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评估高分辨肛门直肠测压检查能否客观反映直肠癌术后的肛门功能,能否成为临时造口还纳的依据。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接受手术的17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造口还纳后的前切除综合征评分分为无前切除综合征,轻度前切除综合征和重度前切除综合征3类。重度前切除综合征患者不适合造口还纳,据此将患者分为适合还纳组(141例)和不适合还纳组(29例),适合还纳组包括无前切除综合征(75例)和轻度前切除综合征(66例)。患者均为临时性回肠造口,均在术后6个月时进行肛门直肠测压检查。肛门测压的各项结果在不同分组间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有前切除综合征组患者的最大缩榨压明显更低(P=0.032,OR=1.033),排便的最大耐受量也明显更小(P=0.011,OR=1.036)。不适合还纳组的静息压(P=0.002,OR=1.135)和最大缩榨压(P=0.001,OR=1.058)明显更低,排便感觉阈(P=0.049,OR=1.087)和最大耐受量(P=0.001,OR=1.059)也明显更小。 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能够预测肛门功能的下降,可以作为临时造口是否应还纳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P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改良术式(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浆膜层嵌合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54例均随访1.5年.术后1.5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对照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远期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冷圈套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的临床效果,为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提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211例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01)。观察组息肉回收样本238粒,对照组息肉回收样本221粒。观察组接受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对照组接受热圈套术(HSP)治疗。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手术指标值、术后病理分型及黏膜下小动脉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息肉切除处肠壁黏膜下小动脉损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镜操作时间、息肉切除时间及手术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2组息肉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术治疗老年结直肠息肉,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切除率,降低周围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直肠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PPH术;对照组30例,采用经直肠切开修补术(Sehapayah法)。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0.0%和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空困难、会阴膨出感的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治疗直肠前突PPH术与传统经直肠切开前突修补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背景:胆囊切除已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但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关系一直未受到重视。目的:探讨胆囊切除与结直肠息肉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经结肠镜排除恶性肿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疾病的患者425例,根据既往有无胆囊切除史分为胆囊切除组(n=63)和对照组(n=362),对两组患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息肉表现和组织学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胆囊切除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6.0%对37.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两组患者息肉的部位和形态均无明显差异(P=0.753,P=0.127);但胆囊切除患者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危险显著高于对照组(OR=1.79,P=0.006)。亚组分析示胆囊切除史≥10年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与胆囊切除史〈10年无明显差异(P=0.11)。结论:胆囊切除并未增加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性,但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因此对胆囊切除患者应重视早期结直肠癌和腺瘤性息肉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直肠脱垂常见的经腹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脱垂是肛肠科比较棘手的病症,手术总体上有经腹和经会阴两种途径.经腹手术方法百余种,如经腹直肠前悬吊固定(Ripstein)术、经腹直肠后悬吊固定(Wells)术、阔筋膜直肠固定(Orr)术、耻骨直肠肌悬吊(Nigro)术、直肠前切除术(Anterior resection)、经腹直肠后固定术加左侧结肠切除(Frykman-Goldberg)术、盆底修复(Roscoe graham)术等,腹腔镜手术显示了其最新的进展,每一种术式都有其优缺点,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性地应用各种术式较单一使用一种术式能大大地改善结果,个体化诊疗方案可能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使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的临床优势,为该手术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对重庆市人民医院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8例,实验组行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对照组行经腹直肠前切除吻合术。评估两组患者的的临床指标、肛门功能以及其预后情况。 结果对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比较,其中手术时间(t=15.728,P=0.000)、住院天数(t=4.391,P=0.044)、术中出血量(t=5.231,P=0.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肛门功能进行比较,其中6个月时各等级(t=10.000,P=0.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其中两组患者在复发例数上(χ2=4.500,P=0.034)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低位直肠癌患者使用直肠拖出切除吻合术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失为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CFC)的疗效及对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CFC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9)。