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水北调之后北京市市政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浓度水平,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收集了 2015-2019年北京市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监测数据,利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4 292件监测水样中,三氯甲烷平均浓度为0....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水北调之后北京市市政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浓度水平,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收集了2015—2019年北京市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监测数据,利用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模型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 4 292件监测水样中,三氯甲烷平均浓度为0.003 00 mg/L,四氯化碳平均浓度为0.000 62 mg/L,两种污染物的合格率均为100%。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致癌风险分别为3.23×10~(-6)、1.51×10~(-7);非致癌风险分别为1.04×10~(-2)、5.39×10~(-4)。结论北京市市政水中四氯化碳的健康风险较小,三氯甲烷的健康风险属于可接受范围,但由于南水北调后水质变化较大,仍需要继续监测并提出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董淑江  尹艳 《现代预防医学》2015,(21):3867-3870
摘要:目的 初步评价句容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 于2014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句容市饮用水中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进行检测,并对饮水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做出初步评价。结果 句容市饮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0162 mg/L和0.00159 mg/L,合格率分别为100%和78.9%,致癌个人年风险为0.158×10-6/a和9.27×10-6/a,非致癌健康风险值个人年风险为5.09×10-2/a和7.13×10-2/a。结论 句容市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对人体的健康产生的潜在致癌个人年风险和非致癌健康风险均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可以接受的限值之内。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调查武汉市主城区市政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评估其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危害。方法在武汉市主城区设立40个市政管网末梢水监测点,每个季度进行采样监测1次,连续监测3 a,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通过饮水途径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结果 2015—2017年武汉市主城区市政供水中三氯甲烷年平均浓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240),季平均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汉阳和汉口地区市政供水中三氯甲烷的质量浓度要高于武昌地区,(P<0.05)。四氯化碳主要集中在2015年一、二季度检出,2016年和2017年检出率较低。2015—2017年武汉市主城区市政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总致癌风险为(1.87×10~(-5)~3.08×10~(-5))/a,其中三氯甲烷致癌风险占总致癌风险值99%左右。结论武汉市主城区市政水中三氯甲烷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尚可接受,但应引起重视;四氯化碳通过饮水途径产生的健康风险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7.
对于三氯甲烷各国进行了有关研究,发现水源环境日益恶劣,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增多,使得水源水在消毒过程中生成大量的消毒副产物,饮水中三氯甲烷含量与氯化消毒和水源中腐殖酸含量密切相关,国内一些城市也进行了一部分的研究性工作,根据献记载,全国只有上海、沈阳等极少数大城市对自来人水系统中的三氯甲烷作过调查,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至今还未作过系统的调查,本次现况的研究的结果表明:地面水与地下水作为不同的水源,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西安市市政供水三氯甲烷的分布特征,评估三氯甲烷多途径暴露对成人的健康风险。方法 依据2021年西安市市政供水水质监测工作指南,在西安市城区分四个季度采集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按照国标方法对三氯甲烷进行检测,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三氯甲烷多途径暴露的累积健康风险。结果 2021年西安市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三氯甲烷的含量分别为11.5(12.4)μg/L、17.0(14.8)μg/L、24.0(13.5)μg/L,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χ2=55.604,P<0.001);四个季度同类型水样比较,管网末梢水三氯甲烷含量不同(χ2=13.761,P=0.003)、二次供水三氯甲烷含量也不相同(χ2=39.998,P<0.001),第三季度管网末梢水、二次供水三氯甲烷含量高于其它三个季度同类型水样。西安市市政供水三氯甲烷的日均暴露剂量为7.39×10-4 mg/(kg·d),饮水摄入途径的日均暴露剂量远高于呼吸...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调查南安市城乡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评估其健康风险,为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20—2022年按南安市市政管网和乡镇饮用水供水分布、供水人口分层设置监测点,采集水样对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进行监测分析。共采集丰水期和枯水期水样814份(出厂水223份、末梢水464份、二次供水97份、井水30份),并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 南安市2020—2022年分别采集水样262、292和260份,三氯甲烷检出率分别为29.8%、36.6%和54.2%,呈升高趋势(趋势χ2=32.44,P<0.01);四氯化碳3年均未检出;3年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检出含量均符合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值,合格率100.0%;各年水样中三氯甲烷检出率和检出含量P50(P25,P75)总体上以枯水期较高;城区的3年的三氯甲烷检出率呈升高趋势(趋势χ2=70.65,P<0.01);2022年三氯甲烷检出含量P50(P...  相似文献   

11.
顾显显 《江苏预防医学》2023,(5):582-583+644
目的 改进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含量测定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优化GB/T5750.8—2023中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的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改用纯甲醇为溶剂配制标准使用液,再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 采用全自动顶空技术,经优化,顶空温度为70℃,平衡时间为15 min。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别在质量浓度0.001~0.080 mg/L和0.000 1~0.008 0 mg/L范围内线性较好,检出限分别为0.022μg/L和0.002 9μg/L,定量限分别为0.066μg/L和0.008 7μg/L,线性相关系数r均>0.999,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2.7%和1.8%~2.9%,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5%~107%和96.2%~109%。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简单、高效,灵敏度高,更适用于大批量水样中的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测定。  相似文献   

12.
