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Li J  Liu H  Zhi G  Yin D  Wang J  Gai J  Xie L  Liu J  Zhang X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7):981-985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应用PET/CT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炎症活性,整体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1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21个斑块进行斑块内新生血管检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软斑+混合斑组(14个)和硬斑+钙化斑组(7个),比较组间斑块相对管腔的最大增强强度(IMAX)及最大增强密度(DMAX)。同期行颈部PET/CT检查,比较组间相应位置颈动脉斑块处反映18F-FDG摄取的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并对超声造影与PET/CT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DMAX值(4.26±3.65)明显高于硬斑+钙化斑组(1.41±1.47)(P<0.05)。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IMAX值(26.83±19.61)高于硬斑+钙化斑组(24.73±29.85),软斑+混合斑组颈动脉粥样硬化PET/CT检查的SUVmean值(1.70±0.45)高于硬斑+钙化斑组(1.47±0.12),但无统计学差异。超声造影的IMAX、DMAX结果与PET的定量指标SUVmean间无关联(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敏感地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增强情况,PET/CT可以显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炎症程度,两种影像技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评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超微血流成像技术(SMI)评估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丹东市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80例(92个斑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造影(CEUS)与SMI检查,比较SMI、CEUS对新生血管的检出情况。根据是否为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脑梗死组(37例)和非脑梗死组(43例),比较两组行SMI检查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SMI及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新生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I及CEUS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个斑块中,斑块厚度<2.5 mm有29个,斑块厚度为2.5~3.5 mm有32个,斑块厚度为>3.5 mm有31个。SMI及CEUS检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厚度与新生血管分级均呈正相关(rs=0.684、0.704,P=0.005、0.017)。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数量与SMI评分均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内斑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18)F-FDGPET CT和MRI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2周内接受~(18)F-FDGPET CT和MRI检查,在斑块周围勾画感兴趣区(ROI),获取标准化摄取值(SUV),计算靶-本底比值(TBR);观察纤维帽完整性及厚度,将斑块分为无纤维帽、厚纤维帽、薄纤维帽、纤维帽碎裂;根据斑块成分分组,包括胶原组、钙化组、脂质组、出血组。结果 8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剔除图像质量不佳的7名患者,累计扫描1930层,大部分斑块处于颈动脉分叉处周围。根据纤维帽厚度分组,无纤维帽1065层,厚纤维帽547层,薄纤维帽202层,纤维帽破裂116层;根据斑块成分分组,胶原236层,钙化796层,脂质730层,出血168层。纤维帽破裂组TBR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薄纤维帽组TBR显著高于厚纤维帽组与无纤维帽组(P0.05),厚纤维帽组TBR显著高于无纤维帽组(P0.05)。出血组TBR显著高于脂质组、钙化组、胶原组(P0.05),脂质组TBR显著高于钙化组、胶原组(P0.05)。结论 MRI可对纤维帽及斑块成分进行定性评估,~(18)F-FDGPET CT可反映斑块的炎症活动程度,二者联合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18)F-FDG PET/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炎症活性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CAS斑块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根据斑块成分分为胶原斑块、脂质斑块、钙化斑块和出血斑块,比较四组靶-本底比值(TBR),并对各斑块MRI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患者中,CAS斑块仅累及左侧颈动脉6例,仅累及右侧颈动脉4例,累及双侧颈动脉28例;出血斑块、脂质斑块的TBR值明显大于钙化斑块、胶原斑块(P0.05);出血斑块与脂质斑块的TB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与胶原斑块的TB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和MRI检查可从斑块形态、成分、信号特点等方面来反映CAS斑块炎症活动程度,对预测CAS斑块患者血栓形成事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对于颈动脉易损性斑块与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评估价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520例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出现缺血性卒中,将其分成症状性卒中组(207例)与无症状卒中组(313例),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并测量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体积、性状以及颈动脉狭窄的程度。结果 520例患者中共检出756支颈动脉狭窄以及841个粥样硬化斑块。症状性卒中组中有98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47.34%,无症状性卒中组有42例出现易损性斑块患者,易损性斑块的发生率为13.42%,两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的斑块之间其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也存在差异,钙化斑块CT值纤维斑块脂质斑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症状性缺血性患者出现颈动脉易损性斑块的概率相对较高,通过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实现对于斑块的成分以及其易损性的辨别。在临床诊疗中也可以根据这一检查方式对缺血性血管病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参数与进展期胰腺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测化疗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我院进展期胰腺癌患者84例。