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煤矿烧伤患者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煤矿烧伤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月本院烧伤外科煤矿烧伤患者住院病人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09株,以及它们对20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煤矿作业者烧伤引起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主要菌种,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烧伤创面感染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普遍存在,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培养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细菌种类及药敏情况,为烧伤病人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本院烧伤外科住院病人创面培养检查出的各种细菌226株,以及它们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在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中,革兰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优势菌种,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烧伤创面感染菌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菌株普遍存在,对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重度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烧伤患者感染的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药敏结果,指导对烧伤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1月烧伤面积超过50%的27例重症患者的创面分泌物、血液,共送检标本47份。结果:47份标本中有43份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91.2%。检出致病菌52株,共10种,其中革兰阴性菌30株,革兰阳性菌22株。在革兰阴性菌中占第一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阳性菌中占第一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0种致病菌对常用的12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9种抗生素100%耐药,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三、四代头孢菌素及美洛培南也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烧伤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监测烧伤感染菌种及耐药的变化,可为烧伤感染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度烧伤早后期创面细菌菌种变化及治疗的经验教训.方法对1997~2003年收治的37例重度以上烧伤,住院时间均超过60d患者,通过调查住院期间,进行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结果共检出细菌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革兰阴性菌39株,主要以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药物敏感率在60%~75%之间,对亚胺培南药物敏感率为100%,阴沟肠杆菌对头孢三代耐药明显,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药物敏感率分别为58%、10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红霉素、万古霉素药物敏感率分别为42.8%、57%、100%,肠球菌耐药率较高,大部分肠球菌仅对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烧伤早期创面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烧伤后期创面细菌革兰阳性菌较多.这些细菌的耐药菌株明显增多.耐药菌株的感染是造成重度烧伤患者创面延迟愈合的主要原因.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宏  韩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2):1236-1239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创面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策略。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7年11月间我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及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在198例烧伤感染创面分泌物中共检出致病菌155株,阳性率为78.3%,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仍是烧伤患者创面感染优势菌种。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高度敏感。结论: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上升,金黄色葡萄球菌排名第一,铜绿假单胞菌相对减少,耐药菌株普遍存在,且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了解常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烧伤感染患者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 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送检的307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37株.居前五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及鲍曼/溶血不动杆菌.从总的耐药情况来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株,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烧伤感染菌种复杂,耐药情况突出,应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变化,以便对烧伤创面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方法:185例烧伤患者,分别于入院后不定期取创面分泌物或脓液标本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5例患者中分离出16种细菌,2种真菌,共24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54.0%(金黄色葡萄球菌87株,占35.0%),革兰阴性菌占43.1%(绿脓杆菌45株,占18.1%).结论:①烧伤创面感染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孢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更占优势,耐药菌株增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②少见菌包括真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③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白晓龙  段穷  刘进辉  李宏伟 《吉林医学》2008,29(21):1902-1903
目的:通过对烧伤患者的细菌学调查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0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创面脓液、血、尿、静脉导管、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396株细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NCCLS标准进行菌种鉴定及耐药性分析,就其中数量较多的5种细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的细菌中革兰阴性(G^-)杆菌占74%,革兰阳性(G^+)球菌占26%。数量较多的4种细菌分别为: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高于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敏感。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主要有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结论:烧伤感染细菌以G^-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阴沟肠杆菌检出率增高,其耐药性不容忽视。提示在烧伤治疗中根据细菌培养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丘仲柳  曾凤群 《海南医学》2010,21(19):106-108
目的了解我院外科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创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3株创面感染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11株,革兰阳性球菌117株,真菌5株。其中主要菌中铜绿假单孢菌对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呈完全耐药,对头孢噻肟、奈替米星的耐药率大于40%;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的耐药率多数高于6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洁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都高于60%,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7%。结论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我院外科创面感染的优势菌种,并且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该采取减少创面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创面感染的治疗效果等措施,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烧伤创面分泌物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近5年来我院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分离出的致病菌应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病原菌分布与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致病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所检出的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结论:治疗烧伤创面感染应以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和头孢曲松为主。