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辨证施治的基本法则:前已述明“温热”及“湿温”是本书的两大纲,故作者以“温热”、“湿温”为例来讨论温病证治的基本内容。我们知道温病以三焦立论,在临床经过中是按三焦(上焦→中焦→下焦)传变(但不一定都传变),在传变过程巾可以发生“转化”,这些均于前面已加讨论而再重申者,乃引以为例,说明作者是根据此原则来探讨温病证治的。“温热”和“湿温”,各可分为病在上焦,病在中焦和病在下焦;上、中、下焦各有一定的临床表现——主证,从现代医学观点来分析温病各个阶段的主证,基本上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学说”源于《内经》,理论体系形成于《金匮要略》,其主要内容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未病学说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现将我们在温病高热中运用“治未病学说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1 卫气同治 温热病邪传变迅速,极易透卫入气形成气分炽盛证候。温热病中,卫分证多短暂,往往卫气交错,复杂多变。临床上即使温热之邪初在卫分单纯以辛凉剂恐难控制其病势。临床实践证明:温病高热截断于气分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张德超、王怀义氏亦极力推崇“卫气同治”之说,以防温热炽盛于气分。姜春华氏也强调:“温病乃以热象重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末袁班《证治心传》中“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和“温热瘟疫辨”篇蕴含丰富的温病学术思想。袁氏认为温病病因为人体感受天地戾气,温病异于瘟疫;感邪途径为目(口)鼻吸入,首先侵犯上焦肺卫;传变有逆传、顺传之候,久延失治则转入营分;宜大剂使用攻下方法治疗,并应时时注意舌脉变化。这种关于四时温病病因特点以及治法和用药的学术思想,是四时温病学派的先声。  相似文献   

4.
叶桂是温病学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他吸取前人的辛凉解表、邪自口鼻而入、热入心包诸说,极大地丰富了温病理论的内涵,在医著《温热论》中确立了"倡急治""重防变""贵透泄"的温病治疗大法。其"急治"思想主张"救字当先",认为温病发病较快、传变迅速,初、中、末期均需急治;"防变"思想主张"安正为要",认为温邪致病最易耗伤津液,需护阴保津,固护正气,而其透泄之法又固存于"急治"与"防变"理念中。因此探究其"急治"与"防变"思想,有利于全面了解和掌握温病的治法特色,并对防病养生观念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一般认为属“温热病”的范畴,笔者根据临床症状认为本病既同于温病,又异于温病,是温病中的“特异性温热病”,本病以深秋、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其性质、传变方式、症状等均不同于历代温病学家所说的风温、春温、秋燥、冬温等温热病的症状。而温热病以其季节发病,但毒邪不甚壅盛,其传变方式多从卫分开始,渐次传人气、营、血,同时早期卫分证候明显。  相似文献   

6.
清吴鞠通所著之《温病条辨》[1],创立了以三焦为纲辨治温病的理论体系,提出了"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的温病的传变规律,概括了上焦温病、中焦温病、下焦温病的多种基本证候类型,创制了银翘散、桑菊饮、清营汤、清宫汤、加减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多首治温病  相似文献   

7.
从三焦证候传变、辨治等方面探讨温病的动态思维观。随着温病病程的发展,其病机在不断演变和转化。临床辨析温病,不仅要根据当时表现分析其证候性质,更重要的还要根据其发展规律掌握动态变化,辨察证候传变,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温病,进行正确适宜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温疫论》有关九传、《温热论》有关顺、逆传的概念。九传原指温疫的致病因素杂气的一组传变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湿热类温病的发展变化。顺传与逆传,虽能概括一般温病的传变,但主要反映温热类温病的发展演变过程。九传始动于膜原;顺逆传始动于肺卫。根据吴又可、叶天士的本意,着重阐明自里达外为顺,从表入里为逆。指出,顺传不是顺沿卫气营血的次第的传变;逆传也不是逆卫气营血之序的传变。叶氏顺、逆传理论是受吴氏所谓九传的启迪而提出,九传寓于顺逆传规律中。此外,据吴、叶二氏的论述,提出了促顺杜逆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试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论述了《内经》“治未病”的含义及“治未病”与温病“伏邪”说的关系,并指出了从“治未病”看温病“伏邪”说的缺陷,提出“治未病”应用于温病“伏邪”说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0.
温病治“毒”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病治“毒”法探讨谷晓红,赵展荣(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北京医院北京100730)指导:孔先一关键词毒邪;湿病;治毒法“毒”,通常亦称作“毒邪”。“毒”之广义即“物之能害人痛苦者”;“邪”,不正也,在人体相对正气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  相似文献   