治疗前2周内及治疗1个月均进行DCE-MRI检查,对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的Vp值、Kep值以及Ktrans值进行测量,并在治疗前对DCE-M RI定量参数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比较进展组与稳定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DCEMRI定量参数,对接受试验的患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分析治疗1个月后DCE-MRI定量参数对患者化疗早期疗效的价值进行预测。结果 8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治疗前Ktrans值为(0.112±0.026)min,Kep值为(0.339±0.089) min,Vp值为(0.077±0.016);胰头胰腺癌相比体尾部的Vp值更高(P<0.05);低分化、有血管侵犯胰腺癌Ktrans值、Kep值、 Vp值高于中高分化、无有血管侵犯(P<0.05);Ⅳ期、有淋巴转移胰腺癌Ktrans值、Kep值高于Ⅱ...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LDL-C水平正常老年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稳定型与TG/HDL、sdLDL-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 2021年5月至 202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65岁以上LDL-C<3.40 mmol/L(130 mg/dL)的老年人群,收集其一般资料及血清学数据。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无斑块组(57例)和斑块组(131例)。再根据超声SMI检查结果,进一步将斑块组分为新生血管组和无新生血管组。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SMI分级,进一步讨论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斑块内新生血管形成的血清学危险因素。结果 HDL-C、TG/HDL、sdLDL-C在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SMI0级、SMI1级、SMI2级患者斑块厚度、sdLDL-C依次升高,不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得出LDL-C水平正常的老年人颈动脉斑块SMI分级与斑块厚度, sdLDL-C之间呈正相关(r=0.758,?p<0.01)、(r=0.0.676,?p<0.05)。将斑块厚度,sdLDL-C,HDL-C,TG/HDL作为自变量,而将斑块SMI分级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斑块厚度的回归系数值为0.779(t=7.116,p=0.000<0.01),sdLDL-C的回归系数值为0.436(t=2.061,P=0.041<0.05)。结论 HDL-C、TG/HDL、sdLDL-C与LDL-C水平正常的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形成相关。斑块厚度、sdLDL-C是影响斑块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斑块稳定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动脉血管内膜是最早被累及的部位,先后有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继发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和局部血栓形成。若血栓形成使血管急性闭塞,将会导致严重持续性缺血,从而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颈动脉由于解剖学位置表浅,已被视为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1],有效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于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消斑丸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的双源CT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好发部位及管腔的狭窄程度.方法:对18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将颈动脉DSCTA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性质以及血管狭窄的程度.结果:18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老年患者中,122例(270处)可见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65.6%,其中54.1%(66例,172处)为钙化性斑块, 11.5%(14例,22处)为非钙化性斑块, 34.4%(42例,76处) 为混合型斑块;84例粥样斑块为多发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115处,颈内动脉颅外段65处,颈总动脉起始部位36处,颈总动脉中段29处,椎动脉25处.122例患者中83例可见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2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18例、血管闭塞10例.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钙化性斑块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双源DSCTA可清晰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受累血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研究表明,由于血管壁外界的代偿性扩张,即使粥样硬化斑块的容积有较大增加,管腔的面积却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因此,在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学的变化.快速、高分辨成像方法的出现,使MRI能够无创地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的细微结构,以了解粥样硬化斑块的程度、检出斑块的内容物(脂质核、出血、纤维帽、钙化、溃疡等)并最终将不稳定性斑块鉴别出来.颈动脉粥样硬化MRI有可能成为治疗方案选择或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5月至2019年8月8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依照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n=42)、良性前列腺增生组(n=38),同时又依照病理分级差异,将前列腺癌分为低级别组(n=19)、高级别组(n=23)两个亚组。所有患者均行盆腔常规MRI、DWI及DCE-MRI扫描,检测血清PSA含量,分析DCE-MRI联合PSA诊断前列腺癌价值。结果前列腺癌组血清PSA水平高于前列腺增生组,DCE-MRI参数Ktrans、Kep、Ve高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DCE-MRI参数联合PSA鉴别良恶性病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高于DCE-MRI各参数联合鉴别ROC曲线下面积(0.910),高于单独血清PSA、Ktrans、Kep、Ve检测下ROC曲线下面积(0.821、0.810.818、8、0.779,R<0.05);病理分级为低级别组血清PSA水平低于高级别组,DCE-MI参数Ktrars、Kep、Ve低于高级别组(P<0.05);DCEMRI参数联合PSA别不同病理分级ROC曲线下面积为0.902,DCE-MRI鉴别不同病理分级ROC曲线下面0.888,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5);DCE-MRI参数联合或不联合血清PSA鉴别不同病理分级ROC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血清PSA、Ktrans、Kep、Ve检测下ROC曲线下面积(0.808、0.815、0.824、0.780,P<0.05)。结论DCE-MRI联合PSA可有效提高良恶性前列腺疾病的诊断效能,且二者联合在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区分上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宝石能谱CT成像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价值。 