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周磊  牟艳 《职业与健康》2006,22(1):68-68
腰三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腰痛病之一,常被笼统的诊断为腰肌劳损,一般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我院腰腿痛专科于2001年8月~2004年8月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局部神经阻滞治疗此症124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4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②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单侧或双侧有明显的压痛点;③屈躯试验( );④X线摄片排除腰椎骨质病变。其中男性76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5岁,平均38.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2 a,单侧发病102例,双侧发病22例。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第3腰椎横突尖部压痛明显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配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门诊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采取刺络拔罐配合激光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口服利巴韦林和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疗程15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3.34%,好转率33.33%,无效率13.33%,总有效率86.67%。结论刺络拔罐配合激光治疗带状疱疹明显好于其他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肩胛肋骨综合症(scapulocoseal,syndrome)。是引起肩胛部、上肢复杂疼痛的筋膜症原因之一。患者常以肩凝或背部疼痛为主诉而来诊。病因多与上肢和躯干某些频繁地不协调动作的劳动姿势有关。如使肩胛骨不断地过渡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作为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感染所致,中医也称为蛇串疮、蜘蛛疮等.蛇串疮作为一种急性皮肤病,痛处较为固定,皮肤上常呈带状分布的成簇水疱,常常分布在身体一侧,不超过前后正中线,西医方面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营养神经为主,但治疗效果参差不齐,尤其是对于后遗神经痛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应该...  相似文献   

5.
上官红  赵晓丹 《现代保健》2012,(28):122-123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266例,对患者进行了三联疗法理疗,即电脑按摩机治疗、电脑多功能汽疗机治疗、电员针治疗。结果:经过二个疗程治疗后,本组266例患者中,其中优191例,良43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25%。结论:三联疗法实现了仪器治疗作用互补,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腰三横突综合征系常见腰腿痛疾病,是指腰部肌肉在第三腰椎横突的附着点处反复损伤,产生炎症反应,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的腰腿痛疾病。笔者自2005年3月至2007年3月运用小针刀配合定点旋转复位手术治疗86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带状孢疹治疗中采用刺络拔罐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带状孢疹患者为观察对象,选取时段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将其平分为2组,其中33例采用西药口服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而另33例采用刺络拔罐法治疗的患者命名为实验组,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比较差异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带状孢疹治疗中采用刺络拔罐法具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患者用瓜蒌红花甘草汤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瓜蒌红花甘草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刺络拔罐治疗.将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0.00%)高(χ2=...  相似文献   

9.
孙春花 《现代保健》2014,(28):92-9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就诊次序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内服中药汤剂并配合刺络拔罐法;对照组30例,口服西药及局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配合刺络拔罐对带状疱疹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急性腰扭伤多因用力失当、外力挫闪或用力过重,致局部软组织损伤致气血壅滞局部而成。运用电针、刺血、拔罐加自身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67例。经1-3次治疗,腰痛消失,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11.
卯殿杰 《现代医院》2007,7(10):69-69
<正>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比较常见的腰痛病之一,是指附着于第三腰椎横突上的肌肉等软组织受到损伤,因无菌性炎症使其领近神经发生纤维变性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常见于青壮年,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且与天气变化有关,在治疗上一般方法效果不佳。笔者采用小针刀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智东 《现代医院》2012,(Z1):23-2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外伤或慢性劳损的作用下,使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甚至造成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笔者在2009年12月~2011年12月间,使用针药结合治疗本病共98例,获得了满意疗效,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卢惠琼 《现代医院》2009,9(3):57-58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自愿接受自凝刀射频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7例,肌瘤共45个,瘤体直径1.5~5.0cm,在B超监视和引导下将自凝刀经阴道宫颈置入病灶进行射频治疗。结果治疗后37例随访超过半年,一次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直径≤3.0cm的肌瘤?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的有效率为100%。结论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肌瘤切实可行有效,是一种能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可接受性强,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我科1998年6月~2 0 0 1年12月治疗颞颌关节综合征6 0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全组6 0例,男性2 9例,女性31例;年龄18~6 0岁;其中颞颌关节疼痛者95 % ,张口障碍者87 5 % ,关节弹响者5 2 5 % ;均经过临床症状、X线平片,关节造影诊断,确诊为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脓肿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 对23例脑脓肿病例的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保守治疗3例治愈;穿刺置管引流术治愈10例,复发1例;脓肿切除术治愈7例,好转2例,遗留轻度偏瘫;无死亡病例.结论 临床中应明确脑脓肿所处的病理阶段、形态及位置,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及基础疾病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法,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6.
胡田生 《现代医院》2012,12(2):48-49
目的探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8月利用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治疗以腰椎小关节错位为主的急性腰扭伤16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63例全部痊愈,其中158例一次复位成功,5例因病史超过3 d,第一次复位未成功,于次日第二次复位成功。结论扳腿弹击法加腰椎斜扳法疗效确切,无须其它医疗器械辅助治疗,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吴春美 《现代医院》2006,6(2):53-53
麦粒肿又称眼疖,中医称“针眼”,“眼丹”,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秋两季。中医认为常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受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以致眼睑红肿,腐化而为脓液。气血瘀阻日久虽红肿可去,但硬结难消,易形成顽固性、反复发作的麦粒肿,笔者从1998年至今采用经络放血结合刮刺疗法治疗89例复发性麦粒肿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治疗组43例。对运用加味痛泻要方和单纯服用思连康片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0%,对照组为8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早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豪英 《现代医院》2011,11(5):44-46
<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常见疾患,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多发生在妊娠的中、晚期,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头昏、头痛、尿少、下肢或全身浮肿等,严重时可引起昏迷。水肿、高血压、蛋白尿是妊高征的三大症状。本病属于中医"子气"、"子肿"、"子晕"、"子烦"、"子痫"、"妊娠风痉"等病症范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重症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2007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48例重症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采用单纯化疗(对照组)18例,血浆置换联合化疗(实验组)30例,观察临床疗效及总结护理方法。结果对照组8例病情好转转血液科继续治疗,10例死亡,存活率43.4%。实验组病例23例病人病情好转,转血液科继续治疗;7例死亡,存活率76.7%。试验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单纯化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化疗治疗能提高重症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把握好血浆置换治疗的各个环节,熟悉化疗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有针对性地做好药物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配合治疗,可提高惠儿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