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例临床诊断为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分别接受CTA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CTA的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检出率和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结果:在检测542个节段中,DS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8个,其中轻度狭窄3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32个,闭塞102个;而CTA共检测出病变节段共201个,检出率96.63%,其中轻度狭窄41个,中度狭窄34个,重度狭窄33个,闭塞93个。CTA检查阳性预测率为94.71%,阴性预测率为98.80%。结论: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刘奇龙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2,(11):114-1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舒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的结果及对病变部位的检出结果,以及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30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脑梗死156例,短暂性脑缺血84例,后循环缺血34例,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脑梗死157例,短暂性脑缺血95例,后循环缺血42例,两种检查方式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485处异常或病变,其中脑梗死307处,短暂性脑缺血122处,后循环缺血56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456处异常或病变,其中脑梗死282处,短暂性脑缺血126处,后循环缺血48处,两种检查方式均为右侧和左侧颈内动脉发生病变的占比较高,而两种检查方式不同类型病变检出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脑梗死、短...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4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前行64排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者肿瘤供血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64排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的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大致相同,但对于显示肿瘤供血动脉的三维结构,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可更好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在指导肝癌介入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与CT动脉血管成像(CT Arterial Angiography,CTA)诊断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选取的方式,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某院收治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20例,在患者发病24h之内,对其实施TCD与CTA临床检查,对比两种不同诊断方法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管阻塞的诊断效果。结果:TCD诊断检测灵敏度为90.32%、特异性为97.53%、阳性预测值为87.50%、阴性预测值为98.13%、诊断精准度为96.37%,相比于CTA诊断结果,TCD与CTA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利用TCD与CTA诊断方法,其诊断结果符合率比较高,可检查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阻塞情况,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脑血管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SCTA对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另评估MSCTA检查与DSA检查诊断脑...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在2018年5月~2019年5月选取本院接受320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查。总结10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100例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腹主动脉粥样硬化表现。100例患者中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6例,髂总动脉狭窄患者26例,髂内与外动脉狭窄患者28例,闭塞患者6例,股动脉狭窄患者46例,闭塞患者7例,颈前后动脉狭窄患者23例,多动脉多发节段型狭窄患者26例。结论: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方面的作用明显,并且对患者的辐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为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1年11月60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DSA检测,以DSA为诊断标准,采用双肓法评估3D-CT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的灵敏度、准确度及与DSA检出动脉瘤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颈宽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中,49例经DSA检查出51个动脉瘤,50例经CTA检出51个动脉瘤,以DSA诊断为金标准,CTA检查的灵敏度为97.8%,准确度为98.0%,2种诊断方法在检出动脉瘤的例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瘤颈宽度为(3.6± 1.9) mm,DSA为(3.3±2.1) m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对颅内动脉瘤检查的灵敏度高,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筛查的首选方法,但仍不能完全替代DS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ASO)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天津市津南医院收治的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均进行CTA和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下肢CTA动脉树图像并评估其对ASO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统计796段下肢动脉血管图像,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诊断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6.73%(770/796),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7)。58例疑似下肢ASO患者经DSA确诊48例,CTA诊断下肢ASO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75%、80.00%和91.38%,漏诊3例,误诊2例,漏诊和误诊的原因主要为静脉显影和(或)动脉部分节段显影不良。结论 CTA和DSA均能充分获取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信息,两者对下肢ASO的诊断效果接近,且各具优势和不足,临床中应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患者接受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放射科室2018年1月1日~2020年4月24日诊断的50例头颈部动脉CT血管成像脑梗死血管狭窄病变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利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彩超组与CT血管成像组,每组各25例脑梗死血管狭窄病患者,观察表型结果与闭塞情况.结果:彩超组完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52例发病6h内的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 经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完全再通32例,部分再通10例,未通10例;治疗后3个月,疗效良好者36例,疗效差者16例;疗效良好的36例患者中有32例(88.9%)在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即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2分,疗效差的16例患者中只有2例(12.5%)NIHSS评分改善>12分;溶栓后脑出血12例(23.1%).结论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能明显提高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再通率,显著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局部动脉内溶栓治疗后即刻NIHSS评分改善≥2分可能是患者后期疗效好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2.
13.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特点,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提供量化指标。方法:对20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梗死同时伴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做经颅多普勒检测,测量椎基底动脉的脑血流量。同时对20例正常人做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检测,同患者组进行对照。结果:对照组双侧椎动脉脑血流量为110.4~275.8mL/min(均值193.5),较患者组47.5~260.2mL/min(均值147.8)高(P〈0.01)。患者组双侧椎动脉广泛迂曲。椎动脉重、中、轻度狭窄或发育不良患者的脑血流量均值分别为117.0、137.8、152.3(mL/min)。三者健侧脑血流量占双侧脑血流量的百分比分别是90.2%、81.5%、67.2%。结论:通过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测量脑血流量及椎动脉的狭窄和迂曲程度,是有助于诊断的一种量化指标。对提高诊断和研究病理形态学改变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再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112例复发脑梗死患者与136例初发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临床特点和发病因素。结果初发脑梗死5 a内为再发高峰期,再发脑梗死治疗效果差,致残率高(χ2=5.11,P0.05)。脑梗死再发者伴高血压、糖尿病者明显多于初发者(χ2值分别为12.51和8.70,均P0.01),而且血脂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者也明显高于初发者(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纤维蛋白原等都是脑梗死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脑梗死再发高峰期及长期的二级预防应以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和高纤维蛋白原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9月~2006年9月住我院的经CT或MRI证实的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3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百分比统计和χ2检验.结果本组病人基底节区病灶占46.8%,侧脑室旁白质占21.2%,放射冠占17%;病灶类型主要是腔隙状态占83%.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分别占66%、61.7%、29.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大多存在危险因素,应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18.
彭兵兵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61-61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大面积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癫痫。结果:大面积脑梗死合并癫痫发作率为23.07%,早发性癫痫占总发病数7.69%,迟发性癫痫占总发病数15.38%。结论:大面积脑梗塞更容易并发癫痫,积极抗癫痫治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产前多普勒超声测量正常双胎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数并计算脑-胎盘血流比(cerebroplacental ratio,CPR)。分别建立单绒毛膜囊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 diamniotic,MCDA)以及双绒毛囊双羊膜囊双胎(dichorionic diamniotic,DCDA)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数以及CPR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评价其与孕周之间的关系,为产前双胎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母胎医学中心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8~30周正常双胎共104例,其中MCDA 41例,DCDA 63例,测量脐动脉收缩压/舒张压(umbilical artery systolic/diastolic,UA-S/D)、脐动脉搏动指数(umbilic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UA-PI)、脐动脉阻力指数(umbilical artery resistive index,UA-RI),大脑中动脉峰值血流速度(middle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MCA-PSV)、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iddle cerebral artery pulsatility index,MCA-PI)、并计算CPR,分析其与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 MCDA和DCDA的UA-S/D、UA-PI、UA-RI、MCA-PSV、MCA-PI与孕周呈曲线相关; MCDA与DCDA相比,UA-S/D、UA-PI、UARI、MCA-PI轻度升高; MCA-PSV、CPR无明显差别。结论产前多普勒超声测量双胎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数,能够对评估双胎胎儿宫内安危以及双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尿激酶(Urokinase, UK)50万~80万单位,观察21d.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5例.21d时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