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10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肠外营养支持组(n=54),两组患者于营养支持前与营养支持后2周比较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营养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TP、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与治疗前比较,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计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肠外营养支持组(P<0.05);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单纯肠内营养与肠内营养加益气活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需进行营养支持的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组,n=54)和治疗组(肠内营养支持加用益气活血组,n=6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时Hb、PA、TF、TP、ALB等营养指标及症状评分、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周及4周HGB、ALB及PA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支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肠内营养支持加用益气活血法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后24 h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内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A)、氮平衡(N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两组ALB、PA、Hb、IgA、N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应用于行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中,能加速其机体恢复,促进营养指标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2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根据营养支持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传统方法鼻饲流质,观察组43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指标: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球蛋白(GLO)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b显著降低(P〈0.05),PA、ALB和GLO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PA、Hb和GLO均显著降低(P〈0.05),ALB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A、GL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LB和Hb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2/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1.5%(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较好地维持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陈元姝 《吉林医学》2013,34(7):1214-121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4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积极治疗,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ALB及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8天时ALB及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用于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采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鼻胃管(NGT)给予肠内营养供给,观察组实施PEG给予肠内营养供给。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及生活质量评分(KPS)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TSF、BMI、ALB、PA、Hb和KPS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AC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AC和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PA、Hb、BMI及KPS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F、AC及AM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肺部感染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要人工营养支持超过4周的患者,经皮内镜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肠内营养供给,减少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的对颅脑术后患者ALB/PA/TP的影响。方法将60例颅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中药黄芪枳术汤和整蛋白肠内营养液,对照组仅给予整蛋白肠内营养液。通过观察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各项营养指标的变化和胃肠道的并发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营养支持后第7,14天各项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结论黄芪枳术汤能加强肠内营养疗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黄芪枳术汤结合肠内营养能增加颅脑术后患者的摄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9):170-172+176
目的 研究在肠内营养液治疗危重症患者期间应用舒适护理对改善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我院就诊的100例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均使用肠内营养液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肠内营养并发症总发生率及住院指标。结果 观察组清蛋白、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及淋巴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症状消失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液治疗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提升营养指标和住院指标,降低肠内并发症的发生,对治疗效果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昏迷患者营养摄入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昏迷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营养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总清蛋白(TP)、血清前清蛋白(PA)、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昏迷患者采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加味通腑汤联合肠内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在术后常规处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肠内外营养支持基础上给予加味通腑汤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7 d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总蛋白(total serum protein,TP)及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腹胀、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前1 d显著降低(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PA、Alb、TP、Hb均较术后3 d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PA、Alb、TP、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加味通腑汤小肠内滴注,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48h内即开始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研究组在肠内营养基础上使用益生菌。于肠内营养支持的第14天监测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空腹血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腹泻、腹胀、便秘、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营养支持第14天ALB、PA、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腹泻、腹胀、便秘、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能更好改善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性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术后老年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35例。观察组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施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并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 CRP)、转铁蛋白( TF)、白蛋白( ALB)含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出现肛门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含量低于对照组,TF及ALB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34.3%,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的老年性胃癌患者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能够使患者迅速恢复体质,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脑出血急性期症状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78例于我院就诊的脑出血急性期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营养指标、神经功能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PA、ALB、TP及Hb水平高,神经功能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仅出现轻微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可维持脑出血急性期重症患者营养均衡,改善神经功能,利于预后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盲插鼻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需要肠内营养治疗的重症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需要营养支持的80例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鼻留置胃管,观察组40例采用床旁盲插鼻肠管。比较两组患者反流误吸、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置管前1 d与置管第7天的营养指标,包括血清转铁蛋白(TF)、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反流误吸发生率、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前1 d两组患者的TF、PA、Alb、H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置管前1 d相比,置管第7天两组患者的TF、PA、Alb、Hb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盲插鼻肠管相比于鼻胃管能减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反流、误吸以及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可有效缓解患者营养状况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时机对危重症患者肠道复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治疗的危重症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肠内营养时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进入ICU 48 h内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入住ICU 3 d后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功能评分与血清PCT、CRP、前白蛋白(PA)、清蛋白(Alb)水平,入ICU后7 d,统计两组患者完全肠内营养例数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胃肠道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的PCT、CR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A与Al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低于对照组,PA与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18例患者完全肠内营养,对照组7例完全肠内营养,8例完全肠外营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危重症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序贯性肠内营养(SEN)辅助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效果.方法 危重型HFMD患儿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SEN,对照组给予鼻饲配方奶,疗程7~14 d.在提供营养液前及第5天、出院时,检测两组Hb、白蛋白(ALB)、前蛋白(PA)、FBG水平,观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Hb、ALB、PA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第5天及出院时试验组Hb、ALB、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时间点FBG水平稳定,对照组FBG水平波动较大(P<0.05).试验组的喂养不耐受、消化道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EN能有效改善危重型HFMD患儿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PA、ALB及T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PA、ALB及T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体重下降方面均显著少于PN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PN相比,EN在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尽早恢复肠道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华鑫  洪忠新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70-197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肠内营养支持的关系。方法将95例脑卒中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HISS)为高危组(NHISS〉8分)和低危组(NHISS≤8分)。对两组患者实施相同的营养支持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血总蛋白(TP)、清蛋白(ALB)、胆固醇(CHO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Hb)的水平;监测营养支持期间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TP、ALB、CHOL、TLC、Hb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支持后第13-15天高危组患者TP、ALB、CHOL水平较低危组降低,消化道出血、腹泻、便秘的发生率较低危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LC、Hb水平及呕吐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以影响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营养支持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19.
肠内外营养支持联合应用在外科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和平  李贺 《安徽医学》2010,31(12):1450-1451
目的对比研究危重症患者肠外营养+肠内营养(PN+EN)联合应用与肠外营养(PN)支持的效果。方法对比观察营养支持后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总蛋白(TB)、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以及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差异。结果 PN+EN组患者经EN支持后血清TB、TP、TRF均较EN支持前明显升高(P〈0.05),EN支持后患者的TB、TP、TRF均较PN组明显升高(P〈0.05)。P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EN组。结论 PN+EN联合应用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是危重症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20.
邓青志 《四川医学》2018,39(7):776-77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4例重症脑卒中患者,收治时间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72h内即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常规治疗)各42例,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3天后的营养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B、TP、Hb、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的ALB、TP、Hb、PA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IL-2、IL-6、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的IL-2、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补体C3、补体C4、TLC、IgA、IgG、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早期组的补体C3、补体C4、TLC、IgA、IgG、IgM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