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分别占99.50%、52.36%、31.51%、29.78%和10.42%。结论 乌鲁木齐市职业病发病从2015年起呈现总体稳定,每年略有波动特征,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尘肺病防治和布鲁菌病防治的双重压力。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制造业、采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监督管理,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