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应用微创置管吸引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术前CT或CT片上提供的颅脑立体定位数据,采用微创定向颅内置管装置医疗器械,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2例。所有病例术中经单或多靶点径路微创软管脑内血肿抽吸和术后残血尿激酶溶凝引流的方式及对血肿破入脑室积血患者配合腰穿置换治疗。结果血肿腔内置管准确率100%。术中血肿清除率和术后残血清除留管时间均值:单靶点径路32.2%和6.5d,多靶点径路为56.5%和4.5d,两方法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微创定向脑内血肿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定位准确,方法简易,适宜抢救,创伤微小,疗效确切,易于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观察应用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根据我院临床资料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5例,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组(微创组)15例患者,保守内科对照治疗组(内科组)10例患者进行比对。结果微创组在血肿清除与吸收时间等各项指标上均胜于内科组。平均血肿清除或吸收时间微创组6.5d,内科组22d;平均病死率微创0例,内科组2例。结论临床资料手术治定向置软管血肿吸引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病死率降致残低,临床费用也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孙树杰博士发明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结论本方法不但能抢救病人的生命,神经功能缺损亦得到了较好的康复,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齐媛 《中国实用医药》2013,(35):205-20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68例高血压脑出血经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68例患者中有32例完全康复、6例死亡、30例存在神经功能障碍后遗症。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定位准确,手术效果满意,积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该病病死率、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0g例患者中,1例死亡,一例植物生存外,其余28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新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方法:对用改良软管道微创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比评价。结果:改良软管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拔管时间短.血肿清除彻底,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结论:改良软管道微刨血肿清除术是高血压脑出血冶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中重度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6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基础护理,控制血压,做好心理护理,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等措施。结果 65例患者中,61例均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术后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微创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包括微创立体定向血肿清除和微创脑室体外引流术,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有效手术方法,可使HICH的治愈率提高,死残率显著下降[1];脑室体外引流术是治疗脑室出血的首选方法。我院于2001年11月~2002年11月行微创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10例,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对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统一采用微创手术清除颅内血肿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并控制血压,保证血肿腔引流管及大小便通畅,同时给予患者正确体位,预防并发症。结果通过对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其中基本康复的患者4例,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16例,死亡的患者18例,自动出院20例。结论通过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采用科学、精心的护理,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并对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早日进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结果基本痊愈6例,占4.5%;显著进步66例,占50%死亡20例,占15.2%显著效率为34.8%。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采用科学全面的护理可进一步保证疗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同时能有效地促进患者脑功能和偏瘫肢体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16,(7):556-557
目的:探讨改良定向经额叶软通道穿刺置管微创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头部CT片定位引导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颅内血肿的部位、体积、形态,经额叶定向软通道穿刺置管微创外引流,清除颅内血肿。结果:20例患者均准确穿刺,术后使用尿激酶血肿腔冲洗3 d,均拔出引流管。术后死亡1例,自动出院2例。治疗3个月后随访,进行GOS预后评分:良好6例,轻残10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应用定向经额叶软通道穿刺置管微创治疗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能简单、快速、最大限度地清除颅内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显著缩短患者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治愈率,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置软管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及经济卫生学分析。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方法选择2009年3月到2012年3月共210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110例,保守治疗100例,根据出血量大小以及NDS评分,评价疗效。同时比较其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抗菌素应用,得出效价比。结果微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03例);保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75例)。结论微创置软管血肿清除术较内科保守治疗疗效及卫生经济学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危症 ,临床治疗效果差 ,病死率和病残率均高。近年来我科开展微创颅内定向置软管吸引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方法简便 ,创伤小 ,疗效满意 ,术后经过系统精心的护理 ,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 35例中 ,男 2 2例 ,女13例 ,年龄 4 1~ 78岁 ,平均 5 8 3岁 ,有明确高血压病史 2 8例 ,急诊及时床边抢救 17例。1 2 方法 本组病例全部采用孙树杰设计的定向颅内置管装置进行手术。首先准确测量病人头部CT或CT片上提供脑内血肿的三维数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并采取微创血肿清除术的50例患者,对他们的护理措施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和护理,治愈30例,1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另有2例患者放弃治疗,2例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创伤低,经济适用,经术后护理,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751-752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其中脑室出血采用威海医用有限公司穿刺引流管为硅胶软通道.其余部位出血用LY—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定位穿刺、冲洗引流和护理监测。结果:30例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7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0%,疗效满意。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加强康复期宣教,配合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8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加强的手术前后的护理措施,观察分析护理治疗效果.结果 80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中,总有效率为93.8%.结论 对微创血肿清除术的患者进行加强的手术前后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宣艳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4):209-209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措施。结果32例患者中,其中,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13例,显效7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2例。无一例发生颅内感染。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璐  邱奇婵 《河北医药》2006,28(9):886-887
目的 探讨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2001年8月至2005年11月,我科应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262例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经过早期有效的康复护理指导,同时调动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结果 对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康复护理的262例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治疗后的效果以格拉斯哥昏迷(GCS)分级统计:良好197例占75.19%,中残51例占19.46%,重残5例占1.91%,植物生存3例占1.15%,死亡6例占2.29%.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早期指导康复护理,是减少患者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间最好是发病后6~24小时,发病后6小时内手术者术中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24小时后手术者神经功能后遗症较重。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6—24小时为佳,血肿量超过60ml也并非手术禁忌症。  相似文献   

20.
杨富 《临床医药实践》2013,22(7):553-555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9例,药物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37例,其中局部麻醉下行脑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12例,全麻下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10例,大骨瓣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15例,破入脑室者,均同时放置侧脑室外引流。结果:死亡7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中残9例,生活基本自理14例。结论:一旦发生脑出血,在保证患者生命的前提下,才能考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恢复,不能一味追求手术方式。脑内血肿微创穿刺术和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效果已经得到肯定,但对于术后缓解脑水肿方面不及大骨瓣减压脑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