合理应用抗生素对降低院内感染,提高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pattern of aerobic bacteria with their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isolated from infected patients in one of the surgical units at Mymensingh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from September to November' 2000 were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Out of 74 clinical samples, 52 were wound swabs, 18 were pus and 4 were urine. Bacterial growth was yielded in 43 sampl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solates was as follows: Pseudomonas spp 16, Esch.coli 13, Staphylococcus aureus 08, Klebsiella spp. 03 and others 03. Majority (61.5 %) of culture positive results were found in wound swabs.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pattern showe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within Gram negative bacterial isolates. All the Esch.coli and Klebsiella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amoxicillin. Ceftriaxone (65.6% and 100% respectively) and ciprofloxacin (71.4% and 100%) still appeared to be highly sensitive for both species. Over 93% strains of Pseudomonas were sensitive to Ceftazidime and aztreonam. Whereas, over 43% of same strains were resistant to ciprofloxacin. Over 87% strains of Staph.aureus were resistant to penicillin but sensitive to erythromycin. Whereas, 100% of those strains were sensitive to cloxacillin. Over 50% of all isolates were sensitive to gentamicin but resistant to cefalexin and cotrimoxazole. It was suggested to be careful regarding selection of antibiotic regime in surgical cases to minimize incoming higher magnitude of drug resistance among bacteria in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呼吸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科2011-2012年送检标本培养分离的567株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WalkAway2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以及NC31鉴定板进行分析。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1.9%、36.7%、8.8%,从总的耐药情况显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呼吸科患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108例汶川地震伤感染病例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5.12地震伤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汶川大地震中108例开放性创伤合并感染患者的139份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阳性的菌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共分离96株菌,大多分离自创面分泌物(79.86%),主要来自于骨科(58.33%).分离率较高的依次为不动杆菌(20株)、阴沟肠杆菌(20株)、大肠埃希菌(17株)、葡萄球菌(13株).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结论 这次地震伤病情复杂.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未发现糖肽类耐药的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细菌构成、耐药性特征以及革兰阴性杆菌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的携带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各种标本分离细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筛选革兰阴性杆菌实验菌株检测qacE△1-sul1基因。结果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分离菌株大部分对常用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消毒剂-磺胺耐药相关基因qacE△1-sul1的携带率高达80.6%。结论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是院内感染的高发科室,控制抗菌药物高耐药率和防范携带耐消毒剂基因多药耐药菌定植及感染,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近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特点和细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分析4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易发生感染,以革兰阴性细菌较多见,依次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色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9种。革兰阳性细菌多见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尿肠球菌。同一种抗生素对不同种或同种细菌的敏感性均不同。结论 临床上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合理选用抗生素,尽快控制感染,顺利度过化疗粒缺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12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分离菌采用美国Microscan-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01 ~2012-12共分离出病原菌22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49株,占4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为38.9%、80.6%;革兰阴性菌821株,占36.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分别为61.1%、35.5%;真菌399株,占17.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0~18.6%);白色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42.3%.结论 葡萄球菌属、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是本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厌氧菌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1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应用API 20A试剂盒对耐氧试验阴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采用Etest方法检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确定病原菌类型及厌氧菌耐药情况。收集61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记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1例脓液标本均培养分离出细菌,其中单纯需氧菌感染6例(9.8%),单纯厌氧菌感染7例(11.5%),厌氧菌与需氧菌混合感染48例(78.7%)。厌氧菌感染总例数为55例(90.2%),共分离出 81株厌氧菌。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阳性厌氧菌为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和疮疱丙酸杆菌(Pemphigus propionbacterium),上述3类革兰阳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分离率最高的革兰阴性厌氧菌为卟啉单胞菌属(Porphyromonas)和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上述两类革兰阴性厌氧菌均未出现对甲硝唑、头孢西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治疗48例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临床治愈率达到81.3%。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性感染,其中厌氧菌占有较高比例,厌氧菌的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对临床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医院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以便指导临床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2-01~2012-12间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予以致病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本研究检测人数共1203例,其中共检出的病原菌阳性639例,检出阳性率53.12%.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76例(58.8%),革兰氏阳性菌200例(31.3%),真菌63例(9.9%).这些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常用抗生素药性,并且呈多重耐药增加的趋势.结论 由于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导致临床可使用的抗生素越来越少,令治疗更加困难.因此,应加强细菌感染以及其耐药性的检测,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血液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抗菌药物治疗血液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仪器法检测致病菌对测定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1月30日血液培养所收集到的致病菌菌株进行比较系统地分析。结果 根据所培养得到的致病菌956株,它们中包括了,酵母样真菌24株(2.5%)、革兰阴性菌514株(53.8%)和革兰阳性菌418 株(43.7%),所有培养分离得到的致病菌中,比例最大的是大肠埃希菌,共286株(30.0%),人葡萄球菌148株(15.5%)位居第二位,还有金葡菌66株(6.8%)和屎肠球菌49株(5.2%);耐苯唑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苯唑青霉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是42.4%和74.2%。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65%以上。结论 发现在医院患者血液感染里面,以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以及肺炎克雷菌属居多;所以临床大夫一定要根据细菌药敏报告的结果去合理选择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