方法 对43例有缺血症状,经B超、MRI显示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行CTA+能谱检查。将混合能量图像处理为单能量图像,运用三维重建技术及能谱分析软件对斑块成分进行能谱物质半定量分析,测得其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计算其能谱曲线的斜率,采用 x±s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共测量43例98处斑块,其中脂质斑块37处(37.76%),纤维斑块48处(48.98%),斑块内出血13处(13.26%)。斑块内各成分能谱曲线规律:脂质成分呈弓背向上的上升曲线,随着能量逐渐增高,CT值也逐渐增高;而纤维基质及斑块内出血则表现为衰减曲线,随着能量逐渐增高,CT值逐渐减小,但纤维基质在低能量区的衰减幅度大于斑块内出血的衰减幅度。在越低能量区,3种成分能谱曲线的离散程度越明显。脂质成分、纤维基质、斑块内出血的曲线斜率和有效原子序数分别为-3.54±0.78、2.36±0.56、0.45±0.09和3.24±0.80、8.56±0.63、7.26±0.59。两两比较曲线斜率与有效原子序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弓上CTA能谱成像能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脂质成分、纤维基质、斑块内出血成分,能提供更多量化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21-123+封三
目的 探讨超声SMI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测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经超声检查发现5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52个斑块,分别运用超声SMI技术和e-flow技术检测斑块内新生血管情况,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观察50例颈动脉硬化患者的52个斑块,运用e-flow检测技术检出斑块内新生血管阳性率48.1%(25/52),显著低于超声SMI技术的阳性率80.8%(42/52)(P0.05)。结论 超声SMI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显示率优于超声e-flow技术,在评估颈动脉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上具有较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大面积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强化特征。 方法 运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78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斑块新生血管强化特征分级和量化分析,探讨斑块新生血管灌注模式以及斑块强化与斑块厚度的关系,并根据斑块回声分类进行斑块强化特征的组间比较。对5例患者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斑块的病理组织学微血管计数与术前斑块超声造影强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78个斑块常规超声显示低回声斑23 例(29.49%), 混合回声斑30 例(38.46%),等回声斑20 例(25.64%), 高回声斑5例(6.41%);斑块最厚者5.5 mm ,最薄者2.6 mm。本组60例(76.9%)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EUS显示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强化。斑块厚度与斑块强化程度存在相关关系(r=0.686,P<0.05)。低回声斑和混合回声斑强化程度高于等回声斑及高回声斑(P<0.05);斑块病理组织学新生血管数量分级与超声造影强化程度呈正相关(r=0.886,P<0.05)。 结论 超声造影能够实时地观察和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新生血管的灌注特征,为斑块易损性的临床评估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应用三维超声血管斑块定量分析技术(vascular plaque quantification, VPQ)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行性并观察他汀类药物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采用三维超声检查患者的双侧颈动脉, 对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采用VPQ测量颈动脉斑块的灰阶中位数(gray scale median, GSM)及其他血管参数。根据斑块的GSM, 分为低GSM组(GSM < 40)和高GSM组(GSM≥40),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斑块特征, 分析斑块的稳定性。根据患者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 将患者分为他汀组和非他汀组, 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和2年时颈动脉斑块GSM及其他血管参数的变化。结果: 共入组120例患者, 其中男性79例, 女性41例, 平均年龄(65.39±9.11)岁。低GSM组31例, 高GSM组89例。低GSM组管腔的狭窄程度更重(面积狭窄率41.32%±21.37% vs. 29.79%±17.16%, P < 0.05)。低GSM组的标准化管壁指数(normalized wall index, NWI)显著大于高GSM组(0.61±0.14 vs.0.52±0.12, P < 0.01), 观察了77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 其中男51例, 女26例, 年龄(64.96±9.58)岁, 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n=56)和非他汀组(n=21)。与基线相比, 3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体积、面积、管腔狭窄度、GSM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年随访时, 他汀组的GSM增加[中位数10.00(2.00, 28.00)], 而非他汀组的GSM减低[中位数-7.00 (-11.00, 5.5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他汀组的颈动脉斑块体积无明显增加, 而非他汀组的斑块体积略增加, 但两组的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组斑块体积增加[中位数0.00 (-30.00, 40.00) mm3, 非他汀组为30.00 (10.00, 70.00) mm3, P>0.05]。结论: 三维超声(three dimensional ultrasound, 3DUS)的VPQ可测量颈动脉斑块的GSM, 低GSM(GSM < 40)组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更重, 标准化管壁指数更高。VPQ观察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服用中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2年后斑块的灰阶中位数增加, 提示3DUS的VPQ技术可用来观察他汀类药物治疗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丁中  张锋  程将  黄筠璐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17-1521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的优缺点。方法选取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中发现的62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进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继续SMI筛查,查出有新生血管信号的颈动脉斑块70个,进一步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检测颈动脉斑块中新生血管数量的一致性。结果将SMI检测出新生血管的斑块根据新生血管的数量、形态分布情况进行分级,经颈动脉SMI检查后评分为0级的斑块10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5例。经颈动脉CEUS检查,评分为0级的斑块15例,1级的斑块35例,2级的斑块20例。