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顾琳娜  顾昊 《医药导报》2008,27(12):1484-1486
[摘要]肿瘤DNA疫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疫苗,因其能诱发有效而持久的免疫反应,因此在治疗恶性肿瘤中被广泛研究。DNA疫苗的抗肿瘤机制包括直接诱导特异抗肿瘤作用和间接增强机体免疫反应。目前已构建出多种肿瘤DNA疫苗,如根据胚胎抗原构建的DNA疫苗、独特型DNA疫苗及根据病毒相关抗原构建的DAN疫苗等。基因佐剂可将编码某些细胞因子及T、B细胞表面共刺激因子等的基因与目的基因克隆于同一载体或不同载体共同免疫动物,其表达的相应蛋白起到佐剂的作用,可大大增强T、B细胞的免疫应答水平。肿瘤DNA疫苗对人类肿瘤治疗与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肿瘤疫苗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热点之一。迄今所设计的疫羁都是预防性的,而在已患肿瘤机体中无排斥肿瘤作用。本文结果为治疗肿瘤展示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肿瘤疫苗     
《中国处方药》2003,(8):18-19
早在1902年就有人提出:“肿瘤中是否有特异抗原?”这个问题一直令众多肿瘤学家们感到困惑。 在肿瘤抗原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后,人们设想开发疫苗,用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的目的。人们发现,肿瘤患者血液中针对肿瘤细胞的T细胞和抗体水平与肿瘤的发生和肿瘤抗原过量表达相关联,提示肿瘤细胞可以诱导机体免疫反应,这强化了人们开发肿瘤疫苗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肿瘤疫苗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3):309-309
肿瘤疫苗是应用特异性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肿瘤抗原,激活、恢复或加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反应,清除残存的和转移的肿瘤细胞。肿瘤疫苗包括很多肿瘤抗原制剂,从整体肿瘤、肿瘤细胞的裂解物,纯化或合成的肿瘤多肽、肿瘤抗原的cDNA密码,或抗个体型抗体。肿瘤疫苗目前尚未用于健康人的肿瘤预防,主要用于恶性肿瘤的辅助治疗。目前可将肿瘤疫苗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病毒T细胞表位和T细胞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的重要途径,主要由T细胞完成,研究鉴定T细胞表位,研制T细胞疫苗,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是预防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和治疗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了几种T细胞疫苗的研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顾盼盼  高彤  刘永军  张娜 《药学学报》2022,(8):2327-2333
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其通过递送肿瘤抗原促进抗原递呈过程,进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向体内递送特定抗原的mRNA序列并表达相应抗原蛋白,从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mR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有效性高和免疫原性强等优势,近年来mRNA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引起广泛关注,但mRNA的不稳定性和低递送效率限制了其应用。纳米递送系统能有效解决mRNA疫苗递送的难题,极大地促进mRNA肿瘤疫苗的研究进程和临床应用,已成为mRNA疫苗研究的热点。本文对mRNA肿瘤疫苗进行介绍,重点对纳米递送系统在mRNA肿瘤疫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mRNA肿瘤疫苗高效递送及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DAN疫苗作为新的免疫手段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2020年,乳腺癌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1.7%,其次是肺癌,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丰富,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疫苗的出现,是人类医学史上的重大进步,在肿瘤治疗领域,对于特定诱因致病的肿瘤,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接种预防型疫苗已得到普及。目前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仍未明确,开发针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型疫苗难度较大。近些年来,在乳腺癌治疗领域,涌现出多种治疗型疫苗。在患者接受综合治疗结束后,利用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特异抗原并杀伤,从而尽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复发机率。这些疫苗,目前多是针对于恶性程度更高的三阴性乳腺癌以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本文将着重梳理几款此类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艾滋病(AIDS)在全球已肆虐了二十多年,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危害极大,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AIDS疫苗。然而,该疫苗的研制却正经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巨大挑战。至今没有一种候选疫苗通过Ⅲ期临床试验。但是,研究人员应该看到离研制成功的目标越来越近了。今后研制AIDS疫苗的趋势是设计出既能诱导机体产生有效体液免疫,又能产生有效细胞免疫的疫苗,并且疫苗的联合应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mRNA疫苗技术的发展受到分子本身不稳定、自身免疫原性高以及体内递送效率低等因素的限制,经过3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稳定性、高效传递系统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肿瘤和传染病mRNA疫苗研究进展明显。与传统疫苗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标准化生产,适用于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的疫苗开发和生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疫苗。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本文从mRNA疫苗的特征、疫苗递送系统入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RNA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后续的mRNA疫苗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成为人类的头号杀手。肿瘤治疗方法可谓日新月异,肿瘤疫苗就是利用肿瘤细胞或肿瘤抗原物质诱导机体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机体的抗瘤能力,阻止肿瘤的扩散和复发犤1犦。近几年来,已研究出多种肿瘤疫苗,在动物试验和临床实践中已显示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1 肿瘤疫苗种类1.1细胞疫苗由整个非活性细胞组成或由肿瘤细胞溶解产物加入微生物佐剂BCG ,或环磷酰胺,或异种蛋白,或用半抗原修饰肿瘤细胞的等以增强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人们用逆转录病毒、腺病毒等载体将外源基因如M H C …  相似文献   