康莉  刘桂华  陈卫  毛丽莎 《卫生研究》2011,40(2):208-210
目的建立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溶剂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大气样品用活性炭管采样,丙酮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线性测定范围为三氯甲烷5.0×10-4~1.0×10-1mg/m3、四氯化碳1.9×10-4~1.0×10-2 mg/m3;样品在炭管中可保存7天;方法的重现性好,不同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三氯甲烷0.41%~1.54%,四氯化碳0.31%~1.03%。方法的检出限为三氯甲烷1.5×10-3ng,四氯化碳5.8×10-4 ng。不同浓度的回收率为三氯甲烷88.5%~98.6%,四氯化碳91.0%~99.0%;采样效率为三氯甲烷93.7%~99.2%,四氯化碳90.6%~99.2%。空气中可能共存的结构相近性质相似的挥发性卤代烃在该方法条件下不干扰测定。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气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认调整后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方法能否符合国标检测要求。方法: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以方法的线性范围、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精密度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察评定。结果: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分别在0~200 mg/L和0~20.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16 mg/L和0.0095 mg/L,RSD分别为4.1%和4.0%,回收率分别为100.3%~109.0%和89.8%~95.4%。结论: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与国标方法相当,线性范围优于国标法,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评估福州市市政供水中化学物质经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为提高饮水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用2017—2019年福州市市政供水监测数据,用美国国家环保局(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基因毒物质经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并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法,对模型中暴露参数的定量进行仿真以获得客观评价结果。结果福州市市政供水所检测的21种化学物质中经饮水途径基因毒物质为砷、铬(六价)和四氯化碳,3种化学物质所致的个人致癌总风险:出厂水为3.68E-05a~(-1)、末梢水为4.59E-05a~(-1);主城区为3.66E-05a~(-1)、郊县为4.77E-05a~(-1);不同类型水样的致癌风险:末梢水出厂水;郊县主城区。结论福州市市政供水中砷、铬(六价)和四氯化碳的致癌风险和综合致癌风险,均低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和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值,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健康危害。建议将铬(六价)列为饮水致癌风险管理的首要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用塑料铝箱复合膜采气袋直接采气,用气相色谱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并能够将与之共存的二氯甲烷、1-1二氯乙烷、二氯乙烯、四氯乙烯完全分离。检测下限三氯甲烷0.15mg/m-3,四氯化碳0.03mg/m-3”测定范围为三氯甲烷0.15-30mg/m-3,四氯化碳0.03-4mg/m-3。三氯甲烷4-30mg/m-3,CV=4.2%,平均回收率96.5%,四氯甲烷0.03-2mg/m-3,CV=3.5%,回收率99.2%。稳定性好,采样后室温放置24h样品浓度基本无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测定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分析方法;了解海门区自来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污染状况。方法 采用毛细管柱顶空气相色谱法,并在GB 5750.8—2006基础上进行补充优化,检测自来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对2020年海门区105份自来水样进行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含量检测。结果 自动顶空进样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进样平衡条件选择为60℃,30 min。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检出限分别为0.2、0.1μg/L,加标回收率90.5%~110.0%,重复进样RSD为1.1%~4.4%。检测海门区2020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自来水样(末梢水)105份,结果检出三氯甲烷73份,浓度范围在0.7~24.5μg/L,枯水期三氯甲烷平均浓度是丰水期的3~4倍;枯水期(75.47%)与丰水期(63.46%)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P>0.05);四氯化碳仅枯水期检出1份。结论 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相关性较好,能满足日常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手动进样,HP-5毛细管柱和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对仪器的工作参数、分析方法进行优化。结果: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质量浓度在0~9.11μg/L和0~4.57μg/L范围内与色谱图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8和0.9998,检出限为0.2μg/L和0.1μg/L,回收率三氯甲烷在98.4%~102%,四氯化碳在96.8%~101%。结论: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的特点,适合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监测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浓度,评估其健康风险水平。方法 监测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浓度,利用风险评估模型,从经口摄入、皮肤渗透和呼吸摄入三种暴露途径对三氯甲烷浓度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浓度范围为ND~0.0 592 mg/L,合格率100.00%,检出率为13.24%。城市水经饮水摄入、皮肤渗透和呼吸摄入三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依次为7.88×10-7、6.61×10-8、8.59×10-8,累积致癌风险水平为8.03×10-7;农村水三种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依次为4.36×10-7、1.85×10-8、1.08×10-8,累积致癌风险水平为4.39×10-7。城市水和农村水的致癌风险水平均小于10-6,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农村水的三氯甲烷浓度要高于城市水,丰水期的三氯甲烷浓度要高于枯水期,不同水样类型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武汉市市政水厂中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衍生物的浓度水平,并初步评估其对人群的健康风险。方法 对武汉2019年市政水厂的水源水(n = 20)、出厂水(n = 20)和管网末梢水(n = 165)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其衍生物浓度进行检测,评估其经饮用水暴露对人群的健康风险。结果 10种目标化合物在三种水中均有检出。在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中,浓度含量最高的分别为3,4 -二羟基苯甲酸(3,4 - DHB, 5.52 ng/L)、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P, 0.26 ng/L)、3 -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 - Cl - MeP, 0.12 ng/L)。依据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 (JECFA)规定的MeP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tP)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值,对MeP和EtP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经饮用水的MeP所致儿童与成人的健康风险分别为0.116×10-9和0.080×10-9,EtP所致儿童与成人的健康风险分别为0.232×10-9和0.160×10-9。结论 饮用水中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的健康风险<1,说明人群对该物质的暴露水平很低,处于安全的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济南市主城区饮用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含量并评价其对人体健康风险。方法 2017年,根据济南市主城区人口分布,设置监测点收集末梢水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济南市市政供水枯水期和丰水期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浓度(中位数)分别为5.3、5.8和0.057 6、0.054μg/L,年致癌风险为19.44×10-7,非致癌风险为0.0063。结论济南市市政供水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但在可接受限值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