两种模式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一致性很好(Kappa=0.769,P < 0.05)。结论SMI与CEUS检测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有很好的一致性,且SMI的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在评价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检测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敖莉  王泽茂  姜云 《中国医药导报》2013,(32):95-97,10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情况.方法 分析浙江省慈溪市宗汉医院12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对照组(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组)60例和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组)60例,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性临床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平均病程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情况和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B(Apo B)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无明显差异(t=0.13、1.10、1.20,均P>0.05),两组治疗前TC、TG、HDL-C、Apo B均无明显差异(t=0.99、0.99、0.00、0.00,均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平均斑块数、斑块总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4.76、8.59、16.03,均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TC、TG、HDL-C、Apo B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0、6.20、3.46、5.48,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血脂康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状态,降低血脂,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超声造影及CTA评估阿托伐他汀对于颈动脉软斑块新生血管的治疗效果。方法所有患者规律服用2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利用血脂检查、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CTA进行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评估。结果共入选34例患者,治疗后斑块积分、增强强度(EI)、曲线下面积(AUC)及增强后斑块的CT值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6个月的斑块积分、增强强度(EI)、曲线下面积(AUC)及增强后斑块的CT值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未出现终点事件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超声造影及CTA可以用于评价颈动脉粥样斑块的临床风险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US)、能谱CT和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3种不同诊断方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US、能谱CT和MR HR-VWI检查,以斑块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判断US、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共取得53块斑块。US检查共检出43块斑块; 能谱CT检查共检出49块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钙化斑块、内部出血斑块、纤维斑块以及脂质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 HR-VWI检查共检出51块斑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与MR HR-VWI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US(均P<0.05)。能谱CT和MR HR-VWI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0.698~0.941)和0.859(95% CI:0.750~0.967),均高于US(0.669,95% CI:0.517~0.821)。  结论  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分析以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均优于US,可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stroke. Apart from the severity of stenosis, there are certain plaqu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neovascularization and, surface ulceration which makes a plaque vulnerable. This study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plaque characteristics using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and evaluate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in these patients.MethodsThis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presenting at a tertiary care center, having carotid plaques causing >60% stenosis. CEUS was performed for assessment of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ty and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These plaque features were then evaluated for their association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in patients.ResultsSixty plaques were studied in 50 patients. Thirty-two plaques wer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 On CEUS,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was seen in 38 of the 60 plaques studied (63.3%).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of intraplaque neovascularity and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with presence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ymptoms.ConclusionCEUS allows better characterization of plaqu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and also depicts plaque neovascularization, which helps in determining the plaque vulnerability. It should be used as an adjunct to ultrasound and doppler assessment of carotid plaq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