研究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乳果糖10 ml,3次/d;对照组给予口服莫沙必利5 mg,3次/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直肠动力和直肠感觉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49.0%)(P=0.000)。治疗前两组肛门直肠动力及直肠感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直肠最低敏感量、最大耐受量、直肠顺应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直肠静息压、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肛门括约肌静减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轻度腹胀腹泻3例,对照组轻度腹胀1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莫沙必利联合乳果糖治疗老年CFC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门直肠感觉,促进肛门直肠协调收缩,对老年CFC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高达90%的患者在直肠切除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目前治疗LARS有盆底康复治疗、骶神经刺激、经肠道灌洗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但仍缺乏广泛的共识或指南.本文将对近年直肠癌保肛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46例结直肠LSTs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内镜下切除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46例结直肠LSTs中,23例行EMR治疗,29例行EMR-P治疗,50例行ESD治疗,44例行ESD-S治疗。中位病变直径2.5 cm(1.2~10.0 cm)。EMR、EMR-P、ESD和ESD-S整块切除率分别为73.9%(17/23)、72.4%(21/29)、96.0%(48/50)、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切除率分别为65.2%(15/23)、69.0%(20/29)、94.0%(47/50)、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SD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高于其他3组(P均<0.05)。4组术中穿孔率分别为0,0,6.0%(3/50),9.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迟发性出血率分别为4.3%(1/23),0,2.0%(1/50),2.3%(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117例(80.1%)患者术后进行了肠镜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3.0~26.0个月),其中局部复发7例(6.0%)。结论ESD是结直肠LSTs最理想的治疗方法;EMR可作为直径<20 mm结直肠LSTs的治疗方法;EMR-P和ESD-S作为改良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在治疗LSTs上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对比,评价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10月东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内脱垂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对照组2例患者失访,最终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结果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术后6、12、18个月便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2.0±0.2)分vs (2.2±0.3)分,(1.5±0.1)分vs (1.9±0.2)分,(0.7±0.1)分vs (1.7±0.1)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73、11.841、48.474,P均<0.001)。结论内镜下直肠黏膜多点烧灼术治疗直肠内脱垂操作简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长期疗效远优于直肠黏膜纵行折叠加硬化剂注射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国产与进口止血夹预防≥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结直肠息肉(长径≥10 mm)内镜下切除术的7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术后迟发性出血组(n=15)与未出血组(n=774), 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影响因素。另外将使用1种类型止血夹的患者按所采用的止血夹品牌, 分为国产组(n=499)以及进口组(n=208), 对比两组止血夹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结果 789例行结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的患者中, 1.9%(15/789)的患者术后出现迟发性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蒂息肉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6.621, 95%CI:2.278~19.241, P=0.001), 止血夹封闭创面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69, 95%CI:0.050~0.570, P=0.004)。无论医师经验高低, 国产组与进口组止血夹预防≥10 mm结直肠息肉内镜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改良经会阴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Altemeier)治疗直肠脱垂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4例直肠脱垂患者纳入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Altemeier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Altemeier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切除标本长度、出血量、术后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另外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水平及便秘、肛门失禁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后ARP、AMCP水平显著高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后便秘、肛门失禁评分显著低于手术前及对照组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 13%显著低于对照组14. 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复发率4. 44%显著低于对照组20. 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改良Altemeier术治疗直肠脱垂能够促进患者肛门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 rectal ulcer syndrome,SRUS)患者的直肠黏膜血流变化,并分析肠生物反馈对SRUS患者症状及直肠黏膜血流的影响.方法16例SRUS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于生物反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检测16例SRUS患者的直肠黏膜血流量,同时采用标准问卷表分别记录治疗前后症状变化.结果16例中有12例(75%)自觉症状缓解;16例中有5例(31%)结肠镜检查示溃疡愈合;治疗前SRUS患者直肠黏膜血流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生物反馈治疗后,治疗组直肠黏膜血流量明显上升(P<0.01),其中自觉症状缓解者直肠黏膜血流量增加尤为显著(P=0.001).