11.
感冒是临床最普通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外感病范畴。目前中医临床上治疗该病主要遵从“伤寒”和“温病”的辨证体系进行辨证论治。“伤寒”和“温病”的辨证体系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现在人们所生活的气候环境、人的体质、发病因素较古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古人的经验来治疗现在的疾病。目前的感冒临床特点与古代的“伤寒”和“温病”不同,其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烧、头痛、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整个发病过程其症状无显著的变化,并没有“伤寒”的六经传变和“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过程。病人之…  相似文献   

12.
温病按其病症的性质可分为温热,湿热两大类。湿热类温病中的湿温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湿热病邪是这类湿病的主因,祛湿清热为其主治。湿为阴邪,得阳(温药)则化;热为阳邪,得阴(凉药)则清。温燥祛湿之药,易于助热助火,耗伤阴液;寒凉清热之品,易于损伤脾胃,“留湿致困”,所以正如陈光淞说:湿热病“所感之气最杂,湿多热多,治法迥异,化热化燥,传变无定。清热太过,留湿致困”,“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  相似文献   

13.
《外台秘要方》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台秘要方》是一部以方药为主的大型医学著作,就临床医学发展史而言,是其第一次将温病独立于伤寒病之外而并列为外感病的两大类型,成为寒温分论之肇端,明确了温病的相关概念,深析了温病的病因病机,初步提出温病有横(由表入里)、纵(从上至下)的传变规律,并以此确立了温病之日期辨治、六经辨治和脏腑辨治思路。其在温病学的发展进程中,补前人之未备,开未来之先河。  相似文献   

14.
从《伤寒论》看仲景创立辨证论治体系的思路与精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论中巧用伤寒引发外感六淫致病之理入手,揭示《伤寒论》既治伤寒亦治温病之理。分析张仲景继承中求发展,尊经中有创新的思想,研究六经辨证纲领的确立。阐释仲景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构建的因事明理、以外度内的辨证观;以常测变、知常达变的常变观;因发知受、内外合一的整体观;随证治之、圆机活法的动变观等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发生发展及其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以四时发病不同,临床疗疾,既不应独遵卫气营血辨证进行顺应治疗,又不囿于三焦分论予以施治,而应结合当今时行温病之发病特点及传变规律,“先其时而施”进行截断治疗,并灵活运用,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将学温病、疗时病的经验,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温病病因学是研究温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学说。了解温病发生的原因和发病的条件,就可以设法消除这些原因和条件,进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各种温病。一、邪正关系对温病发生的影响祖国医学认为任何温病的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和条件,是由人体正气和致病邪气两个方面斗争的结果所决定的。病邪可以使人发生温病,这是温病发病的外介因素。如风温犯人,最初表现肺卫症状,若治之不当,最易逆传心胞,出现神昏、痉厥、或耗损  相似文献   

17.
王宗仁 《医学争鸣》1996,17(4):307-308
“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辨析王宗仁(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西安7l0033)关键词温病,心包络,逆传,下焦,医学,中国传统中图号R254.2“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出自叶天士《外感温病篇》第1条:“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第37条:...  相似文献   

18.
《湿热病篇》是一部辨治湿热温病的重要专著,该书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感邪途径及传变规律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本文试从三焦分消的角度讨论湿热病的证治。  相似文献   

19.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温病的治疗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如防与治,祛邪与扶正,原因疗法与辨证施治的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协调升降平衡的观点以及标太先后缓急的处理等。现略作如下探讨。一、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未病先防,防重于治。温病多数是发病快、传变速、病情重,易威胁人民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20.
文章总结了石寿棠治疗温病的学术思想,从辨析温病伤寒、否认伏邪发病、温病的传变、温病的诊断和辨证、温病的治法等方面展开论述。石氏认为,伤寒与温病无论在病因和感受途径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不同;并否认伏邪发病;在温病的传变认识上,亦本着吴有性之"九传"之说,并为之详作解释,认为虽有九传,但要认定三焦表里,传表者轻,传里者重;石氏推崇三焦辨证方法,重视鉴别诊断,在治法上强调使邪外解、切勿伤阴,老少应异治,明辨妇儿,其温病方面的学术思想值得深入挖掘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