12.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具有免疫抑制作用,Foxp3为其特征性标志。可由多种类型肿瘤、病毒、寄生虫等诱导产生,一方面抑制炎症,防止机体组织损伤,另一方面不利于机体清除肿瘤细胞和病原体。若用抗体阻断CD4 CD25 Tregs或干扰其抑制功能则利于机体清除肿瘤和病原体。同样,多种疫苗本身能诱导CD4 CD25 Tregs的大量产生,因而抑制了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疫苗期间若采用适量的抗体如抗CD25单克隆抗体等封闭CD4 CD25 Tregs或者相应的抑制性细胞因子如IL-10、TGF-β,则可增强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效果。利用anti-CD25 mAb或其他阻断性抗体作为佐剂阻断CD4 CD25 Tregs,可增强多种类型疫苗的免疫保护性效果,从而为寻找更有效的疫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肿瘤疫苗包含多种不同物质,这些物质能与免疫系统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局部炎症,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或使肿瘤消退,并有望产生治疗作用。肿瘤疫苗可分为几类:(1)细胞疫苗;(2)抗原制剂;(3)表达治疗基因的病毒或质粒载体;(4)含有抗原、多肽或编码肿瘤抗原质粒的脂质体。虽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没有批准过任何肿瘤疫苗,但许多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在些产品已入研究最关键的Ⅲ期临床阶段。然而,涉及肿瘤疫苗临床应用的重要管理和学术问题仍有待讨论。本文讨论了与各型肿瘤疫苗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不同研制阶段对这些疫苗进行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NA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其建立和发展极大程度上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兴的一门新的免疫学理论和技术DNA免疫(DNA immunization)。由于DNA免疫免去了繁琐的蛋白纯化步骤和免疫性剂的辅助,更重要的是,基因在体内的表达及诱生免疫反应的过程,模拟了自然状态下机体感染外源病原生物表达抗原及诱导免疫的过程。因此,DNA免疫系统一经建立,便很快成为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自1994年以来,美国FDA已陆续批准了HIV、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疟疾和肿瘤相关抗原等DNA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迄今,以DNA免疫技术为关键技术,已研制出不同预防性和治疗性DNA疫苗(DNA vaccines),发展为以DNA免疫为特征的第三代疫苗。  相似文献   

15.
DNA疫苗作为新的免疫手段在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中已显示出巨大潜力,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DNA疫苗研究现状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癌症疫苗构筑抗癌战略高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胜炎 《上海医药》2005,26(3):132-136
治疗癌症的常规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这种治疗方法常会杀死人体内的正常细胞,而且一些癌细胞会扩散。接种癌症疫苗与普通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疗简单、副作用小、疗效彻底等优点,且具有预防作用。癌症疫苗是利用病人自身的癌症细胞、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它免疫调节细胞治疗和预防癌症。癌症疫苗与致病菌疫苗作用机制的区别是前者主要通过激发机体对癌症抗原特异的免疫反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癌症疫苗获自宿主和大多数大分子是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正常自身抗原,具有免疫系统的特异性,可从宿主细胞中精确地鉴别出癌症细胞抗原;致病菌疫苗主要获自非宿主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深入到了分子水平,寻找到了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强大武器—肿瘤疫苗。最早在1891年Coley第一次利用细菌提取物(coley毒素)激发整体免疫来治疗恶性肿瘤;随后,人们便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抗肿瘤免疫。目前,肿瘤的研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将为人们最终战胜肿瘤提供了强大有力的把握。1肿瘤疫苗的免疫机制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许多的机制来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如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低;②肿瘤漏逸;③免疫无能状态;④肿瘤低…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耐药性菌株越来越多,预防的重要性已大大增强。疫苗设计时应考虑选择性诱导体液免疫(HI)为主还是细胞免疫(CI)为主。本文阐述了机体生产CI、HI的细胞和细胞因子调节机理,探讨了在疫苗设计中名影响因素对疫苗选择性诱导CI或HI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黑素瘤疫苗已开发了多年,目前正在对实际应用得到的知识进行总结。现在我们对黑素瘤疫苗的作用广度芨有待解决的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粗制和纯化疫苗各有其优越性,但都需作一进一步研究。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有:相关肽表位的分离,共刺激分子的添加,新的疫苗释放载体和改良的疫苗佐剂的开发以及肿瘤诱导的免疫抑制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宁  刘红军  宋磊 《齐鲁药事》2005,24(4):228-230
肿瘤疫苗是目前肿瘤生物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用肿瘤抗原多肽作为肿瘤疫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多肽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和树突状细胞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其免疫效果,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应注意避免自身免疫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