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总结早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ACDF),颈椎前路锁定钢板(AO系统)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经验。方法 下颈椎骨折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入或异体骨植入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4例患者经6个月至2年半随诊观察,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只要患者全身状况良好,早期(1周内)行前路减压植骨颈椎前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有利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并保持颈椎稳定。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路减压,自体植骨或钛网植骨和
钢板内固定治疗42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结果42例患者术后随诊4~26个月,平均16个月,植骨位置良好,无移动、无钢
板螺钉松动,椎间隙高度正常,所有患者术后3~8个月出现骨性融合,按Frahkel分级神经功能改善。结论早期运用前路
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充分减压,植骨融合率高,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满足颈椎即刻及长期稳
定的要求,改善了脊髓功能,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来院进行颈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以及随访时间段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 50例患者在完成植骨手术后的第3个月骨性融合已经达到了牢固的程度,在术中以及随访期间内均未见并发症发生,相对于手术前而言,患者神经功能的Frankel分级均显著改善,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钢板断裂、脱出、松动等现象,患者各项治疗效果稳定。结论锁定型颈前路钢板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稳定,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和或钛网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5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不但可充分减压、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得到即刻的稳定和重建,而且可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固定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板植骨+前路减压椎间钛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3例,D级4例。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早期行前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有利于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恢复正常的颈椎序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42例颈椎骨折、脱位并颈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植骨术后3个月均获骨性融合,骨折、脱位全部减压彻底,复位满意。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和钛钢板内固定并应用大剂量的激素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是治疗颈髓损伤的有效方法,颈髓减压彻底,内固定可靠,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前路AO带锁型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 方法 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施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AO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 结果 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6个月脊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缓解,植骨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 颈前路带锁型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对于术后早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以及后期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对于术后判断颈脊髓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治疗32例患者。C31例、C45例、C512例、C65例、C4骨折并脱位2例、C5骨折并脱位5例、C6骨折并脱位2例。结果除4例完全截瘫患者外,其余病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随访钢板位置良好,无植骨块塌陷或脱出。结论颈前路减压、钉板系统固定结合植骨治疗下颈椎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防止脊髓进一步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单纯前路扩大减压、植骨、纯钛钢板内固定术在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2例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的截瘫患者行单纯颈前路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前路钛板内固定手术.结果 12例患者经随访3个月至6年.植骨均完全愈合,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截瘫症状改善满意.结论 单纯前路扩大开槽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微创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伤合并颈椎退变患者,可保持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预防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0例,其中颈椎椎体爆裂性骨折12例,颈椎脱位8例。Fm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7例,D级2例,E级O例。对结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植骨块均取得坚强愈合,10例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正常,1例术后一周椎体间再脱位而畸形愈合,但无反曲发生。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佳,促进植骨块愈合和维持椎间隙高度等作用。是治疗颈椎骨折脱拉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方法 术前牵引复位,术中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后结合高压氧治疗下颈椎骨折39例.结果 随访3~26月,平均随访14月,按Frankel分级进行术前、术中神经功能评定,术后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颈椎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滑脱等并发症出现.术后6月复查X片示植骨块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结合高压氧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好,术后即时稳定性好,融合率高,患者恢复快,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采用牵引复位、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对于骨折脱位所造成的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颈椎前后柱均遭到严重破坏,以及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的患者,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及重建稳定性。且在复位过程中存在加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我院自2003年7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螺丝钉固定联合后路减压复位植骨侧块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前路AO带锁型钢板在颈椎骨折脱位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对2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施行前路减压、自体骼骨植骨及AO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情况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结果 21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个月,术后6个月脊椎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症状缓解,植骨融合率达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结论 颈前路带锁型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具有使用安全、简便的特点,对于术后早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以及后期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术后颈椎即刻稳定,防止植骨块移位,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且是由钛金属材料制成,术后行MRI检查,仍可获得清晰成像,对于术后判断颈脊髓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诊手术治疗新鲜下颈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观察颈椎复位、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椎体间移位距离明显短于术前,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2例患者存留Ⅰ°脱位,复位率为93.33%(28/30)。术后1年患者的ASIA分级平均提高1.5级。结论: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宜急诊行牵引复位、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恢复颈椎高度和曲度,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5.
前路钉板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早期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早期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 11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钛钢前路颈椎锁定钢板 (AO系统 ,Spine -tech ,Orion系统 )内固定。结果 :除 1例皮肤伤口感染 ,1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牵拉现象外 ,其余术中、术后无并发症 ,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脱出、断裂现象 ,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早期前路减压手术疗效满意 ,神经功能改善明显 ;前路颈椎钉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相容性好 ,内固定确实 ,为早期行颈脊髓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6例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患者给予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进行术后疗效观察。结果:26例患者术后颈椎即获稳定,基本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全部植骨融合。术后神经功能完全瘫3例无改善,23例不全瘫均有改善。结论:创伤性下颈椎不稳伴颈髓损伤早期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疗效较佳,并发症少,稳定性好,患者康复满意。  相似文献   

17.
前路钉板系统在颈椎骨折脱位早期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钉板系统在早期颈椎前路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对115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钛钢前路颈椎锁定钢板(AO系统,Spine-tech,Orion系统)内固定,结果:除1例皮肤伤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喉返神经牵拉现象外,其余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未见螺钉钢板松动,肿出,断裂现象,术后病人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早期前路减压手术疗效满意,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前路颈椎钉板系统操作安全,简单,材料相容性好,内固定确实,为早期行颈脊髓前路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钟传山  曹副才  罗肖 《西部医学》2007,19(4):604-605
目的观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前均行颅骨牵引,颈托保护复位;术中行前路减压复位自体骨移植及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对术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神经功能恢复质量除1例A级无恢复外,86例1-2级的恢复,其中16例全部恢复。结论下颈椎骨折早期行颅骨牵引复位,并在牵引下早期行手术前方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及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一种实用、疗效满意的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的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2例颈椎疾病患者行前路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以钛网植入所切椎体松质骨椎体间,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并观察疗效及手术融合节段的稳定性。结果 随访时间6—8个月,所有病人的神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影像学资料仅有1例钢板翘起,但钛网固定良好。结论 钛网植骨可以避免取髂骨所带来的并发症,联合颈前路锁定钢板固定,可达到安全、有效的即时稳定作用,有利于病人的早期下床活动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2例,其中3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8个月~18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个月~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2级、1.32级和1.36级。结论前路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