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调查神经外科60例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93.3%,以下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例次感染率82.1%),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本组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治疗中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氧、吸痰、雾化等治疗,气管切开置管时间、住院天数越长,下呼吸道感染率越高。结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气管切开置管时间、住院天数越长是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对医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在颅脑外科住院的50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对病原学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50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6.0%,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手术伤口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45株占81.8%,其次革兰阳性球菌10株占18.2%,这些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药耐药呈上升趋势;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密切相关.结论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率高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无菌技术操作、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颅脑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颅脑外科99例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方法对某院2003年颅脑外科99例气管切开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并对病原学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结果 9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5例次,医院感染例次率为65.66%,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手术伤口感染;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82株,真菌14株,这些菌对常用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呈上升趋势;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密切相关. 结论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率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加强无菌技术操作、提高宿主自身免疫力,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患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于医院诊治962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儿临床资料,调查呼吸道感染率,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儿基本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962例患儿中40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4.16%;分离出60株病原菌,其中37株革兰阴性菌占61.67%,18株革兰阳性菌占30.00%,5株真菌占8.33%。结论患儿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相对较广,且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和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性质,寻找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的26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63.41%;26例感染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26株,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9.23%,革兰阳性球菌占19.23%,真菌占11.54%;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基础疾病、肺部损伤及并发症、休克、持续昏迷、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住院天数≥20 d、留置胃管等是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经积极的治疗后17例患者痊愈,治愈率65.38%,5例患者好转,4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5.3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死率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与多种临床因素密切相关,原发病的危重程度是致死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2月388例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运用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措施。结果发生医院感染45例,感染率11.60%;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60.0%,其次为手术伤口、上呼吸道感染,两者分别占11.11%和8.89%;医院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是年龄、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深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及引流管)。结论针对相关因素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尽早去除各种置留管道,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住院环境,控制呼吸道感染,加强病房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7.
脑外科269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脑外科患者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医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脑外科收治的366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3669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06例,360例次,例次感染率9.81%,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69例次,占74.72%;病原菌检出174株,革兰阴性菌95株,占54.60%,革兰阳性菌47株,占27.01%,真菌32株,占18.39%;高危因素除年龄较大,住院时间长外,主要为手术、气管切开/插管、昏迷和留置胃管。结论脑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高、死亡率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重点预防控制,以减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出现呼吸道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情况,探讨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38例行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做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培养阳性率为100.00%;38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90次,培养出病原菌11种共14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119株,占81.5%,革兰阳性菌21株,占14.4%,真菌6株,占4.1%。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重症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首要致病菌,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气道护理,根据药敏试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与控制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于住院治疗的颅脑创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取患者痰标本行痰培养检查,对其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 例痰标本中阳性45例,阳性率为75.0%;共培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73.5%,分别为乙酸钙鲍氏不动杆菌21株占25.3%、铜绿假单胞菌15株占18.1%、肺炎克雷伯菌13株占15.7%、大肠埃希菌8株占9.6%、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占4.8%;革兰阳性菌18株占21.7%,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10.8%、表皮葡萄球菌5株占6.0%、溶血性链球菌3株占3.6%、肠球菌属1株占1.2%;真菌4株占4.8%,分别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株占3.6%、曲霉菌属1株占1.2%.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对呼吸道感染凭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合理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颅脑创伤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脊柱术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预防控制措施及对策,以降低感染率.方法 选择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0月脊柱外科手术的950例患者,对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50例脊柱外科手术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4.42%;其中以肺部感染为主,占45.24%,尿路感染占26.19%,切口浅层及椎间隙感染占21.42%,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占7.15%;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3.49%,革兰阳性球菌占41.86%,真菌占4.65%;手术及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置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合并基础疾病、材料置入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外科手术后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加强对术前、中、后各环节的控制,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目的 了解我院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7例颅脑创伤患者的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及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18.23%;医院感染部位分布以泌尿道最多见,占46.23%,其次为下呼吸道占33.67%;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G^-杆菌占42.11%,泌尿道感染病原菌中真菌为主,占40.43%;医院感染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颅脑创伤患者医院感染与年龄、性别、手术无关,留置导尿、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抗生素使用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颅内出血颅脑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颅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141例颅内出血颅脑术后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41.13%,例次感染率60.28%;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0.59%,其次为泌尿道和颅内感染各占11.76%;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和手术时间长、导尿、气管切开、插管全麻;感染发生在术后两周内占多数。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住院和手术时间,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尽早去除各种管道,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加强病房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1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MRS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吸烟、住院天数和早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等可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痰培养阳性前的住院时间和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MRSA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住院时间,对防止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黄可强 《现代保健》2014,(4):114-116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气管切开初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与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监测47例非肺部感染患者中行气管切开术后最初4d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呼吸道感染菌群的特点及其耐药性及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结果 术后4d内,47例患者中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17例,占36%;17例患者气道分泌物培养获得致病菌24株,均为多重耐药菌;47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与未发生医院感染者比较:医院感染组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史者、手术时低蛋白血症者及术前抗生素的使用比例高于无医院感染组。结论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COPD史、手术时低蛋白血症等有一定关系;术前抗生素的高使用状况可能与致病菌的高度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腹腔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手术后发生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2006年9月干疗外科收治的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前瞻性监测。结果在470例老年腹腔手术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19例,其中下呼吸道感染62例,感染率13.19%,占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的52.10%。结论侵入性操作(插胃管、留置管道、吸氧、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呼吸机)、卧床、呕吐、使用质子本泵抑制剂、基础疾病是引起老年患者腹腔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腹腔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的监测及控制,有效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减少老年患者腹腔术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临床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制定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果 肿瘤合并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出134株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9.9%、19.4%、17.2%、1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为:高龄、罹患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留置导管、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放疗、化疗.结论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均为多药耐药菌,而高龄、罹患慢性疾病、住院时间长、留置导管、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放疗化疗是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长期住院老年患发生真菌感染的原因。方法 对某院2000年3月~2003年3月间发生真菌感染的168例老年患和30例同期住院未发生真菌感染的老年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留置胃管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是老年患发生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易发生呼吸道真菌感染,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合理用药、改善某些医护行为是预防、控制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院神经外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00例颅脑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200例颅脑手术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1例、99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0.50%,例次发病率为49.50%;感染部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下呼吸道、泌尿道、颅内、血液、肠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15分、术中出血量≥800 mL、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留置胃管、脑室引流、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GCS评分<15分、入住ICU、使用H2受体阻滞剂是颅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神经外科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监测,了解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有助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降低颅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的5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医院感染率为27.6%,例次感染率为34.1%;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为抗生素预防应用、留置胃管、住院天数、年龄等。结论针对与医院感染发生有显著意义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危险因素的有无,可以重点监测这些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