结论肠生物反馈是一种治疗SRUS患者的有效行为疗法,其治疗效果与直肠黏膜血流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的长期临床疗效。 方法2008年2月至2009年9月选择接受治疗的直肠粘膜内脱垂患者98例,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A组(n=52)实施痔上粘膜环切术,B组(n=46)实施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粘膜环切术。在术前、术后的1年、3年、5年分别对2组患者便秘程度及术后临床疗效、复发例数、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术后5年B组便秘程度并未逐渐加重,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例数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III级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盆底修复直肠悬吊联合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长期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的术式,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风险进行评估。 方法选取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普外科接受直肠前切除的338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直肠全系膜切除,评估相关因素与吻合口漏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9.2%。通过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法发现年龄(OR:3.380,95%CI:1.346~8.489)、BMI(OR:11.828,95%CI:4.123~33.858)、肿瘤位置(OR:6.304,95%CI:162~18.382)、肠梗阻(OR:6.675,95%CI:2.164~20.594)是影响吻合口漏的独立因素。 结论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肿瘤位置、肠梗阻等因素相关。对于男性、高龄、肥胖、低位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等危险因素的患者而言,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风险将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经肛门与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根据术后直肠前突深度的变化,确定其长期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直肠前突女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5例采用经肛门修补术,B组25例采用经阴道修补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2 mo,两组中各有17例患者(A组/B组:77%/74%)症状改善.中位随访50 m o,两组中各有11例和13例患者(A组/B组:55%/59%)症状改善.患者术后直肠前突深度变化越大(≥4 cm),长期疗效越好(P=0.001).结论:在这两种手术方式中,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临床疗效逐渐下降.而术前直肠前突越重的患者,术后长期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全结直肠切除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伴癌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手术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伴癌变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3例FAP伴癌变病例施行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手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短期随访结果。取同期开腹全结肠切除手术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腹腔镜组3例均顺利施行腹腔镜辅助全结肠、直肠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43.33(200-310)min,显著长于开腹组(P=0.028)。 平均术中出血量146.66(90-200)ml,肛门排气时间为术后1.33 d,住院时间14 d,略短于开腹组,尚未达统汁学差异;平均手术切口长度腹腔镜组为4.33 cm,显著短于开腹组19.38 cm(P<0.01)。腹腔镜组3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均证实为FAP伴癌变,随访时间分别为25、15、10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 由具丰富腹腔镜外科经验的医师施行腹腔镜辅助全结直肠切除术治疗FAP安全、可行、有效,但需要进一步的手术病例积累及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门诊冷圈套切除术(CSP)治疗老年结直肠小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同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8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镜行大肠小息肉切除的325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CSP(冷圈套切除术)组(n=186)、HSP(热圈套切除术)组(n=94)和E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代谢综合征(MS)组分及相关疾病在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患者中的表现,评价其与结直肠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 以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行内镜下或手术切除结直肠肿瘤的患者为研究组,并将研究组分为非进展性肿瘤组和进展性肿瘤组;以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结直肠肿瘤和IBD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MS组分及相关疾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分析MS组分及相关疾病与不同阶段结直肠肿瘤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结果 共有405例患者纳入研究,男女比为1.66∶1,其中菲进展性肿瘤组132例,进展性肿瘤组273例(包括36例原位癌或浸润癌).对照组76例,男女比为1.11∶1.研究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48.6%(197/405)比32.9%(25/76),x2=6.3851,P=0.0115].进展性肿瘤组高血压患病率(53.8%,147/273)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37.9%,50/132,x2=9.0809,P=0.0026)和对照组(x2=10.4406,P=0.0012),高血糖患病率(22.3%,61/273)也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13.6%,18/132,x2=4.2971,P=0.0382)和对照组(11.8%,9/76,x2=4.0894,P=0.0432).伴发≥1项MS组分的患者在研究组中占76.5%(310/405),高于对照组的63.2%(48/76,x2=6.0240,P=0.0141).伴发≥1项MS组分的患者在进展性肿瘤组中占81.0%(221/273),高于非进展性肿瘤组的67.4%(89/132,x2=9.0695,P=0.0026).伴发MS组分数量的增加与进展性肿瘤所占比例升高相关(x2=9.1508,P=0.0274).结直肠癌在伴发MS组分者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中占10.6%(33/310),高于不伴发MS组分者的3.2%(3/95,x2=5.0334,P=0.0249).结论 伴发MS组分可能与结直肠肿瘤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